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曼珊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医疗设备处 (广东 广州 510080)
内容提要:文章首先阐述医疗器械维修维护管理主要内容和研究意义,并以具体案例分析,总结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维护管理现状,最后根据现状与问题给出针对性解决措施,旨在为从业人员提供可参考性建议。
在医疗改革的不断推动下,现代医学技术飞速发展,医院诊疗设备的地位与作用也日益凸显,如果设备发生故障,极易导致患者致伤甚至误诊,不仅影响医院治疗效果,还易引发医疗纠纷,故医院管理应该将医疗器械维修维护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对设备维修管理进行优化设计,以此控制维修成本,提高维修效率,并做好预防性维修,以此充分发挥医疗设备在现代医学诊疗中的作用与优势。
医疗设备主要指医院及其他医疗诊疗机构所运用的加速器、麻醉剂、心电机、磁共振、激光治疗机、呼吸机等各类仪器,以上设备的投资占据医院总投资的大部分,也是医院固定资产。而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主要指为确保以上医疗设备始终保持功能状态,而对其进行故障修理和保养,以此使得该设备在为人类疾病做出诊疗的过程中,最大化降低误诊率、漏诊率,减少设备运行偏差率,进而提高治疗效率和治疗效果。从本质上讲,该种设备维修维护管理是一种技术活动,覆盖面广,横向覆盖至设备管理和售后服务商、临床科室和设备供应商,纵向贯穿于设备维护、设备验收、设备修理和设备报废等多个过程。可见医疗器械维修维护管理具有一定智能化、复杂化、多样化等特点,要想实现医疗机械设备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运行,应该总体分析设备生命周期,结合每一类医疗设备功能和型号,针对性制定维修保养计划,根据设备特异度和灵敏度进行预防性维修和修复性维修。
①做好医疗器械的维修维护,能始终保持器械处于最佳技术状态[1]。最大化发挥医疗器械功能作用,可保证医疗器械利用率和完好率,对医院现代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②加强医疗器械维修维护,建立完善的一体化维修保养制度,能保证医疗器械安全可靠和灵敏度,降低医院运行成本,保证器械更新速度,符合患者需求,提高医疗器械整体配置效率,进而优化医院经费结构;③做好医疗器械维修维护,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门诊医疗收入,降低器械维修成本,通过一增一减,提高医院经济效益[2]。
为探究医疗器械维修维护管理现状,文章主要以某省级三级医院为例,该医院创建于1946年,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型医院,医疗技术水平闻名国内外,医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3个、广东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32个,擅长疑难危重疾病多学科综合性诊断治疗。配备高精尖医疗设备,拥有全景动态扫描PET-CT、PET-MR、医用回旋加速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支气管导航系统等世界先进高端医疗设备,有力地推动了医疗服务效率及社会效益的发展,同时增强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医院近年来现代化、信息化科学化发展,该院不断拓宽新领域、新技术、新业务,注重实施科技兴院战略,且为保障医院日常运行的安全和有序,强化解决问题的措施,以此加强维修队伍专业化、信息化,该院定期对医疗设备、医疗器械进行巡检,尤其是10万元以上的大型设备,必须保证其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但是从实际维修维护管理现状来看,该医院仍然存在一定困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该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维护管理工作中,所耗时间较长,无效时间占比较多,降低维修速度[3]。比如,当某一医疗器械或设备出现故障后,首先相关部门接到报修电话,在结束电话后,5min左右开始发布指令,派工进行现场维修,其中派工所耗时间约为5min,但工作人员或维修团队到达维修现场时,可能与接到报修电话间隔1个工作日;在正式进行现场维修工作时,可能在进行派工工作后,又拖延1个工作日,如果医疗器械设备需要更换零件,或者暂停使用,联系外修企业或构件商也将拖延半个或1个工作日之久,虽然正式修理所耗时间较短,约为2h左右,但是总体维修时间约为4个工作日,可见医疗器械维修拖延时间较长。
