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近年来,不断擦亮“海岱考古”品牌,在时光深处叩问时光,从历史中发现迈向未来的力量,力证了以山东为中心的海岱地区,是我国古代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区域,为“中华文明本土起源”说提供了确凿证据。
山东考古有厚度
海岱地区是探索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形成的重要區域。商文化、东夷文化、周文化、东周时期诸多文化交流融合、碰撞,最终形成了齐鲁文化的核心地位,为华夏文化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考古工作不断推进,海岱地区的历史“厚度”也不断增加。以滕州市官桥镇北辛遗址为典型的北辛文化,距今约8000年;发现于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的大汶口文化,是北辛文化的继承者,距今约6500-4500年;发现于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济南市章丘区)的龙山文化,上承大汶口文化,距今约4000年……
2012年以来,国家文物局设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课题,山东的“海岱地区古代文明化进程研究”“海岱地区夏商西周考古研究”获批入选。位于滕州市东沙河街道陈岗村的岗上遗址,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被考古专家称为中华文明五千年在海岱地区的实证。
山东考古成果实证了海岱地区文明起源,其发展的历史脉络也逐渐清晰明朗:作为中华文明起源重要发源地的海岱地区,因史前时期文化自成体系,逐渐形成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商朝文化的系统,是中国史前文化多元一体中的重要一元。
交流互通是中华文明持久兴旺的关键,多元融合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源泉。正是包括海岱地区等的多种文明汇聚融合,才使中华文明充满活力、持续发展,最终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山东考古追本溯源,为我们深入认识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山东考古有广度
山东是文化大省,也是文物大省,做好文物保护利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意义重大。
近些年,山东在保护和利用好文化遗产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理念已深入人心。
在完备的政策体系加持下,新时代的山东考古在挖掘、整理、阐释等方面均取得实质性进展。关于人类起源、农业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中国早期国家诞生、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等,均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体现了山东考古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贡献力”。
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从鲁中到胶东,山东考古时代全、地域广,考古成果几乎遍布全省各市。岗上遗址、赵家徐姚遗址、西孟庄遗址、跋山遗址、稷下学宫遗址、琅琊台遗址等重大发现,犹如璀璨的星星,汇聚成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印记。
它们为证实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和构建山东古代历史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山东考古遗存类别多、文化类型多、考古成果价值高。
从1990年至今,山东累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1次、项目24项。此外,还拥有世界文化遗产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8处、各类博物馆735家。
考古工作既是文物保护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传承、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不久,在济南召开的全国考古工作会议上,国家文物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的协议,推动山东建设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这为山东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更佳契机,有利于助推山东考古在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贡献更强力量。
山东考古有深度
探源究根,永葆对历史真相的探索精神,为的是在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发展史中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海岱地区丰厚的文物资源、山东考古取得的丰硕成果,为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智慧和强大的精神家园,帮助我们从真实的历史中不断发现迈向未来的力量。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让文脉传下去,让文明探源成果更深入人心?山东在提升保护利用水平和公众知识普及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
随着“文物进校园”活动的不断深入,大量珍贵文物以不同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将文保单位、遗址遗迹、文博场馆纳入旅游线路,深化文旅融合;数字化博物馆等新技术新手段激发传统文化发展活力;打造文物IP、文创产品,让更多文物、文创成为年轻人心中的“顶流”……
当博物馆里的文物、广阔大地上的遗产、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我们就能够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我们就可以深度解读中华文明,抢救文物回归,寻觅悠悠源头,追踪绵绵根脉,寻根山东,服务未来。
(摘自《山东宣传》刘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