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提高小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2023-11-07 13:55:55张晨晨徐州市金龙湖小学江苏省徐州市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4期
关键词:手绢老鹰玩法

■ 张晨晨(徐州市金龙湖小学/江苏省徐州市)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口语交际是小学生必备的能力,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与表达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具有进行文明和谐地交流的素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于是,口语交际课就变成了口语交际知识的传授课,直接造成了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低下。作为教师,尤其是面对低学段农村孩子的语文教师,该怎样让学生乐于“说”,如何“说”?本文结合二年级下册的《教你玩游戏》口语交际课,谈一些做法。

一、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

心理学研究认为,兴趣是维持认知活动的主导因素。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欲望。所以,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小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并且以学生平时喜欢或接近实际生活的方式来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课前两分钟)师:上课之前,咱们要做个游戏。

生:(教师话音一落,来了精神的孩子们七嘴八舌,表现出自己的兴奋)

师:要想成为游戏的赢家,一定要听清游戏的规则。(师讲述游戏“传口令”玩法规则)

师生互动进入游戏,玩得不亦乐乎。

师:孩子们,刚才的游戏有趣吗?今天教师还有礼物送给你们。(用大屏幕展示了同学们课间游戏的情境)

生(看到自己活动的场景,都很兴奋)

师:愿意把你们玩的游戏介绍给更多的同学吗?(相机板书课题)

这是口语交际课《教你玩游戏》中的导入环节。课前两分钟我先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传口令”这个游戏的玩法,然后师生互动进入游戏状态。学生们因为听清了游戏玩法和规则,玩得不亦乐乎。这就是课前热身,不仅为下面学生介绍游戏这一教学环节提供了范例,还可以在游戏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做到了“课伊始,趣已生”。游戏过后,教师借学生活动场景导入教学,板书课题,拉近了学生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进入了口语交际的情境之中。口语交际的培养要从兴趣、情感入手,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表现欲,要真正解放思想,让学生敢于、乐于与人交际。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利用实物、图片、视频等材料,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欲望。

二、借助课本插画,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语言技能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很多时候需要在特定的方式中进行。其中,看图说话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中编排的口语交际内容一般都配有插图。这些图画能够帮助小学生了解图画中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图画鼓励学生学会从图画中进行联想。

例如,在教学《该怎么办》时,教材中配了三幅图为口语交际活动提供了话题。如第一幅图是小明每天帮王爷爷取牛奶;第二幅图是王爷爷提出每天给小明一角钱,小明不要;第三幅图是王爷爷说如果小明不收下,就不让他取牛奶了。小明心想:我该怎么办呢?教师不妨提出这样的问题:说说这三幅图画讲了什么事?大家认为小明应该怎么办?比一比看谁的办法好。图画与文字的提示,为开展口语交际活动提供了内容。学生在引导下开始讨论小明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口语交际内容是学生们生活中常见的,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学生间的感情。

三、开展角色表演,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热情

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表现欲望往往需要通过语言符号等方式进行。小学生的表现欲望比成年人强得多。利用表演开展口语交际活动能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热情,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表演活动还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加口语交际活动,有利于提高口语表达活动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这样做不好》时,教师首先让学生们说说每幅图画的内容是什么。接着,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进行角色表演活动。最后,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全班的同学听。大家集体讨论这样做为什么不好,你怎样劝说他们不要这样做。这样就能够使学生乐于思考,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让口语交际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

四、利用课堂互动,指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

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力求使互动真实、有效。低年级的小学生生活阅历浅,在口语交际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此时,教师的示范和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

1.问题点拨,提高指导的有效性

在让孩子们看图介绍自己玩的游戏时,笔者这样设计:

师:请你看着图片,介绍游戏的名称。

生:(争先恐后)跳皮筋、跳大绳……

师:如果能把话说完整就更好了。

生:小朋友在操场上跳皮筋。

……

师:真厉害!那谁能用一段话把这几幅图概括一下。

生:操场上,小朋友有的玩跳皮筋,有的打沙包,有的跳大绳,还有的在玩丢手绢。

师:了不起,几幅图的内容你一口气就说完了。

在口语交际课中,教师把口语交际的内容引向生活实际,让口语交际活动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进行,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思辨能力。这一环节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就是说话不完整,笔者适时引导他们要把话说完整,再把一句一句的话变成一段话。

2.层层深入,渐进性指导学习

师:这些游戏的名称大家都知道,可是你会玩吗?

生(异口同声):会。

师:请你们来教教我,除了要告诉我游戏的名称,还要介绍什么呀?

生:说玩法。

师:对呀,就像上课前我们玩游戏时,教师也和大家讲清了玩法。那谁来试试?其他小朋友要仔细听哦。

生:丢手绢时,小朋友们围成一圈坐下,其中一个小朋友站起来,拿着手绢,开始在小朋友们身后,围着圈走。最后要把手绢放在另一个小朋友的身后。

师:倾听也是一种好的习惯,还有什么补充吗?

