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严格要求自己和亲友

2023-11-08 03:29陈立旭
世纪风采 2023年11期
关键词:毛岸英领导

陈立旭

开国领袖毛泽东,不但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友,为新中国成立后形成良好的党风和社会风气,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天我们了解毛泽东严格要求自己和亲友的事迹,仍有重要意义。现撷取若干片段,以飨读者。

开好会,少花钱

毛泽东和毛宇居一家合影

1949 年4 月,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毛泽东从他所住的香山双清别墅乘车到中南海,与筹备会的领导同志商议有关召开新政协的重要问题。工作间隙,毛泽东出来散步。中南海里古典建筑很多,毛泽东看了一处又一处,欣赏古代建筑的格局及建筑周围的景观。警卫阎长林等跟随左右。据阎长林回忆,这一天,毛泽东非常高兴。当他们走到拟作为新政协筹备会会场的勤政殿前时,毛泽东对阎长林说:我们进去看看吧。毛泽东在勤政殿前碰见了负责筹备新政协会议的余心清。余心清问毛泽东:“主席,你是来检查工作的吧?请进去看看。”毛泽东说:“我是出来散步的,顺便到这里看看。”余心清一边陪同毛泽东走进勤政殿,一边向毛泽东汇报新政协会场的准备情况,毛泽东对筹备会准备情况很满意。在勤政殿,毛泽东看了这里的花草、古物和一些工艺美术品。在一边陪同的余心清说:过去皇帝只图享受,不会做事。皇帝在故宫里有这么多宫殿,为了到这里休息,也要建这么一套房子。毛泽东幽默地说:“那好啊,他给我们今天开会准备了地方呀。”余心清向毛泽东介绍说:“这里大会议室可以开一二百人的会。这里还有不少中小会议室,大会开完了,开小会,或者休息,都很方便。东边有餐厅,吃饭方便,筹备会在这里开很方便。政治协商会议在怀仁堂开也很好,怀仁堂也开始维修和准备了。过去国民党把这里搞得乱七八糟,要彻底清理才能使用。”毛泽东说:“我们准备召开新政协筹备会、新政治协商会议,要开好会,又要少花钱,多办事。”余心清说:“我们注意了这个问题。勤政殿和怀仁堂的维修,我们都要注意少花钱多办事。”毛泽东称赞道:“就照你说的办,开好会,少花钱。这也算支援前线。”

“养成这样的风气就不好了”

毛泽东住在香山时,中央机关办事不太方便。许多领导干部到毛泽东处请示工作或者开会,要从城里乘车到香山,毛泽东到中央机关开会,也要乘车从香山到城里。这样来回跑,很耽误时间。鉴于此,中央办公厅多次建议毛泽东搬到中南海办公。毛泽东开始不同意,后来,经中央办公厅一再劝说,出于工作方便考虑,他于1949 年5 月从香山搬到中南海,住进了菊香书屋。

菊香书屋过去是皇帝读书的地方,四合院形制,有五间北房,中间一间是过道,西边的两间供毛泽东家属住,东边两间由毛泽东住。毛泽东住的房间,非常简单,只放了一张大木板床,一套沙发,一排书架,一张书桌。东房有五间,中间是过道,是其他中央首长来访时挂衣服的地方,其中一间是毛泽东全家吃饭的地方,同时也是招待来宾的餐厅。靠北边的两间是办公室,五大书记常在这里开会,彭真、罗瑞卿、陆定一等重要领导人常来谈工作。靠南边是两间办公室。四合院较老,已经有些破旧,中央办公厅打算修理,毛泽东不让修理,只打扫一下卫生,一切从俭。开国领袖毛泽东就是在这个老旧的四合院里指导新中国建设的。

