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文融通人才培养的“社科+”课程建设研究

2023-11-06 19:07常海燕焦桂花许国梁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33期
关键词:医学课程

常海燕,焦桂花,许国梁

(广东医科大学 人文与管理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因此,公共卫生健康不仅仅是医学知识问题,而是一项关乎民生福祉与国家发展的复杂性、系统化社会工程实践[1]。为应对新时代社会生物安全风险不确定性增加的复杂现实与挑战,亟须创新建设符合中国特色的“卓越医学人才”教育体系。

一、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与医学教育业态互动发展的逻辑

(一)受社会需求驱动的健康认知教育模式的多轮变革

在社会驱动下,关于健康的认知模型不断发展,促使西方医学教育也经历了多次变革:20世纪初摆脱经验主义学徒模式的医学教育,以美国教育家Abraham Flexner的《弗莱克斯纳报告》为标志,逐步建立标准化和正规化的生物医学教育学科为基础的课程设置,但随着医学专业性增强,现代医疗和人才培养体制按照人体系统进行分科、分类划分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也不断被质疑,并逐渐反噬以还原论为基础、以实验分析为特征生物医学模式。这些标准化、数据化、科学化的工具理性无法破解作为患者的人的“社会性”与多变性。更何况“病人”本身就是受其所处社会和文化影响的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并非单一、不变的生物有机体。

进入21世纪后,面对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国际医学教育改革更着眼于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岗位胜任力的医疗卫生系统化人才[2],及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的多元知识体系联动的应用能力,它所涉及的知识不但包括生物、医学、心理、社会,还涵盖工程、人工智能、环境、管理等各个方面,不仅要具备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作为基础支撑,且还能够随着社会实践场景的动态变化敏锐把握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有效整合。

(二)健康社会学科:知识话语与信息化社会的嵌套

上述医学知识论模型的每次变革都从西方社会普及到全球其他国家医学教育领域,中国亦不例外。医学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受到西方医学社会科学(CSAM)的影响,但也仍需要在各自的社会实践中不断进行调整,从西方“知识中心”转向与本土“社会实践”嵌套的范式变革,并且对欧美社会以“个体医学治疗”为主的一些应对公众健康问题的方式也应引起警惕。

中国社会40年左右的急剧变迁,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与认知方式的个人主义倾向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获得更多年轻群体的认可并成为生活的常态。衡量社会稳定融合或社会凝聚力的一个群体性指标,即社会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都呈现下降趋势,传统社会网络与人际关系的纽带如家族血缘关系、乡村地域关系等处于逐渐疏离、崩溃的情形中。而公共卫生与健康的实践都是嵌套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被落实的。社会现代化进程对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改善与身心健康有着根本性影响,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工作都需要在社会群体而非个体层面上才能实现[3]。

在全球化与医疗技术化发达的西方社会,社会学建构主义的进路所主张的医学是社会构成的,医学知识是社会因素的产物[4]的理论观点也在全球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美国很多社会治理问题如儿童肥胖、药物成瘾等不断被建构成某种“疾病”,社会问题不断被医学化,对医疗技术形成路径依赖,让医疗凌驾于社会之上,造就诸多药物研制大企业、私立医院的财富不断增值,逐渐丧失从社会层面对群体健康行动进行管理的可能性。而健康是一项全民参与的集体性社会行动,中国作为有着高效的政府治理能力和集体主义传统的国家,更应该着重对于健康行动的社会促进运动。

从社会现实发展的轨迹来看,未来知识与技术更替加速,产业和经济形态的创新会不断涌现,职业变动和人口流动会进一步加剧,多种动因造成社会实践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风险日益增强,要有效度、低投入、持续性地应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与风险,就需要在人才教育理念与培养体系建设上未雨绸缪。美国大学与学院联合会(AACU)提出,与20 世纪相比,21 世纪的通识教育更要帮助学生应对全球化时代中的复杂现实[5]。

