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多年来,长春市立足本地,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打造点、线、面结合,软硬件兼顾的红色资源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
长春市革命历史悠久、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深度挖掘释放长春红色资源,更好地传承和有效利用红色资源,增强党性教育实效,让这些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党性教育中发挥引领作用。
据统计,现全市革命历史遗迹、烈士陵园、纪念馆和烈士墓有200 处左右,其中有记载的83 处,现存建筑37处,全市共建成有37处红色教育基地,其中1 个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5 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要有保存完整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春的第一个秘密通讯站——二道沟邮局旧址、中共长春支部旧址等中国共产党早期在东北地区活动的革命遗址,还有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空军航空大学航空馆、谭竹青事迹展室、黄大年工作室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一批红色资源。目前,我省有69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14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长春地区。此外,长春市有7 个红色旅游景点入选省委党史研究室和省旅游局联合发布的《吉林省红色旅游指南》。
总体来看,长春市立足本地,发挥比较优势,推动红色基因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红色文化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红色品牌与现实需求有机结合,着力打造点线面结合、软硬件兼顾的红色资源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长春市红色资源的挖掘力度、深度、广度还不够,导致与党性教育教学契合度不高。
加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永恒主题,要充分运用好红色资源所蕴含的理论价值、历史价值、实践价值。
盘活“红色家谱”:提高对红色资源主题定位、需求分析的精准度。首先提升红色资源主题定位的精准度,彰显长春特色。主题定位准确,红色资源才有发展空间,党性教学才有重点内容。避免重复建设和同质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自身的特点,在主题上彰显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根据教育资源的个性、特点、禀赋,来提高党性教学的针对性。结合现有红色资源可以挖掘以下主题:一是开发挖掘抗战精神,围绕东北沦陷史、东北抗联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史、长春地区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斗争开展教学,教育引导学员勿忘国耻,以史为鉴,增强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二是以纪念为国捐躯革命烈士为主题的长春市烈士陵园和“三下江南”战役其塔木、上河湾烈士陵园教育基地;三是以弘扬“苦战奋斗”为主题的榆树市小乡党性教育基地;四是以学习“小巷总理”谭竹青和“时代楷模”吴亚琴等先进典型为主题的社区党性教育基地,以典型示范引领,充分释放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榜样的力量作用;五是以“忠诚、担当、改革、创新”为主题,打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一汽红色教育路线”;六是诠释人民至上的“长影文化之旅红色党性教育路线”。找准主题定位以后,紧紧围绕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红色教育基地为基本线索,并将红色教育基地连接成一个历史发展的“链条”,挖掘这些主题形成涵盖不同时期、主题突出的基地体系。其次提高需求分析的准确度,满足各类学员需求。党性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是思想观念教育,是要说服人、打动人、感染人的,一个内容讲到底,肯定是不行的,应该“因材施教”“分类施教”。为此,通过需求调研,全面分析不同班次特点,大力开展分类分级教学,精准满足学员的不同需求。探索针对基层党员干部、学生、企业干部职工、机关党政干部四类人群开展“基地+双进式教学”模式。根据每个培训班的行程安排,做好点和点之间的内容衔接,满足各个层次、各个类型的培训需求。根据培训班次、参训学员的不同特点,推行“菜单式”教学,形成多种主题教育教学模块。
长春市烈士陵园
传承“红色基因”:紧跟形势、紧跟时代要求、紧跟时代变化。利用红色教育资源进行的党性教育,多以现场教学为主,具有独特的鲜活性、体验性和互动性特点。为此,应在现场教学主题、内容、形式上下功夫,做到把好时代性的“风向标”。首先要紧跟时代形势,深挖一汽、长影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孕育的红色基因和精神内涵。吉林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要把这些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永葆初心、永担使命。始终赓续红色血脉,把一汽“今年的发展,风景这边独好”所蕴含的时代精神挖掘出来。一是优化整合研发总院、一汽红旗文化展馆、蔚山工厂总装车间、红旗工厂总装车间等现场教学点,打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一汽红色教育路线”。开展以“创新发展,引领未来”为主题的红色教育,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一汽红色教育“路线”做成精品路线、品牌路线。