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一华
摘 要:对农产品生产基地与销售市场等开展全面及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及监督检查工作,可及时发现农产品存在的质量风险隐患,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抽样工作与样品制备工作属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前期工作,也是安全监测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后续监测结果的应用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进一步加强抽样和样品制备工作的研究分析,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抽样工作与样品制备工作方案,有助于全面提升农产品抽样和制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农产品抽样;样品制备
Sampling and Sample Preparation for Monitoring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QIAN Yihua
(Anhui Chi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Monitoring Institute, Chizhou 247000, China)
Abstract: Conducting comprehensive and timely risk assessment,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ases and sales markets can timely identify potential quality risks and ensur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ampling and sample preparation work belong to the preliminary work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monitoring, and are also important links in safety monitoring work, which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application of subsequent monitoring results. Therefore, in the monitor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further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sampling and sample preparation work, summarizing a set of practical and feasible sampling and sample preparation work plans, will help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sampling and preparation work.
Key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monitoring; sampl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ample preparation
近年来,我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抽样与样品制备作为安全监测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其工作质量关系到农产品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通过系统性、全面性地梳理抽样及样品制备工作,明确抽样前期准备工作内容、抽样时间、抽样方法、样品制备方法等,可逐步提升抽样及样品制备工作的规范化水平,避免不合格农产品在市场中流通,为农产品消费市场严把质量安全关,保障市场中的农产品优质、安全。
1 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类型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样前要明确监测的类型,基于监测的類型制定监测工作方案。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中的规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主要分为两种监测类型,分别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包括农产品质量检验、分析与评价,评估农产品质量风险,准确全面地获取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的主要工作是抽样检测农产品,着重突显的是监督职能,两者有着不同的监测目的、抽检要求、监测结果应用方向等。①监测目的。风险监测通过抽样及检测,准确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监督抽查采用快速检测方法进行监督抽查,判定农产品质量是否合格。②抽检频率。风险监测可定期开展或随时进行专项监测;监督抽查注重于时效性,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开展工作,或在风险监测工作中发现了风险点而及时开展监督抽查工作。