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中华礼乐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研究

2023-11-04 11:21李晨旭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2期
关键词:礼乐礼仪中华民族

周 姝 李晨旭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成长发展的丰厚滋养;它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礼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调,它发挥着塑造民族文化心理,涵养中国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中华礼乐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礼乐文化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调。随着中国文化几千年的演变,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的礼乐文化,在历史舞台上,其自身的核心价值和功能效用随着时代的需要而变化。但总的来说,广义的礼乐文化是一种以乐为载体、以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范式。它的内涵从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规章制度、刑罚律令到行为准则、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其外延甚至与中国文化的外延相同。基于“乐由天作,礼以地制”狭义的礼乐文化,往往是从礼乐二元结构的文化形态来理解,这是建立在文化学意义上的,而不是从社会、国家,乃至世界、人民等治理实践层面来理解。

传统礼乐文化是以“仁”为核心,礼和乐为两翼,以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国家建设为目标的中华民族伦理道德文化。然而,经过数千年的变迁,其内涵和形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分裂和再生。特别是近代以来,随着礼乐文化产生之初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礼乐文化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意识形态、法律制度和刑法的内涵和功能已不复存在了。然而,文化发展遵循其自身的规律,呈现出与社会基础和时间条件不同的演化轨迹。尤其是深深嵌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礼乐文化,正是呈现出超越时代、世代传承的文化生命力。需要明确的是,有助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使命的礼乐文化形式正处于这一水平。礼乐文化的现代内涵主要体现在人文精神、价值追求、修养方式和行为伦理等方面。

二、中华礼乐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美育思想

美育实际上是一种综合的艺术教育,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实践方式,总体上呈现出美育逐步独立、越发纯粹的趋势,显示出中国美育传统形态现代转换的历程。

(一)重视艺术美的感化

美育是培养审美能力的教育,其基本形式主要是艺术教育,因为艺术教育比其他事物更集中于审美内容。孔子曾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这意味着,如果一个绅士不学习礼乐,他就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换句话说,“成于乐”就是要通过乐的学习来培养一个完全的人。此外,孔子还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意思是说,一个人不仅要致力于追求真理,根植于崇高的德性,用仁爱作为行事处世的出发点,还要普遍涉历、观赏各种艺事才可能成为仁人君子,获得自由愉悦的感受,从而达到人格的圆满。人的本质在于美,美的本质在于人,人类最大的希望,就是通过由真善美创造美的世界、美的生活、美的人,实现彻底的、完美的自由,全面升华自己的本质。

(二)倡导自然美的陶冶

一定的自然对象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它具有和人的精神品质相似的内涵。事实上,这是美学史上第一次揭示,人与自然在广泛的形式中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同形同构,从而可以相互作用。正因如此,在“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岁寒而知松柏之后调也”之中,自然美成了人的某种精神品质的表现和象征,而这充分说明孔子对自然美具有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美育功能的认识。追求生活的境界,在快乐中欣赏自然之美,从而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三)强调社会美的教化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而“德”的教化是达到“仁”的境界的途径之一,纵观孔子的伦理思想,我们会发现孔子十分强调“德”的社会美德教化功能。他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意味着你可以用它来管理国家事务,就像北斗七星一样,在某个位置被许多恒星包围着。通过对社会美的启蒙,转化为人的内在道德需求,提升为人的自我意识的生活观念,使社会美德的实现成为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过程。

三、中华礼乐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在新的历史方位,重新审视中华礼乐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是我们珍惜自身文化传统的历史反思。面对以文育人的时代文化任务,传统礼乐文化的价值应从培养民族素质的个人层面、培养文化心态、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层面、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国家层面、加强文化交流的世界层面等方面表现出来。全面弘扬中华传统礼乐文化,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时代新价值观。

(一)培养文明的国民素质

在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中国礼乐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显性或隐性的文化形态,以礼乐精神激发个体价值成长的内在动力,以礼乐规范塑造文明氛围,从而深刻影响着中国整个社会的人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开始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华民族走到了伟大复兴的历史节点。富裕而有礼貌的公民是中国成为强大国家梦想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汉代学者何休甚至将其作为中国的定义——“中国者,礼仪之国也”。当代礼仪与音乐文化的低迷凸显了礼仪教育的紧迫性。“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国民形象塑造不仅需要从内在的价值层面的定位,还需要外在行为层面的定位,即崇尚文明和礼数的外在表现。“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乎”,对礼仪的尊重反映了个人的道德文化素质水平。礼乐文化塑造中华民族温婉、温婉、优雅、端庄、淳朴、和谐的伟大民族形象,以千年文明范式的融合——礼乐教育回归礼乐之国的宏大氛围,无疑是最具时代特色的价值所在。

