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滔滔黄河水,曾是南北联系的天然险阻,人们对于沟通的渴望,最终催生了一座座黄河上的桥。
一
黄河水流湍急,汹涌澎湃,架桥十分困难,数千年来都是依靠皮筏、木船横渡两岸,曾经有“天下黄河不架桥”的谚语。
蒲津桥是有史可查搭建在黄河上最早的浮桥。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秦后子针因在秦国混不下去,便想跑到黄河对岸的晋国去。普通人跑路,乘条船就可以,有身份地位的人,却要先造桥。于是便有了《左传·昭公元年》中的一段文字:“秦公子咸奔晋,其车千乘,造舟于河。”
因蒲津渡口地处交通咽喉要地,历朝历代都在不断翻修扩大蒲津桥的规模。至唐开元十二年(724年),跨黄河天险,在蒲津修筑一座坚固的桥梁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于是大匠蒇事,百工献艺,赋晋国之一鼓,法周官之六齐,飞廉煽炭,祝融理炉,是炼是烹,亦错亦锻,结而为连锁,鎔而为伏牛,偶立于两岸。”“谁能如铁牛,横身负黄河”,蒲津桥,这座大唐最牛基建工程彰显了盛唐的底气与豪气。
黄河上第一座大型桥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4月1日正式通车的郑州黄河铁路桥,由比利时公司承建,桥长3015米,是新中国成立以前最长的桥。
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白塔山下的兰州黄河铁桥则是横跨在黄河上的第一座公路桥。它全长233.5米,总宽8.36米,由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清宣统元年(1909年)建成通行。兰州黄河铁桥历经百年沧桑,至今仍畅通黄河两岸,素有“天下黄河第一桥”的美誉。
二
新中国成立之前,黄河上的桥梁屈指可数。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桥梁事业得到飞速发展,现在,黄河上平均每24.5公里河道就有一座桥梁,这些形态各异、美丽如虹的大桥,使曾经“虎可搏,河难凭”的黄河彻底成为历史。
“通达则地盛,地盛则繁华。”桥梁的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地方的发展。山东是黄河流经的最后一个省份,仅山东已建成或在建的黄河特大桥就有40余座,这些桥或已历尽百年沧桑,或“少年风华正茂”,或“小荷才露尖尖角”……这些桥风景各异,连通大河两岸,融入百姓生活,装点了一代又一代山东人路上的风景。
有的桥历经百年依然风骨凛然。现在的济南人过黄河很方便,济南黄河大桥、青银高速黄河大桥、建邦黄河大桥等,每一座都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出行。但一百多年前,济南人过黄河,只能靠木船摆渡,这种状况直至1912年泺口黄河铁桥竣工,才结束了以黄河为界分南北两段通车的历史。
大桥在修建伊始,曾得到“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指导,这座横亘黄河的百年老桥历经波折,目前仍在使用,发挥着巨大的社会价值。从建成交付使用,到新中国成立前,它一直是亚洲跨度最大的铁路桥,也是目前黄河上唯一仍在承担铁路运输任务的百年老桥。
有的桥铭记了一段从零开始的艰辛岁月。1960年代末,为解决战备需要,一条由西北通向华东地区的国防干线开始建设,平阴黄河大桥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国防工程。在那个年代,平阴黄河大桥属于特大型桥梁,在此之前,没有任何关于同类型桥梁的建设经验。在技术和人员并不完备的情况下,以不到130人的工程队为核心,历时1年又7个月,最终于1970年建成通车。
平阴黄河大桥建成后,连接了国道105线,该线成为省城济南联接鲁西、鲁西南的重要通道,对繁荣黄河两岸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的桥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1980年代初,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蒸蒸日上,而黄河入海口因跨度太大,一座大型桥梁都没有,交通成为区域发展的制约因素。为解决人们出行难、油田运输难两大问题,1987年9月30日,胜利黄河大桥建成通车。胜利黄河大桥全长2817.46米,是我国第一座双箱钢斜拉桥,也是当时亚洲主橋跨度最长的钢斜拉式大桥,曾获1989年的“鲁班奖”。
2021年,胜利黄河大桥历经一年多的维修改造“涅槃重生”,继续为缓解东营跨河交通压力、推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加快胜利油田发展和支援国防建设发挥作用。
桥梁作为跨越大河天堑的主要交通通道,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标志性景观。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桥作为人类创造的“第二自然”,已不仅仅是物质世界中的桥梁,它还连接了历史,见证了华夏文明数千年的历史沧桑与文化积淀,承载了无数人的情感与记忆。
无论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还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一座座或真实存在,或流传于传说中的桥,搭载着中国人的离别、相聚、爱情、友情、亲情等,成为中国人心灵和文化上的桥。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我们当以黄河文化为媒,建更多的桥,讲好黄河故事。
(摘自《山东宣传》邵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