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静
会展行业活动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安全工作成为其日常活动的重要保障。国务院提出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重要举措。《安全生产法》第三次修正版于2021 年9 月1 日实施,其中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工作职责增加组织、建立并落实双重预防的工作机制。
双重预防机制指的是安全风险的分级管控机制与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双重预防机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其中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包含四个方面:开展安全风险的全面辨识、对安全风险等级进行科学评定、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单独为一个方面。4+1 的比例分配体现了双重预防机制的核心已经由以前安全管理的隐患管理为主转移到风险管理为主。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实行风险分级管控,预防工作更为科学化、标准化,从而实现把风险控制在了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之前。
1.会展行业安全风险的特点
会展行业多以举办展览、会议、演出等大型活动为主。参与活动的人员较为密集,活动的社会影响面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会造成较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公安机关对大型群众性活动实行安全许可制度。这些特性导致会展行业大型活动的风险具有突发性、多样性、不可预测性等特点。
2.会展行业安全风险管理现状
在双重预防机制未提出之前,安全管理更多的关注是隐患的管理和事故的处置,重点放在了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置,未完全落实安全生产方针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中预防为主的要求。
1.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
在会展行业活动开始前期梳理出整个人员活动筹备期、搭建期、活动期、拆除期各个时间段,各个人员活动区域、各个设施设备的空间区域,正常状态、异常状态和应急状态。从时间、空间和状态三个维度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法,对整个项目活动的风险进行辨识。对设施设备常采用风险矩阵法,作业活动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进行评估,明确可能存在的风险,针对风险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分级进行管控,可以确保风险处在可控的范围内。
(1)设备设施采用风险矩阵法(简称LS 法)
就风险影响、风险概率两方面的因素来评价分析风险大小的方法,公式R=L×S,也即用事故发生的两个方面的维度可能性L 和后果的严重性S 相结合的结果风险度R来评价风险的大与小。数值越大,风险越大,反之亦然。通常根据数值分为低风险、一般风险、较大风险、重大风险。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响应举措,从而使风险处于受控的状态。
(2)作业活动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简称LEC 法)
对操作人员在作业中的危险性评价主要是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公式D=L×E×C:用作业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处于危险环境的频次程度E 及可能的后果C 的乘积大小来评价作业风险的大小。数值越大,风险越大,反之越小。通过区域值设定,制定相应的举措,如作业指导书、培训、检查、停工等降低危害。
2.隐患排查治理
开展隐患排查治理,重点针对辨识的风险,通过检查、实施、改进、优化的PDCA的闭环管理模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消除、降低或控制风险。
结合风险分级,对现场施工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舞台机械安全等进行检查分析,确定是否影响活动安全,如影响活动安全,必须待整改完成后项目活动方可继续进行。
1.整体状况
A 会议中心主要举办大型会议、展览、宴会、演出等,是集多功能、集约化、综合性的国际会议中心,运营时间已超过十年,内部各项设施设备、建筑体已出现陈旧老化等现象,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前偏向事中的隐患排查治理。
2.问题分析
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契合度不够;整改措施及手段流于形式。
3.对策建议
推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将安全管理的关口前移,将安全管理的工作重心由事中、事后转到事前。对安全风险进行辨识、评估、制定措施、告知,并针对风险制定检查表加强检查。保证安全管理工作重点突出,全范围覆盖,最大程度保障A 会议中心安全。
4.实操案例
以下为A 会议中心运用双重预防机制进行风险识别及隐患排查之后的情况。
(1)A 会议中心设备设施风险评价
采用风险矩阵法分析,如下表1 所示,A 会议中心目前的危害因素主要为线路老化故障、用电保护措施不到位、消防灭火设施距离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可能触发火灾、触电等事故,L 值为3,S 值为4,综合评定固有风险等级为3 级(一般风险),经过相应技术、管理、教育、个体防护、应急措施后,现有风险等级降低为4 级(低风险),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
表1 会议中心设备设施风险评价表
(2)A 会议中心作业活动风险评价
如下表2 所示,A 会议中心目前的危害因素主要为安全疏散通道疏通问题,可能发生人员踩踏事故,L 值为2,S 值为5,R 值为10,综合评定固有风险等级为3 级(一般风险),经过相应技术、管理、教育、个体防护、应急措施后,现有风险等级降为4 级(低风险),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
表2 会议中心作业活动风险评价
采用风险矩阵法(LSR)、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进行风险评价,A 会议中心总体风险状况如下:红色风险点2 处,由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岗位级四级实施管控。橙色风险点28 处,由部门级、班组级、岗位级三级实施管控。黄色风险57 处,由班组级、岗位级两级实施管控。蓝色风险104 处,由岗位级一级实施管控。
本次风险辨识危险有害因素,主要采用了安全检查表法,经验法,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从周边环境、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评价,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A 会议中心在各项管控措施逐项落实的情况下,安全状况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要求,风险程度可以接受。
(3)A 会议中心隐患排查
在隐患排查治理方面,每月由场馆负责人、工程及安全部门相关负责人,以现场办公的形式进行专项风险排查检测。制定隐患排查表,用以指导检查人员开展工作,明确检查项目、要求、频次等,实现了安全检查全覆盖。
通过建立双重预防机制,采取技术、管理、教育、个体防护、应急措施等管控措施,使固有的风险等级降低;使用检查表形式保证了日常检查无遗漏。通过前期风险的分级管控治理、全面隐患排查,切实做到了安全生产工作的事前预防,确保了安全生产方针中预防为主落到实处,避免了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A 会议中心业务不断拓展,各项目类型复杂,不同安全风险同时存在,对安全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确保安全投入,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照提出的措施分级管控、分级隐患排查治理、严格落实岗位安全责任的前提下,关口前移,基本能从根本上防范事故的发生。同时得益于“双重预防机制”安全生产管理的关口前移,可以实现以更少的经济投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A 会议中心将“双重预防机制”融入安全生产动态管理中,就可以充分发挥“双重预防机制”的引领作用,使得“双重预防机制”有效地运用于A 会议中心复杂的安全管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