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敏慧
中国共产党如何走出一条切合中国实际的新路子的问题,历来没有现成的方案和经验可以照搬,只有在实践中经过艰苦反复的探索,才能逐步得到解决,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就是典型的代表。井冈山精神的核心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开创中国革命崭新时期和开辟中国革命独特道路上所具有的示范性和先导性。在井冈山的艰苦时期,在只有一根灯芯的油灯下,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文献,为陷入困境和迷茫的中国革命指出了正确方向。
1927 年9 月9 日,秋收起义爆发,按预定计划,起义部队分别从江西的修水、安源、铜鼓等地出发,进入湖南境内,准备会攻长沙,长沙近郊农民纷纷响应。起义军曾一度占领醴陵、浏阳县城和一些集镇,但很快遭到敌军的抵抗和反扑,加上对敌情估计不足,缺乏作战经验,兵力分散,有的部队指挥失当,起义军遭受重大损失,一团在金坪失利,二团在浏阳溃散,三团在东门受挫。各路起义部队损失惨重,人数由原来的5000 人锐减至1500 人,攻打长沙的计划严重受挫。危急时刻,毛泽东于9 月14 日在浏阳东乡上坪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命令部队迅速到浏阳文家市集中。9 月15 日晚,湖南省委决定停止执行原定于16 日的长沙武装起义计划。9 月19 日,各路部队会师文家市,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学校的教室里主持召开前委会议,提出在敌强我弱、革命暂时处于低潮的形势下,攻打反动力量强大的省城长沙,无疑是鸡蛋碰石头,应当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找落脚点。这是中国革命从攻打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一个转折点,史称“文家市转兵”。
9 月20 日,起义部队开始沿罗霄山脉向南转移,行至萍乡芦溪时遭敌袭击,总指挥卢德铭牺牲。26 日,部队行进至莲花县(地处赣西,属罗霄山脉中段的山地丘陵区,东南与江西永新、宁冈接壤,西南与湖南茶陵、攸县相连),在当地中共党组织的帮助下攻克县城。 部队在县城召开会议商讨下一步计划时,浏阳工农义勇队第四团队团部书记的宋任穷经过千辛万苦辗转赶到,将江西省委书记汪泽楷用药水写的密信交给毛泽东,指示工农革命军到宁冈去。
9 月27 日,工农革命军从莲花县城出发,向永新县方向前进。29 日,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当晚,毛泽东在协盛和杂货铺主持召开前委扩大会议,决定对留下来的不足千人的部队进行改编,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三湾改编后,毛泽东写信联系井冈山地方农民武装领袖袁文才及宁冈县委负责人龙超清,并派三湾村一村民将信送到井冈山北麓宁冈茅坪。
10 月3 日,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离开三湾向宁冈古城前进。当晚,毛泽东在古城文昌宫主持召开有宁冈县党的负责人参加的前委扩大会议,会上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初步总结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以来的经验教训,着重讨论“安家”和开展游击活动的问题。会议进一步了解了井冈山地区的情况,确定对井冈山地区的袁文才、王佐两支地方农民武装采取团结、改造方针,尽快在茅坪设立后方留守处和部队医院。
毛泽东带着队伍到了井冈山,在井冈山周围开展游击战争,在取得袁文才、王佐的信任和支持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军就上了井冈山,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对毛泽东来说,“上山”这条路是被迫的,也是艰难的,在当时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井冈山确实是一个理想的落脚点。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位于江西宁冈、遂川、永新和湖南酃县四县之交,总面积约4000 平方公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向山内,进可攻,退可守。关于井冈山的情况,开国上将陈伯钧回忆:“敌人在山的周围转一圈需要一个星期,我们只要一天时间,就能由东到西、由南到北打击敌军。”另外,井冈山距离国民党的统治中心比较远,湘赣两省军阀之间又存在矛盾,对这个地区的控制力量比较薄弱。在大革命时期,湘赣边界各县建立过中共组织和农民协会,群众基础比较好,部分旧式农民武装愿意同工农革命军联合,周围各县有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也便于部队筹款筹粮。
