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西藏自治区数字乡村建设模式研究

2023-11-03 21:06冯玉双
村委主任 2023年4期
关键词:西藏自治区数字建设

冯玉双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乡村成为了研究乡村治理的新方向。数字乡村的建设为实现全面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数字乡村”概念提出后,西藏自治区做出积极反应,大力开展“数字乡村”的建设工作。文章分析了西藏自治区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西藏自治区数字乡村建设模式,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当地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加快当地数字乡村建设的步伐。

关键字:乡村振兴 ;数字乡村 ;建设模式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4-0101-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7;D422.6      文章标识码:A

在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数字技术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加快了农村农业以及农民现代化的进程。数字技术的蓬勃兴起,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会。同时给乡村治理现代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数字乡村的建设是大势所趋,农村地区正在积极的融入互联网时代。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乡村”的模式有助于提升农村地区的现代化水平,促进当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以及组织的全方位改革与创新[1]。数字乡村建设是指将数字技术运用于农村,构建符合当地发展情况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助力当地的乡村产业、乡村治理、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创新性发展,以此来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2]。2021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在林芝举办了西藏“数字乡村”建设的系列活动。此系列活动意在增强当地群众的数字素养,促进当地数字乡村的建设,以此来构建西藏地区数字化的乡村治理模式。

1   文献综述

关于国内数字乡村建设模式的研究,李娇娥(2021)[3]等人建议构造一个“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民受益”的数字乡村建设模式。张城恺(2022)[4]等人将我国目前数字乡村建设模式概括为多主体联合发展模式、多部门协同推进模式、政策与技术联动发展模式、政府与市场协调发展模式等多样化发展模式。刘怡倩(2022)[5]主要介绍了两种目前我国典型的数字乡村建设模式,河南鹤壁数字化改造提升模式和浙江德清数字综合赋能模式。关于数字乡村建设模式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对于出现的很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目前,西藏地区对于数字乡村建设的研究多集中于研究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模式之间的关系中,其为数字乡村建设的实现路径提出建议,但对于西藏自治区数字乡村建设的基础设施展开不够全面,对于建设模式的研究少之又少。为此,文章从基础设施、数字经济以及农业机械化现状三个方面来研究目前数字乡村建设模式。

2   西藏自治区数字乡村建设现状及模式分析

2.1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2022年,西藏自治区统计年鉴显示西藏自治区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301.08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户130.29万户,固定互联网光纤宽带122.16万户,农村地区宽带接入用户25.93万户。建设5G基站3 083个,光缆线路近28万km。同时在未来目标中指出,西藏自治区会积极融入“东数西算”的布局,打造拉萨绿色数据中心集群和核心节点,加快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教育、医疗、交通、物流、矿山等领域培育15个5G应用示范,力争数字经济规模增长10%,加速西藏数字“蝶变”[6]。2023年,西藏自治区主要乡镇全部接入大电网,邮政、宽带和4G信号实现“村村通”。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通过新闻中心栏目每日发布西藏“三农”类政务信息,利用微信公众号“西藏农牧”及时推送重要信息与工作动态,同时与西藏日报、西藏商报等新闻媒体建立联系机制,加强宣传报道。同时,“一网三平台”建成运行,市场主体翻了一番。健全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打造“六新”数字屋脊。

2.2   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一方面,电子商务在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021年,西藏自治区积极组织电子商务进农村,不断完善农村地区的电商物流体系,建立当地特色产品线上销售的体系,以此来推动西藏自治区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截至2023年4月23日,全区累计建成县级电子公共服务中心27个,乡级服务站231个,村级服务点704个,形成了初步的电商服务体系。同时,电子商务与当地的高原特色产品相结合,助力当地特色农牧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机遇[7]。另一方面,西藏自治区的“旅游+”“文化+”“互联网+”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集休闲、观光、度假、康养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持续助力当地乡村振兴。2022年,西藏自治区试图构建G318、G219T型区域旅游体系,创建5个特色旅游乡镇、10个特色旅游乡村、20个精品旅游点,以此拉动当地经济增长。2022年,西藏全区乡村旅游接待851.88万人次,实现收入9.81亿元,直接带动8.5万农牧民群众实现就业,具备旅游接待能力的乡村旅游点达到321个。2023年1月至3月,全区接待海内外游客255.74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20.21亿元[8]。

2.3   农业机械化现状

2023年,西藏将稳定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和耕地深松作業补助等惠农政策,完成耕地深松作业面积20万hm2以上。持续推进高原农机适应性改进和推广。深入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力争新增创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2个。萨迦、边坝、巴宜3个县(区)入选“全国第七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主要粮食作物(青稞)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9.8%,比2022年提高1.8个百分点[9]。过去5年,西藏农牧业信息化有序推进,初步形成全区“1+3+N”的农牧业信息化数字底座。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耕地深松远程作业检测等智能化装备在西藏农业生产中开始应用,主要粮食作物(青稞)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6.7个百分点。

2.4   西藏数字乡村建设模式分析

数字乡村的建设关键在于多方部门联合推进,协调各方涉农的资源。在数字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各部门的配合协调整合各方资源,同时,社会企业的助力、民众的积极参与也极为重要。西藏自治区政府对于数字政府建设的号召积极响应,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工作,构建相应的数字平台,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并为当地群众提供免费的培训。将医疗、教育、管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等与互联网结合,给传统的治理模式提供了转变的新思路。同时,政府部门结合当地企业完善相应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开展数字培训,敦促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数字乡村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先进的农资设备极大地提高了农作效率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当地农牧民的收入。一系列线上政务服务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民众对于数字乡村的建设展示出积极的意愿。由此可见,西藏自治区的数字乡村建设模式倾向于政府引导、多部门联合推进、企业与政府合作参与运作、农民受益的模式。