然而,国内很多医学院校的社会科学教育还局限于人文伦理或西方医学史的角度,不能达到与健康中国战略要求相匹配的医学通识教育供给,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增强健康社会学(医学社会学)或医学人类学(民族医学)等考量“社会”维度的课程内容,在健康与社会紧密共生的基础上补充“大医学”观的认知。

二、健康社会学课程设置的整合性框架

在全球公共健康日益遭受生物安全风险威胁的态势下,“防疫”很可能会成为社会常态化行为。如何切实把“大医科”“大健康”的理念“下沉”到教育培养源头与基层社区管理中,逐步落实为制度性和集体性的全民行动,是医学社会科学教育要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首先要整合相关的人文社科类研究建设成果,整合跨学科框架下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

众所周知,理论研究与探索是先导性、前瞻性理念的体现,往往先于教学实践。作为医学院校医学专业的学生,在非医学类通识课程的学习上没有太多时间,不可能分成多门课程去逐一讲授,那样单门知识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差、效率低。如果能把各种相关健康研究的社科类、人文类、历史类研究成果的精华进行汇编整合,就要在课程内容上做到真正的“大医学、大健康”模式,培养医学生从多元视角来认识医疗健康问题。

在过去十几年内,国内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工作、精神病学、生物伦理学等多学科视角下的健康议题的研究格局逐渐形成,并在不同时期的“小圈子”内取得局部共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2019年3月1日,中国医师协会医学与文学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同时召开了第一届医学与文学高峰论坛,北京相关行业协会和高校对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医学人文研究和教学热潮进行了讨论与总结,探讨医学的“目的和价值”问题,强调医学和人文的融合与均衡。但也要看到医学院校设置医学人文课程的难度大、比例小以及课程设置不规范、课程间缺乏整体联系等现实问题[6]。

除了医学人文领域外,历史学、人类学的健康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6年8月11日至14日,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召开了题为“社会文化视野下的疾病医疗史研究”的国际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们在会议上展开了医疗社会文化史研究的问题与方法、殖民医学与中西医学文化交流、疾病医疗史的史料及其解读、中国历史上疾疫与社会应对、中国近代卫生机制的演进、中国历史上的医生、医疗行为与药材等学术命题的讨论,从这些学术研究的主要构成元素可以认识到中国语境下疾病医疗史的丰富性和多维研究取向。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从中国历史进程的复杂图景中认识健康与医疗的独特意义。

相对于人文维度,社科类课程在医学院校通识课程体系的设置上由于“社会”维度所能涵盖的意义广泛、现实可操作性弱等多种原因,相比涉及卫生体制改革、医药经济与医疗智能化研发等积极参与医疗领域改革的卫生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对于“社会”维度的关注还处在一种“结构性困境”中,其在课堂实践的落实上也更具难度。要改变过于理论化、同质化课程教学的不利局面,需要多学科的互动互联,交叉融合授课,而不是各自分开由各高校随意选择设立医学人文课程。

正如有医学专家提出“医学问题绝不是医学界专业人士可以全然垄断并能够仅凭医学力量予以通盘解决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医疗服务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化的公共产品”,如果缺少社会学视野的分析、研究与批判,个体困扰的公共化将难以实现。面向“健康中国”的长远规划理念,需要社会学研究来攻克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各方社会主体的安排、社会各类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基层动员集体行动达成预定目标等问题。

三、开拓以解决“健康中国”问题为导向的课堂路径

上述整合人文社科类各知识框架的内容并非“大杂烩”,而是以“分析、破解问题及其如何行动”为导向,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在逻辑上进行统一、连贯的统整,再进行课堂教学。

许多学者也已经对如何具体实施“问题驱动”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诸多可行性建议。但就课堂实践而言,对教师的专业素养的要求更高,不仅要具备医学专业素养,还要具备跨学科融合的思维;“不但能组织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跨界学习,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指导学生跨界实践训练的能力”。

(一)教学组织方式的“可对话化”与“小班化”

具体到课程教学的方案实施,尽量避免采取“大班”上“大课”的情况,为践行“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启迪思维、增强理解和分析能力等教学目标,落实20~50 人的“小班化”教学是必要的条件,也是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面对面对话教学的前提。

