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红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定位教师的价值。
在《新教育实验》中,教育学者朱永新直言:“站在教室讲台前的那个人,决定着教育的基本品质。”他认为教师的综合素养、专业能力、价值取向等对教育品质具有决定性作用。
原阳县第二完全小学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努力打造优质教育,丰盈学生的生命,使学生具有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从而拥有改造世界的心、改造世界的梦、改造世界的本领。
一、厚植教育情怀,点燃生命火种,提升内驱力
每个孩子对学校来说,可能只是几百甚至几千分之一,对班级来说是几十分之一,但对一个家庭来说,他是父母的全部,是家族的希望。为引领教师清楚教育的使命,了解教育与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关系,我校邀请市委党校教师讲解党的二十大精神,让教师感受并明白祖国的发展与战略部署,激发自豪、自信意识,增强强国必定有我的担当。
学校管理者坚持“将教育融入生命,使其成为生命不可或缺的组成,让我们的生命因教育而焕发光彩”的情怀与大爱,争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的理想信念,让教师托举起每个孩子的生命。
二、陶冶高尚情操,争做“四美”教师,成就雅致人生
教育是引领学生崇善尚美的事业,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2017年建校伊始,原阳县第二完全小学就提出了“以文化人,培养学生高贵修养”“书中华方正,赓续中华文脉”“诵国学经典,品中华文化魅力”三大教育特色。“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为实现以美育人的目的,让学生拥有“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这样的高贵品质,学校引领教师做“四美”教师。
一是形象之美。教师的品质和修养体现在日常生活、言谈举止甚至一颦一笑之中。因此,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和品位,不仅是教师追求美的需求,更是教师的必备品质。原阳县第二完全小学聘请河南师范大学礼仪教师,对本校教师进行商务礼仪培训,使教师衣着得体、妆容相宜。教师和善的言语、儒雅的谈吐、文明的就餐习惯、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善行、无须提醒根植于心的规则意识等,定将以无声的外在美引领、熏陶学生崇善尚美。
二是书香之美。书香是校园最具魅力的文化。为使教师爱上书的芳香,迷上书的气息,原阳县第二完全小学开展共读活动,共读《做最好的老师》《静悄悄的革命》等专业类著作;推荐教师读《红楼梦》《南渡北归》等文学类著作,背诵岳飞的《满江红》、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等名篇。学校还建立激励机制,开辟周一例会读书分享专区,开展学科组同读一本书交流活动,以及书香班级、书香教师、书香家庭评比活动,以不断激励教师成为专业的读书人。教师丰盈的内在之“美”,体现着学校的育人文化之“魂”。
三是多才之美。教师的任务是培养未来之人。要让未来的孩子多才多艺,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应该具有多才之美。班主任风采大赛、教师才艺比赛、五谷杂粮中的创意美、味蕾厨艺大比拼……尽管不能使学校教师精通“六艺”,但绝不做呆板无聊的古董型教師。多才多艺,让自己的课堂灵动起来、鲜活起来,引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彰显学校的文化之“韵”。
四是书法之美。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独特风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书法纳入语文教学,并制定了每个学段的汉字书写、毛笔书法等方面的学习内容和目标。为赓续中华文脉,赏析中华文字之美,学校安排书法教育进课堂,将学生书写纳入语文教师考评,举行“墨香润少年,撇捺赞中华”汉字书写比赛、“文字里的中华,品中华文化魅力”说文解字比赛,以及教师练字展评、教师书法晋级等。古色古香的书法教室、造型新颖的砚台,让师生情不自禁提笔写一写、练一练。教师书法之美将学生带入中华文化殿堂。
三、引领专业成长,打造卓越团队,托举孩子未来
教科研是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路径。原阳县第二完全小学以教科研为引擎,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打造卓越教师团队,促进教育减负提质。
(一)教科研破冰,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素养
原阳县第二完全小学建校初始的教师团队充满朝气与活力,有拼劲、干劲,但缺乏教育智慧和教育教学策略。第一次教研活动上,有教师发问:“教研是干什么的?”还有教师拿着自己的课程表一脸惊叹:“一周不足10节课怎么上啊!”
为了使这群年轻教师快速提升自我,我组织他们到郑州、安阳、新乡等地的名校集中学习,奔赴全国各地进行教学观摩。2017年12月,学校开启了“教科研破冰,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行动,开展了“感知中华汉字魅力、多彩识字教学”“多科融合语文教学”“梯度性习题设计”等专题突破教研活动。
2018年,学校制订了《原阳县第二完全小学教科研活动实施方案》,出台“1+4+N”教科研机制,将教育教学的疑难、困惑变成全校教师共研共探的课题,变成学科组研究的专题,变成有共同期待教师的微课题;2019年,学校启动教师三年发展规划;2022年,学校启动领航教师培育工程,激励、引领教师用做科研的思维做教研。
教科研助力原阳县第二完全小学教师成长,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迅速提升,化茧成蝶。
(二)教科研引领,教师从个人改变走向团队裂变
针对教师不愿做课题、不会做课题的难题,学校邀请省内知名专家从怎样选题、如何选研究方法、如何推动研究等进行培训指导。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学校实现了从个别教师的转变到一个个领航教师带着自己的课题团队,在探究教育智慧的奔途上裂变的目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生命教育实践研究”“基于本真教育的小学国学经典诵读实践研究”“基于本真教育的书写教育叙事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践研究”等省级课题优秀奖、成果奖纷纷落地。
(三)教科研创奇迹,“本真教育”“本真课堂”彰显教育魅力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原阳县第二完全小学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探索出十维五度“本真课堂”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脑细胞沸腾;突出自主探究,让教师有伴着蜗牛去散步的心境,期待、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成功;提升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基,为他们的后续发展助力,让每个学生生命出彩。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的激趣启疑性、教师语言的简洁严谨性、激励语言的丰富性、评价语言的针对性、相关问题的思考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及课堂的突发生成性、小组合作的实效性、课后习题的梯度性,呵护学生的批判思维。
我们还研发出“6+6”教研策略,通过赛课前的磨课、研课,听课中的思课、观课,课后的议课、辩课与反思复盘,打造高效课堂。
经过6年努力,原阳县第二完全小学实现了教育的特色优质发展。正如《中国教育报》所说的,“正是原阳县第二完全小学打造出了这支卓越的教育团队,才拥有了今天的骄人成绩”。今后,学校将继续加快教师能力提升,学习发扬教育家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责编 韩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