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楠
(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汉 430070)
2020 年5 月28 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专业课教学是课程思政最主要的依托,并指出“农学类专业课程要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树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意识和信念,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知农爱农创新人才”[1]。为贯彻这一重要文件精神,涉农高校积极开展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并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只有不断改革完善涉农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才能增强课程思政育人实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别是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近年来,为了推进农林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涉农高校紧跟时代步伐,紧贴学科特色,全面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改革,且已取得明显成效。然而,在对华中农业大学1 012 名师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在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中仍存在学科思政与思政学科没有形成同频共振,专业课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动力不足、能力欠缺,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的发挥,亟待改革和完善。
学生作为涉农高校课程思政的直接感受者与最大受益者,对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最有话语权。在对“当前涉农高校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这一问题的调查中,61.98%的学生认为最突出的不足是“课堂上存在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现象”。原因在于现有专业课教学体系和培养目标对课程思政重视不足、分类指导体现不够,使得专业课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时出现随意化、碎片化、主观化等问题,阻碍课程育人功能有效发挥。
课程思政的重点任务在于充分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使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然而,虽高达88.89%的教师认为“需要将与专业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编写进教材中”,但实际上57.12%的教师“偶尔会看到”、6.82%的教师“从未看到”专业课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这表明在专业课课程思政开展过程中仍存在思政元素挖掘力度不够、难度较大等问题,影响了课程思政的实践与开展。
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动力强弱、能力大小深刻影响着涉农高校课程思政新格局的构建。在对“教师认为在当前学校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这一问题的调查中,65.62%的专业课教师认为最大的难点在于“对课程思政有一定认识,但不知道如何下手”,这反映出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技能、技巧有待提升,需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知识与教学手段的学习。同时,有39.94%的专业课教师认为自身仍有“对课程思政重视不足”的问题,反映出部分专业课教师对自身“德育”角色认识不足,未能将立德树人作为首要任务。
作为有效检验教师教学成效并提出建议的一种方式,教学评价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有87.34%的专业课教师指出,当前教学评价指标中“没有或者很少有”关于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如“专业课教师德育水平高低”“学生思想道德改变情况”等评价指标因难以量化便被舍弃。此外,有81.52%的专业课教师指出,在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中“评价内容具有单一性”,科研成绩成为起决定性作用的评价指标,导致专业课教师在育人上的时间分配、精力投入出现选择性缺失。
针对问卷调查反映出的问题,涉农高校需从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征出发,遵循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课程思政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当中,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要不断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动力和能力,在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过程中以培育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目标,充分挖掘思政元素、系统整合课程资源,将农耕文化、农业发展史、农业方面有卓越贡献人物的伟大事迹等农学特色思政元素适时、适度、适量地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对农学专业知识的热爱和对农业技术创新的追求,培养学生心系“三农”、情系“三农”、行为“三农”的赤子情怀,使学生自觉生发出学农爱农的责任感和强农兴农的使命感,从而在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得益彰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3]。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属于显性教育,发挥主渠道作用。专业课程主要传授学科专业知识,是课程思政隐性教育的重要载体,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于“润物细无声”中铸魂育人。面对当前课程思政建设仍存在的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现象,需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共进,在显性价值引领与隐性价值渗透的相互融通中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要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涉农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和专业课的隐性育人功能,在实践中完成理论的检验和更新,完成由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的现实转化,进而内化成自身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使精神力量转变成物质力量。作为培养农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涉农高校有着大量的产学研实验基地和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教学能使学生真切感受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以及自身所肩负的职责使命,进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专业课课程思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农高校教育者要以实际行动全面推动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创新。
课程思政是专业课与思政元素的有机结合。只有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积极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充分利用专业课实践活动,才能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1.深入挖掘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针对当前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中思政元素挖掘力度不够、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要进一步探寻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点,将学科资源和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确保育人目标与育人过程相互贯通。