③检测项目数量。风险监测属于大面积抽查,检测项目数量多;监督抽查是以风险监测与安全监管结果为导向开展工作,检测的项目较少。④场所。风险监测场所包括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农产品经营场所,监督抽查一般是在生产基地。⑤抽检要求。风险监测按照统计学理论开展抽样工作,由2名以上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负责;监督抽查按照抽样程序开展工作,遵循抽检分离要求,由2名执法人员负责。⑥监测结果应用。风险监测结果为监督抽查中的依据,风险监测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在未开展监督抽查的情况下,采取的是追溯处理;监督抽查中如果发现问题则采用执法处理措施。
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样工作方法
2.1 制定抽样方案
抽样部门在接收到监测任务,确定监测类型、监测目的、监测内容及监测要求后,制定具体、细化、严谨的抽样工作方案,安排好抽样地点、时间、方法、要求和人员等,作为抽样工作中的指导。在编制抽样工作方案前,方案编制人员需做好全面的信息数据收集工作,以保证方案编制的可行性与实用性。①收集与农产品监测相关的数据信息,从农业部门、生产企业、合作社、农产品经营市场和生产基地等获取农产品种植、生产、经营等信息。②收集近几年农产品监测成果,从中获取农产品质量风险分布情况、质量安全隐患区域、监测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变化趋势等,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数据信息的汇总、分析及提炼,确定抽样工作中的重点、难点与风险点[1],制定出针对性的抽样方案,确保抽样的代表性、典型性与合理性。
2.2 抽样前期准备工作
①准备抽样工具,主要是农产品抽样中常用到的工具,如抽样袋、保温箱,需干净、干燥、无任何污染、密封性良好,以及用于标识的标签、封装的封条等。基于现场制备样品的需要,还需准备不锈钢刀剪、木砧板、塑料与玻璃容器等,所有制备样品的用具均需满足农产品抽样相关的标准规范要求,不可对农产品样品造成任何污染。②人员准备,抽样之前对参与抽样的人员进行系统性培训,规范化、标准化抽样人员的工作行为,规避抽样质量风险。培训的内容主要为抽样标准要求,抽样人员应熟知抽样对象、抽样方法、抽样记录填写规范、抽样工作流程、现场样品制备方法与要求,以及样品的保存操作方法、安全运输要求、保存时间等。③通知被抽样单位做好准备,抽样部门拟定并发送抽样函,被抽样单位接收到抽样函后,做好抽样准备,积极配合开展抽样各项工作。
2.3 抽样方法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样的地点主要是农产品生产一线与销售市场,其中生产基地主要是农产品生产企业、种植基地、农户田间,根据抽样的场所进行抽样方法的选用,如生产企业采用随机抽样、多元抽样、分层抽样和比例抽样法等。如果是种植地农产品抽样,以蔬菜种植地抽样为例,根据种植面积的大小进行抽样单元的设置,种植面积<1 hm2时,划定一个单元;种植面积≥1 hm2且<10 hm2时,按照2~3 hm2划分为一个单元;如果是大棚种植,则以一个大棚为一个抽样单元。完成抽样单元划分后,在每个单元内随机选取不少于5个的抽样点,每个抽样点的面积不小于1 m2,在抽样点的范围内选择使用对角线法、梅花点法、棋盘式法等进行抽样,蔬菜每次抽样的抽样量需超过3 kg。在实际的抽样操作中,不可选取存在病虫害、生长畸形与健康不良的样品,选择生长质量处于中上等水平的樣品,并清理干净蔬菜表面,去除腐烂或枯萎发黄的部分。农产品销售市场主要包括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农产品通常为集中堆放,在抽样时采取分层抽样、随机抽样,同时采取混合抽样。例如,分层抽样时,分别在一个分层的中间与四周位置取样,现场制备样品,获取混合样品,提高抽样的代表性[2]。在抽样中不可选择已经腐烂、被污染、变质、与其他农产品混放的农产品等,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4 抽样时间
为保证农产品抽样的质量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根据农产品生产及上市规律与特点确定合适的抽样时间。①生产基地抽样,需在农产品上市前进行抽样,不可在农药休药期抽样,根据不同农产品的成熟期安排抽样工作,尽量在农产品上市前完成抽样检测工作,以有效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②批发市场,在交易高峰之前完成取样。③农贸市场与超市为销售终端,农产品来源较广,抽样工作需安排在批发市场抽样之前,如果两个场所为备选取样地点,则可安排在批发市场抽样之后。
2.5 现场制备样品
抽取样品后有时需在抽样现场完成样品的初步制备工作,蔬菜类、水果类的农产品,需清理干净样品表面,去除根部或不可食用部分后,使用四分法切碎,均浆后装入容器中,密封贴上编码;肉类农产品切成块状装入抽样袋;蛋类打入容器中,将蛋清与蛋黄充分混合均匀后装入容器;液体类农产品直接装入容器;水产品取食用部分切碎装袋;粮食类的农产品直接装袋、密封、贴签,冷冻类农产品取样后需使用保温箱保存。此外,在密封抽样袋时,封样单需要抽样人员及被抽样单位人员共同签字盖章,信息填写齐全准确,贴在抽样袋的封口位置,还需在封口处再粘上透明胶带,以保证抽样袋的密封性。
2.6 填写抽样单
在抽样工作过程中记录样品关键数据信息,可作为农产品质量检测分析、安全监管、质量溯源及后续抽样工作中的依据,因此抽样人员在抽样现场应使用抽样单如实完整记录以下信息。①在生产基地抽样现场,记录下农产品生产单位、负责人、电话,以及抽样的农产品、抽样方法、抽样数量等。②在批发市场与农贸市场,记录下经营单位、经营者、电话及抽样相关信息。③在超市抽样现场,记录经营主体基本信息的同时,记录其农产品来源、抽样信息等,如果被抽样的是个体商户,记录的信息需具体到其经营的摊位号、运输的车辆、农产品的来源等[3]。完整记录农产品各经营主体的详细信息后,双方在记录上签字盖章。
