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23-11-07 07:27琳,周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3年11期
关键词:技术型高校教师指标体系

刘 琳,周 波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2015 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 号)[1]。此后,教育部开始逐步推进该项工作,各地普通本科高校也纷纷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几年过去了,在不断探索适当的转型模式过程中,对于处在转型期的应用技术型高校而言,正遭遇着一系列的困惑。其中,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莫过于教师职业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需求,不能满足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核心任务就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教师的职业能力是影响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力量[2]。然而目前,关于高校教师职业能力的研究多以研究型、综合型高校或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但是,这二者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与应用技术型高校有着显著区别。研究型高校强调理论基础,高职院校侧重从业技能,而应用技术型高校培养的则是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学生既要接受系统的理论训练,又要有一定的专业性技能。学校定位不同,对教师职业能力的界定也就不同,现有的一些结论也就不适用于应用技术型高校。专门针对“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的研究还属于空白阶段,缺失对其内涵与结构的准确理解与定义,也未能构建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在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都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索构建应用技术型高校“应用、技术、复合、创新”的培养目标,以创新和实践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本文首先采用文献法,大量收集和梳理有关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的代表性文章,对文章深度解读,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旨在完善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的内涵,获得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的结构和维度。在此基础上编制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结构问卷,分三次向相关专家发放,以获得专家权威的意见和建议。基于专家反馈,通过统计学分析,确定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然后利用相关数学模型,确定指标权重,以及明确指标描述,最终构建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三、研究过程

(一)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的内涵

职业能力是指“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景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3]。高校教师职业能力是指高校教师在高等教育要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科研等活动所需要的核心能力[4]。对于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而言,其职业能力应该从学校的基本职能和时代背景要求来综合考量。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基本职能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其定位是为社会培养能够服务于地方、行业、企业的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5];而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的运用,高校与产业、企业的密切合作,交叉学科及学科前沿发展等对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基于以上,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的职业能力,即为胜任应用技术型高等教育所应具有的以“知识为根本、技术为核心、创新为导向、实践为结果”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总和。

明确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的内涵,是本文得以开展的出发点,为后续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构建合适的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指标体系是保障其评价结果合理性的基础和前提,指标的设置与选取将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评价指标的遴选与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严谨并且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本文采用修正式德尔菲法进行评价指标的选取[6]。与传统的德尔菲法即根据某特定主题制定并直接发放开放式问卷不同,修正式德尔菲法以调查者初步构建的框架为基础制订首轮问卷,对其多轮次征询专家意见,最终达到统一[7]。这样既有助于提高调查的效率,又保障了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1.评价指标的初选。为构建合理的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组第一步以“高校教师职业能力”“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高校教师胜任力”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筛选出被引次数高于5 的文献27 篇,并对这些文献进行通读与梳理,对文献中出现的指标进行定量频次统计。其中,频次大于10 的指标有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学科知识;频次为7~9 的指标有实践能力、教育理论水平、师风师德、关爱学生、人格魅力、职业态度;频次为4~6 的指标有教学评价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教育机智等。除此之外,大多数指标的出现频次比较分散,仅依靠频次统计结果来确定指标不够科学和严谨。根据指标选取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还应该综合考虑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有些指标出现的频次不高,但它们是教师能否胜任应用技术型高等教育工作的决定因素,如教师自我反思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第二,应针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特定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选取评价指标,如教师的岗位知识、指导学生实践能力等;第三,有些因素是近两年提出的概念,研究成果还比较少,可供借鉴的比较有限,如教师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能力、劳动教育能力等[8]。

项目组通过团队内部问卷调查首先确立从“知识、技能、态度、个人特质”四个维度选取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的评价指标,然后基于评价指标的频次统计及需要综合考量的因素,组织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科研部门人员等进行小组焦点访谈,通过筛选和补充及一些指标适当的合并与重组,确定了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指标库”。