(二)涵养积极的文化心态

文化心理是人们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强国必须为支持其文化地位的积极文化心态铺平道路。传统礼乐文化具有鲜明的音乐特色。音乐文化对激励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继续奋斗,培养积极的文化心态具有积极作用。

乐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背景。“音乐”的本质不是一种肤浅的快乐体验,而是一种积极、乐观、开朗、清晰的健康心态和情绪状态。“乐感”不仅是感官的审美追求,更是将理性与意志融于其中的本体论知觉。乐感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乐观向上,强调精神自立;二是对世界的态度,强调在“一个世界”的前提下人的主体性存在;三是实践理性,强调理性凝聚的伦理学。音乐文化以其独特的心理文化结构成就了中华文明关怀世界、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背景。正如郭齐勇先生所言,中国文化在庆祝生命、享受生命、肯定生命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追求幸福的情感本体特征,赋予人们参与天地教育的本体地位,从而培养了中国人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乐感文化深深植根于礼乐文化的滋养和培育之中,并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因为它包含了对生命真正意义的理性共识。它已经成为整个国家的集体无意识或潜意识。更重要的是,乐感文化具有“超越精神而不迷失,自由行为而不放纵,实用生活而不低俗”的价值取向。中华民族形成了乐观坚毅的文化传统。

(三)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礼乐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社会功能一直受到儒家的重视。早在西周时期,就有思想家提出“万物和谐,和而不同”的思想。把礼仪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归结为“和”,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深刻总结和深化。礼仪观念最早是在接受教育的少数群体中被认可和推广,并通过他们的言行逐渐成为被社会广泛接受和尊重的普遍价值意识,在构建社会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和谐的理念也是一种文化传统,它将传统与现代联系在一起。

礼乐文化强调和谐的价值目标。中国有着悠久的人文传统,强调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将接受教育视为建设“君子”的手段。“礼是中国文化之心”,是中华人文精神的体现。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人们普遍认为“礼”的人文价值是通过“修身”来体现的。换句话说,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和谐人文、恢复人文精神的第一步是认清自己的职责,也就是生活层面的“修身”。俗话说,如果一个人不为自己练习,他就不再是一个成年人。“礼”是“修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传统礼仪强调内在美德的积极作用,把道德视为礼仪的核心,而不仅仅是外在和技术的层面。因此,礼仪教育以人文精神为重点和支撑。它强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严格使用礼仪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引导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在“隐藏”和“微观”的努力中。如果我们能在头脑中建立自己的礼仪规则,日常生活的行为就可以扩展到社会的人文精神。

在社会关系的规范中,礼仪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乐则以影响和熏陶引导人们的心灵。仪式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文化,是看得见的行为规范,是实现社会共生的秩序体系。音乐属于内在的心理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心理结构,建构了一种自我体验的秩序体系。

(四)增强民族文化传播力

当今时代,面对多元文化融合,我们仍需精准发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好声音”。中国正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我们的民族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应该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现代性和世界性融合应该牢固地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礼乐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积淀、深厚的人文内涵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它可以成为优秀传统文化面对世界文化的窗口,让世界以更全面、客观的方式了解中国。

“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从文化自信的历史意义上讲,是对中华文化当代处境及其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分量的必然诉求,也是“以中国文化影响世界进程”文化使命的深刻自觉和担当。

四、结语

礼乐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心,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标识性的文化形态,也是其他文化没有出现的文化实践模式。礼乐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指导着古代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古代国人的精神世界,在当今社会价值观视域中,发挥礼乐文化强素质、化民心、促和谐、兴文化、展形象等功能,对于实现中国梦,构建中国人的现代精神生态具有不可低估的当代价值及普遍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礼乐礼仪中华民族
《礼乐》系列刊物述论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周人传统与西周“礼乐”渊源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用庄严礼乐慰英灵励军民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