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风春 冯美玲
(苏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 苏州 215001)
自然湿地以突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主,城市湿地更强调其综合功能(骆林川, 2009),如湿地与城市共生发展的关联性、为民所用的服务性。随着城市的发展,我国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呈蓬勃发展的态势,经历了从基础的环境美化、强化单一生态价值到可持续发展、复合价值的转变。城市湿地管理也经历了从经验探寻到科学探索的转变、以保护为主到兼顾开发利用的转变。虎丘湿地公园17 年的建设历程与我国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虎丘湿地公园整体建设划分为3 个阶段:1)2006—2012 年,完成鱼塘退养、水系沟通、植被修复为主的生态修复,实现由废弃污染地到生态湿地的转变。2)2012—2020 年,江南风貌的游憩设施分期植入,实现由保护模式为主的生态湿地到统筹保护、开发利用两者关系的城市湿地公园的转变。3)2020 年至今,配套服务设施点状植入并持续完善,在满足湿地公园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由城市湿地公园向景区联动转变,打造苏州城市西北片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对营建健康稳定的高品质湿地公园、普及湿地生态文化、协调湿地资源和生态旅游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和示范作用(温志亭, 2022),为城市湿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生态设计方法提供新的途径。
虎丘湿地公园总面积12.04 km2,地跨姑苏、相城区,作为四角山水之一的西北绿楔,地处城市水源保护地和通风廊道上,是苏州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绿肺”。虎丘湿地公园自2006 年开始建设,湿地公园建设前,由于农村承包责任制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人工鱼塘和工业用地吞噬自然湖面、河道淤积,污水漫流。基地内部整体地势平坦,西塘河自北向南方向穿越公园。西塘河以东鱼塘水域众多、水环境质量呈恶化趋势;西塘河以西以陆地为主,现状苗圃林植被种类单一、长势佳,生态稳定性整体较弱。
依据虎丘湿地现状资源构建韧性的生态系统,“鱼鳞状”鱼塘是场地记忆很重要的载体,对其进行保留、改造利用,通过竖向梳理、水系环通等策略使水体充分流动起来,将封闭式水塘恢复成近自然的生态系统。部分水塘作为“水八仙”种植区,作为江南水乡文化展示载体,展现江南水乡农产品及传统特色食物;鱼塘中点缀“渔家”,延续当地传统民居风格,作为农耕文化展示与科普体验场所。
虎丘湿地公园秉持“先低后高、先软后硬、先绿后游”的建设原则。“先低后高”即控制投资建设强度,先期投入少量资金完成市政基础建设,后期持续投入完善公园建设。“先软后硬”,软规划即落实上位规划的文化定位,并以植被恢复为主修复湿地公园的宏观生态系统;硬规划即构建游览体系、游憩服务等配套设施,提升湿地公园服务功能。“先绿后游”即首先完成湿地公园的生态修复,实现废弃地到湿地的转变;提升公园的人文内涵,在湿地公园的容量中提升游客的参与性,发挥湿地的人文价值,创造美好生活的社会价值。
高质量的湿地公园是环境要素与服务功能协调发展的统一(朱颖等, 2020),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形成相互依赖的耦合系统(程慧等, 2019)。虎丘湿地公园以不超过湿地公园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要求为前提,采用城市湿地公园的管理方式(肖涛等, 2022),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其休闲游憩价值,寻找湿地“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平衡点”。湿地公园的生态本底可发挥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绿色低碳的经济价值。合理利用生态本底形成的生态科普空间,发挥湿地公园的人文价值。科普栈道、雨水花园、观鸟塔等已成为自然科普的重要载体,靠近城市的休闲空间,如水上休闲区、金色沙滩区、萌宠学园等侧重于简约健康的生活价值。场地记忆空间,如田园农舍形式的“渔家”、鱼塘肌理的荷莲文化区、“水八仙”种植展示区、四季次第花开的花卉背景区,充分体现了诗意栖居的美学价值。园内因地制宜、多点散布的湿地驿站、茶室等便民基础服务设施,充分体现了美好生活的社会价值。
虎丘湿地公园设计紧扣“岛岸湖湾、隐逸之洲”的设计主题,从场地的肌理与特质出发,展现岛、岸、湖、湾等自然形态,使其成为传承吴文化因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堂湿地;实现生态保育、度假休闲、科研教育多元共生的湿地天堂。基于现状资源,营建八大特色鲜明的片区,涵盖生态保护、休闲游憩、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图1)。