2.指标体系的专家咨询。在确立了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指标库”后,利用德尔菲问卷调查法,选取广东、黑龙江等7 个省市从事高校教学管理、教学理论研究及教学一线的20 位专家作为咨询对象[9],通过三轮德尔菲问卷调查分别发放《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咨询问卷一、二、三》,采用纸质和邮件发放形式,发放问卷20 份,有效回收19 份(一位专家因对调查内容不够熟悉主动退出专家组)。问卷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咨询说明及正文,包括指标维度设计、修改意见及赋值;第二部分为专家的基本情况,对咨询内容的熟悉程度,进行判断和提出建议及修改意见的主要依据[10]。要求专家对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内容的同意程度给出判断和修改意见,其中同意程度按照李克特(Likert)五点计分法进行认同度打分,修改意见主要包括增加指标、删除指标、表述修改。咨询后整理专家意见,综合运用中位数、均值、变异系数、共识度等统计量进行统计计算,其中中位数大于4 比较理想,变异系数要求小于0.5[11],共识度采用80%作为标准(即80%以上的专家对该指标的打分为4 以上则该指标保留,否则删除或修改),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修订。第一轮的咨询,专家反馈主要集中体现在指标维度的设计上,专家一致同意4 个一级指标维度的整体设计,部分专家对二、三级指标设计提出了修改意见。主要体现在根据应用技术型高校特有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增设了二级指标社会服务能力。第二轮的咨询,专家反馈主要集中体现在指标的表述修改上。如一级指标“态度”专家认为不能全面涵盖二级指标应修改为“态度与道德”;三级指标“自信心”“乐观性”表述不够规范,相应改为“自我效能”“乐群性”。第三轮的咨询,专家对新修订的指标体系基本给与肯定并达成一致。通过三轮专家咨询、意见归纳及指标的反复修改最终确立了以知识、技能、态度与道德、个人特质为一级指标,有13 个二级指标和36 个三级指标的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见后续表格)。除此之外,第三轮咨询需要专家对各级指标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一级指标排序是指对所有的一级指标进行排序,二级指标排序是指对处于同一个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进行排序,三级指标同理,为后续确定指标权重提供计算数据。

(三)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用秩和运算法来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秩和运算法是一种便捷的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利用秩可以定量分析定性问题的特点,先让专家对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再综合排序来确定指标权重[12]。在教育教学相关的各种评价中,多运用秩和运算法来确定因素的权重[13]。

设由n个专家对指标体系中的m个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最重要的序号为1,以此类推,每个指标的序号就是该指标的秩,把n个专家分别给出的秩加起来就是该指标的秩和。若专家认为两个指标同等重要,取同等重要的指标应占顺序号的平均数作为其序号,如第三第四个指标同等重要,其序号就为(3+4)/2=3.5,其排序即为“1,2,3.5,3.5,5…”[14]。若用Wi表示第i 个指标的权重,则式中m为指标数,n为专家数,Ri为第i个指标的秩和。

运用秩和运算公式确定权重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专家们的意见基本一致,因此,在计算各指标权重之前先进行专家意见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检验公式为:

当x2≥x2p(m-1)时,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认为n个专家的意见一致,求得的指标权重具有可信度,反之,当x2≤x2p(m-1)时,未能通过一致性检验,认为n个专家的意见未能达成一致,建议专家重新评定指标的重要程度,直到达成一致。

通过第三轮咨询专家反馈意见,利用秩和运算法计算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具体结果详见后续表格。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指标项目得分情况与分析

经过三轮函询和不断修改后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各项得分情况具体如下。

其中,各项指标的中位数得分为5 的14 个,得分为4.5 的24 个,得分为4 的15 个,比较合理;均值最高分为4.98,最低分为4.17,均值反映了专家对指标的认可程度,从结果上看,各项指标均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认可;变异系数是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能够反映专家对各项指标认可的一致程度,其评价标准低于0.15 则认为数据分布均匀,高于0.5 则认为数据分布明显不均匀,从上表各项指标得分中可以得到变异系数最小值为0.06,最大值为0.19,小于0.15 的项占总数的72%,说明指标得到专家认可性高度一致;共识度最低分为84.2%,即对于各项指标,19 位专家中有至少16 位打分为4 或5,能够体现专家对各项指标高度认可与高度一致。

表1 评价指标各项得分统计表

(二)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经过三轮专家函询和反复修改,最终确定一级评价指标4 个,二级评价指标13 个,三级评价指标36个,采用秩和运算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并通过专家访谈、文献解读、小组调研等方式对各个三级指标给出具体的指标描述,最终构建完整的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见表2、表3。

