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坊智能研修模式建构
——基于南昌市智慧教育示范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实践探索

2023-11-06 01:59李神英
中国信息化 2023年10期
关键词:南昌市工作坊研修

文|李神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教育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趋势。数字化教育对教师的数字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探讨了智能研修在促进教师数字化素养提升方面的路径与策略,运行模式、运行机制及考核评价。通过对教师工作坊智能研修的研究,本文认为智能研修模式的确定对于促进教师数字化素养提升的有种重要的意义,它确定了研修的路径、内容、方式和成果的产出。工作坊智能研修模式的建构可以为教师数字化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南昌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为推动智慧教育示范区创为广大教师构建一个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探索和自激励特征的培训环境生态体系,以工作坊为载体组建信息化实践应用共同体,以智慧研训平台为智能研修手段,组建了人工智能、创客教育、虚拟现实、智慧教学、多媒体应用、网络安全、智慧作业、智慧管理等9个技术团队。以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片段课程开发来任务驱动信息技术的应用,并建构“4N+X”模式为研修模式建构研修任务与内容。以“诊—培—研—用”为运行机制,以“坊委会”为管理机制,打造一批“懂软件、善操作、会教学、促融合,能做课”的信息化应用骨干教师,推动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全面提升教师数字素养。

一、教师工作坊智能研修模式建构

(一)研修形式

智能研修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培训形式。它采用智能化的技术手段,为教师提供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南昌市采用智慧研训平台,在研修前,先开展教师数字素养诊断测评,形成个人数字素养评测报告,结合测评数据,推送研训课程资源,开展线上线下工作坊研修活动,系统自动根据研修活动情况,实时跟踪记录研修数据,形成数字素养提升学习档案,再通过学习后测评,通过“智能测评-精准研修-自主选学-智能考评”,全面掌握教师数字素养能力水平。

(二)研修目标

总体目标是为了实现“技能”批量化过关,具体目标一是落实《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探索提升南昌市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与应用技能的培训模式;二是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探索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应用的有效途径;三是探索推动数字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创新及数字化学习方式改革的有效对策;四是培养一批优秀数字化教学人才,引领江西乃至全国教师数字素养提升项目;五是推动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创建,加速南昌市教育数字转型发展,加快推进南昌市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研修对象

1.首席信息官工作坊参加者为各学校分管信息化的校长或者副校长约50名。

2.领雁团队工作坊参加者为南昌市信息技术应用骨干教师50名。

3.其他各坊参加者为学科教师。各坊原则上不超过150人,共计6000人。

(四)研修任务

智能研修工作坊开展混合式研修规定完成统一的任务,建构区域研修“4N+X”研修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4N+X”工作坊智能研修模式图

1.每个坊安排专家包坊指导,坊员在专家的指导下,提交工作坊研修计划

2.完成四个模块的混合式研修任务

工作坊按照软件工具的使用、教学应用技能、学科融合、课程资源开发的顺序发起四个模块研修活动,4个模块,每个模块下面可以开展N个主题活动。但是总年度不少于9次公开集体研修活动。(除寒暑假,保障1月1次主题研修活动),其中学科融合是目标,课程资源开发是应用手段。9次研修活动,学科融合不少于3次研修活动。

3.课程资源开发模块

参与的坊员在工作坊中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坊提交X个应用。即每个人提交不少于15分钟微能力片段视频课,15分钟主题讲座说课视频。

4.评审安排专家或坊组长评审研修作品

(五)研修组织架构

工作坊智能研修按照“班级建制”,组建了9个信息化应用实践共同体,如图2所示。每个工作坊都组建坊委会、下设坊主任、坊主、中心教研组、坊员。按照“行政线+业务线”,行政线坊主、坊委会抓管理,业务线由中心教研组抓专业技术进行组织架构。其中中心教研组对所有研修活动的内容把关负责。中心教研组由2类名师组成,一类是信息技术名师,一类是学科名师。信息技术名师负责技术指导,学科名师负责学科研修内容的的把关指导。