1927 年11 月,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1928 年2 月中旬,共产党打破江西国民党军队对井冈山地区的进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建立。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1 万余人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他们领导的军队被称为“朱毛红军”。会师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从原来的2000 人增加到1 万多人。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以大革命时期战功卓著的叶挺独立团为骨干,有机关枪,装备和训练都比较好,共计千余支枪,有较强的战斗力。
油画《井冈山会师》
1928 年5 月,中国共产党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湘赣边界特委。毛泽东、朱德在连续打退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中,概括出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领导红四军以不足4 个团的兵力,在同国民党军队的战斗中,不畏强敌、不畏艰难,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日益扩大。
油画《八角楼上》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高山和丘陵占全境总面积的85%,交通不便,物资匮乏,最突出的就是粮食困难。秋收起义部队到井冈山后,得到袁文才和王佐的支持,他们开仓放粮,接济部队。但是千余人的部队,按照每人每天1.5 斤粮食,一个月要4.5 万斤,数量需求量巨大,供应严重不足。当时部队解决粮食的办法,一方面是袁文才和王佐的救济,另一方面主要靠打土豪获得粮食和物资。
朱毛红军会师以后,军队骤然增加到万余人,部队给养严重不足,1928 年5 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就曾在一个月内连续两次向湖南、江西省委和党中央呼吁:我们在井冈山上吃饭太难,山上粮食万难。一般的战士生活困难,连伤病员也不例外。到了当年秋,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任何外来的物资都无法运入井冈山,井冈山的产品也无法运出去,经济极度困难,割据区域内与外界消息隔绝,油盐、布匹、药材等和农产品不能输入,农民感到困难,不能耐久奋斗。在白色势力的四面包围和敌人的严密封锁下,军民日用必需品和现金缺乏,尤其是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无时不在十分缺乏和十分昂贵之中。
1928 年11 月,毛泽东在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湘南省委要我们注意士兵的物质生活,至少要比普通工农的生活好些。现在则相反,除粮食外,每天每人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菜钱,还是难乎为继。陈伯钧后来在《从古城会议到八月失败》中回忆:“当时的伤病员每天只发三分的油、盐、 柴、菜钱,发七天就得拖十天。”“有时三个月闻不到肉味。”“到了冬天,天气寒冷,每人只有一两件单衣、一床毯子,白天将毯子披在身上当衣服,晚上加上禾草,又当被子。”1929 年2 月25 日,湘赣边界特委书记杨开明在《关于湘赣边苏区情况的综合报告》中说:“红军中的生活与经济是非常之艰难的。拥有数千之众,每个月至少要1.5 万元做伙食费, 米还是由当地筹办的,经济的来源全靠去打土豪……红军中的薪饷,早就废除了,只有饭吃,有钱的时候发一二块钱的零用钱。最近几个月来,不仅零用钱不发,草鞋费也没有发,伙食费也减少了……这个经济问题,要算红军中最困难的问题……”从这些记录里不难看出,当时井冈山基本的生存条件难以保证,物质生活异常艰苦。
根据地粮食不够,只能用红糙米、南瓜等来代替,有时还要靠野菜充饥。开国少将刘显宜回忆,井冈山斗争时期,生活是艰苦的,每人每天只有3 分钱的伙食费,天天吃南瓜。红四军人数如此之多,每日菜金节俭仍需要现洋700 元。开国中将韩伟在回忆中提及,当时红军的指战员都一样,吃的是红糙米、南瓜,有时把红薯、南瓜切成丝晒干后混合在一起吃,有时吃这样的东西也很困难,只能吃一两顿。南瓜汤里既没有油,也没有盐,很难吃下去。基本口粮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其他的生活物资了,井冈山上药品、医疗器械和医生同样奇缺,起码的麻醉药品、碘酒、盐水与酒精也时常缺乏。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作战一次,就有一批伤兵。由于营养不足、受冻和其他原因,官兵病的很多。医院设在山上,用中西两法治疗,医生药品均缺。现在医院中共有八百多人。湖南省委答应办药,至今不见送到。”
井冈山军民经受着战死、冻死、饿死等各种考验,在这样的艰苦岁月里,毛泽东以身作则,吃苦在先,为全体军民做出了榜样。杨至诚当时负责后勤保障和前后方联络工作,据他回忆,毛泽东和官兵们过的生活是一样的,发的零用钱也一样。在冬天,毛泽东和红军战士一样,只穿着两层单衣,床上垫着稻草,盖一层薄薄的旧线毯。即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毛泽东还经常工作到深夜,当实在抵挡不住寒冷的侵袭时,他就披着旧线毯御寒,继续坚持工作。
