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高校消防安全网格化监管与预警响应机制的几点措施

2023-11-08 03:17张磊曹爽成昭刘义政
今日消防 2023年9期

张磊 曹爽 成昭 刘义政

摘要:基于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安全事故类型分析,充分考虑高校人员密集、资料典籍丰富、精密仪器多等安全管理需求,构建高校消防安全网格化监督管理及预警响应平台,针对实验室、图书馆、教学楼、宿舍楼等区域的消防安全工作特点进行网格划分、区域部署与统筹管理,构筑高校消防安全部署与火灾预防工作兼具统筹性与定制化的复合型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消防安全监管;预警响应;防火效能

中图分类号:D03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27(2023)09-0010-03

作为集教学、科研与师生生活于一体的教学机构,高校具有人员密集、资料典籍丰富、精密仪器多等特点。此外,随着高等教育办学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校园不断扩建,新校区不断涌现。高校规模扩大,在校学生数量持续增加,同时,教学人员、教辅人员与其他管理、服务人员数量也随之持续增长,银行、邮政、快递、餐饮、商店等机构进驻,建筑群增多并形成了较大密度的人员流动,导致高校教学楼、宿舍、生活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群体事故的风险成倍数增加。其中,发生在高校学生宿舍、实验室的火灾、燃爆、泄漏等突发性安全事故较为常见,给高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考验。高校学生宿舍、实验室、图书馆、教学楼、仓库等场所及区域兼有学习、研究、生产与居住等多种功能,人员密集、功能复杂、消防风险因素较多。针对上述区域的消防安全特性,构建高校消防安全网格化监管平台,优化预警响应机制,同时,将安全责任明确到人,网格化区域划分与管理的消防安全监管理念将有助于构建网格化的校园消防安全“防火墙”。

1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的区域特性及要求

1.1  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的区域特性

高校的多元化、多因素与多层次性[1]致使高校消防管理工作所需应对的情况较为复杂。一方面,高校内部教学、教辅、管理、实习、产学研转化等部门人员众多,高校多校区、多建筑物与建筑物的不同功能性致使校园内设备物资存储分散,教学、科研、生活用电负荷大,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火灾事故。而突发性安全事故往往集中发生于实验室、图书馆、学生宿舍、仓库等场所,这些场所人员密集、功能复杂、消防风险因素较多。另一方面,高校内部从事消防安全监管的专职人员较少,消防安全监管工作往往由学校后勤保障部门或保卫部门兼管,职责划分的不明确性与消防隐患信息的不同步性导致消防安全预警、研判、事故处理等操作相对滞后。其中,人员密集的学生宿舍、涉及危化品储存使用的涉化实验室等场所是高校消防安全防控与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高校消防安全事故的相关分析报告中,因电器使用不当、电路老化、仪器设备故障、化学品管理失责或实验人员违规操作、失误操作等人与物的风险因素,致使发生在学生宿舍与实验室的火灾、燃爆、泄漏等事故,成为高校消防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2-3]。

由教育部与公安部联合签署于2010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针对高校人员密集场所尤其是学生宿舍的各类消防安全事故可能诱因进行了严格规范与要求。为了提升高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肃清高校宿舍的消防安全隐患,关于高校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要求,《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提出:学校应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和培训内容,对每届新生进行不低于4学时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开展学生自救、逃生等防火安全常识的模拟演练,使其了解基本的防火、灭火知识,掌握报警、扑救初起火灾和自救、逃生方法;学生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禁止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学生宿舍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夜间防火巡查,发现火灾立即组织扑救和疏散学生。

在一项针对2001年至2019年发生的100起实验室安全事故调查中[3],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数据显示,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既有与人相关的因素(61%),也有物的因素(30%),以及因人与物的共同作用或其他因素引发安全事故(9%)。这100起经新闻媒介报道的实验室安全事故中,涉及高校实验室的事故有78起,覆盖了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58所高校,还有20起事故涉及10所科研院所与10家化工、制药类企业,其余2起安全事故涉及1所卫生院与1所中学,共计造成171人受伤、中毒或感染,13人死亡。初步的调查研究说明,因高校科学研究工作的前驱性、创新性与复杂性,无法预知与不可控的实验风险因素往往是極为复杂的,致使高校实验室相关的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相对较高,社会影响较大。

1.2  高校功能性区域的消防安全特点及要求

消防预警欠缺、消防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师生、学校和社会都带来了极为负面的影响,也对高校实验室、学生宿舍、教学楼、图书馆等防火重点部位提出了不同的区域性消防安全管理要求。

