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俊蕾
现阶段大单元教学模式下关于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研究较多,而关于高中数学作业设计方面的研究很少。本文以大单元教学为背景,从教师对作业目标的设计与学生对作业的认知两个方面展开讨论,探讨产生一系列问题的深层原因,并提出大单元教学下高中数学作业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优化策略,以达到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现阶段高中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作业设计的目标和大单元教学存在偏差。传统教学模式下,一些高中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作业设计不仅不能让学生实现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目标,更不能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另外,学生对作业的认知存在偏差。对于教师布置的大量作业,学生缺乏正确的作业观,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没有复习当天知识的情况下就盲目完成作业。
大单元教学背景下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原则
高中数学作业设计要遵循全面适用性原则。高中数学课程具有特殊性:一是高中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作业涉及高度概括的数学概念、数量关系;二是六大模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将作业所涵盖的问题、作业的难度系数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连接,符合高中生的认知规律,适时调整作业的覆盖面和实用性。
高中数学作业设计要遵循评价反馈及时性原则。以学科素养为本位的大单元教学,要求作业的评价反馈及时有效。此外,批改模式可多样化(如下表)。
大单元教学背景下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基于大单元教学,细心研读教材,创设课前预习作业。该环节要求教师在设计学历案和学练案过程中,注意做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如“全概率公式”一课,教师可先设计以下两个复习问题:什么是条件概率?概率的乘法公式是什么?随后,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引出全概率公式定义。这两个环节能唤醒学生的已有认知,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好地体现大单元教学整体设计的理念。
基于大单元教学,创设层次性作业,凸显因材施教。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征和个体差异,将学生进行有效分组。甲组由敢于挑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组成,乙组由稳扎稳打、具备学习潜能的学生组成,丙组由基础不扎实、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组成。此外,三个小组成员可适时调整,如乙组成员A的理解能力较弱,但空间想象、空间思维能力较强,在学习立体几何模块时,可调整其加入甲组。大单元背景下设计的分层作业能够充分调动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学困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基于大单元教学,创设研究型作业,激发“大思维”。高中数学知识有较强的理论性,教师可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小课题作为研究型作业,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并以小论文的形式结题。该类作业的设计必须兼有综合性、阶段性和价值性,使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养成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习惯。
总之,在大单元教學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不但要重视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作业设计的创新,充分挖掘每一名学生的潜能,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责编 桑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