图1 总平面图Fig.1 Overall Plan
1998 年“虎丘风景园林区规划方案”中提出,将虎丘山风景名胜区、山塘水街景观、新建城市园林(今虎丘湿地)3 部分总称为“虎丘风景园林区”(孟兆祯, 2012)。虎丘风景园林区一体化设计重点考虑了以下3 个方面:1)文化特色的互补共生。虎丘山作为风景名胜,以名人文化、花文化、民俗文化等辐射周边。虎丘湿地公园则侧重于场所本身的渔文化、农耕文化的彰显。2)视线通廊的互联互动。公园内部以线性水面空间为基础营造3 处观塔视线通廊,并对沿线高度控制,使公园与虎丘塔这一代表性的城市地标、精神堡垒形成对话。3)旅游产品的错位发展。虎丘山以千年历史文化为抓手,特色实景演出为亮点,“夜泊虎丘”为品牌特色,以三市三节、山塘竞渡、水上集市为主的系列活动为多元体验窗口,实现了景区全天候经营。湿地公园以自然野趣为特色,以自然科普、湿地游览、休闲度假等为核心产品。
虎丘景区、山塘水街景观、虎丘湿地一体化规划设计工作重在打造最江南、最文化的姑苏山水园林客厅,提倡全球视野与地方属性并重。三者的一体化管理模式探索旨在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形成区域产业集聚,景区多点联动、形成合力,构建旅游共生模式(余向洋等, 2021)。
虎丘风景园林区采取圈层渐进开发模式,依据湿地距城市环境的距离、生态敏感度和保护需求,分为3 大圈层:1)外层敏感度较低,采用融合模式,建设力度、活动强度相对较大。在不影响湿地价值的前提下,营造多元公共游憩场所,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交往和观赏要求。2)中层敏感度中等,采用交织模式,构建分散、隐蔽的停留点及流动的线式体验,形成散点式、人与自然对话的空间关系。3)内层敏感度较高,采用保育模式,重点构建两类空间。一是“禁入区”“限入区”,以动物栖息地保育为首要目的,隔离或限制游客的游憩行为,满足科研活动需求;二是生态友好型互动空间——远距离的视线碰触,如增加隐于林间的观鸟塔、与涵养林保持一定距离的科普栈道,在不惊扰动物休养生息的前提下,满足游客对湿地探索、认知的渴望。
尊重湿地、最小干预,探寻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度。着重营造多样化生境,为丰富生物多样性奠定基础,形成一个自然和谐的湿地系统(俞孔坚等, 2001)。虎丘湿地公园以湿地生境、林地生境为主,其中湿地生境以水体为核心要素,包括湖泊、池塘、浅滩、河流等;林地生境包括乔木林地(密林生境、疏林生境)、灌丛生境、草地生境等(黄越,2015)。不同生境能为鸟类生存繁衍提供不同的环境条件,促进鸟类多样性的保护。低干扰区包括介入性低的密林留野斑块、禁止游客登陆的独立生态岛屿,为生物留出充足的栖息、庇护场所(孙欣欣等,2014)。密林留野斑块尽量提升植物层次的丰富度,增加茂密的带刺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运用;生态岛屿上多种植鸟嗜植物、蜜源植物,岛屿内部打造滩涂,提高岛屿环境的异质性。在游客的游览路径、活动空间附近,采用“大乔—小乔—灌木”3 层植物结构的退让式种植方式,为鸟类提供较为独立的生境空间。
4.2.1 地域特色的水乡风貌 植物景观最大限度地与本土特色相结合,构建层次多变的空间格局。大空间以规模化种植为主,追求自然天成的效果,尽力减少人工化痕迹。荷莲文化区为江南盛夏赏荷胜地;水乡农耕区,芦苇荡分布于大小尺度的洲岛之上,形成纯粹的朴野氛围;花卉背景区,多年生花卉形成成片的群体效果。精细化种植多用于游憩建筑附近,以孤植、丛植乡土树种起到点景功能。
4.2.2 变换有序的季相艺术 虎丘湿地公园充分运用植物的不同习性、不同花期、不同叶色,营造变换有序的季相艺术、彩绿共融的观赏效果。姑苏自古就有赏花习俗,春可曲径寻梅、或看海棠花红、亦可林下赏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次第开放的花卉植物为“姑苏花朝节”不可错过的风景。夏季的绿树浓荫、映日荷花均给酷暑难耐的江南盛夏带来一片清凉。秋季以秋色叶树种为佳,树种叶色分为红、棕、黄3 类,共计31 种。冬季观赏以落叶冬姿植物为主,苍劲疏逸、画意浓郁。
4.2.3 低成本维护的植物类型 湿地公园构建拟自然的群落结构,经过10 多年的生长演替,植物群落相对稳定,抗逆性高且以自我维持为主。推广应用大量观赏性强、栽培管理粗放的宿根花卉和草本植物,并成为区别于传统园林的一大特色。依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立地环境,采取单一品种的片植栽培模式,如植于林缘的美丽月见草(oenothera biennis)、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滨水空间的大滨菊(Leucanthemum maximum),高郁闭度林下环境中的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var.sinensis)、大吴风草(Farfugium japonicum)、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等。或采取混播模式:两种植物的混合种植,如常绿宿根花卉作为基底,配以季相特征明显的宿根花卉或球根花卉,如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石蒜(Lycoris radiata)、麦冬+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等。同一科属不同品种植物的混合种植可延长观花期,如多品种鸢尾的混种、多品种萱草的混种等,营造了更为丰富的园林景观。
