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似玉,丁玉洁,张秋平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常熟215500)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肌在血流动力学异常、炎症、梗死等影响下,发生损伤及结构改变的心血管科系统疾病[1]。据统计,发达国家CHF发病率为1%~2.0%,我国现有CHF患者约450万例,病死率在4.1%以上,且随着人们膳食饮食结构的改变,疾病患病率、病死率逐年递增[2]。临床常借助药物干预,延缓心肌组织的持续恶化坏死,维持心功能水平状态,但由于患者自我护理概念意识不足,恢复期间极易出现心功能及睡眠障碍[3]。因此,联合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在现代化医疗卫生改革进程不断推进的影响下,传统护理形式单一、内容刻板的干预模式已无法满足患者机体多器官功能恢复需求[4]。而多维度精细化护理源自20世纪初期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首次提出的将“人”作为管理内容开展的根本,从认知、生理、心理等多角度切入,制订细节、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增强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意识,改善其睡眠状态中发挥了积极效益[5]。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CHF患者实施多维度精细化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加以探讨。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7月1日~2022年4月30日收治的CHF 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参考《中国急诊急性心力衰竭单元建设与管理专家共识》中CHF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经由心导管、心电图、实验室、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符合CHF诊断标准者;②心功能分级为Ⅰ~Ⅲ级者;③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合并脑、肾、肝等器官功能不全者;②合并呼吸道恶性肿瘤者;③四肢、躯体病理性骨折者;④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近3个月内曾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服用史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9例。对照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35~78(53.06±3.42)岁;病程2~9(4.33±1.45)年;心功能分级:Ⅰ级15例,Ⅱ级19例,Ⅲ级15例;教育时间(10.38±1.23)年。干预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33~80(53.22±3.28)岁;病程1~10(4.26±1.39)年;心功能分级:Ⅰ级16例,Ⅱ级20例,Ⅲ级13例;教育时间(10.45±1.33)年。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组建康复护理小组:主要包括心血管科总住院医师1名、护士长1名、科室责任护士4名、康复保健治疗师1名等。康复护理前,对小组内护理人员进行CHF发生发展、临床治疗流程、并发症、注意事项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集中学习培训,护士长承担组织者与监督者身份,总住院医师担任指导者,适当给予专业性意见或建议,从而确保护理人员很好地完成护理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为1周,结束后经由考核,成绩达标者参与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同时,为保证研究结果不受外界个人因素所干扰,护理人员根据患者采取护理措施得到不同,将其进行病室的区别划分,并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将护理内容进行相互间的交流与分享。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实施4周。①认知干预:护理人员于患者入院初期,以面对面、口头教育形式,将CHF发病机制、典型症状表现、诱发因素、治疗干预措施、危害性、药物使用服用剂量、注意事项、日常自我护理内容等相关知识内容,并将相关健康知识以手册的形式加以体现,在宣讲前,分别发放,告知患者及家属详细阅读,鼓励其积极提问,护理人员采取便于患者理解的方式,细心耐心地解答,教育时间控制在20~30 min。护理人员与患者主动交流沟通时,借助以往自我护理管理效果较显著的案例,对患者进行讲述,并与其进行深入探究分析,总结自我护理中的成功经验。②独立行为康复训练:护理人员在康复保健师的协助下,指导患者将气体经鼻腔吸入,在吸气的同时尽量将腹部隆起,气体在体内滞留3~5 s,口唇拢缩成吹哨状或模拟金鱼嘴形式,将气体缓慢均匀呼出,嘱患者在吸气、呼气时,注意胸腔尽量维持静止不动状态,呼吸时间比控制在2∶1/3∶1,反复训练,15~20次为1组,2~3组/d。缩唇式呼吸训练结束休息5~8 min,告知患者于床上进行四肢、躯体等周围肌群放松抗阻训练,从肩颈开始、双上肢、背部、胸腹、双臀、双下肢等,由上至下顺序进行肌肉的收紧(5 s)、放松(5 s),如此循环反复,每次放松抗阻训练时间控制在15~20 min,2次/d。床上训练结束后,休息8~10 min,鼓励患者床边端坐(3~5 min)、床下、病室、走廊等处,缓慢行走8~15 min,2~3次/d。随着患者运动耐力的逐渐恢复,告知患者可进行太极拳、室外慢走、瑜伽等适当的有氧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至少有1名家属或护理人员从旁陪同,避免其发生意外。③睡眠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居住睡眠环境,19:00后,控制人员在病室内部随意走动,禁止在病室走廊内大声谈话或喧哗,将病室内部不必要的仪器设施调为静音或关闭,应用隔离挡板,为患者创造私密的个人空间,光线调整为淡黄色光线或关闭,室内温度、湿度调至适宜范围。为患者提供加速进入睡眠状态的诱导方法,告知患者于睡前40~60 min,饮用热牛奶、热水或热水足浴泡脚等,睡前禁止吸烟、饮浓茶、饮酒或进行强度较高且剧烈的活动。
