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琪 王炎松
摘要:广西三江侗寨民族建筑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建筑价值,亟须得到有效保护。从建筑空间学科的角度出发,从建筑排布、建筑材料和建筑平面这三方面总结了三江侗寨民族建筑特色,并从建筑排布、建筑材料、建筑平面和建筑设备四大层面分析了三江侗族建筑常见的火灾起因。在此基础上以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高秀村为例分析了三江侗寨的消防现状,初步提出相应的防火改进策略。
关键词:广西侗寨;民族建筑;消防现状;防火策略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27(2023)09-0007-04
近年来,我国对消防行业的安全监管愈发重视——从我国国民经济“八五”计划至“十四五”规划,消防行业相关政策经历了从“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治”到“增强消防等防灾能力”再到“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监察监管能力等建设”的变化。为响应国家号召,广西壮族自治区在2019年12月发布了《广西深化消防执法改革实施方案》,构建规范高效的消防监管管理体系,全面推动消防行业健康发展[1]。
广西是少数民族的重要分布地,这些民族建筑各具特色,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对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形成巨大威胁,同时也会造成民族文化的极大损失。根据官方统计,在2017年,乡镇农村火灾起数占广西火灾总数的31.8%,而死亡人数却超过总数的一半,其中三江、融水等县发生寨火17起,绝大部分与电气线路有关[2]。2018—2020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功率电器的购入,各村寨的现有电线额定负荷越来越难以满足群众的用电需求,多次引发火灾。至2021年,广西农村区域火灾起数比重同2020年有所上升,与城市火灾起数趋于持平,“小火亡人”现象普遍,起火原因仍以电气原因为主[3]。在此情况下,让消防安全监管政策真正深入乡村,防止民族建筑遭受火灾破坏迫在眉睫。
本文将以建筑空间学科的角度,从三江侗寨民族建筑自身特色出发,分析火灾起因,并以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高秀村为例,具体分析防火现状,据此初步提出相应的防火策略,以期对广西民族建筑的消防保护工作有所启发和促进,为民族文化留下宝贵的财富。
1 三江侗寨民族建筑特色
1.1 建筑排布特色
出于侗族的家族文化,三江侗寨中每一族姓都会建造一座专属的鼓楼,并以鼓楼为中心,呈放射状修建楼房。鼓楼周边通常配有戏楼、风雨楼或鼓楼坪,形成社会和文化活动的中心。民居建筑排布緊凑,有的户与户之间甚至是屋檐挨着屋檐的,中间仅留出可通过1~2人的巷道[4]。
1.2 建筑材料特色
三江侗寨盛产杉木,民居建筑和鼓楼等公共建筑均以杉木为主要建筑材料。民居建筑大多为“干栏”式,以杉木为柱,杉板为壁,杉皮为瓦。三江鼓楼全用杉木,内设4根杉木主柱贯通至顶,外设12根边柱排列支撑,虽然结构复杂,但不用一钉一铆,全以榫槽衔接,屹立千百年不倒。三江风雨桥同样全用杉木横穿直套,孔眼相接,结构精密[5]。
1.3 建筑平面特色
同样出于家族文化,三江侗寨民居建筑和鼓楼中均有火塘,不仅可用来煮食取暖,还可以作为家人交流聚会的场所。三江侗寨“干栏”式民居大多为三层,底层圈养牲畜和堆放杂物,二层为居住和饮食空间,顶层存放粮食。二层以厅堂为中心,前后左右分设房间,厅后为火塘。在鼓楼中,火塘则位于底层中央,边柱四周设有栏杆座椅,可供歇息聚会[4]。
2 三江侗寨民族建筑火灾起因
2.1 建筑排布起因
三江侗寨建筑排布紧凑,防火间距小,多数在0~2m之间。一旦有一栋楼房发生火灾,很容易牵连周边的建筑,引起连片火灾。并且消防车道至少需要4m宽,消防车难以开入建筑间的巷道,对灭火救援工作造成巨大阻碍[6]。
2.2 建筑材料起因
三江侗寨以杉木为主要建筑材料。数据显示,建造一座木结构建筑,1m2就需要1m³木材,且质量至少为500kg,而现代建筑每平方米的木材使用量不得高于20kg,可以得出木结构建筑的火灾荷载量要高出现代建筑的30多倍。再者,有的年代较久远的建筑由于外表漆脱落,木材内水分挥发,表面伴有很多小孔,一旦发生火灾,就会迅速燃烧,而后木材燃烧为灰烬,承重能力大大减弱,消防人员难以通过屋顶灭火的方式进行救援[7]。
2.3 建筑平面起因
火塘在三江侗寨民居建筑和鼓楼的平面中均处于核心地位。在民居建筑中,火塘四周为卧室、厨房等常用空间,上下为囤积的粮食、柴草、木炭等易燃物。若是向火塘中一次性投入过多燃烧物,或者离开时没有熄灭火星,都可能引发火灾。鼓楼通常高7~17m,最高可达50m以上,内部为通高空间,一旦火塘出现大火苗,都会因为烟囱效应,加大火势,破坏鼓楼内精密的结构,造成巨大的损失。
2.4 建筑设备起因
对三江侗寨消防安全影响较大的建筑设备主要包括电气设备、避雷设备和消防设备。
作为近五年来多次引发火灾的源头,电气设备应该得到重点关注。但是三江侗寨的电气设备有些是不合格产品;或者多个大功率电器同时使用超出进户线路的额定负荷;有的电线甚至直接与木质墙壁相贴,且没有绝缘保护壳,这些都极易导致火灾[8]。
在夏季雷雨天气时,由于三江侗寨多数在山上,周围树木繁茂,建筑容易遭受雷击,引发火灾,甚至蔓延为森林大火。而目前三江侗寨的避雷设备基本处于缺失的状态。
随着当地政府对消防工作的日益重视,三江侗寨的消防设备已然比较齐全,但是依然存在消防设施老化、维护不当,或者随着村寨的人口迁移没有及时更新覆盖的问题。在面临火灾时,若是出现消防水池的水不够用、灭火器损坏无法使用等状况,就只能眼看着损失随着火势的蔓延越来越惨重。