四合院刚刚打扫完卫生时,毛泽东来看了一下。他发现,在他经常办公、休息、开会的东屋,摆了许多盆花。其实,这里叫菊香书屋,过去一直都有许多盆花,但毛泽东看了,却不高兴。他对卫士阎长林说:“过去这里是公共场所,由他们随便布置,我们不干涉。现在我住在这里,就不要摆那么多花了,少摆几盆花,再摆一点松柏树就可以了。你们知道,到我这里来的人很多,以后还有工人、农民代表来。他们来了,就是为了看看我,看看我住的地方。如果我这里摆了这么多漂亮的花,那他们就会上行下效,向我看齐,养成这种风气就不好了。”

后来,花大部分都搬走了,毛泽东很高兴,说:“这不是很好吗?我不是不喜欢花,现在摆得太多了不太合适。”

“我的孩子要和老百姓的孩子一样”

开国之初,毛泽东身边的孩子,只有李讷。李讷出生在延安,很小即跟随毛泽东转战陕北,吃了不少苦。毛泽东很喜爱她,只要一有空,就教她认字,给她讲故事,又教她懂礼貌,遇见中南海的卫士、工作人员,一律要叫叔叔或者阿姨。开国不久,毛泽东送她进育英学校读书,要求她和其他上学的孩子一样,不搞特殊化,也不要说自己是毛泽东的孩子。毛泽东的女儿李敏,开国不久也从天津来到毛泽东身边,毛泽东也十分喜爱这个女儿。李敏从小在苏联,俄语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程度,但中文却不好。为了提高她的中文水平,毛泽东也送她进育英小学,要她在学校好好学习,不搞特殊化。他经常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的孩子要和老百姓的孩子一样。”

开国不久,毛泽东的儿子毛岸青从哈尔滨来到北京,在毛泽东身边生活。毛岸青俄语水平高,但分配他工作时,毛泽东要求他只当一般干部。有关部门只好分配他到中宣部当助理翻译。毛泽东让他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因为是毛泽东的儿子就搞特殊化,要好好工作,做出成绩。毛泽东多次对卫士说:“我很同情岸青,他很小就和岸英流落到上海街头,受尽了苦难,几次被警察打过,对他的刺激很大。”但毛泽东对他要求仍然严格,要他好好工作,决不能搞特殊。不光是平时吃饭、穿衣不特殊,在心里也不能把自己当作特殊的人,而是当作一个普通干部。

“不花钱办喜事,这是喜上加喜”

毛泽东对大儿子毛岸英的婚事很重视。毛岸英在延安结识了刘思齐,两人相爱。后来打算结婚。毛泽东是同意这门婚事的,但他算了一下,毛岸英是1922 年生,刘思齐是1931 年生,按当时延安的法令,毛岸英是够结婚年龄的,而刘思齐不够。因此,毛泽东不同意他们马上结婚。为此,他还和毛岸英闹得很不愉快。毛泽东当时就说:“不能因为他是我的儿子就可以搞特殊。”开国之初,毛岸英随毛泽东进了北平。此时,刘思齐已经够了结婚年龄,两人便商量结婚。毛岸英告诉毛泽东时,他立即同意了,还十分关心地问:“你们准备怎么办?”毛岸英说:“我们商量了,越简单越好。为了不给爸爸增加负担,我们的婚礼在情报部举行,暂时也住在那里。我们都有随身的衣服,也有现成的被褥,不用花钱买东西。”毛泽东说:“不花钱办喜事,这是喜上加喜。浪费可耻,节约光荣,还是应该艰苦朴素。你们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呀,我请你们吃顿饭。你们想请谁请谁。你跟思齐的妈妈说说,现在都是供给制,她也不要花钱买东西了。她想请谁来都可以,在我这里吃顿饭。”

结婚前,毛泽东给毛岸英和刘思齐送的结婚礼物,就是一件大衣。

刚解放时,北平很乱。警卫部门也考虑毛岸英是毛泽东的儿子,为了他的安全,当他出门时,便派一个便衣卫士跟随。毛泽东不知道这件事。有一天,毛泽东乘车路过西长安街,从车窗看到在街边站立和他人说话的毛岸英身边有一个便衣警卫跟随。毛泽东很生气,回来后就问阎长林是怎么回事。阎长林如实讲了他们的做法。毛泽东说:你们立即把警卫撤掉。按规定,他不应该配警卫。不能因为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就给他配警卫。

1949 年4 月,毛泽东和毛岸英、刘思齐、李讷在香山

“吃米饭和蔬菜就可以嘛!”

