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二年级写话训练的主要途径是看图写话,因为一、二年级学生的年纪小,对生动、有趣的画面有浓厚的兴趣。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起点。这就要求低年级教师优化看图写话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看图中建立写作意识,顺利过渡到中年级的写作学习,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
激发想象,注意积累
看图写话中,图画的内容是静止不动的,只展示了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无法体现。学生只有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使图画中的事物化静为动,使图画中的人物有动作、语言、思想。
教师在激发学生的想象时,要尽量把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先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实在说不出来时,教师再给出提示启发学生想象,调动学生想说、想写的愿望。比如,在练习《小猴子学游泳》这个看图写画时,有学生说:“小猴子最后什么都没有学到。”也有学生说:“小猴子经过努力学会了游泳。”学生各抒己见,想象也充满了童真和童趣。
加强练习,学会说话
一、二年级学生学习写作,需要把故事内容说清楚,只有说清楚,才能写具体。学生刚进入一年级时,第一节课上,我让学生大胆地进行自我介绍,这样有助于学生在班里找朋友。我先给学生做示范:“我叫张想竹,是一年级的语文老师,我想和大家交朋友,你们愿意吗?”然后,我鼓励学生通过自我介绍找朋友。一会儿的工夫,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朋友,手拉着手高兴地回到了座位上。学生通过这一次自我介绍,尝到了甜头。之后的每节语文课前,我都组织学生开展一分钟“小巧嘴”活动,让两三个学生上台说几句话,或开展词语接龙、讲故事、猜谜语等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活动中,我格外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一次,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水果。一个孩子说:“我最喜欢的水果是苹果。我家院子里有一棵苹果树,每到秋天,妈妈就会从树上摘下苹果给我和哥哥吃,咬掉一口,清脆爽口,甜到心里……”我鼓励他:“孩子你说得真好,老师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全班学生都哈哈大笑起来。这样做,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上更加主动地表现自己,想着如何把话说好。
多多指导,学习写作
一是锻炼学生写通顺的句子。在进行写话训练时,教师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要求不能过高,写通顺即可。一开始,我让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图片,并在图片下面写一两句话,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慢慢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例如,针对“妈妈的裙子真漂亮”这样简单的句子,我启发学生:“妈妈的裙子哪里漂亮?为什么这么漂亮?再写两三句……”
二是锻炼学生写生动、具体的语句。要引导学生从字词学习向写作训练转变,课文是最好的文本。低年级的课文图文并茂,充满童趣,通俗易懂,易记易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课本,让学生在閱读中培养语感,用词造句。低年级学生就应该多读、多记、多背,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就慢慢地会写、乐写了,也就为写作打下了基础。
经过以上层层训练,这个时候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从一个词到一句话,再到一段话,由简单、通俗的口头表达逐步过渡到具体、生动且充满想象的书面文字,看图写话的最终目的就达到了,也可以水到渠成地过渡到中高年级的命题习作。教师还要让学生注意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学以致用。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多观察、由浅入深地思考、充分想象,口头表达加上写作训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一定可以使学生乐于说、愿意写,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