2.7 抽样存储、运输及归档
抽样人员在完成抽样或样品制备后,立即将样品装入保温箱或冰箱,保证样品的新鲜度,避免样品在保存与运输期间发生性状或质量上的变化。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外力及其他不可预测因素等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变质、污染等风险,在运输过程中,做好样品的安全防护工作,防止磕碰、包装泄露、解冻及样品相互污染等问题,保证样品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的运送至检测部门。抽样人员在完成抽样工作后,整理抽样过程中形成的文件资料等,纸质文件资料归档保存,并完成电子化处理,形成抽样工作电子档案,为后续抽样数据信息的利用打好基础。
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样品制备工作方案
3.1 样品制备前期准备
①样品在运输至检测部门后进行现场交接,由抽样部门人员、检测机构人员进行交接,检查样品数量、有无损坏,核对封样单信息等,确定样品无任何问题后,双方在证明文件上签字确认盖章,形成法律效力。②样品制备之前,样品制备人员从样品管理人员处获取样品,并且样品管理人员留存一份,双方核对无误后才可制备样品。③为避免样品在制备阶段遭到污染,需保证样品制备场所干净卫生、无污染、无灰尘,且场所中不可存放挥发性物品及化学药剂等,为样品制备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
3.2 样品制备
3.2.1 预处理样品
针对未在抽样现场制备的样品,由样品制备人员在样品制备场所进行统一集中制备。农产品样品类型不同,采用的取样方法也不相同。蔬菜类、叶菜类样品,去除蔬菜的根部及枯萎的茎叶后,取整棵蔬菜;茄果类、瓜类等取整体,并去除叶柄,切碎混匀,使用捣碎机充分捣碎;水果类样品去果核、去柄后,取整体,处理方式与蔬菜类相似[4];粮食、茶叶等干燥类样品,全部磨碎混匀;畜肉类样品细切、绞碎、混匀;水产、禽类样品取食用部分切碎、绞碎、混匀后缩分;液态奶类产品,样品充分混合均匀后缩分,固态乳制品进行缩分处理后再磨碎、切细、
混匀。
3.2.2 制备试样
样品制备人员在制备农产品样品过程中,通过取样、磨碎或绞碎、细切、混合等操作,获取农产品的混合物,以完成试样的制备工作,如果农产品样品经过预处理后,无法保证混合的均匀性,应反复进行混合操作,最后使用四分法缩分,获取试样。粮食类农产品的个体较小,缩分混合均匀后,取样
100 g磨碎,过20目筛[5];荚豆类反复混合后缩分,取200 g细切或磨碎;乳类产品缩分后取100 mL试样;动物组织混合样品运用四分法获取300 g试样,使用掺和器充分掺和,提升样品的均匀性;干燥谷物使用四分法缩分后,取300 g样品打成粉末状。完成农产品的试样制备后,将试样分成3份,分别用于样品检测、检测论证及证据留存。
3.3 样品保存
样品完成制备后,根据样品的类型、性质及保存的需要,针对性地保存样品。①蔬菜与水果类样品采用冷冻保存,将样品放置在-20 ℃的冰箱中。在样品保存期间,定期检查冰箱的温度、样品的状态等,新鲜样品的保存时间不可超过3 d。②样品库房需干燥、干净、通风、无扬尘及任何的污染物等,用于保存干燥类的样品。③专门设置台账,记录样品进出信息、保存时间等。从检测报告发出的时间开始算起,保存样品3个月,到期后及时处理留样[6]。④对于无法长时間保存的样品,制备后立即检测。⑤在处理及保存样品过程中,应避免样品之间的污染问题,尤其是变质腐烂的样品应及时处理,防止感染样品库房中的其他样品。
4 结语
抽样与样品制备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抽样与样品制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风险监测及监督抽查的结果。因此,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样与样品制备中,深入研究、分析与总结抽样与样品制备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工作流程及工作方式方法等,可提高抽样与样品制备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合理化水平,规避抽样及样品制备的质量风险,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何凯,罗彦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样和样品制备工作分析[J].新农民,2021(11):30.
[2]范东正,朱海燕,李婷.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抽样检测方法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3(3):20-22.
[3]韩文红,宋灿灿.实验室农产品样品制备及制样过程中研磨仪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J].检验检疫学刊,2021,31(1):104-105.
[4]周健强,田姝红,乔晗.基于监督抽检环节的食用农产品抽样的质控与规范[J].现代食品,2021(9):14-16.
[5]李寒,任红英,杨振飞,等.食用农产品抽检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现代食品,2023,29(1):123-125.
[6]董花,俞兆鹏.凉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现状与思考[J].甘肃农业,2023(2):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