实验室是高校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门类不断增扩、研究领域开拓创新的趋势引领下,实验室及其他科学研究平台的建立与发展呈现出数量、规模、功能、质量不断提升的良好势头,也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作为消防安全防范的重点区域,因实验室性质特殊,既储存有化学品、易燃易爆品、气体钢瓶等危险物品,同时又牵涉教师、学生、实验员等诸多实验管理与操作人员,致使发生在高校实验室的安全事故不仅占比较多,而且一旦发生事故,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害与财产损失,社会影响恶劣。

高校图书馆涵盖了数目与分类众多的纸本典籍资料。图书馆纸质读物存储量大与人员相对集中的特点也对消防安全部署与火灾扑救提出了挑战。此外,高校分析测试平台、研究所等区域的特点是精密仪器较多,相应的消防安全事故则以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类型居多,如火灾初期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往往造成惨重损失。教学活动密集发生的教学楼以及学生居住密度较大的学生宿舍区,因教室与学生宿舍集中分布且通道长而狭窄,一旦发生火灾或其他安全风险,疏散逃生时极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对火场救援也是极大的考验。

2 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网格化分割及监管之预警模式优化

高校校园内各种功能建筑的特殊消防安全要求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各类消防安全隐患,使得高校消防安全防控与监管工作困难重重。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复杂性使得统筹性制定的消防安全管理章程、各类安全防范与处理措施,在落实于实际安全管理时举步维艰。需要分析研究高校校园不同区域的消防安全工作重点、特点,进行网格分割与区域部署[4],同时,针对高校各类场所特性,建立起一套有整体性、针对性的消防安全监管—预警体系,着力于难点,进一步扫除消防安全隐患,通过安全培训与安全管理去除人的风险、物的风险,才能最大限度地优化与提高消防监管—预警效能。

2.1  以区域特性进行消防监管的网格化分割

基于GB/T 36342—2018《智慧校园总体框架》的指导思想,在现有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校园建设工作基础上,以各种应用服务平台为载体,切实结合高校校园内不同区域的特性与需求,以科学性、规范性以及专业性的理论,构筑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网格[5-6],将不同区域的消防安全监管与预警措施细则化,是可行且必要的。

依据高校校园的物理空间与建筑物功能区域进行消防网格的层级分割,例如教学区、行政办公区、实验楼群区、餐饮区、住宿区等主要网格形式,以及进一步细化的教学区A网格、教学区B网格,实验楼群A网格(涉化实验楼)、实验楼群B网格(大型仪器及分析测试中心)等,根据不同功能区域的消防安全特性[7-8],制定预警、应急措施,侧重配备相应需求的消防救援工具,并关联不同网格的消防相关数据,做到目标区域实时响应、邻近区域即时防范与援助。

此外,还应在以区域划分的空间网格中,明确所有参与人员的职责,以消防网格化理念实现人员的网格化管理。以培养理、工、医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与科研素养的重要场所——高校实验室为例说明,高校多学科的实验需求是复杂与特殊的,可能涉及危化品储存使用、精密仪器并行运行以及复杂的实验室排风排水管道设计等。实验室一旦发生火灾,不仅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且实验楼群排风排水体系的连通性容易导致火势蔓延,产生严重经济损失,社会影响恶劣。这些实验条件的复杂性对实验室相关的安全管理与火灾预防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在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中,引入消防网格化管理理念,建立消防安全责任人、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直接参与者的三级网格,使所有实验相关人员职责细化。依据三类网格人员实施实验、参与/监督实验、实验安全信息管理/反馈的闭环结构,以相应的实验室管理细则与方法明确其职责、分工、日常培训与紧急应对预案,如明确实验直接参与者职责的《实验室工作规程》《学生实验守则》等,细化实验室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实验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以及规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工作职责的《实验室消防安全工作管理办法》等。针对以往的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中可能存在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责任不落实、实验人员违规操作、危险品安全管理不到位、相关部门安全监管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消防网格的划分能够构建精细的消防安全监管体系,实现对实验室安全的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管控,同时,赋予实验室不同层级网格人员在消防安全工作中可量化的工作标准与检查流程,强化各网格人员的职责履职,优化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与预警工作,建立实时与精细化的网格化消防监管—预警模式。