同时,课堂上可对话化的教学要顺利开展,教师必须确保学生课前能聚焦主题进行文本阅读,了解相关背景知识与最新研究情况。因此,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与核心议题密切相关的著作片段、最新论文或者研究报告的汇编文本,总体字数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调整、适量控制,要提前一周把电子版的文献汇编文本发送给学生,并附上要讨论的核心问题。

课堂上,首先由教师提纲挈领讲授一下主题,然后学生根据自身完成规定阅读任务的情况,按照不同的核心问题进行分组参与组内讨论,每个组要在讨论中形成文稿并由一名学生代表小组主讲,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主题的延伸或者解决问题的路径可行性分析。

(二)重视落实全民健康的社会实践

医学社会科学教育要面向健康社会实践进行“问题”引导式教学、讨论,其教学最终目标是全方位、多层次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使其能尽快融入、适应、胜任不同医疗健康服务场所,如各级医院、医疗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行政机构、卫生监督机构、慢性病防治机构等。在这些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社会场域中工作,需要多元学科知识体系的整合应用能力的不断历练。

首先,学生至少要亲自完成一次卫生机构或健康场所的主题调查和一次智能医学化项目的参观,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其次,追踪医学实习生如何快速掌握并运用医患交流沟通技能、医学专业知识、临床技术手段、个人思维与情感变化等岗位胜任力养成的有效经验,再把这些经验积累转化为更新的课堂教学内容,打通“社会”动态问题与“学校教育”培养的协同步调;最后,形成这种教学研与实施健康管理的社会实践相互对接的教育组织协同体是一项较为长期、复杂的教学系统化改革的探索工程,既要兼顾医学在知识属性上具有的生物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跨学科融合的教育职能,又要在各种相关健康实践场景中做到所学与所用良性互动,充分实现学校教学与职业生涯的协同发展。

(三)积极引导建构中国话语经验

针对“问题意识”驱动的教学理念,还要特别重视其中所指的“问题”,它是围绕社会现实动态进程生成的具体问题,不仅仅是理论假设上的可能性问题或西方学术话语体系操控下“制造”、炮制出来的“陷阱”问题。各社会成员的个体健康都嵌入社会的历史、文化脉络和国家治理能力等系统化的体系中,很多健康相关的问题既有科学一般规则的预置性限定,也有自身社会历史、文化情境的独特开放性,因此,需要在科学与人文两个维度上找寻均衡度。

在全球生物安全严峻挑战下,中国“大健康、大医学”的社会政策要跳出西方发达国家“社会问题医学化”模式及其以隐性社会意识形态持续驱动全球医学化同构进程的窠臼,就需要健康社会学所拥有的想象力和批判性视野承载着的巨大潜力和上升空间,通过动员、感召等渠道发挥中国集体主义取向的社会传统,把在欧美社会通用的修正个人行为的健康管理模式升格为全民性的国家行动,避免国家的医疗资源配置出现“医学化泛滥”的灾难性社会后果。

综上所述,尽管从作为价值理念和话语体系的“大健康、新医科”到作为国家行动的健康管理以及医学教育改革举措的落实之间,还有待一系列顶层设计和多方面的大力投入,但在全球化国际秩序遭遇对抗趋于紧张的形势下,生物性安全的挑战及其引发的舆情讨论和治理行动借助网络媒介演变成个体、社区、国家乃至国际社会与全球参与的“政治化”风波,“让我们痛切地认识到共建全球健康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以及全球要采取统一的公共卫生行动的极端重要性”。西方鼓吹的个体主义的应对方式及其政府管控个体的“失能”表现,更启发我们重新从中国集体主义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中提炼、建构、激活社会自身的自我保护机制,从更深层次来理解、认识、发掘中国社会群体取向的健康治理能力的优势所在,培养能真正实现“全民健康”“生命至上”终极利益和福祉的“医文”融通人才。

猜你喜欢
医学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医学写作的概念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医学的进步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让医学大数据给你解答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