生2:坐着的小朋友要唱歌“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

生3:丢手绢的人要快速回到自己原本的位置,身后有手绢的小朋友要拿起手绢去追丢手绢的小朋友,追上了算是胜利,接着丢,没追上就是失败,需要表演一个节目。

师适时指导:如果我们能把游戏的顺序说清就更好了。我们可以用“先……再……接着……最后……”大家试着把这三个小朋友介绍的玩法,完整地说一说。

师:《丢手绢》这个游戏大家都会说了,能不能再介绍其他的游戏?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

师:顺序说得很清楚,如果在介绍的时候加上这些话:“我喜欢玩的游戏有______、______、__。其中,我最喜欢的游戏是__________。它的玩法是_________。”其他同学一定会听得津津有味,更想和你一起玩这个游戏。

学生开始练说,再指名反馈。

低年级学生缺乏必要的口语交际知识,思维能力还在不断提升,表达时难免会层次不分明,条理不清晰。笔者先引导学生把游戏的名称说完整,再以《丢手绢》为例,通过学生的认真倾听互动补充,练习把游戏的玩法顺序说清,接着借助教师提供的句子把自己喜欢的游戏的玩法说得有条理。这样层层深入介绍,让学生明白在口语交际中,有一定的章法。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己习得,学会有条理地组织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五、拓展延伸有童趣

教材中的口语交际练习只不过是个“例子”“引子”,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壁垒,不拘泥于教材,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广阔的天地之中。

师:同学们这么喜欢玩游戏,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咱们班准备开展庆六一游戏会,你们要不要推荐好玩的游戏呀?

学生争先恐后举手。

师:小组讨论一下,应该推荐什么游戏才能更适合在六一节上大家一起玩?要说清游戏的名称和玩法,大家也创编新的游戏。

小组讨论后派代表介绍,师相机指导。

《教你玩游戏》训练内容是“你玩过哪些游戏?选择一个有趣的游戏,教大家玩一玩”。经过前面的几个环节,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介绍游戏的方法。课堂上笔者设计了围绕“游戏”创设“给班级策划六一游戏活动日”和“课后教一年级小朋友玩一个有趣的游戏”这两个富有童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表演、游戏、竞赛中进行口语训练。通过创设情境多回合序列性的活动,不仅拓展了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增强了课堂的丰富性,更让口语交际扎根生活。

六、多元评价享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明显要求教师要从积极向上的角度去肯定学生,激励每位学生。

1.赏识评价增自信

师:谁再来说说自己喜欢的游戏是怎么玩的?

生1:我喜欢“老鹰捉小鸡”这个游戏。要先选出一只老鹰和一只母鸡,其他的都是小鸡。老鹰要去捉小鸡,小鸡不要让老鹰捉到,如果被老鹰捉到了,就输了。

师:看来你真的喜欢这个游戏,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而且还用了“先”这个表示顺序的词。教师想问,老鹰和母鸡从哪儿选出来?老鹰、母鸡、小鸡游戏的位置在哪儿?他们分别应该怎么做?游戏的输赢规则能不能再详细一些?如果能把上面的问题说清楚了,你就更棒了!教师相信你再练一练一定行!

生(想了一会):要先从小朋友中选一位当“老鹰”,再选一位当“母鸡”,其余小朋友都是“小鸡”。小鸡要躲到母鸡的后面排成一队,后面的小朋友抓着前面小朋友的衣服,一个接着一个不能断掉。老鹰要想尽一切办法去捉小鸡,母鸡要用尽全力保护小鸡,如果老鹰捉到了5只小鸡,就算老鹰赢,游戏重新开始。

师:你可真厉害!短短的时间就把这个游戏的玩法说得这么清楚。现在教师学会玩这个游戏了!谢谢你!

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所以在课堂的口语交际中容易产生紧张、害怕的心理,站起来介绍游戏时难免条理不清晰。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宽容的态度肯定学生的表现,不断增强学生的信心,从而享受口语交际带来的快乐。在这一环节中,孩子虽然第一遍没有说清楚玩法,但笔者捕捉到他语言表达中的优点,鼓励他进一步有条理地把话说完整,正是教师的鼓励和期待才使孩子的介绍更清楚,让他们善于表达,乐于表达。

2.奖励评价促竞争

口语交际教学要多表扬,多激励,少指责。小学生初练口语,往往语无伦次,教师要重点评价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不必重在结果评价,评价要恰如其分,说得好的要肯定、鼓励,不足的要指正,并注意语气的婉转,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纠正。同时,口语交际注重典型示范,但是示范不一定全由教师来承担,可以让一些优秀的学生来做示范,也可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示范。在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游戏时,有的学生介绍得非常精彩,就奖励他们邀请小伙伴在课堂上玩这个游戏。在课堂拓展延伸活动中,哪一小组推荐的游戏好,就将它列为庆六一游戏会上的必玩游戏。俗话说:“鱼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这种奖励性的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我们知道,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是心灵与心灵感应、碰撞的过程。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奖励,于是,在学生的表达中,笔者时不时地竖起大拇指,增强了自信心。

3.期待评价见成效

新《课标》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然而,低年级的学生总是不等听完别人的话语,就着急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别人的发言也总是充耳不闻,只顾着急说出自己的理解。为了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笔者不时提醒孩子:“同学们要认真倾听哦!”“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你的建议可真好,这是你认真倾听的结果!”“倾听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教师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小朋友认真倾听的模样。”这样,在教师得期待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善做“倾听者”,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我们要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论是情境创设还是师生、生生双向互动指导;不管是课堂的拓展延伸还是激励评价,只要能紧紧扣住一个“趣”字,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堂才会有声有色,才能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感受到口语交际的“魅力”,从而不再认为口语交际是负担,喜欢上口语交际!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猜你喜欢
手绢老鹰玩法
老鹰的“对手”
学与玩(2022年8期)2022-10-31 02:42:36
今天拿出手绢,我们来谈离别
老鹰捉小鸡
丢手绢
零跑的新玩法
汽车观察(2018年10期)2018-11-06 07:05:26
创意玩法
童话世界(2017年11期)2017-05-17 05:28:31
TPP的新玩法
中国汽车界(2016年1期)2016-07-18 11:13:32
感恩的老鹰
手绢
剪不断的手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