毛泽东历来主张艰苦朴素,反对大吃大喝,反对浪费。他认为,大吃大喝,讲排场,既脱离群众,又造成浪费,容易败坏社会风气,也容易使干部养成腐败作风。毛泽东特别重视这个问题,对于大吃大喝,讲究排场的现象十分厌恶,多次批评大吃大喝、讲排场。

1950 年2 月,毛泽东访苏结束,与周恩来等一行一同回国。毛泽东决定在哈尔滨市停留,了解工业生产情况。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领导同志得知毛主席、周总理要来,便精心准备,要为他们接风洗尘。毛泽东等在哈尔滨吃第一顿饭时,哈尔滨市准备得很丰盛,东北的名菜一道道地上来,摆满了一桌子,陪同的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领导同志在一旁高兴地一一介绍。可是毛泽东却一脸不高兴。由于同席的还有借道回国的越南共产党领导人胡志明,毛泽东出于对外礼仪和对胡志明的尊重,没有当场发火。他没有说话,只在两三个盘中夹点菜,吃了半碗米饭,就放下了筷子。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领导干部见毛泽东不高兴,还以为接待得不好。

当胡志明等回房间休息后,毛泽东单独把负责接待工作的哈尔滨市领导叫来,十分严肃地批评说:“我们国家还很穷,不能浪费,不能搞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吃米饭和蔬菜就可以嘛!”听了毛泽东的批评,哈尔滨市负责接待的领导干部表示,以后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你们搞戒严,不让老百姓出来,这样太脱离群众了”

毛泽东访问苏联回国的第二站是长春。他到长春,是想了解当地经济建设和群众生产、生活等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到长春下火车后,发现车站里除了地方领导外,几乎看不到一个群众。当毛泽东乘小车驶进长春市区时,从车窗往外看,见街道上也没有一个行人,只有几个便衣在街道旁警卫。毛泽东便问陪同的地方领导干部:“为什么街上一个人也看不到?”陪同的地方领导干部回答:“现在正吃中午饭。”毛泽东明显感觉到这位地方领导干部没有说实话,就又追问了一句:“老百姓行动这么一致,比军队还整齐?”毛泽东这一问,陪同的地方领导干部知道毛泽东已经看出了问题,只好说了实话,回答说,这是为了毛主席的安全,沿途全部实行了戒严。毛泽东听后,十分生气。他严厉批评地方领导干部说:“你们搞戒严,不让老百姓出来,这样太脱离群众了。”地方领导当即表示接受批评。毛泽东要求他们立即解除戒严。地方领导干部照办了,毛泽东才没有追究这件事。

“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服务的”

毛泽东访问苏联回国的第三站是沈阳。他刚到沈阳,就发现这里的领导干部招待的饭菜比哈尔滨还丰盛。一道道地方名菜端上桌来。毛泽东的眉头紧锁,十分不高兴。如同在哈尔滨一样,因为有胡志明在场,出于对外宾的尊重,毛泽东没有当场发火,在饭桌上,他只是同胡志明等碰了杯,喝了几口葡萄酒,吃了一点青菜,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抽烟,也不说话。饭后,毛泽东把负责招待的地方领导干部叫来,十分严厉地批评他:这样铺张浪费,是会腐败的。到会议室开会时,毛泽东开口讲话,首先就是对地方领导的这种做法提出批评。他说:“同志们,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你们一层一层仿效下去,这么吃起来,在人民群众中将会有什么影响?”第二天,在中共中央东北局、辽宁省和沈阳市领导干部会议上,毛泽东再次批评吃喝风。他说:“我发现浪费太大。我在哈尔滨提过不要大吃大喝,到沈阳一看比哈尔滨还厉害。”毛泽东还向地方领导干部讲了李自成、刘宗敏的故事。最后表示,我自己决不学李自成,你们地方干部也决不能学李自成手下将领刘宗敏。毛泽东是这样说的:“我是不学李自成的,我劝你们也不要学刘宗敏。二中全会刚开完,你们就忘了。我们还要继续贯彻二中全会的精神。”