让老一辈革命人的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感染浸润今天的干部,是当前红色教育资源紧跟时代要解决的课题。二是依托长影旧址博物馆,以文物保存、艺术展览、电影互动等形式,结合博物馆呈现的电影艺术、电影道具、电影特技、电影工艺、电影生产等多重主题,充分利用长影红色电影资源优势,打造长影文化之旅红色教育路线。其次要紧跟时代要求,开发现场教学新专题。现场教学不能只讲过去、不讲现在,不能只有历史、没有现实。为此,我们要紧跟时代要求,不断将党的新要求融入现场教学专题中。紧紧围绕党性教育这一核心关键,不断提炼、丰富、更新现场教学培训内容。一方面结合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对现有的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和解读,围绕中央部署的党内集中教育要求打造新的教学现场,跟进教学内容更新。另一方面建立不断更新的课程体系。发挥长春红色资源优势,按照教学点内在联系,围绕教学主题开发的不同专题课,结合不同历史节点,开发不同的辅助专题教学课,供培训主办方“点单教学”。最后要紧跟时代变化,探索党性教学新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化,学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要从学员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创新教学形式,进一步增强现场教学效果。一是打造实境课堂,让学员融进去。在各个教学点分别打造党性教育实境课堂,适度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寓故事于展陈之中,提高生动性、形象性和可感悟性。用微视频、微电影、动漫等多种形式讲红色故事,提高吸引力、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借助多媒体的形式,通过视频、3D、VR 等形式现场演示和讲授,以实物、实景、实例为载体,让学员与英雄对话、与历史同行,在红色故事中增强传承红色基因的自觉性,让现场教学主题更加贴合当下要求。现场讲解不能仅停留在讲解史实的层面,应进一步阐释好贯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二是打造教学小课,让学员听进去。为提高现场教学质量,在每个教学点都打造现场教学小课,教学小课重在理性分析,以理服人。通过教师的讲解,让不同层面的领导干部真正能坐下来、听进去。通过专家讲授、互动交流、现场答疑等形式,既有理论上的指导,又有实践经验的传授,让学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精神洗礼,在春风化雨中接受党性锻炼。把体验教学与车载教学相结合,把学员坐车从一个教学点到另一个教学点的时间利用起来,专门开发在车上讲解的车载讲解词。三是延伸教学,让学员带走此情此景。学员到基地开展现场教学,除了听、看、悟之外,很多东西是带不走的。为了加深培训印象,把各个教学点展馆的内容做成小册子,把展馆的经典案例和相关故事刻成光盘,让学员“带得走资料,记得住情怀”。把长春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故事等设计在学员笔记本中,让学员带走“长春印象”。充分利用VR 等信息化手段,将基地特色资源和品牌工作在网上进行集群化、全方位展示,面向全国学员,提供党性教育网络资源。
做大做强“红色品牌”: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开发合力。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红色资源统筹管理体制。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建设党性教育基地,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对保护开发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督办督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依靠干部学院、党校开发教学资源,搞好教材、课程和讲解词的开发及基地内涵提升工作。同时,整合宣传、文旅、发改、环保、文保、党史等多个部门力量,实现多个部门协同配合,把长春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弘扬好、红色文化传承好。二是要畅通投入保障机制,拓宽开发渠道。应提供专项资金用于抢救和保护濒临损毁的红色资源。从各级文化事业建设费、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文物保护和文物征集专项经费等方面保障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同时积极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积极策划项目,争取中央、省级财政红色文化扶持资金。随着区块链、5G、云、AI等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快速崛起,已有不少企业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红色资源开发赋能,因此引入企业投资也是一种选择。三是要把红色旅游和地域文化深度融合,打响“红色文化”品牌。长春很多历史文化景观缺乏旅游化开发,没有真正把资源变产品。可打造红色文旅共同体IP,培育“文化+X+旅游”文旅融合新业态,开发沉浸式体验产品,构建数字化营销矩阵。探索进行文艺创作、旅游开发、文创产品研发,形成红色产业链,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在红色资源开发中融入民间手工艺、地方戏曲、民风民俗等元素,开发参与程度高、趣味性强的文化旅游模式和具有长春特色的红色文化产品,提升市场占比和经济效益,带动长春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升长春红色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红色文化学习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是助推长春红色资源深入开发的有力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