1.2.2 干预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维度精细化康复护理,护理干预周期为4周。①微信平台下认知维度:护理人员借助现代化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创建“CHF患者自护微信交流平台”,入院初,指导患者扫码进群,告知群内功能及意义。挑选1名专业护理人员作为微信群管理者,将CHF国内外最新自我护理、健康知识、康复训练、睡眠护理等相关内容,细划分为多个文章、视频、图文等,于每天10:00定时发送至群内。群内规定每天19:00~20:00为护理人员在线答疑时间,鼓励患者积极提问,并根据自身掌握的护理管理知识,勇于表法与探讨。制订电子护理管理清单项目表,指导患者于相应位置进行管理相关内容完成情况的填写。②等级化独立行为康复维度:护理人员联合总住院医师,在患者入院初期建立健康档案,并患者心功能状态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估,制订相对应的康复训练计划与内容。对心功能Ⅲ级患者,护理人员嘱患者跟随其口令,进行深吸气缓慢呼吸训练。对心功能Ⅱ级患者,呼吸训练结束休息5~8 min后,在家属或护理人员的陪同协助下,进行床旁、室内、走廊内部活动。对心功能Ⅰ级患者,在呼吸、床旁、室内训练的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每天2~3次户外慢步、太极拳、瑜伽、爬楼梯等有氧运动,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适当增加运动强度与时间。③音乐舒缓睡眠维度:护理人员于曲库内挑选10~15首节奏舒缓、绵长的音频,告知患者结合自身喜好兴趣选择3~5首作为睡前聆听曲目。于患者睡前60 min通过耳麦进行聆听,音量控制在20~30 dB,每周3~5次,每次聆听时间为20~30 min。④院外随访维度:待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借助电话、短信、微信、上门等多种形式进行随访,详细询问患者日常自我护理完成、机体病情症状等,并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将其自我护理干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嘱患者定期回院复查,并于复诊前一天,电话、短信等形式加以提醒,复诊结束后根据医生建议预约下次复诊时间。
1.3 观察指标 ①自护能力:责任护士于干预前、干预4周后,借助Reigel编制,陈巍等翻译的心力衰竭自护指数(SCHFI)进行评估,主要包括自我管理(6个条目)、自我维持(10个条目)、自我信心(6个条目)3个维度,共22个条目,每个条目满分为5分,总分为0~100分,分值与疾病自护能力水平呈正相关,量表Cronbach′s α为0.855~923[6]。②心功能:责任护士于干预前、干预4周后,通过超声心动图监测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36~55 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23~40 mm)、左室射血分数(LVEF)(50%~75%)指标。③睡眠状况:责任护士于干预前、干预4周后,采用Richards等编制的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CSQ)主要包括睡眠潜伏期、夜间觉醒、睡眠深度、睡眠质量、重回入睡、睡眠状态6个方面,每个方面满分为20分,总分为0~100分,分值与睡眠状况呈正相关,量表Cronbach′s α为0.89~0.92[7]。
2.1 两组干预前后SCHFI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CHFI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2.3 两组干预前后RCSQ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RCSQ评分比较(分,
CHF作为心血管系统疾病发展至终末期时的疾病,临床以心功能降低、呼吸困难、运动耐力减弱等为主要特征表现,疾病持续推进恶化,还会诱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为延长患者生存周期,积极有效的治疗干预手段至关重要[8]。据相关参考文献显示,欧洲2012年推出的心力衰竭管理指南中指出,伊伐布雷定在减少患者再复发与病死率中效果显著[9]。我国2014年相关指南中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受体拮抗剂等在CHF治疗中大范围推广,并在临床诊疗技术逐步创新下,成为疾病治疗首要选择手段[10]。虽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治疗后患者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功能、睡眠功能障碍,且患者自主护理管理意识较差,临床配合依从性偏度,临床预后效果未能达至预期理想状态[11]。因此,采取高效率、针对细致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发现,干预后,干预组SCHFI中自我管理、自我维持、自我信心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可见护理人员在常规疾病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借助新型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打破以往面对面口头教育中存在的空间、时间上的局限性,为患者提供连续性、鲜明、直观形象的疾病知识摄取途径,增强患者对疾病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明确自身于护理管理中主导者地位,充分调动患者自我护理开展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12]。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LVEDD、LVESD、LVEF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分析原因:护理人员结合患者自身实际心功能状态,制订靶向精准的等级化康复护理干预指导,促使外周血液循环保持畅通状态,增加回心血流与灌注量,有利于增加心肌的收缩与代谢功能[13]。
本研究结果发现,干预组RCSQ中睡眠潜伏期、夜间觉醒、睡眠深度、睡眠质量、重回入睡、睡眠状态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由此可见,护理人员通过音频干预疗法,促使机体交感神经灵活性得以改善,协助脑部网状结构、丘脑等功能区重建与恢复,保证患者机体各器官及肌肉达到完全放松状态,加速患者入睡状态,提高睡眠效率,有助于机体功能恢复[14]。
综上所述,对CHF患者实施多维度精细化康复护理,能促使患者自我护理管理行为加强,心功能状态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在医院、科室经济持续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