“这些钱均是我自己的稿费,请告他们节用”

在毛泽东家乡,有一些他的亲戚。这些人有困难,有时就直接给毛泽东写信,请求帮助。毛泽东是重感情的人,亲戚有困难,他不能不帮助,但他全部是自己掏钱来帮助这些亲戚,从不出面让地方政府照顾他们,相反,他还写信告诉自己的亲戚,不要给地方政府找麻烦。

“三反”期间,毛泽东收到一封亲属来信。写信人是他的堂弟毛泽连、房侄毛远悌。信的主要内容是毛泽连要求陪母亲到北京治病。毛泽东复信劝他们不要来北京。信中说:“现在人民政府决定精简节约,强调反对浪费,故不要来京,也不要在长沙住得太久。”

随后,毛泽东寄去一些钱,让毛泽连的母亲在长沙好好治病。

1952 年6 月,毛泽连的母亲病故,毛泽连本人又不慎跌伤了脚。毛泽东十分关心。这年10 月,毛泽东写信给他的房兄和启蒙老师毛宇居,同时附寄了一笔钱。信中说:“请告他不要来京,可到长沙湘雅医院诊治,如湘雅治不好,北京也就治不好了。”毛泽东特意在信的末尾嘱咐说:“这些钱均是我自己的稿费,请告他们节用。”

毛泽东年轻时,与夫人杨开慧感情甚深。杨开慧牺牲后,毛泽东一直怀念她。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给毛泽东写信,要求到北京工作。即使是对于自己妻子的哥哥,毛泽东也决不给予特别照顾。他给杨开智复信说:“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

毛森品是毛泽东的同族,又是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同学,青年时代,两人关系甚好。毛森品几次给毛泽东写信,请求毛泽东推荐他参加工作。对于这位少年时好友,1950 年4 月18 日,毛泽东复信劝他,参加工作是好的,但“其步骤似宜就群众利益方面有所赞助”。

韶山农民郭任逵,1925 年追随毛泽东参加农民运动。当湖南军阀赵恒惕来捉毛泽东时,郭曾冒着生命危险救毛泽东脱险。郭任逵听说毛泽东当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便给毛泽东写信,说他生活困难,希望在省外给他安排一份工作。1950 年3 月14 日,毛泽东复信给他,信中说:“工作问题,仍以就近设法等候机会为宜,不宜远出省外,徒劳往返。”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接待家乡的亲友,款待很热情,家乡亲友走的时候,毛泽东常常给他们一些钱,接济他们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困难。这些钱都是从他的工资和稿费里支付的。有时,家乡亲友要来北京看毛泽东,他非常欢迎,但在复信中总是告诉他们“自备路费,由我补发”,“不要带任何礼物”。

毛泽东是非常重感情的人,他总是惦记着家乡的亲友。虽然如此,他也决不给家乡亲友一点照顾,反而要求他们“勤耕守法”。1954 年4 月29 日,毛泽东在写给他外祖父文家所在地石城乡党支部和乡政府的信中写道:“文家任何人,都要同乡里众人一样,服从党与政府的领导,勤耕守法,不应特殊。请你们不要因为文家是我的亲戚,觉得不好放手管理。我的态度是:第一,因为他们是劳动人民,又是我的亲戚,我是爱他们的。第二,因为我爱他们,我就希望他们进步,勤耕守法,参加互助合作组织,完全和众人一样,不能有任何特殊。如有落后行为,应受批评,不应因为他们是我的亲戚就不批评他们的缺点错误。”

由于毛泽东要求自己严格,要求亲属也严格,他家乡亲属都安心在家乡工作或务农,过着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