防消结合,预防为主。强化消防安全检查与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尽早发现、及时解决可能引发消防安全事故的物品风险与人为因素,也是消防安全监管工作的有力武器。各高校应参照《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研究、制定加强校园安全的对策及措施,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对发现的问题隐患要列出清单、明确责任,做到“照单履责、照单检查、照单整改”,尤其是强化对易燃易爆/剧毒危险化学品、气体钢瓶、配电间、消防水泵房等实验耗材及实验室配套设施的专项安全检查,强化对实验室危险品采购、运输、储存、使用等各环节的管理,全面排查各环节风险隐患,彻底解决各类隐患与问题。此外,结合全国高校的重大火灾典型案例,狠抓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警示违规电器使用、室内违规充电以及电气线路老化等常见火灾隐患,重点部位贴示“用火用电安全”等消防提示语,着重排查与治理学生宿舍大功率电器违规使用、插排连用、电瓶违规充电、卧床吸烟、人走不关电等行为,不断提高师生与高校其他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水平。

2.2  网格化监管对高校消防监管之预警模式的整体优化

在智慧校园的建设框架下,建筑、人员、资产、仪器设备、电子典籍等数据的信息化已颇成体系。在此基础上,将消防设备类型、数量、位置、安全人员、隐患报警及处置情况等消防安全管理相关的数据进行集中归纳与网格化分割,不仅实现了消防台账的数据化,而且能够依据大数据分析,实现对消防风险与隐患的动态研判、评估以及消防事件复盘等,远程监管与大数据预警响应将大幅提升火情隐患与初起火灾扑救的可控性,优化消防救援效能。

消防安全的网格化管理,既有常规化的隐患监管与排查,又可借助智慧校園物联网络与动态消防数据,进行消防突发事件的及时预警,能够及时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同时,将突发的安全风险与隐患排查、锁定于区域网格之中,有效提升了消防监管—预警体系的隐患识别与处置能力。

3 结语

现阶段,高校消防安全监管工作的存在问题与重难点,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方面,高校人员密集、建筑功能复杂、消防风险因素较多,如果只是执行单纯的、传统的统筹性消防规章制度,高校消防安全事故的防控将是不充分的。基于高校建筑群的区域及功能属性,进行网格分割的新型消防监管-预警机制,明确网格参与人员的工作职责,将能够提升消防监管工作与网格人员的科学性、规范性与专业性。另一方面,基于区域与功能属性分割的消防网格化管理,能够保证对网格区域内特征消防安全事故类型的充分研判与预警准备,使得网格区域内相关负责部门的消防安全监管职责进一步细化。职责划分明确,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消防隐患监管信息动态同步,共同保障了智慧校园建设框架下,高校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与预警响应工作的及时性。

构建高校消防安全的网格化管理平台,能够将现场检查和远程监管有效结合,强化预警响应机制,提升高校消防监管-预警体系的整体效能。构建区域消防网格,界定突发消防安全事故的类型,明确事故发生区域网格的责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网格参与人员的职责,有效控制与人为因素相关的安全风险,清除高校消防安全监管与预警的薄弱环节,是有效且必要的。此外,不放松定期安全檢查、消防安全培训与岗位安全培训等常规的消防安全监管活动,以先进的消防网格化安全管理理念,切实指导消防安全管理细则的实施,有效预防、助力智慧校园与平安校园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任志鑫.物联网技术在消防监督管理中的应用思考[J].消防界(电子版),2022,8(16):66-68.

[2]胡时金,刘献成.高校火灾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S1):252-253.

[3]王岩,张志勇,张迎颖,等.100起实验室安全事故分析与建议[J].实验室科学,2021,24(6):221-226+230.

[4]张耀文.消防网格化管理平台设计研究[J].今日消防,2020,5(10):4-5.

[5]张仲凯,芦家奎.智慧消防技术在社会消防管理中的实施对策[J].今日消防,2020,5(6):4-5.

[6]杨振毅.智慧政务融媒体平台构建及消防监管的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22(6):89-92.

[7]黎承.当前消防监管工作模式创新探讨[J].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2022,38(6):57-59.

[8]曾林水.“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武警学院学报,2021,37(6):54-57.

Several measures for implementing grid supervision and early warning response mechanism of fire safe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ng Lei1, Cao Shuang1, Cheng Zhao2, Liu Yizheng1

(1. Tongchuan Municipal Fire and Rescue Brigade, Shaanxi Tongchuan 727031; 2. School of Pharmacy, Xi'an Medical College, Shaanxi Xi'an 710021)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ire safety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types of fire safety accidents, the safety management need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as dense personnel, rich data and classics, and many precision instruments were fully considered. The fire safety grid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and early warning response plat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s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re safety work in laboratories, libraries, teaching buildings, dormitory buildings and other areas, grid division, regional deployment and overall management were carried out. A new complex management model with both overall planning and customization of fire safety deployment and fire prevention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s constructed.

Keywords: fire safety supervision; early warning response; fire prevention effici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