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颖鑫,孟健,冯蕾,张树华*
1.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超声科,河北 唐山 063000;2.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超声科,北京 100048;*通信作者 张树华 shuhuazhang333@126.com
超声声衰减成像(attenuation imaging,ATI)是一种检查肝脏脂肪变性的新技术,通过检测常规超声在肝脏实质的声束衰减进行成像,其成像效果主要受肝实质声学特性的影响。在常规超声检查的基础上,采集某一区域的肝实质进行ATI,产生声衰减系数(attenuation coefficient,AC),从而定量评估肝脏脂肪变性程度[1-2]。目前AC值的参考值范围及该技术的诊断效能尚未明确。MRI衍生的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roton density fat fraction,PDFF)是一种精确定量肝脏脂肪含量的技术,与组织活检有高度一致性[3-4],已成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患者肝脏脂肪变性组织学评估的替代方法[5-6]。本研究以mDixon技术测量的PDFF分级为参照,探讨AC值的参考值范围及其与临床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ATI的诊断效能。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3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行肝脏灰阶超声、ATI检查及MRI上腹部成像mDixon序列扫查者161例,健康者40名,MAFLD患者121例。男93例,女68例,年龄25~85岁,平均(55.11±11.63)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6.75~36.60 kg/m2,平均(26.06±3.85)kg/m2。根据MRI衍生的质子密度脂肪分数(MRI-PDFF)分级[7-8],S0级(健康者)40名,S1级48例,S2级39例,S3级34例。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21020317007),所有受检者均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①S1~S3级:符合MAFLD诊断标准:影像学或血液生物标志物/评分或肝脏组织学检测存在肝脏脂肪变性,以及满足以下3个标准之一,即超重/肥胖(BMI≥23 kg/m2)、2型糖尿病或代谢失调。②S0级:根据影像学或血清学证实的健康人。排除标准:①既往接受或正在接受全身化疗,或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术后;拟采样的肝脏叶段存在肿瘤。②酒精性肝病(过去的12个月平均每天饮用酒精量男性>42 g,女性>28 g),或男性2 h内饮用酒精量>70 g,女性>56 g、病毒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药物性肝损伤或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其他肝病[9]。③有MRI检查禁忌证。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仪器 ①Aplioi800超声诊断系统(佳能医疗),匹配Attenuation Imaging应用软件。PVI-475BX探头,频率1.8~6.2 MHz,检查最大深度12 cm。②Philips Ingenia 3.0T MR扫描仪,采用腹部32通道表面线圈行mDIXON-Quant-BH序列扫描全肝。扫描参数:回波数6,TE n×1.15 ms,翻转角5°,TR 10.3 ms,视野400 mm×350 mm×210 mm,矩阵320×256×70,扫描时间16 s。
1.2.2 检查方法 ①ATI:受试者取平卧位。激活ATI成像模式,通过垂直于皮肤的肋间窗在右肝叶进行检查。取样框尽可能大,放置于肝包膜下1.5 cm左右,尽量避开较大血管、胆管等结构。受试者屏气时冻结图像,在ATI的绿色取样框内设置测量感兴趣区(ROI)(图1)。ROI取样框调整至系统可调最小。以dB/cmoMHz为单位显示平均AC。通过质控参数(确定系数)R2值确定每次采集AC是否合格。选取5次R2>0.90的有效测量值并取平均值。同时在ATI检查中测量皮肤包膜距离(skin capsule distance,SCD),即皮肤表面到肝包膜间的距离。②MRI-PDFF:采集原始数据后,经自动重建生成肝脏脂肪分数图、R2*、同相位、反向位共4组图像。采用6个回波的单次屏气序列,并提供容积PDFF。存储MRI序列的DICOM图像。数据分析者将ROI(直径2 cm)手动放置在肝脏各个段的每个源图像上(避开主要血管和胆管、伪影、病变、其他器官和肝脏边缘),并将ROI转换为参数PDFF映射,获得PDFF值。使用3个MRI-PDFF ROI的平均值计算单个肝段的脂肪分数。使用所有8个肝段PDFF的平均值计算全肝PDFF值。根据所测得的MRI-PDFF的值分为4个等级:S0级PDFF<5%;S1级5%≤PDFF<16.3%;S2级16.3%≤PDFF<21.7%;S3级PDFF≥21.7%。所有扫查由2名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完成。
图1 ATI。通过垂直于皮肤的肋间窗在肝右叶进行扫查,取样框(绿色框)尽可能大,放置时尽量避开较大血管、胆管等结构,受试者屏气时冻结图像,设置测量感兴趣区(黄色框)用于测量。R2>0.90的AC结果被认为合格有效。A:S0级;B:S1级;C:S2级;D:S3级。ATI:超声声衰减成像
1.2.3 实验室指标 收集受试者空腹血糖、腰围、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多重比较进行检验水准校正(P)为0.008(0.05/比较次数)。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AC值与MRI-PDFF分级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C值与临床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TI对不同程度脂肪肝的诊断效能。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不同级别脂肪肝的AC值比较及临床资料特征分析 各组AC值随脂肪肝级别增高而增加,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8)。S0级与S1~3级、S1级与S3级的BMI及腰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8)。S0级与S1~3级、S2级与S3级的SC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8)。S0级与S2、S3级、S1级与S2级的T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8)。S0级与S2级、S3级的T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S2级与S0、1、3级的L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S0级与S1~3级的空腹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各组年龄及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MRI-PDFF脂肪肝分级组研究对象AC值及临床资料特征比较(±s)