4.2.4 均衡分布的食源类植物 虎丘湿地公园中共栽植55 种主要食源类植物(种子、花芽、果实、浆果等)(张皖清, 2015),食源类植物的均衡分布体现在果熟期及地域的均衡分布。果熟期的均衡分布保证四季均衡食源供应的前提下,春夏季的食源类植物相对较多(表1),同时搭配适当比例的冬季挂果树种,能维持留鸟种群的正常生活,是保护城市公园留鸟的关键所在(毕骄, 2019)。食源类植物在地域的均衡分布可保证鸟类取食、栖息和停留的便捷性。
表1 虎丘湿地公园食源类植物名录Table1 Bird-feed trees in Huqiu wetland park
虎丘湿地公园是苏州市“海绵城市”的建设试点,旨在“构建国家级的海绵城市经典案例、构建自然生态手法的雨水管控示范、传承江南地区水文化的生态科普课堂、打造最具显示度的海绵城市项目、营造效益最高的综合协调发展典范”。通过外联水系、区域协调的策略,使其成为服务于城市的大型海绵绿地:1)消纳部分城市雨水,引入至人工湿地,净化再排出,实现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由迁移;2)不同形态水体的结合,大、小水面及湿地的营造使其在蓄洪排涝方面具有更强的适应性;3)以净、渗为主,滞、蓄、用、排为辅,通过节制闸等水利设施合理控制水位,兼顾景观效果和湿地功能。
在研究苏州乡土植物综合功能和群落构建的基础上,秉持“精细化、精准化、精致化、精品化”的原则,以“小精巧”技术措施,精雕细琢。在微观技术层面,运用生态草沟、净水花园、生态滞留池、集雨型绿地等“十大海绵技术”助力打好海绵设施组合拳,系统性构建“小细胞到大格局”的组成。
为节约投资,达到土方平衡,将鱼塘、河道疏浚的淤泥充分处理、修复再利用。通过厌氧堆肥等措施消灭淤泥中的多种病原菌,在风干后的淤泥中投放蚯蚓等动物、微生物达到分解、消化超标的重金属的目的,改良后的土壤返回工程,实现淤泥土方合理调配与重组。依据园林种植土质量要求,调节土壤酸碱度等理化指标,使其更好地满足植物生长需求。虎丘湿地公园表层土壤酸碱度为中性,有机质含量为4.25 ~27.6 g/kg,平均值为14.77 g/kg,有机质含量为四级,处于中等水平,土壤具有较好的保肥力、缓冲性。
虎丘湿地公园共监测记录到野生鸟类10 目35 科150 种,占苏州市鸟类种数(374 种)的40.11%,占江苏省鸟类种数(447 种)的33.56%。湿地公园成片的树林、河岸边的芦苇、灌丛皆为鸣禽理想的栖息地。依据生物多样性监测信息进行湿地公园管养,植物养护管理践行“让自然做功”的理念,对园内的倒树、枯树、落叶等失去生命的有机物采取两种处理手法,一是粉碎后拌入种植土以作为纯天然的营养原料改善土壤,二是堆放或粉碎作为土壤覆盖物,可为苔藓、地衣、真菌类和节肢动物等提供生存的小环境,这些低等物种又是鸟类的食物来源。并根据每月鸟类变化规律即“冬季增多,夏季减少”的趋势、留鸟候鸟活动规律,调整四季管养策略:避免在鸟类的繁衍季春末夏初喷洒农药,尽量使用生物防治病虫;夏末季节推迟除草时间;秋冬季对枯萎的水生植物进行分区割刈与分区保留,保证足量芦苇、灌丛为鸟类提供庇护所。
虎丘湿地水体水质等级基本处于Ⅲ-Ⅳ类,其中Ⅲ类及以上水质的占比为68.18%,Ⅱ类水质占比为10.61%。已观测到18 种鱼类,生活在不同水深环境中;两栖动物6 种,多见于潮湿的水岸。通过水质监测,湿地公园管养做出以下调整:加强湿地水生植物的科学管理,及时打捞水体中的枯枝败叶,减少植物残体沉积造成的内源污染负荷,增大湿地水体环境承载力;通过疏通水系增强封闭水体的循环能力,提升水体自净、微生物分解能力,实现水体的自然循环;日渐完善监控系统,尽早实现在线实时监测公园动态。
虎丘湿地公园选址在城市污染源地、塌陷区,结合基地条件及特色景观资源,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进行分期建设,采用生态及节约技术解决了现状水环境质量恶化、生态系统稳定性低等问题,成为城市的生态绿肺。但仍存在不可抗力的问题:如公园规划与城市规划未完全协同,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公园的关系存在矛盾性,快速路穿过湿地公园的核心区域,对园内生态系统完整性、生境完整度存在负面影响。景区联动建设存在难度,景区之间的视线通廊需多方协作、加以落实。虎丘湿地公园的建设完善对提升湿地公园的综合发展水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发展方式,做到生态环境、社会服务并重带来了积极的现实意义(汪辉等, 2013; Karr et al., 1981),为城市湿地公园的科学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成为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良好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