一方面,要在教学内容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专业课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育人目标。专业课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分为通识性元素和专业元素。在通识性元素的把握上,要更好地挖掘认知过程中反映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设计过程中体现人民至上、普遍联系、实事求是的观点,以及各类实验中包含的量变质变规律等,这不仅能够让学生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角度深化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而且在内化这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在专业元素的挖掘上,要立足农学类课程特色,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三农”价值观教育,提升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另一方面,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效整合思政元素。课程思政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还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各环节当中。农学类专业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工程性和实践性,教师可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于无形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道德操守和职业精神。在理论教学中,既要注重课堂知识传授,也要创新性地运用视频录像、讨论辩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例如,在教授“作物栽培学”课程时,通过播放关于袁隆平、汪懋华、王绶等农学大师的人生故事视频,鼓励学生学习其迎难而上、刻苦钻研、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和拼搏精神。在实践教学中,可通过独特的实施形式发挥思政育人功能。如采取分组的形式,既可培育学生竞争意识,还可强化其团结协作精神。在考核评价时,可采取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总结评价相结合的混合式评价形式,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
2.积极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
建设统一规范的课程思政案例库是推动课程思政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之举[4]。这一举措可使教学过程由单纯依赖教师个人经验与能力转向规范化的制度安排,使教学经验可复制、教学案例可推广,便于专业课教师及时选取符合课程特点的课程思政案例开展教学。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可分为主题案例库和专业案例库。主题案例库是围绕某一主题集结而成的案例库,与该主题契合的不同专业、不同课程均可选用。如围绕理想信念培育、公民素养培育、专业素质培育3 个层面,可设置“家国情怀”“四个自信”“遵纪守法”“道德修养”“文化素养”“敬业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等多个主题模块。为方便教师检索,还可依据所属专业、涉及课程对同一主题下的案例进行编码。
专业案例库是依据案例来源和应用学科进行分类的案例库,主要应用于大类专业教学。在农学类课程思政案例库的建设中,首先要依据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定的育人目标,寻找合适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主题主线,其次要围绕这条主线对相关课程所应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分主题和章节任务进行合理配置,使其相互衔接、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专业案例库。
3.充分发挥专业课实践活动育人功能
农学类专业重实践应用的学科特征与思政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导向是内在统一的,因此,教师可深入挖掘专业课实践活动中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其一,深化学生对基层现状和政策缘由的认知。涉农高校的实习活动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可通过志愿服务、宣讲调研、实地测评等方式深化对基层发展状况和国家战略规划的认知,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感。其二,注重生态文明教育。涉农高校的“生态学”“林学”“土地资源管理”等课程都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可通过参观学习、户外实践等体验方式帮助学生树立生态保护观念;通过问卷调查、田野调查等调研方式提升学生研究、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通过理论宣传、政策宣讲等方式强化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政策的理解、吸收及落实。其三,增强专业课与实验基地的双向互动。涉农高校产学研实践资源相当丰富,包括各部门联合共建的实验基地、研究中心、科技园、饲养场、林场等,为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提供了广阔空间,可采取就近原则,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保障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的长期稳定推进。
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水平对育人效果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调查显示,当前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动力不足、能力不够是制约课程思政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涉农高校应从激发专业课教师建设主体意识和增强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执行能力两方面入手,切实强化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支撑作用。
1.提升涉农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意识
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专业课教师主体意识的强弱对建设的成败起着关键性作用,需从多方面进行提升。
首先,提高专业课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同。一段时间以来,部分专业课教师对专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有着认知偏差,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育“德”、专业课育“才”,没有认清在知识传授中进行价值引导的重要意义。然而,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来说,专业课教师不仅是帮助学生探索求知的引导者,更应该是带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领路人。因此,专业课教师要在传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适时融入思政元素,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高尚道德情操,更有卓越实践能力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其次,增强专业课教师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责任意识。随着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交流日益深入,西方社会的各种思潮对处于青春期,易于接受新思想、新观点的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导致部分学生理想信念迷失、人生价值观错位、集体主义缺乏。为此,涉农高校必须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将课程思政融入全部课程当中,尤其是各专业课教师必须认清自身使命,从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强化责任意识,引导学生摒弃西方错误的价值观,积极投身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最后,强化专业课教师“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5],目标在于调动一切有利教育资源,利用一切有利教育机会,切实落实我国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专业课教师需努力将教书育人的责任、义务转化为内在稳定的价值追求,将“育人为本”贯穿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全方面,在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与价值引领的相互融合中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
