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臻
泰安市以《“十四五”数字强市建设规划》为引领,统筹云、网、数、用协同发展,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在全省创新实施了资源、人员、项目、资金“四集中”工作机制,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放,高质量推进数字变革创新。
泰安市顺应数字政府建设新任务、新要求,建设水平、服务效能显著提升。但也存在数字化工作底子薄、基础弱,重建设轻运维、轻运营;部门核心业务数字化率低,重复投资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和信息孤岛等突出问题;层级之间、部门之间协同性不足的体制问题,成为政府数字化改革创新的制约因素。市财政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一方面不能完全满足政务信息化建设需求,另一方面又有新的系统未与市级大数据平台对接,无法开展数据汇集共享,形成新的信息“孤岛”。
为突破这一瓶颈,把好政务信息系统建设“源头关”,2021年底,泰安市研究、实施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四集中”,以项目管理为主线,实行资源(服务器)、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资金和项目管理集中,实现共性平台统建、全量数据归集,促进政务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创新应用。在“四集中”基础上,创新提出了市级政务信息化项目由大数据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国有公司统筹建设,业务部门具体应用的“管、建、用”运行模式。
1.资源(服务器)集中
依托政务云资源开展集约化建设,对非涉密行政单位的服务器通过上云、托管和集中管理三种方式实施集中,实现统一资源、统一网络、统一运维管理、统一安全防护。
(1)上云集中。对应当上云的业务系统向市政务云平台迁移集中,腾出或闲置的服务器,根据设备情况分别上交财政公务仓或作固定资产报废处置。
(2)管理集中。对不适合上云或托管的承担边缘计算任务的服务器,由大数据管理机构建立台账,实行统筹管理集中。
(3)托管集中。已选择租用符合国家规范设计要求的机房,对符合独立管理要求的服务器采取集中托管的方式进行集中。待条件成熟后,建设大数据标准机房,逐渐将集中托管的服务器实施统一的物理集中。
2.专业技术人员集中
按照“人员随服务器走”的原则,对市直部门(单位)负责服务器管理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包括已上云和集中托管的非涉密服务器管理维护人员(不包括涉密和公检法服务器管理维护人员)。
3.信息化资金集中
整合市级政务信息化项目资金,设立市级信息化项目发展资金,变部门各自争取资金为集中审核管理。规范和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和项目建设绩效评价。
4.项目管理集中
对原有的政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完善,明确管理范围,优化管理流程,建立起“立项评审—资金分配—绩效评估”全生命周期项目集中管理工作机制。
“管、建、用”运行模式是对泰安市市级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体制、建设模式、运营方式的重塑。
1.统一管理
泰安市市大数据中心是市级政务信息化项目统筹集约建设的主管单位,牵头编制市级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确定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组织对建设方案、预算(招标控制价)进行审核,组织竣工验收及运行后评价,指导项目建设单位实施项目管理并对其进行考核和监督;确定拟注入国有公司的市级政务信息化项目资产清单。
2.统筹建设
设立泰山新基建公司(国有企业集团独资子公司),作为大数据工作的底座公司和市级政务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实施主体,以多种方式统一组织实施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的投融资和项目建设、运维及运营工作。对具有运营价值的信息化项目,由新基建公司与需求单位共同设计资产资源运营方案,促进资产资源汇聚向资产资源运营转变,以运营收益反哺项目建设。
3.具体应用
各部门由主导项目建设改为主导项目需求,原则上不再单独组织项目建设。强化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共建共享项目,由牵头部门会同参建单位统筹提出需求,负责编制方案、设计概预算、报审报批,配合推进项目建设、竣工验收和绩效评估以及数据维护、安全保密等。
围绕项目建设,加强和规范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强化政务信息系统应用绩效考核。
1.建立健全制度
出台《泰安市市级政务信息化项目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修订《泰安市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制定《泰安市市级政务信息化项目统筹集约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明确统筹集约建设范围、方式、流程、资产管理办法以及部门职责分工和保障措施。实行建设和运维全口径备案制度,履行立项审核和项目报批程序,以制度规范提升政务信息化集约、共享、利旧水平。
2.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项目建设必须保证信息资源有序归集和共享,信息资源共享的范围、程度以及网络信息安全情况是确定项目建设投资、运行维护经费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是审批项目的必要条件。不按规定接入数据共享开放平台、不按要求共享数据资源的,不再拨付后续建设资金和运行维护经费。以统筹集约方式建设的项目,以资本金(股权)等方式给予适当资金支持。
发挥泰安市数字强市建设领导小组职能,研究部署、协调重大问题、重大事项。各部门紧密配合,推进“管、建、用”协同联动。市大数据中心强化项目评审、监管;市财政局统筹各类资金,优化财政资金支撑政务信息系统建设模式;市发展改革委、市司法局、市审计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国家保密局等根据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泰山新基建公司优化项目需求和应用,做好招标采购、建设管理、运营运维等工作。
政务信息化统筹集约建设不是简单地把数字化应用场景叠加到原有的体制机制上,而是推动数字技术与体制机制协同创新,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夯实基础,技术创新成为突破制度变革瓶颈的重要手段,是提升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能力的创新举措。
1.实践创新打开数字化变革新的局面
通过统筹规划、业务协同、共建共享,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强了信息资产资源的归集和利用,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发挥国有专业公司建设和运营能力,放大资产资源价值,发挥国企平台投融资作用,投资5700万元新建48个信息化项目;化解了项目断档、运行不畅、多头保障、效能低下等运维保障突出问题;通过项目运营反哺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发挥数据资源价值,为建立市级政务信息化项目统筹集约建设长效机制奠定了实践基础。
2.集中统筹实现资源管理质的突破
“四集中”的实施,提高了泰安市全市大数据工作标准化水平,推进了政府数字化改革创新工作的开展。目前,70余台服务器实行了管理集中,财政、公积金、人社、医保等已租用联通机房的自建业务系统,165台服务器实行托管集中。组建专项重保团队,对政务云和有关平台、系统运行状态、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全时段监控和应急响应,筑牢系统运转和数据安全“防火墙”。对分散在各部门负责服务器保障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统一建档立册并健全集中管理制度,采取“先期集中一批、后期再充实”的批次推进方式,已组织城管、人社、医保、公积金等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办公。
3.融合应用形成数据赋能新成果
数据汇聚、联通、高效利用的作用日渐突现,在政务、交通、医疗、文旅、民生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创新成果,政府管理、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疫情防控平台和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赋能,极大地提高了流调溯源能力和防控工作效率。泰山景区打通数据壁垒,以数据核验替代证明证件,建成全国首个“无证明智慧景区”;“泰安市安薪泰山智慧监管”平台成为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监管平台根治欠薪的全国试点。2023年,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泰安市开展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升统一身份认证支撑能力、跨层级签章和可信核验两项国家试点建设工作,推进大数据赋能应用不断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