毛泽东当时的警卫员龙开富回忆,毛泽东和战士一样艰苦,战士们吃什么,他也吃什么;战士们穿什么,他也穿什么。井冈山上曾流传着“吃苦菜”的故事:有一次,毛泽东来到步云山练兵场,发现战士们闹情绪,了解到原来是部队缺粮食,挖来的野菜又太苦,难以下咽。他二话没说,端起碗夹着野菜便大口吃起来,一边吃一边说,这种野菜是很苦,可是有丰富的政治营养!我们干革命,就要吃大苦,没有今天的苦,哪有明日的甜呢?战士们听了都深受感动。
为了减轻负担,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用有限的物资渡过难关,毛泽东向全军指战员宣布了一个节约灯油的规定:各营和团以上机关晚上办公时用一盏灯,可点三根灯芯;不办公时,要立即熄掉。连部要留一盏灯,便于带班、查岗用,但只准点一根灯芯。每天休息号一吹,战士驻地必须熄灯。
自从毛泽东宣布这个规定后,夜间休息号一响,战士们立即熄灯,只有连部的一盏灯亮着。按规定,首长在晚上工作,可以点三根灯芯,可住在八角楼里的毛泽东为了节约灯油,始终只点一根灯芯。一天晚上,警卫员发现毛泽东屋里的光线很暗,便轻轻地推门进去,往灯里加了一根灯芯。毛泽东马上制止,用竹签挑出警卫员刚加的那根灯芯,告诉他:“每天少用两根灯芯,时间长了,不是可以多节省一些灯油吗?现在是困难时期,我们可要处处精打细算、省吃俭用啊!”
后来,部队打土豪缴来一盏马灯,战士们把它送给毛泽东。毛泽东却只在开会和访贫问苦时才使用,办公时仍用一根灯芯。就是在忍饥挨饿的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寒冷的深夜里,在八角楼里只有一根灯芯的昏暗油灯下,毛泽东坚持工作,思考红军的出路,思考中国革命的道理,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文献,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井冈山后,一直在试图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遭到国民党和地方地主武装的进攻和“围剿”,频繁的战斗加上敌人的经济封锁,井冈山的斗争遇到了巨大困难。在处于低潮或者革命失利的情况下,有的红军指战员对当初的理想信念产生疑惑和动摇,党和军队内各种“左”的和右的思想时而出现,“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右倾悲观主义思想严重。
为了统一和提高认识,同时也为了总结一年来井冈山斗争的经验,1928 年10 月4 日至6 日,在宁冈县的茅坪步云山白云寺,中国共产党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的有边界各县党的负责人和红军中党的负责人,毛泽东代表湘赣边界第一届特委向会议做工作报告。这次大会正确地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形势和特点,批判了“左”倾盲动主义和右倾悲观思想,科学地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总结了一年来的斗争经验,确定边界党的中心任务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而斗争。大会讨论和通过了毛泽东的报告,通过了由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
延安整风时期,这个决议案收入毛泽东先后主持编辑的《六大以来》和《两条路线》,供党的高级干部阅读学习。1950 年,毛泽东对决议案的第一部分《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做修改润色,拟题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作为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的开篇。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是毛泽东对红军在井冈山斗争一年多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是毛泽东“上山”的心路历程。它第一次提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革命红色政权的思想,成为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革命新路的理论发端。
当时,由于“上山”这条路走得很突然,很多共产党人思想一时转变不过来,队伍虽在井冈山落下了脚,但不少人的心却落不下来。1927 年至1928 年底,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领导了100 多次武装起义,基本上都失败了;红军上井冈山以来,在极端复杂、恶劣的环境中奋斗,又经常处于敌军的“会剿”当中,缺衣少食,有人产生悲观情绪,对于红色政权能否长期存在产生怀疑,甚至发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一部分人认为应继续执行中央攻打大城市的决定,留在井冈山无异于“落草为寇”。还有一些人感到革命前途渺茫,认为南昌起义失败了,秋收起义失败了,广州起义也失败了,革命的前途在哪里,井冈山能够待下去吗?逆境中的毛泽东也在思考这些问题,思考后的结晶就沉淀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篇文章中。
