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桂英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山东菏泽 274000)
自2020年疫情暴发后,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不及格率居高不下。尤其疫情后,大学生体质状况下滑趋势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因此,在高校体育工作中,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落实大学生健身习惯的养成,提升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为此,该文首先锁定高校体育工作的育人责任;然后研究大学生健身习惯养成的影响机制,重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实现路径;最终,旨在激励大学生唤醒运动意识,提升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理念上,全面挖掘体育人文力量,就要寓体育价值引领贯穿于体育知识技能传授和体育能力培养的全过程[1]。尤其经过疫情期的强化,学生的体育生活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在此背景下,坚持立德过程统领,挖掘体育立德树人元素,将体育课程中沉淀的体育文化、凝练的体育精神、追求的体育价值、塑造的体育风貌有机整合起来[2],显然是高校体育彰显育人使命的重要方面,也是体育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基于此,体育教师平时既要注意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又要对体育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充实和拓展。在此基础上,以求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育人特点,全方位培养学生。最终,旨在加强学生对所学运动技能的完整体验和理解,达到培养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和全面发展的目的。
2021年8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相结合,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旨在构建面向人人、人人有责的健康教育体系。特别是高校健康教育覆盖面不广、针对性不强、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在经历了新冠疫情期后,更加凸显。然而,当下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仍然薄弱,对自身健康的维护和促进能力严重不足,运动不够、睡眠不足、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合理等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依旧是影响大学生健康的危险因素。因此,体育作为高校健康教育的一部分,新时代背景下更应以疫情影响为契机,瞄准问题、开动脑筋扩大学校体育资源的有效供给,积极引领校内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养成健身习惯,以期从健康教育的层面筑牢防线,全面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
意识是产生行为的内在动力,要使大学生有一个强健的体魄,需培养并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引导大学生在校内产生积极的体育行为,养成科学的健身习惯。尤其在《“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时期,正是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的强基阶段,伴随着疫情的强化,体育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接受。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和基地,也是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必须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在高校体育工作中要注重提高体育健康教育的时效性,激发大学生群体的健身意识,使其在大学期间能够养成健身习惯,营造校园常态化运动氛围,共促全民健康。
便捷的移动互联网,让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上网玩手机、刷视频、聊天等,很容易导致学生饮食不定、睡眠不足、人际关系不良等问题。尤其经过疫情后,学生的学习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一部分学生适应不了这种变化,客观上增加了网络使用的可能性。部分学生课外闲暇时间沉迷于网络的新奇刺激,手机成瘾,无心思进行任何体育项目的锻炼,体育活动参与率降低。
大学毕业生是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状况一直是国家关注的民生焦点问题,尤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家、地区出台了一系列就业优先政策,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了诸多便利和优惠条件。然而,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加之不断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学生就业依然存在着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3]。比如,在疫情影响下,经济受到一定冲击,许多企业面临倒闭,呈现出招聘萎缩状态[4]。随之,就业岗位数量减少,毕业生可选择的范围变小,竞争压力增大[5],给高校、家长,特别是学生自己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尤其当下,经过新冠肺炎疫情后,很多毕业生更加倾向于考进稳定性强的体制内单位,拥有自我创业意愿的大学生越来越少。因此,出现“百人竞争一岗”,甚至“千人竞争一岗”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得竞争愈加激烈;也有一些大学生为推迟就业而选择升本或考研,使得升学人数每年都再创历史新高,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倍增。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长期高负荷学习,不愿参加体育锻炼,认为只要没有外在的生病体征就属于健康的状态,体育参与率不高,实则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学生体育活动的前提条件是场地设施的配备,而体育场地的建设则要保证大量资金的投入。尽管目前教育部、卫健委、体育局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力,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体育事业发展的举措,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还是习惯于将资金用于其他学科建设和科研支持上,以至于一些高校虽然按照教育部要求的体育场地配置标准建设了一定数量和类型的体育场地,但多以室外田径场、篮球场和排球场为主[6]。现存一定标准的体育馆、游泳馆、综合室内训练馆等较少,体育场地类型较为单一、数量有限、质量较差,难以满足高校师生体育活动多样化的需求,尤其不能满足疫情之后校内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需要。