2.提高涉农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专业课教师育人能力是决定课程思政成效的关键因素。涉农高校党委需科学统筹校内教育资源,紧紧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优质的师资队伍和专业优势,通过开展常态化、系统化的课程思政专题培训来增强专业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专业领域路线方针政策,以及课程思政教学手段的理解和掌握。
第一,涉农高校党委应常态化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学习活动。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发展史、新中国史、党史和改革开放史等基本理论,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专业课教师在充分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方法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第二,涉农高校党委应以专业特色为导向,使专业课教师深入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涉农高校党委不仅要带领专业课教师加深对农学杰出人物事迹、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中国农业发展史等案例素材的了解,还要引导其密切关注“三农”领域的最新政策、及时掌握农林行业动态、合理分析农学专业发展前景和趋势,并将所学内容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全过程。
第三,涉农高校党委应使专业课教师掌握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方法。涉农高校党委应强化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内涵的理解,以及对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教学设计、课程组织等方面技巧方法的掌握,使专业课教师能够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目的,掌握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敏锐地发现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采取有效的课堂组织方式将其融入教学活动中。
一套完善的机制能保证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改革的全面有效推进,因而要不断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作者认为,强化顶层设计牵引机制、落实教学监督管理机制、完善质量评价保障机制,是切实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
1.强化顶层设计牵引机制
党的领导是全面实施构建涉农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体系的保证。从整体视角来看,涉农高校党委应高瞻远瞩、运筹帷幄、靶向施策,建立由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政齐抓共管、教务牵头抓总、所有部门联动、教学单位推进落实的课程思政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全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和改革工作。具体来说,一方面,涉农高校党委应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事业培育高端“三农”人才为指向,对课程思政实施方案中的专业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考评体系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把关,为涉农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涉农高校党委需亲自参与、推动和监督专业课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的落地落实,积极举办以听促教、以听促学、以听促改活动,及时跟进课堂里的教情与学情,深入一线开展教学指导,统筹教学资源,推进实践教学,验收教学成果,总结改进方法,同时,不断攻克课程思政开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切实强化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落实教学监督管理机制
涉农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采取科学的方式监督课程思政教学运行过程,建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以评价学习效果为目标、能实时更新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管理环节、教师授课质量、教学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控和反馈,使专业课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过程,提升育人实效。首先由校级教务部门对课程思政的开展进行宏观把控和过程监控,如制定教师工作规范,以及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课程思政融合建设、课程思政教育基地建设等规划,以及制定教学工作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将教学质量评价、反馈评价等信息数据收集后提交相关评估监控部门,并据此制定教学质量提升整改方案。其次是二级学院(系)等教学组织部门进行监督和反馈。如进一步完善学校领导、职能处室领导和各基层教学单位领导听课制度,采取常规化检查和专项检查并行的监督机制,适时对各类教学文件、教学材料进行全面检查,深入课堂了解教学的具体情况并予以反馈。最后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直接信息反馈。教师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可向基层教学组织反馈,经研究讨论后可向教务部门提出建议。学生则可通过评教方式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直接反馈。涉农高校应根据思政元素融入情况建立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评教结果由教务处整理统计并进行分析,形成反馈闭环。
3.完善质量评价保障机制
评价保障机制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指挥棒。涉农高校要以评促改,不断对课程思政的实际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督促相关专业课教师及时整改,保证后续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对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的评价可分为基础性评价、过程中评价和终极性评价3 种方式[6]。
首先是基础性评价。基础性评价的主体是学校分管教学的职能部门和各教学单位,对教学活动中顶层设计的目标是否达到,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达到进行评价。作者认为,评价应从顶层设计、制度建设、基础力量3 个维度的9 个指标进行评价(表1)。
表1 涉农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其次是过程中评价。过程中评价主要是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案例、教授方式、课业考核方式等进行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向学生展现思政元素,是否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过程中是否对思想政治教育模块进行专门考量,是否据此及时调整下一步教学方案,都是评价的重要因素。
最后是终极性评价。终极性评价是在课程思政开展一段时间后,对学生的观念、人格、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进行评价。学生的内在评价也称为自我评价,看学生对同一事物(事件)不同时期的看法是否更加科学、对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否更加积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否更加坚定等。学生的外部评价是由与学生密切接触的教师、家长、同学等给予的成长性评价,描述对学生学习前后改变的直观感受。特别要指出的是,质量评价机制与教师激励机制息息相关,可将评价结果纳入到师资培养和职称评审中,以此激发专业课教师开展并优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动力,切实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在全课程育人背景下,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极大地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能,然而,面对当前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不足,仍需不断深化教育教学体系改革,全面提升课程育人质量,努力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