注:AC:声衰减系数;BMI:体重指数;SCD:皮肤包膜距离;TG: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与S0级比较,P<0.008;b与S1级比较,P<0.008;c与S2级比较,P<0.008
指标S0(n=40)S1(n=48)S2(n=39)S3(n=34)F值P值AC(dB/cmoMHz) 0.58±0.05 0.66±0.05a 0.78±0.05ab 0.89±0.04abc 133.819 <0.05 0.269 BMI(kg/m2) 22.31±2.68 26.07±3.60a 27.62±2.60a 28.69±3.15ab 65.864 <0.05年龄(岁)56.12±10.47 56.92±11.30 54.38±11.51 52.21±13.26 3.928<0.05腰围(cm) 83.29±7.82 94.24±9.57a 97.71±6.75a 99.86±6.14ab 63.093 <0.05空腹血糖(mmol/L)5.42±0.98 6.66±1.65a 7.31±1.60a 6.93±1.61a 36.191<0.05 TG(mmol/L) 1.28±0.71 1.61±0.80 2.02±0.73ab 2.14±1.17a 35.441 <0.05 SCD(cm)2.43±0.44 3.15±0.96a 2.90±0.59a 3.40±0.66ac 37.691<0.05 HDL-C(mmol/L) 1.37±0.44 1.20±0.32 1.17±0.30 1.15±0.28 6.210 0.102 TC(mmol/L)4.65±1.13 4.78±1.36 5.34±1.00a 5.44±0.92a 14.510 LDL-C(mmol/L)2.86±0.79 3.02±0.96 3.88±0.96ab 2.94±0.71c 28.629<0.05
2.2 AC值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受检者AC值与MRI-PDFF脂肪肝分级呈高度正相关(r=0.913,P<0.05),与BMI、腰围呈中度正相关(r=0.553、0.524,P均<0.05),与TG、空腹血糖、SCD、TC、LDL-C、HDL-C呈低度正相关(r=0.390、0.300、0.298、0.291、0.189、0.170,P均<0.05)。
2.3 ATI对不同程度脂肪肝分级的诊断效能分析ATI对不同程度脂肪肝分级的曲线下面积均>0.900,以最大约登指数确定的阳性界值分别为:S1级及以上0.642 dB/cmoMHz,S2级及以上0.724 dB/cmoMHz,S3级及以上0.830 dB/cmoMHz。见表2、图2。
表2 ATI对不同程度脂肪肝分级的诊断效能分析
图2 ATI诊断不同程度脂肪肝的ROC曲线。A.S1级及以上脂肪肝;B.S2级及以上脂肪肝;C.S3级及以上脂肪肝
MAFLD发病率逐年增高,成为肝病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10]。肝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MAFLD的“金标准”,但具有创伤性,存在出血、感染等风险。MRI-PDFF具有安全无创、准确性高、稳定性好及可重复等优点,研究证实其在肝脂肪变性评估与定量中的作用[11-12],是目前诊断效能较高的无创检测方法,但由于可用性和成本,该技术不适用于筛选及推广。ATI作为一项新技术,无创、便捷、耗时短、操作简单[13],可直观地观察肝脏结构,选择最优区域测量,有助于提高准确性。
3.1 不同级别脂肪肝的AC值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AC值与MRI-PDFF脂肪肝分级呈高度正相关,AC值随着肝脏脂肪变性级别增高而增大,且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与Tada等[2,14-15]研究一致,说明ATI技术可定量评估脂肪肝程度。进一步分析ATI的诊断效能,发现ATI诊断不同程度脂肪肝的曲线下面积均>0.900,与既往研究[1,16]的结论一致,表明ATI技术对于区分肝脏脂肪变性的程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3.2 ATI对不同程度脂肪肝分级的诊断效能 本研究结果得出ATI诊断不同级别脂肪肝的阳性界值,Kwon等[8]以MRI-PDFF为标准分为3组,病例主要来源于韩国,其诊断轻度及以上、中度及以上脂肪肝的阳性界值为0.615、0.715 dB/cmoMHz。包静文等[17]以灰阶超声分度为标准分为4组,病例主要来源于上海市,纳入标准与本研究基本一致,其诊断轻度及以上、中度及以上、重度及以上脂肪肝的阳性界值为0.666、0.719及0.803 dB/cmoMHz。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可能是由于病例来源不同、所在地区的流行病学差异以及参考标准的不同。有研究表明肝脏脂肪分布并非均匀一致,在不同区域测量的PDFF值大小和变异度均有差异[18],且MAFLD患者的肝脂肪分布与健康者不同[19],治疗后肝脏各区域脂肪含量的变化也不同[20]。
3.3 AC值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AC值与BMI、腰围呈中度正相关,与TG、空腹血糖呈低度正相关,与其余指标无相关性,与既往研究[14-15]一致。ATI技术突破了常规超声无法定量的局限性,可以直接反映肝脏内脂肪变性程度,对肝脏脂肪变性分级有很好的诊断效能,与多项研究结果一致[8,21]。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首先,与MAFLD患病率相比,本研究获取的样本量相对较小,尤其是脂肪肝程度较重者,后续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做深入研究;其次,本研究未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可于后期进一步丰富肝穿刺活检检查;最后,本研究未结合其他超声检测指标如弹性进行分析,后续可结合超声剪切波频散成像及剪切波弹性成像进行多模态分析。
总之,ATI作为一种无创定量检测MAFLD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检查,对MAFLD脂肪变性程度的分级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用于临床筛查脂肪肝及监测病程变化,有望成为无创评估和量化脂肪变性的较好诊断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