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芹
(岭南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它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化学、生物和动力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洋事业关系民族生存发展状态,关系国家兴衰安危[1]。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要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2]。国内高校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海洋科学等相关专业普遍将“海洋学”设置为专业基础课。在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海洋强国思想的引领下,全国诸多高等学校加强了海洋知识的普及力度,甚至为非海洋科学专业的学生开设了“海洋学”相关课程,这对增强我国大学生海洋意识和海洋强国观念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海洋学是研究海洋里的各种现象和过程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的科学。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海洋科学发展的前沿,了解海洋对人类生活环境及社会发展的影响,了解海洋在世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为现代海洋强国建设储备更多的人才。
目前“海洋学”授课常用教材为冯士筰院士等主编的《海洋科学导论》。该教材涵盖了海洋地质学、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具体包括地球系统基本知识、海底科学、海水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海洋环流、波动和潮汐、大气与海洋、海洋生物等相关内容,知识覆盖面极广,课程综合性强,教学活动实施难度相对较大。针对不同的专业性质及学习需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有选择、有侧重、有目的地教授或学习其中的知识,以保证完成预期学习目标。本文以岭南师范学院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海洋学”课程学习为例,围绕课程的知识体系构建、教学方法优化、考核方式改进、课程思政教育等方面进行探索,开展海洋学教学的深入探索和创新研究,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课程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在海洋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海洋学”知识日新月异,而教材的修订更新速度远跟不上科技的发展。及时更新课程相关前沿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高校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3]。首先,我们结合岭南师范学院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及专业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培养的递进关系,以教材现有知识体系为基础,联系海洋科学发展前沿,构建更为合理的课堂教学知识体系。如精简“海洋生物”章节中与“海洋生物学”和“海洋生态学”课程中重复的内容;因课时设置有限,“大气与海洋”“海洋中的声、光传播及其应用”“卫星海洋遥感”等章节部分内容融入“海洋物理特性和世界大洋的层化结构”和“海洋环流”章节中进行讲解;另有部分内容如“海洋激光雷达及应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等与专业定位联系不够紧密,应用较少,故设置为自学内容。其次,参考书、参考资料的使用有利于学生了解海洋科学发展前沿与动态,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之余,选择与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籍及学术期刊进行学习,比如由张荣华等译著的《海洋学导论》图文并茂、清晰明了地阐述了“海洋潮汐的成因”“海洋沉积物”“海底地貌形态”等多个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巩固课堂知识。《海洋学报》《海洋与湖沼》《应用海洋学学报》等学术期刊也是海洋学学习中的得力助手。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同的教学内容,有些教师能娓娓道来、趣味盎然,课堂氛围异常热烈,有些教师却讲得寡淡无味,课堂也沉闷压抑,教学效果截然不同。这与教学方法、手段和技巧是密切相关的。随着现代教学方法越来越多样化,各种教学策略层出不穷,研究型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专题讲座、课程论文,以及翻转课堂、慕课、雨课堂、腾讯课堂的运用等[4],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我们立足于海洋学教学特点,利用区域优势,通过五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套适用于我校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海洋学教学的方法。
“海洋学”课程内容多、课时短且少,确保良好的教学质量必须处理好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与丰富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现代多媒体课程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大量运用,可以以各种文本、图像、动画、视频音频信息等方式直观生动、形象逼真地教授知识,在扩大教学内容信息量的同时,也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例如,在教授海流——离岸流这一部分内容时,充分利用网络视频,联系实际生活中离岸流造成的人员死亡悲剧,直观展示离岸流的形成原理和遭遇时的逃生方法,传递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为了更全面深入地进行“海洋学”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初步建设了“海洋学”线上课程,尝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课程重点讲解和分析海洋学基础知识,加强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线下课程注重海洋学知识的深入探究,深入挖掘最新研究进展和热点,了解国内外海洋学前沿研究,互动式引导学生理解海洋学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运用、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线上线下教学的混合结合了网络平台互动教学和传统教学两种形式,由传统的教师“教”转变为学生主动“学”,教师在中间起到引导、指导的作用,两种教学方法充分互补,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所学知识的重难点,教师引导其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5]。