该医院在以往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维护管理中,对所有器械制作“病例”,根据设备特点、使用功能差异性,建立维修“病例”,以此保障后续维修人员能够对症下药,避免花费大量无效时间去熟悉设备运行状态,进而提高运行效率。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部分器械设备维修记录不全,不能保证信息完备性和准确性,不利于所有医疗器械设备数据统计与分析,因此设备维修人员不能及时了解当前运行状态,对医疗器械质控追踪水平仍然处于较低阶段。此外,部分医疗器械维修配件数量少,尤其在现代医疗设备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不同品牌配件之间的配套性约在5%以下,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外修耽搁时间较长,故障维修流程效率较低等问题。
在以往工作中,该医院一般将器械维修成本纳入到临床科室消耗科目中[4]。但是由于大型医疗器械设备停机损失大,该医院无法自行承担该部分维修责任,再加之厂商对部分器械设备技术垄断,因此一旦该类设备出现损坏或事故,其维修资金支出是无法控制的,甚至部分第三方维修费用远远超出本院自修消耗,不利于医疗器械维修成本控制。同时,纵观该医院3~5年医疗器械设备报废控制情况可发现,该医院大多数设备使用年限集中在5~10年,但是查看维修报废单,所涉及到设备已经严重老化到影响人体健康和设备安全运行的信息较少,只有1例,其他都是由于设备损坏严重或配件不足而导致报废,进而可得出该中心医院报废再利用率较低,在报废期限上,相关部门不能进行严格把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器械设备维修成本。
当前该医院在医疗器械技术档案管理中不能实现信息实时化、常态化共享,尤其是医疗器械常见故障分析图、电路图、原有设计原理图以及相关操作介绍图等,仍然停留在纸质管理阶段,医疗器械技术档案留存不能实现平台化;同时电子档案库不能与其他多个科室实现实时对接,难以保证所有医疗器械信息不丢失,此外,电子档案库名目索引功能不健全,不能对相关器械维修保养进行针对性细致化分类,如果维修技术人员想要借阅该设备所有档案,必然延长维修时间,进而降低维修保养效率。
对于维修时间长,维修效率低这一问题,在今后工作中,该医院应该不断优化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流程,制备器械设备验收流程框图,所有经手的工程师、维修保养师需根据器械设备特点和功能,填写验收报告,仔细说明设备出厂编号、名称、功能、配置清单、产地、供货商、负责人、保管人等,仔细查阅验收工程师签名,以此保障后续器械在出现故障时可以第一时间向前追溯,以此为医疗器械维修维护争取更多时间。其次,一旦设备出现故障,维修管理部应该简化维修沟通渠道,缩短报备、派工、维修等环节所耗费的时间,避免在维修过程中造成重复修理或修理漏洞。比如对全院医疗器械设备进行分类与分级[5]。按照用途将医疗器械设备分为诊断设备、治疗设备、教学设备和辅助设备,诊断设备包括电生理诊断设备,分析诊断设备,影像诊断设备和物理诊断设备;治疗设备划分为透析设备,病房护理设备,手术设备,急救设备,放射治疗设备和其他设备;教学设备主要指模拟人;辅助设备主要指消毒灭菌器,制冷设备和制药设备等。其中对10万元以上医疗器械设备划分到一级管理范畴,将其他10万元以下的诊断设备、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划分到二级管理范畴,将教学设备和其他培训设备划分至三级管理范畴,如果一级医疗器械维修管理设备出现故障,从上报、分析、修理与维护调试,最长不能超过2个工作日,二级设备出现故障不能超过3个工作日,三级设备出现故障,其整个维修周期不能超过4个工作日,以此实现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管理的优化,不断提高设备维修维护管理效率。
为有效解决医疗器械设备相关记录信息和物料缺失这一问题,在今后工作中,该医院相关部门需保证医疗器械设备配件库小型化,健全常规配件库存种类,尤其是低值通用的机械零件和电器元件,零售价一般在10元以下,配备该器械设备维修中所有能用到的零器件,保证各类灯泡、灯管、电器、电位器、漆包线、整流器、各类螺杆、电子管等相关器械,保证以上器械的适量库存;同时配备专用配件,如监护仪的血氧探头、血压计的水银壶、监护仪的导联线、血压计的玻璃管、雾化器的陶瓷晶片等,以上器械配件故障率较高,因此应该做好常规库存储备,才能最大化满足后续器械维修需要。此外,对于非常规配件,应该通过单次外购获取,由于该类医疗器械故障发生率较低,因此不用提前准备,而是在故障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联系原厂进行购买,通过网购、线下购等方式获得相关配件,或者医院还可以从每年报废的设备中收集配件进行储存,本着节流增益的原则,最大化解决进口设备稀缺配件供应问题。