表2 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A

表3 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三级指标具体描述

(三)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1.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评价指标的可靠性与可信度,研究向广东、黑龙江等7 个省市从事高校教学管理、教学理论研究及教学一线的教师发放《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咨询问卷三》500 份,有效回收476 份,利用SPSS24 对知识、技能、态度与道德、个人特质四个一级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可靠性计算,采用哥伦巴赫系数(Cronbach'sAlpha)检验数据的信度,一般来说Cronbach's Alpha 达到0.7 就可以接受,0.9 以上就认为数据有很高的信度。经计算四个一级指标的Cronbach's Alpha 分别为0.793、0.832、0.855、0.786,可以认为本文所建立的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指标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的效度主要从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内容效度可通过前面的研究过程包括文献分析、理论构想、专家、教师等多角度问卷调查等得以保证,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基础。同时,通过KMO 检验和Bartlet 球形检验[15],KMO 值为0.813,高于统计学家Kaiser 给出的建议值0.7,表明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指标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2.专家的权威程度分析。最终参与本研究的19 位专家大部分教龄在20 年以上,其中博士13 人,硕士6人,教授12 人,副教授7 人。长期的教学工作经历以及较高的学历和职称可以保证他们对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各项评价指标的内涵有较好的理解,可以保障他们对问卷作出正确的判断。

除了上述对专家基本情况的定性分析外,研究还对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进行定量分析[16]。其中,熟悉层度分为很熟悉、较熟悉、一般熟悉、较不熟悉、很不熟悉五等;判断依据从工作经验、理论研究、相关政策信息、直观感觉四个方面,按大、中、小三个等级进行评判。各等级的系数及专家的具体选择详见表4、表5。

表4 专家对问题熟悉程度统计表

表5 专家对问题判断依据统计表

根据数据统计,经计算可得: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Cs=1×0.58+0.8 ×0.37+0.6 ×0.05=0.906专家对问题的判断依据Ca=0.4×0.63+0.3 ×0.32+0.2 ×0.1+0.1 ×0.16+0.4×0.37+0.2×0.58+0.1×0.74+0.1×0.68+0.3×0+0.1×0.1+0.05×0.16+0.05×0.16=0.816 专家的权威程度Cr采用熟练程度Cs与判断依据Ca的平均值,即

一般取Cr≥0.7 为可接受水平,由此可见专家具有良好的权威性,咨询结果也就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五、结论与建议

师资队伍建设是应用技术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职业能力,对深化应用技术型高校教育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首先,本文构建了完整的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具有4 个一级评价指标,13 个二级评价指标,36 个三级评价指标,且各级指标具有明确的权重以及准确的指标描述。这一研究结果弥补了以往的理论空白,具有创新性,使教师职业能力评价不再只是停留在综述及框架研究上,切实为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依据此指标体系能够有效评价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的职业能力水平,帮助学校有针对性、有计划地选拔、培养师资,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和发展职业生涯,从而全面提升应用技术型高等教育的师资水平。

其次,在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主要采用文献法、统计学法、修正式德尔菲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研究对专家咨询反馈的结果从中位数、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共识度进行了计算与分析,从而体现了专家对指标的认可度与一致性;同时研究对问卷的信度与效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且从专家的熟悉程度和对指标的判断依据分析了专家的权威程度。整个研究过程科学、严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一方面保障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供其他的类似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借鉴,为其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研究范式。

再次,本文构建的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量了硬性指标和软性指标。其中硬性指标可以通过直接测量获得测量值,如科研能力可以通过论文、项目、专利等进行量化,知识可以通过学历、成绩、证书等进行量化;而软性指标往往很难通过直接测量获得测量值,如生理、心理素质、批判性思维与反思意识等,这就需要利用模糊综合评价、问卷调查、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多主体的综合评价。因此,在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后,各个评价指标的有效测量将是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最后,构建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漫长的理论与实践相互交融、不断更新的过程。对于已构建的指标体系应尽快投入实际应用,通过实践进行检验,得以反馈,以求得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技术型高校教师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应用技术型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探讨
独立学院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必要性和途径探析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