为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海洋相关专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2011年教育部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中特设新工科专业——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加强研究和实践是新工科建设的理念之一。因此,在课程讲授时,主讲教师着重通过与实践有机结合、紧密联系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以及教师所承担的具体科研项目等措施,提升课程的前沿性、研究性和实用性。“海洋学”课程开设时间为大一下学期,该学期同时开设了“见习Ⅰ”课程,“见习Ⅰ”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主要实践教学课程,见习内容之一是去海边,在海边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海水的盐度、温度,观察海色、透明度、海岸形态、海浪、海流、潮汐等,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还可结合国际热点问题、联系实际,比如钱塘江大潮是如何形成的,台风是如何产生的,湛江湾蓝眼泪的由来等实际问题,开展课堂讨论,将抽象的理论内容与具体的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尝试建立“海洋学”课程教学案例库,为该课程后续案例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科研对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将科研融入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结合教研组教师的研究内容,将科研内容适当地融入教学中,比如在《海洋污染》章节讲解时,我们介绍微生物在海洋污染处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发展研究现状,《海洋生物》章节讲解时,我们引入课题组教师开展的海洋底栖动物调查相关工作,拓展介绍常见海洋底栖生物种类及底栖生物在海洋中发挥的重要生态作用,联系专业强调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研究现状。当然,由于海洋研究领域众多,教研组教师并不能一一涉及,在不熟悉的研究领域,我们主要通过查阅文献总结热点问题,丰富教学内容。
“海洋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开设于大一下学期,其专业性强,课程信息量巨大,知识点繁杂,内容分散,部分概念抽象难理解、易混淆、难记忆,总学时短,对于初入大学学习专业课程的学生来说理解掌握存在困难。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是主讲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通过实践,最终我们确定使用模块化教学结合思维导图的方法来改善课程授课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模块化教学是围绕某一特定主题,通过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而设计的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7]。思维导图(The Mind Map)则将大脑中抽象的思考过程通过图文并茂的发散性结构形象化地展现出来,是一种高效又实用的思维工具[8]。根据“海洋学”课程特点,我们将其分四个模块,即物理海洋模块、海洋地质模块、海洋化学模块及海洋生物模块,每一模块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但又具有共同的教学目的,四个模块既相互分离又紧密联系。每一模块内教学内容均可通过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网络构建,帮助教师更好地传达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模块化教学和思维导图的应用不仅帮助教师与学生整合新旧知识,构建清晰的课程知识网络,还避免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使分散知识集中化,难点知识简单化,抽象知识具体化,重点知识细节化,实现各知识点之间的高效转换,便于学生后期整理、复习所学课程内容,达到助教、助学、助记的目的。
本校2017级、2018级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海洋学”课程考核模式主要由平时成绩(出勤率、课堂提问、作业等,40%)和期末考试成绩(60%)构成,这种考核方式弊端明显,比如着重于教材理论知识的考核,缺乏对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考核,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已学知识点不能及时理解、掌握等。后期针对2019级、2020级和2021级学生我们逐步推进考核形式改革,尝试采用全过程、多元化考核评价方法,全方位、综合性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其中线上线下学习考核占比50%,通过考勤(5%)、课堂讨论及知识点PPT展示(10%)、课堂演示小实验设计实施(10%)、课后作业(10%)、课程小论文(10%)、见习Ⅰ中“海洋学”相关内容(5%)等进行综合考评;期末考试占比50%,成绩比重下调,避免学生突击复习、死记硬背关键知识点等情况出现。期末考核采用闭卷形式,主要检查学生对本课程教学大纲内规定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考题力求减少死记硬背知识点的考核,增加理解应用能力知识点的考核力度,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上措施的实施,加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测、评价,并及时反馈、纠正,客观、全面地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9]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课程思政提出了定位和要求。课程思政的实质是挖掘现有专业课和通识教育课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教育,以课程思政为依托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单一的思政课主渠道育人向全方位的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根本转变[10]。“海洋学”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讲授过程中,我们以国家号召大力发展蓝色经济为契机,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全力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比如在绪论中讲解海洋科学研究发展历程时,着重讲解我国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海洋科学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紧密结合自身发展和国家需求,投身海洋发展事业;《海底地形》章节中涉及大陆边缘地形地貌内容时,以钓鱼岛、黄岩岛等岛屿归属问题,引出海底地形地貌认知、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使学生了解海底地形地貌在海洋划界、海洋权益、海洋安全方面的重要性,把国际海洋划界案例及其中涉及的海洋学问题布置为作业,培养学生的专业归属感。“海洋学”涉及国家海洋战略、海洋资源开发等热点问题,具有思政资源丰富的优势,任课教师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9]的号召,牢固树立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将课程知识点与价值引领有机衔接,将德育与智育有机融合,构建“协调育人”机制,形成协同效应[11]。
综上所述,通过摸索构建更加适合本专业学生学习的课程体系,结合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联系实际,改革考核方式,同时以发展海洋强国为引领,将课程思政教育贯穿课程授课始末,探索了一套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海洋学”教学模式。课程改革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和科研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当然,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开发的日益重视,海洋科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海洋学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