高校教学中,体育课程的位置一直比较尴尬,虽然它属于高校的公共必修课程,但学校、教师和学生都不够重视,课时安排有限,各项考核也不够规范,由此导致体育课程在高校教学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7]。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大,整体水平不高,使大学生在体育技能、运动习惯、体能等方面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和促进,影响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动力和热情。甚至在高校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时期,由于缺乏体育教师的有效引导,一些学生认为体育锻炼没有乐趣,认识不到健康的身体素质有利于抵御病毒的侵袭,将校内没有疫情发生与健康画等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体育健身习惯的养成。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便利性,教师和学生可通过各大平台随时随地接收各类教学信息,完成线上学习任务,为高校体育的线下教学提供有益补充。尤其新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这种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学习形式下,更应该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激励和唤醒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引领学生形成积极的体育锻炼行为。基于此,各所高校在体育工作方面一定要注重瞄准体育健康教育主题,优化体育教学方法,完善健康教育内容,强化自身健康责任,充分利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体育教学方式抢占网络阵地,向学生推送主动健身方案,唤醒学生的运动意识,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养成健身习惯(见图1)。
图1 优化体育教学内容,抢占网络阵地
体育活动是大学生舒缓竞争压力的强体健心器,特别是体育比赛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发挥潜能,在充分认识和遵守规则的前提下,体会到比赛输赢的意义;同时,在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胜不骄、败不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培养和品格行为的养成方面也有很好的教育作用。当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已经不仅仅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重视学生健康教育,科学实施学业分配,引导大学生劳逸结合,使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是缓解学生学业压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高校应高度重视,重点落实。
场地设施的配备是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最主要客观因素,学校应高度重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校内所有资源,对建筑空间进行积极拓展,对体育场馆建设进行合理增建和优化。当然,在财力支持方面,高校也应切实保证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能够基本满足大学生多样化运动的需求,对相应的体育场地设施进行及时的检修、购买和增建,以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在学校进行体育锻炼的需要。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为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锻炼需求,保障体育资源的有效供给,高校相关部门在秉承互惠互利的前提下,通过社会体育资源与学校共享的方式,积极引入政府、行业协会、医院、企业、社区等多方力量,发挥各自的社会优势,将相应的体育资源注入学校,以补充部分高校体育资源缺乏的短板,进一步提高学校体育资源的有效供给,保障学生运动的需要。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8]。高校体育教师作为健康知识的传播者、全面健康的保健者、健康行为的指导者、健康身体的示范者,其重要性更加凸显。数量充足、高水平的体育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提升大有裨益。当前,各高校应针对体育教师队伍数量不足、水平有限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扩大体育教师队伍数量,注重教师业务技能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使之在教育上与其他学科教学同步,协同育人。以期能够培养体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使体育教师能够引领学生在掌握好技能的同时,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体育,养成健身习惯。这就要求有关部门领导和教师要重视高校体育课程,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落实好“教会、勤练、常赛”的教育教学实践,以期激励和唤醒学生的运动意识,让每个学生在大学期间都能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养成健身习惯,受益终身(见图2)。
图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大学生健身习惯的养成是高校体育工作育人责任的重点和难点。在理念上,充分挖掘体育人文力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策略上,以疫情影响为契机,关注大学生健康教育;以期在主体上,激发大学生锻炼意识,养成科学健身习惯。基于此,该文认为,移动互联网的便利性、学习与就业的压力、学校场地设施的配备和体育师资队伍的缺乏是当下高校大学生健身习惯养成的主要影响机制,提出优化体育教学内容,抢占网络阵地;科学实施学业分配,引导大学生劳逸结合;改善场地设施条件,保障体育锻炼需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水平4个方面的实现路径。最终,旨在调动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其养成科学健身的良好习惯,提升体质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