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梅
摘 要:历史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求实论证的人文学科。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思考能力和求实精神,是历史核心素养教学的要求。借助问题打造问题链,让学生思考、质疑,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思考能力和求实精神。因此,在新课标下,许多人主张借助问题链的应用打造高效课堂,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助力。文章以核心素养为背景,以问题链为主题,就其概念、应用价值和设计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历史教学有所助益。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问题链;设计
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历史学科也由注重“双基”向注重“三维”目标培养逐步转变。在历史学科教学转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如何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历史,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使学生对历史有正确的认识,是许多教师关注的问题。问题链因为具有任务驱动效能,加深学生的认识,提高教学效率,也引起人们的注意,并被广泛应用到历史教学中来,成为历史教学的“新武器”。
一、问题链的概念
历史是高中基础课程之一。在新的教育环境中,讲述式教学法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要。为此,高中历史新课标对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着重强调:“在教学设计中,围绕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以问题为引领,结合教學的逻辑层次,解决实际问题”。在新课标下,问题链成为历史教学新的切入点和工具。问题链是指围绕核心教学目标,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而设计的具有逻辑关系、层级关系的问题群。问题链的主要作用有: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去分析、思考、判断、解决问题,形成多元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打造任务驱动型深度课堂,让学生通过梳理知识点,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积极学习,有效学习。常见的问题链类型有主题式问题链、递进式问题链、探究式问题链、总结式问题链。不过,在应用问题链来教学时,要注意问题链设计,真正有价值的问题链在设计时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突出问题的导向性、思维的进阶性,要与历史价值的指向相关联[1]。惟其如此,才能通过问题链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问题链的应用价值
(一)建构有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历史是以客观不可改变的史实为研究对象和教学任务的学科。随着历史新课改的深入,现行的统编版历史教材中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而且,教材编排体例也有了新的变化。在教学中,要想有效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构建有效课堂。面对历史教学内容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全面把握新课标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剖析,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搭建支架和台阶。基于核心素养,明确教学主题,精心设计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链,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提出质疑、提取信息、大胆想象、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把握教学的逻辑关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不再只停留在表层认知上。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以核心素养为指导,以问题为纽带,使历史教学与学生的历史认知有机结合,让学生重新认知一些内容和东西,以帮助学生重建精神世界和知识体系。
(二)增加思想深度,培养核心素养
历史是过去,今人要对历史有正确的认识,需要从历史视角客观、实事求是地看待事情、看待问题,需要将历史现象、事件、人物等放在特定的条件中,去考量历史的传承与发展、变化与延续,这也要求科任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具备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够对历史现象、事件进行深刻剖析。高中生虽然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但是,有的学生遇到问题时,思考的角度过于单一,而且看问题不够客观、具体,对于学生而言,这并不利于他们学习和发展。为了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辨析、实证、解释能力,需要借助具体的任务驱动学生去学习,而且,在具体的任务中,精心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集中精力,积极参与,“神入”历史,为学生知识形成、思维能力培养注入动力。而在设计问题时,紧扣课标和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将问题层级铺垫、衔接,形成问题链,可以避免问题的碎片化、教学的形式化,让学生把握教学内容的联系,有效学习,为学生形成核心素养助力[2]。因此,根据学生发展要求和学习规律,要帮助学生完成学科知识体系建构,让学生终身受益。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问题链的设计策略
(一)参考新课程标准,进行问题链设计
历史是客观而真实的,历史教学内容虽然时间跨度大,内容宽泛,但是历史教学不能凭空捏造,而是要以史实为依据[3]。当前,在教学中有些教师会借助问题来活跃课堂,但是许多问题都是个人主观想象,所起作用短暂而有限。这种教学态度是对历史的不敬。新课标是历史教学和考试的根本,历史教学不论如何创新发展,都不能脱离新课标而存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设计问题链,应与新课标标准密切结合,应坚持问题、问题链的针对性。这就需要高中历史教师在设计问题链时,改变过去那种随意、主观的态度,以严肃、认真的态度看待历史学科,参考课程标准设计问题链。
如:在《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学中,新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及意义”。而教学重难点为:社会变化与变法运动产生的原因,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根据新课标,教师可以针对重难点设计由三个主要问题组成的问题链。第一个问题为: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变法运动的高潮?然后围绕变法运动的原因、主要措施、人物等设计子问题,借助问题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背景知识。第二个问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何共性和不同?第三个问题是: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社会变革的关系?如此这般,根据新课程标准去设问,既能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能攻克重点和难点,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二)围绕特定的教学主题,设计问题链
高中历史所用教材都是按时间顺序编写的,历史知识体系复杂而庞大。每一节课都包纳、涉及了众多的知识点,学生要掌握的内容也不少。如果在教学中没有主题,教学内容松弛而宽泛,会给学生学习、记忆带来许多困难。鉴于此,在历史教学中,要想高效完成教材安排的教学内容,需要精准把握合理设定教学主题,使历史教学主题化。设计一个好的问题链,同样需要有清晰、明确的主题,需要把握、调整好教学思想性和教学内容丰富之间的矛盾,使教学在问题链作用下由浅入深,主题鲜明,高效生成。