3 三江侗寨民族建筑消防现状——以林溪镇高秀村为例
3.1 建筑排布现状
高秀村共有5座鼓楼,鼓楼主入口前均有集散空地。但是其中仅高秀中心鼓楼与四周的民居建筑都有一定距离,其他4座鼓樓左右均与民居建筑紧挨,中间的间隙最多可通过2人,下杨鼓楼的屋檐甚至与左右民居建筑的屋檐相交错、搭接(见图1)。高秀村中民居建筑的左右间距大多在0~2m之间,前后由于有道路间隔,间距大致在4~6m。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木结构建筑与木结构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得小于10m。可见高秀村中的建筑间距远远达不到防火间距的规范要求。
3.2 建筑材料现状
高秀村中的大部分传统民居和鼓楼等建筑是全木结构。部分传统民居一层采用砖石材料,二、三层仍为杉木,提高了建筑的耐火能力(见图2)。村中新建的民居建筑基本是砖混结构,墙面粉刷水泥砂浆,具有强耐火性和耐久性。村中的厂房、器材室等特殊建筑均为砖混结构。
3.3 建筑平面现状
高秀村鼓楼平面均以火塘为中心,与三江侗寨鼓楼平面形式相符,而部分民居建筑的平面功能和布局有所改变。以高秀村中保留较完好的杨氏老屋为例,三层不再是传统的干栏式布局,而全部作为住户经常使用的厅堂、厨房、卧室、盥洗间等空间,火塘也不再位于整体的中心位置,而放置于侧面的餐厅中,且改为火炉的形式(图3)。这种分散式布局有利于及时发现火灾和火灾发生后逃生。
3.4 建筑设备现状
从2008年三江县开始进行全面的村寨防火“电改”,当时高秀村按照《广西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项目技术规范》布置的进户主线路为BLV-6mm2线,插座使用BLV-4mm2线,开关及灯具使用BLV-2.5mm2线,使用电器最大负荷功率约为5000W。而随着村民使用的大功率电器的增多,当年的线路难以负荷。仅2021年一年之内,高秀村就发生漏电保护空气开关起火10多起。并且村中的用电安全没有专业部门进行管理,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高秀村中还没有安装避雷针等避雷设施。但是像鼓楼这种高耸且顶部有宝葫芦等雕饰物的建筑物很容易遭受雷击。鼓楼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物,有极高的结构美学价值,每一座都需要得到关注和保护。
高秀村的消防设备较为齐全。每栋公共建筑中都有2~3个灭火器,部分村民家中也有灭火器。消火栓沿着村中道路每隔120m左右就会布置一个。山上有一个200t的专用消防水池,不与饮用水池相通,此外村中还有5~6个露天消防水池(图4)和10多个饮用水井。但是随着村庄发展和人口迁移,消防管网的铺设并没有随之及时更新,需要进一步更新和合理规划。村子里的消火栓虽然覆盖面较广,但普遍存在老化、锈化、漏水等问题。此外,更加智能有效的灭火系统还有待引入村寨中。
4 三江侗寨民族建筑防火策略——以林溪镇高秀村为例
4.1 建筑排布策略
高秀村的整体建筑布局已然形成,难以完全按照防火间距规范做出变动,但是可以在村中拆迁少数建筑,开辟防火带,将全村分为多个防火分区,阻止火势的大范围蔓延。
4.2 建筑材料策略
可以在木构建筑外部包裹防火石膏。石膏不仅可以对火势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还能使木材的温度降低,防止火势蔓延。此外,外包防火石膏板的密封性良好,能够有效阻隔空气,降低火灾发生概率。若是想降低材料成本,则可以对建筑“涂泥抹灰”,达到与火源隔离的目的。元朝农学家王祯将石灰、桐油、砖屑等物质与糯米胶搅拌,制作出最早的防火涂料;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记录了油泥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有着良好的阻燃效果。
4.3 建筑平面策略
在高秀村民居建筑平面设置上,火塘等易引起火灾的设施应尽量设置在靠近街道的地方,便于扑救,储藏空间要远离火塘和厨房。建筑中狭窄的、难以攀爬的楼梯需要进行改造,以便遇到危险时,住户可以快速逃生。鼓楼平面无需改变,但须注意不要在鼓楼内部堆放过多易燃杂物。
4.4 建筑设备策略
为预防火灾的发生,首先需要在高秀村整修电线线路,在每家每户的电线外安装绝缘保护壳,并尽快安装避雷设施,做好预防工作。
为保证火灾发生后可以将损失最小化,首先需要完备消火栓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管网一般与生活生产给水管网结合设置,为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应采用环状式管网。为便于取水,一般在管网沿线装备消火栓,消火栓宜靠近十字路口,间距不应大于120m,距路边不应大于2m,距建筑外墙不应小于5m。消防水池可以充分利用村落内原有的水环境,根据水质要求,也可以与生活生产储水池合用,但要有确保消防用水不被他用的相关措施。
其次,在重点保护建筑中可以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有着可以随时警惕火灾、水利用率高、利于人员和物资的疏散、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报警阀宜设在明显易见的地点,且便于操作,所处的地面应有排水措施。火灾探测器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据应根据探测器的保护探测区面积计算而定。
