冯芳玲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地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由于古诗词当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以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古诗词来进行教学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探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初中语文培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在教学引导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动力。
一、精心选择古诗词作为导入
教学是一门艺术,尤其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讲解诗词,更要注重导入。作为语文教师,如果能在课前精心选择优秀古诗词作为导入,会让学生觉得非常有趣,也就不会感觉到学习枯燥乏味。一方面,结合课文内容,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古诗词。如教学《咏柳》时,可以引用杜甫的《春夜喜雨》来导人新课:“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引出新课内容。另一方面,结合单元导语进行赏析或总结,如《望庐山瀑布》单元导语“庐山瀑布气势雄伟、造型优美、景色壮观”。《赠汪伦》单元导语“读罢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后,我仿佛体会到了汪伦与李白的友情。”通過这样的方式,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创作这首诗的目的和意义,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李白是一位有情有义、率真洒脱、志趣高雅、潇洒豪放的伟大诗人。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对古诗产生兴趣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但同时也是比较难学懂并学好的。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意义,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例如《登鹳雀楼》这首诗,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并不会背古诗,也很难理解古诗中蕴含的情感意义。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深入解读古诗,并使其在阅读中体验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价值。因此,在教授《登鹳雀楼》时,可结合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关鹳雀楼和白帝城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对“白日依山尽”和“欲穷千里目”进行初步感知。再比如,可在课前播放相关古诗背景介绍或视频资料给学生看,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杜甫心中那种忧国忧民、郁郁不得志的愤懑之情。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改变了我们原来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也为教学工作提供了许多便利。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合理利用现代化技术,可以为传统文化教学带来很多新的启发。例如在教《咏柳》这首诗时,我会在网络上收集许多关于“柳”的相关资料(比如柳枝、柳梢等)融入课堂教学中,并在课堂上通过PPT展示与“柳”有关的图片(如杨柳依依、碧玉垂丝、一树娇娆)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柳”。除此之外,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还可以将《静夜思》这首诗的相关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
三、通过阅读积累古诗词中的语言表达技巧和写作方法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而古诗词的学习对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古诗词作品,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古代文化知识以及运用古典诗词语言表达技巧,提升学生文学素养与文化修养。例如,在学习《登鹳雀楼》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古诗,对鹳雀楼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有一个大致了解,再结合古诗内容分析作者在此诗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了解作者写作手法以及运用古典诗词表现作品内容的方法:或者利用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例如,在学到《清平乐》这首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生平事迹以及他所处时代背景及社会背景,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清平乐》是一首反映帝王家庭生活的词。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古诗中有关描写“春风”“春草”“春雨”的诗句和词汇分析来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一)运用多种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人物的独特个性
在学习《登鹳雀楼》这首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理解作者的情感,再通过赏析词句来理解诗人的独特个性。学生通过对词句的揣摩了解:“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作者登上鹳雀楼,望着黄河滚滚不断地奔向大海而不禁感慨万千。此时,诗人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在登临时更是有一种壮志难酬的伤感。教师可以让学生赏析这首诗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欲穷千里目”句中诗人所要表达的是什么情感,他希望看到黄河奔流不息,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那种焦急遗憾之情;还可以让学生想象“欲穷千里目”中诗人在一片广阔无比的平原上望见黄河滚滚向大海流去的那种雄伟壮阔的场景: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欲穷千里目”这句诗所表达的诗人在望着黄河奔腾不息的壮观场面时发出的那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乐观豪迈之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赏析“更上一层楼”这一句中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的。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解和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诗人情感内涵与情感体验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具感染力
中国古典诗词语言艺术讲究形象生动,其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理解运用修辞手法技巧和写作方法这一方面,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如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词中通过描写茅屋旁边的小溪和村里儿童的嬉闹行为展现了一幅乡间田园图。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这首词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以及作者的情感体验。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查阅有关修辞手法以及写作方法的相关资料,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用这些方法技巧。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诗句中能够了解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还可以让学生观看电影或者视频进行学习,分析并总结出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特点;随后,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写这首词时的情感,然后让同学们在课下自主讨论交流,进而帮助学生掌握运用修辞手法以及写作方法,以提升学生的诗词赏析能力。
四、结束语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古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作为教师应该了解古诗词所蕴含的精神,在古诗词教学中充分发挥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