以《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主题为课魂、话题为主线,问题为纽带,进行教学设计。其中,将本课的主题设定为:秦朝那些事儿。在主题统领下,让学生结合影视剧、歌曲、文学作品等,谈谈自己对秦朝的认识和了解,自己所知道的有关秦朝的史实、趣事。然后,以问题为学习工具,带领学生走进秦朝,了解秦朝那些事儿。在设计问题时,要由浅入深设计系列有趣的问题:如在设计第一问题时,先出示有关兵马俑的图片,提问:兵马俑为谁为何而造?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好奇心,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神入”历史。在设计第二个问题时,可以出示泰山的图片,问为何秦始皇要泰山封禅?由此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秦始皇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意义。在设计第三个问题时,可以借助《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文字选段或者其他史料设计问题,借助问题让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知识重温、应用,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三)针对历史核心素养,设计问题链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学的重中之重,而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和课堂在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能力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4]。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日益增长,历史教学应本着“源于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的原则,一方面突出教材的时序性、整体性、系统性,一方面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使学生将知识和能力转化为核心素
养[5]。同样,在设计问题链时,也需要教师根据新课标要求,开发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式,针对核心素养去设计问题链,使历史课堂具有重参与、重能力培养的功能和特征。
如:在《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学中,在设计问题链时,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对学生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史实、历史资料等有所帮助。第二,问题要与试题内容、科目知识要求一致。第三,问题设定,要有助于学生看透历史事件的本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第四,问题设定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如为了让学生了解历史资料,可以利用史料设问:汉初面临着怎样的社会现实问题?统治者提出了怎样的治国理念?为了休养生息、富国强兵,统治者都采取了什么措施和手段?为了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可以汉承秦制为切入点,这些朝代为了强化政治统治、中央集权、思想统一和增强军事力量,都对前朝制度进行了借鉴,这对我们来说有何启发?由此一点,可以得出什么历史经验和教训?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考范围,还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
(四)以增进交流为目的,设计问题链
关于历史,许多人都认为历史已經过去,没有活力,也没有进行系统教学的意义。其实不然,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历史是鲜活的,而且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即便是今天,我们仍旧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吸收经验和教训。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借助历史让学生认识史实,梳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是教学的一方面。帮助学生思考历史,认识社会和人生,才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想让学生思考历史,需要教师改变以师为本的教学模式,围绕师生交流互动去设计教学,与学生“共舞”。在设计问题链时,教师也要本着师生互动原则去设计问题链,以问题链为纽带,与学生深度互动,认清学生个体发展间的认知水平和差异,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让教师更有成就感。
以《两宋的政治与军事》一课教学为例,我们知道,宋朝是我国文化发展高峰期,但是宋朝始终面临着多民族政权对立、危机重重的局面,所以它的发展和存在,非常“拧巴”。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宋代历史的了解,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在设计问题时,可以“宋朝的政治军事实力”“宋代为何会出现文化繁荣、军事孱弱、被动挨打的局面”“面对多民族政权对立的格局,如何做,才能避免像宋朝一样亡国,才算是顺应历史发展”为连环三箭,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再借助问题了解学生看法,给予学生以点拨、启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接下来,以“王朝的选择”为线索,设计探究性问题:宋朝的历史结局,顺应了历史发展,但是却伤害了汉民族的情感,尤其是靖康耻,每每提起都令人愤慨。假如再有重新选择的机会,宋代的君主可能会做出什么不一样的选择?让学生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下去讨论问题,交换看法和意见,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使学生养成客观、正确的历史观。
(五)注意教学的延展性,培养学习能力
历史涉及的领域、涵盖的内容非常广。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教学要具有延展性,所谓教学的延展性,指教学要具有借助课堂外教学途径拓展、延伸的功能。高中历史新课标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历史教学不在于陈述性知识讲解、价值观移植,而在于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借助各种学习途径,让学生反思陈述性知识内容,自主开展有目的地学习活动。核心素养下的历史教学非常关注认知主体对目标的制订和确立,主张借助各种方法让认知主体对认知过程、结果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改善、自我监控。同样,在历史教学中,在设计问题链时,也需要教师注意教学的延展性,借助问题链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课后学习活动内化和运用知识,促使学生反省认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赋能学生核心素养形成。
以《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教学为例,在学习这节课前,教师可以提前列举问题,让学生利用多媒体搜集相关的视频、典籍、史料,如反映宋代人文经济文化的纪录片,以宋代为背景的古装剧,借助视频、问题加深学生对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了解,让学生记录困惑点,发现兴趣点。在课后,教师可以联系课堂教学内容,或者以促进学生思考为目的设计问题链,如让学生对比历史和现实,就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意义、当前中央政府针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区域管理政策等,进行学习拓展,使学生将所学内容、掌握知识通过理论实践成功内化,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学习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核心问题链的应用,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和实现。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要重视问题链设计,将精心设计的问题链巧妙应用到教学中间,争取借助问题链使教学层级分明、逻辑清晰,解决重难点,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赋能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修松.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问题链设计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2):72-74.
[2]雷金霞.浅谈高中历史“问题链”类型及设计[J].试题与研究,2023(3):33-35.
[3]司苏荣.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历史教学问题链设计分析[J].高考,2022(26):47-50.
[4]孙向慧.核心素养视阈下高中历史教学问题链的设计[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2.
[5]郭朝燕.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问题链设计研究[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三).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三),2022: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