最后,为最大化满足中心医院医疗器械维修需要,该院还需加强维修人才培养,尤其是设备维修保障部门或办公室,需定期举办维修技能讲座,结合通用部件常见电路,或某类医疗器械设备类型常见维修问题,每周选出一个课题,对工程师、维修师进行全方位培训,耐心解答其疑问,或者利用“老带新”机制,保障维修团队相互帮扶,以老带小,共同进步,在医疗器械设备全生命周期内进行针对性精细化维修,尤其应该鼓励年轻工程师、维修人员,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大胆维修,在保证维修成功率的基础上,尽量少动辄外修,以此保障该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工作的可持续开展。
该医院应该基于设备综合管理理论,在医疗器械设备维修验收、使用和报废等整个周期内,做好成本管理,在了解新设备使用功能基础上,对已经报废的设备进行暂存,由10年以上相关从业经验的维修人员,对以上报废设备进行统一回收再利用,成立回收小组,对设备进行集中处理,尤其对医疗器械设备进行组装、拼凑、拆解和修理,将部分零件放在院内进行应急使用和内部调配,对于不能继续使用的修配件,可进行公开处理,比如转赠或捐给其他贫困地区医疗诊所,在保障该零部件基本功能前提下,延长其物质寿命。其次,该医院还应该实施修旧利废制度,强调医疗生产的连续性,提高所有技术维修、管理人员成本意识,对备件修复的可能性进行再确认,通过逐项造册,匹配修复责任人,将维修器械具体责任到人,从而降低医疗器械设备管理费用,减少备件更换频次,大大提高备件修复率,提高配件更换周期。此外,该医院在必要时可以专门设置固定资产仓库,各科室将暂时不用的固定医疗器械上交至仓库,由专人打点,定期对器械进行复盘检查,减少不必要的资产浪费,认真执行二次利用移交检验制度,健全回收及交接手续,检验固定资产卡片信息,做好报废设备登记,相关负责人在交接单上签字,由财务人员进行录入,以此保证所有报废医疗器械交接清楚,确保其在使用时可正常运转。
为解决软件支撑不足,不能实现医疗器械维修维护信息化这一问题,该医院应该设计并应用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系统平台,完善系统整体架构,管理系统主要有预防性维修保养系统、维修管理系统和科室报废处理系统等主要模块组成,其中涉及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申请模块、用户登录模块、科室维修情况查询模块,医疗设备维修申请模块主要指,相关维修人员利用手机端扫描平台中二维码,可进入对应维修申请模块内,填上报修人联系方式,选择需要维修的医疗器械,之后点击提交,登录后即会显示设备相关信息以及报修图,之后对器械故障信息进行描述。在正式维修时,维修人员浏览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点击登录后,进入到维修数据库,对需要维修的医疗器械设备所在科室、联系人姓名、设备编号、故障原因、故障现象、工作性质、送修日期、故障描述等相关参数进行查询。在维修后,相关人员将维修设备型号、设备状态、设备功能、维修人员姓名等相关信息上传到科室维修情况查询模块,通过该种方法为该医院多个科室提供数据报表导出、打印和备份,保障所有科室医护人员能对医疗器械维修维护信息进行检索和实时化查询。通过该系统,保障医疗器械设备维修记录的全数字化,保证在权限范围内所有维修工程师可随时随地在终端设备上查询维修相关数据,便于在后续维修维保工作中做出合理管理决策,在必要时可以将数字签名技术代替传统签字手续。此外,还可以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和RIA技术,基于医院定制的专用APP,与医护人员对故障现象通过设备扫描和APP拍照、录像,对故障现象进行描述,进入到设备报修界面后,服务器全天24h可接到报修申请,工程师以最快速度进行检修和派工,依据提前分配好的责任科室执勤排班表,在手机APP上查看该设备过去维修记录和技术档案,以此大大提高工程师自修能力,如果当前工程师和维修人员未能对本故障进行合理修复,可将报修故障信息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以群发方式,与相关专家联系,以此最大程度缩短设备故障检修时间。
综上所述,为提高医疗器械维修维护管理效率,医院应该不断优化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流程,制备器械设备验收流程框图,简化部分器械维修沟通渠道,保证医疗器械设备配件库小型化,健全常规配件库存种类,专门设置固定资产仓库,提高报废设备回收再利用率,应用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系统平台,完善系统整体架构,保障医疗器械设备维修记录的全数字化,进而提高医疗器械维修维护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