最后,特殊作用的建筑如资料室、村史馆等应配有气体灭火系统,如泡沫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卤代烷灭火系统、蒸汽灭火系统等,可以有效保护建筑内部的资料文献等。
5 结语
三江侗寨民族建筑防火防灾相关研究是在现有民族建筑保护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侗寨民族建筑消防措施,有效推进民族建筑保护工作进程。本文在通过对三江侗寨民族建筑的建筑特色、火灾起因、消防现状和防火策略的研究之后,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侗族的家族文化和侗寨的自然环境决定了三江侗寨民族建筑特色;
第二,三江侗寨民族建筑火灾起因主要在于建筑布局过于紧凑、建筑材料以杉木为主、建筑平面以火塘为中心和建筑设备不完备;
第三,三江自治县林溪镇高秀村的建筑材料和平面在发展过程中做出了一定的改进,但是建筑防火间距和建筑设备难以达到规范要求;
第四,三江自治县林溪镇高秀村的防火策略重点在于设置防火带,在木材上附增防火材料,调整建筑平面布局和完善电气设备、避雷设备及消防设备。
总的来说,民族建筑的消防保护工作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大意义,应引起重视并长期坚持。目前广西三江侗寨在建筑消防方面已有基本的防护意识和防备措施,但是仍有可以改进之处,需要政府人民上下一心,将更多安(下转第48页)(上接第9页)全高效的消防措施植入村寨,全方位地防范火灾的發生以及在火灾发生时将损失最小化,保护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和民族的文化瑰宝。
参考文献:
[1]重磅!2021年中国及31省市消防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全国消防安全整治进入攻坚阶段[DB/OL].前瞻经济学人,2021,10(28).
[2]广西消防公布2021年全区10起典型火灾案例[DB/OL].人民网,2022,1(27).
[3]黄远来,王剑.三江、融水等县已发生寨火17起如何筑牢“防火墙”[DB/OL].广西新闻网,2017,11(29).
[4]蒋冬梅.侗族传统聚落与民居解析[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
[5]焦慧.浅谈侗寨鼓楼的结构形式与营造技艺[J].美与时代(上),2022(8):56-58.
[6]柳申荣,范柯.文物古建筑防火安全问题及有效措施[J].消防界(电子版),2021,7(19):95+97.
[7]李冰可.木结构古建筑防火改造技术简析[J].四川水泥,2022,306(2):101-102+105.
[8]李经明.乡村民族建筑消防安全现状与治理[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33(8):960-962.
The Fire Protection Status and Strategy of Ethnic Buildings in Sanjiang Dong Village, Guangxi
—Taking Gaoxiu Village, Linxi Town, Sanjiang Dong Autonomous County, Guangxi as an example
Zhu Qi,Wang Yansong
(School of Urban Design, Wuhan University,Hubei Wuhan 430072)
Abstract: The ethnic architecture of the Sanjiang Dong Village in Guangxi is a treasure of Chinese culture, with unique cultural and architectural value, which urgently needs to be effectively protec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scipline of architectural spa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Sanjiang Dong ethnic group from three aspects: architectural layout, building materials, and building plans. It also analyzes the common causes of fires in the buildings of the Sanjiang Dong ethnic group from four aspects: architectural layout, building materials, building plans, and building equipment. On this basis, taking Gaoxiu Village, Linxi Town, Sanjiang Dong Autonomous County as an example, the fire protection status of Sanjiang Dong Village was analyzed, and corresponding fire prevention improvement strategies were preliminarily proposed.
Keywords: Guangxi Dong Village; Ethnic architecture; Fire protection status; Fire prevention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