毛泽东在文中指出:一个国家,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之中,有一小块或者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存在,这确实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奇事。这种奇事也只有在中国能够发生,它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毛泽东根据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从五个方面回答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的原因:第一,中国的地方性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政策,造成了各派新旧军阀之间的矛盾以致连续不断的战争,给革命力量的发展以可乘之机;第二,大革命的影响还留在中国广大区域的工农兵群众之中;第三,由于引起中国革命的矛盾没有解决,全国革命形势在继续向前发展;第四,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是一个要紧的条件。产生悲观情绪的同志,就是因为没有看到中国的特点。毛泽东比别的同志更了解中国,更注重从实际出发,这是一条和只知道照搬马列本本的理论家不同的思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日益发展与巩固,引起了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但是远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并不了解井冈山发生的变化,不能理解《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中提出的建立“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1928 年11 月2 日,湘赣边界收到中共中央6月4 日发出的对井冈山前委的指示信,史称“六月来信”。这封信是中共中央在收到毛泽东于5 月2 日写的报告后,向井冈山发出的第一封指示信,由于交通阻隔和环境困难,直到11月2日才到达湘赣边界。
这是毛泽东上井冈山以来收到的第一封中央信件,整整一年,井冈山和中央失去联系。1928 年11 月25 日,毛泽东在只有一根灯芯的油灯下给中央写了一个报告。毛泽东代表中共红四军前委给中央写报告,进一步阐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对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各个基本问题,如土地革命中如何争取中间阶级、政权建设中如何推行民主制度、建党问题上如何纠正非无产阶级思想等,做了明确的解释和解决。这个报告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时,题为《井冈山的斗争》。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与《井冈山的斗争》的写作时间前后仅差50 天,讲述的都是“工农武装割据”这个道路问题。不同的是,前者主要是为了解决根据地干部战士的悲观情绪和认识问题,后者则是为了向中央全面反映井冈山斗争的情况,争取得到中央的理解和支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称作姊妹篇。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与《井冈山的斗争》
《井冈山的斗争》 比《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更系统地阐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的思想。在报告的最后,毛泽东充满自信地说:“并且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始终认为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确的。”毛泽东的报告,由湖南省委代表袁德生从井冈山经安源赴上海,递交给中共中央。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这才逐渐受到中共中央的重视,并作为中国革命的道路。据统计,从1927 年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1930 年夏天,全国陆续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发展到7 万人,连同地方武装共约10 万人,大革命失败后的“星星之火”保留下来并得到壮大。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正确道路。井冈山斗争的伟大实践,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选择、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成长具有关键意义。共产党人的梦想、中国革命的未来,伴随着八角楼那微弱的一根灯芯的油灯之光,在茫茫黑夜里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后来的共产党人化身“追光者”,前赴后继、顽强奋斗,形成了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