图2 南昌市工作坊智能研修“信息化应用实践共同体”架构图

二、教师工作坊智能研修运行机制

(一)运行原则

一是线上+线下混合研修,线下定期以沙龙、研讨会、专题讲座用于明确方案、中期总结或者大型活动展示。线上则以课例、磨课、研课的形式开展主题研修。二是通识性学习+工作坊专项研修相结合,每个学员都要学习数字素养提升的通识性内容,同时对应进入9个工作坊,开展细分技术的研修。三是异步研修与同步研修相结合,通识性学习以异步研修为主,专题技术的学习以同步研修为主,同步研修以工作坊为载体,每个月1次,每年度不少于9次大教研。

(二)运行流程

运行流程如图3所示,具体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图3 教师工作坊智能研修运行机制图

诊:开展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测评,评价指标包括:5个一级指标分别是指教师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应用、信息伦理和安全和专业发展。对教师数字素养进行前测,掌握提升的基点。

学:围绕测评结果,开展数字素养自主选学异步研修。学习维度与测评维度一致,还是基于教师数字素养5个方面的取长补短,但是规定所有参训坊员必须掌握4个通识性工具软件的使用(含1个跟工作坊相关工具软件的使用)、掌握3种以上信息化学科教学技能,掌握2种以上信息化研修模式。

研:以工作坊为载体,开展同步研修,是本次研修的亮点与特色。本次研修共900多人次参与工作坊同步研修,6000人参与工作坊异步研修,每个坊人数在50—150人之间。由包坊专家指导开展数字素养提升同步研修活动,并且按照细分技术,专攻特定的数字技术,形成了数字技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评:智慧研训平台实时收集学员的学

情,对教师在数字素养的5个维度、学科融合课程时候片段等在异步研修、同步研修的各环节都进行埋点记录。形成了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学情档案,学习结束,再进行教师数字素养测评。形成了“诊—学—研—评”教师数字素养提升闭环。

(三)运行机制

参考“班级建制”,成立坊委会,每个坊的相当于一个独立的“班组织”,每个工作坊都有自己的坊委会,即“班委会”,由南昌市现代教育中心充当坊主任,即“班主任”;每个坊都有自己的坊委会即“班委会”,每个坊都形成自己的中心教研组即指导坊活动的开展,坊主即“班长”,负责管理统筹全体坊员。由坊委会制定坊管理制度。

三、教师工作坊智能研修应用实践

各工作坊在“4N+X”模式的任务驱动下,按照“诊—学—研—评”的流程开始工作坊混合式研修,由坊委会进行质量监控与学情汇报。各工作坊开展了自己的研修实践,制定了适合各坊自己的研修计划。

以VR工作坊智能研修为例,形成了4428研修模式如图4所示,即要求全坊学员掌握4款通用软件(问卷星、思维导图、Chat GPT3.5、喀秋莎软件),4个教学应用(语文学习助手、数学几何画板、英语百词斩、物理NB实验室应用)、2种信息化模式(课程开发模式、网络研修模式),8次工作坊同步研修活动,生成X个信息化应用作用。

四、教师工作坊智能研修考核评价

教师工作坊智能研修的考核评价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科课程开发为任务驱动,以“不少于15分钟的微能力融合片段+不少于15分钟的数字技术说课视频”的X个应用为考核主线;结合异步研修的视频学习时长、在线时长、提交研修作业、研修心得的数量和质量;同步研修的直播考勤签到次数、各工作坊生成的教学设计、精品视频、课例视频等数量及质量、线下活动的参与度,进行数据考评和专家考评,结合研训资源的过程性考核及研修成果的结果性考评,进行综合评定,评定出优秀工作坊、优秀直播、优秀坊主、优秀坊员。经过应用实践,几乎每个工作坊都打造了数字技术系列课程,精品系列课程在200个以上,课例超过2000个,教学设计高达4000个以上,真正通过课程开发,实现了数字技术批量化掌握,优质研训资源共建共享,生成了一批南昌市本地化的研训资源,打造了一批南昌市信息化骨干,这些骨干将成为推动示范区建设与应用的领雁团队,促进南昌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4 南昌市虚拟现实工作坊研修研修模式图

猜你喜欢
南昌市工作坊研修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模拟成真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江西南昌市1169个建制村实现通客车
考了个大的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吃两个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