“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毛岸英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儿子,毛泽东十分喜爱。但是,毛泽东就是对他这个十分喜欢十分看重的儿子,要求也十分严格。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朝鲜战争爆发,毛泽东立即送毛岸英到抗美援朝前线。聂荣臻是这样回忆的:“彭总入朝时,为了和驻朝鲜的苏联顾问取得联系,确定带一名俄文翻译。原先确定从延安时期就担任中央领导俄文翻译的张伯衡同志,但当时张已担任军委外文处处长。由于大批苏联顾问来到北京,张伯衡工作很忙,难以离开。后又挑选一名年轻的翻译,可是军委作战部部长李涛同志提出,入朝作战非常机密,应选一名经过政治考验和可靠的翻译。当时时间很紧,我立即向毛主席请示怎么办。主席立刻就说:‘那就让岸英去吧,我通知他。’就这样,毛岸英就随彭总一起入朝了。”

毛泽东肯定比谁都更清楚,中国的军队并不缺人,新中国当时有550 万军人,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一支部队。中国人口众多,当时有5 亿人口,是世界上兵员最为充足的国家。大战在即,毛泽东“送子参军”,其含义决不单纯是给彭德怀推荐一名政治可靠的年轻翻译。

听说毛泽东要送毛岸英入朝参战,毛泽东的夫人江青及其身边工作人员都曾劝阻过,说毛岸英在北京机器总厂里负有重要责任,离不开,不要去参战了。据当时担任毛泽东卫士长的李银桥回忆:“毛泽东讲了应该去的道理。给我印象最深的仍然是那一句话:‘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还去?’”

几年以后,毛泽东在与好友周世钊的一次谈话中,周世钊问他“毛岸英为什么要上朝鲜前线。”毛泽东说:“我是极主张派兵出国的,因为这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我的这个动议,在中央政治局会上,最后得到了党中央的赞同,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要抗美援朝,我们不只是物资的援助,金日成同志的告急电报是明写的‘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要作战,就要有人,派谁去呢?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人心都是肉长的,不管是谁,疼爱儿子的心都是一样。如果我不派我的儿子去,而别人又人人都像我一样,自己有儿子也不派他去上战场,先派别人的儿子去上前线打仗,这还算是什么领导人呢?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岸英是个年轻人,他从苏联留学回国后,去农村劳动锻炼过,这是很不够的,一个人最好的成长环境就是艰苦!在战斗中成长要比任何其他环境来得更严更快。基于这些原因,我就派他去朝鲜了。”

毛岸英在随军入朝一个月后,在一次美军飞机轰炸志愿军司令部时不幸牺牲。志愿军司令部关于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先到了周恩来的手上。周恩来读到电报后深感事情突然及严重。再三斟酌后,他在来电上给刘少奇、朱德写下这样一句话:“因主席这两天身体不好,故未给他看。”

大约过了一个多月以后,周恩来才将志愿军司令部党委的那份电报转交给毛泽东。他还特意给毛泽东写了封信:“毛岸英的牺牲是光荣的,当时因你们都在感冒中,未将此电送阅……”李银桥回忆说:“当时,毛泽东正坐在沙发里。听到消息,先是一怔,盯着在场的人一声不响。在场的人不敢说第二遍,也不好说什么劝慰的话,不约而同垂下了头。毛泽东眨了一下眼,目光开始缓缓移动,望着茶几上的烟盒。他去拿烟,两次都没将烟从烟盒里抽出来。我忙帮他抽出一支烟,再帮他点燃……又沉默了很久,毛泽东吸完第二支烟,把烟头熄灭在烟缸里,用略带沙哑的声音,发出催人泪下的一声叹息:‘唉,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猜你喜欢
毛岸英领导
百年毛岸英
院领导简介
2016重要领导变更
我家领导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忆首次赴朝祭奠伯父毛岸英
与毛岸英同时牺牲的高瑞欣
彭德怀脱险与毛岸英遇难
毛岸英曾被授予苏军中尉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