3   西藏自治区建设数字乡村面临的机遇与存在的问题

3.1   西藏自治区建设数字乡村面临的机遇

自2017年起,国家围绕数字乡村建设发布了一系列指导政策。此后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要加强农业农村数字系统建设[10],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将乡村振兴同数字乡村建设紧密的联系起来。这一系列指导政策表明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是符合我国国情以及未来发展的政策,是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方向。2021年,西藏自治区开展了“数字乡村”建设系列活动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推进当地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多次提到要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发展智慧农业。由此可见,当地政府对于数字乡村建设非常重视,是西藏自治区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机遇。

3.2   西藏自治区建设数字乡村存在的问题

从2021年起,西藏自治区正在稳步推进数字乡村的建设。在数字经济方面,西藏地区借助电子商务、直播卖货等形式,大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如青稞、牦牛产业,极大带动了当地产业的飞速发展。同时,旅游与互联网相结合的形式,极大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西藏自治区数字乡村的建设模式主要是多部门协调发展。然而,在其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西藏部分地区由于偏远贫穷,人口少,当地传统基建成本高,使得当地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网络覆盖率不够、信号差、费用高等问题,无法享受5G技术带来的红利,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地数字乡村建设进程,不利于当地农业信息共享,造成资源分配以及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第二,当地农牧民受教育水平有限。在《西藏自治区年鉴2021》中指出,西藏地区男性和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是7年和6.04年,农牧区居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更是显著低于前文所述平均水平,部分地区还存在识字率较低的现象,对于数字化的理解程度与接受程度不高,同时,由于部分农牧区居民没有使用电子设备的习惯,使得当地居民出现认知差距,这成为数字乡村建设的较大阻碍[11]。 第三,缺乏完善的管理系统和统筹机制。西藏地区数字乡村的建设仍然处于各地区各自建设的状态,并未协调联动起来,缺乏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与指标评价体系。信息化交流也不够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第四,缺乏数字人才。当地村干部适应传统治理形式,对于新型数字化治理接受速度较慢,而且在当地缺乏信息化人才,仅靠当地村干部,无法熟练地操作数字平台。尤其是当地农牧区,由于海拔较高,自然环境条件较差,以及工资、发展前景等方面的问题,难以留住人才。

4   西藏自治区数字乡村建设改进策略

4.1   完善当地数字基础设施、提高当地村民的数字素养

完善当地的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宽带进村”的落实,给每位村民接触互联网的机会。同时,加强当地村民的數字化培训,培养当地居民的数字意识,积极加强数字化设备的使用,弥合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同时,可以开发界面简单、容易操作的小程序以及App,加入藏汉双语引导来发布信息,代替当地宣传栏,逐步引导当地村民认识到数字技术的发展与便利。提升当地居民对于建设数字乡村的认同感,提高文化素质,从而提高数字素养。同时,村干部是连接政府与当地村民的纽带,在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加强对村干部的数字培训以及考核机制。

4.2   大力推进当地产业数字化发展

数字乡村的建设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方面,通过现代化的农机以及牧区养殖技术,可以提高当地经济生产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降本增效”。另一方面,数字乡村建设中“数商兴农”也可以为当地特色农产品提供销路,抓住“数字机遇”,大力发展当地极具高原特色的产品,通过各个平台销往全国各地。此外,要加快“智慧农业”和“智慧牧业”的建设,在加快当地农牧业发展的同时,拓展其产业链,对于农牧产品进行精细加工,生产优质产品,提高其附加值。

4.3   完善数字乡村建设机制

数字乡村的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仅仅依靠政府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要吸引其它社会资本注入农村。但在这一过程中,仅仅完善相关的政策体系,吸引社会资本,并未给农村提供相应的便利条件,吸引社会力量的注入。政府在其中要发挥主导牵头的作用,定期开展相关交流会议,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政府应当建立一个双向互动的“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在此平台上,可以基本满足群众的需求,居民也可以通过此平台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

4.4   加大对于数字化人才的培养

在数字乡村的建设过程中,数字平台前期的建设与后期的维护都离不开人才,同时,在产业数字化的过程中也需要人才的加持。一方面,对于村干部而言,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和西部志愿者的积极作用,积极吸引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力量,他们对于数字化的接纳程度较强。同时,对于现有的村干部加强管理与培训。另一方面,在专业人才的吸纳与培养方面。协同当地院校培养本土人才,对于当地有志返乡进行数字化工作的青年,进行针对性地集中培训。积极开展人才下乡活动,完善各种激励制度和政策,吸引各领域的人才投身到数字乡村的建设中,留住人才。

5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乡村的建设是大势所趋。加快数字乡村建设的步伐,提高农村地区经济生产效率,建设农村地区现代化治理体系,推动城乡均衡发展,助力西藏地区共同富裕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瑞云.数字商务赋能鄉村振兴的实践路径[J].广东蚕业,2023,57(05):131-134.

[2]蔡莹.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乡村建设现状及路径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03):137-139.

[3]李姣娥,牛萌婕,李清清,王志平.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模式研究[J].现代商业,2020(20):84-85.

[4]张城恺,杨丽丽,张彦军.数字乡村建设的主要模式及发展趋势[J].农业工程技术,2022,42(24):18-19+31.

[5]刘怡倩.数字乡村的建设模式、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2(08):4-6.

[6]西藏自治区统计局.西藏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2.

[7]中国西藏新闻网.乡村电商 货通八方[EB/OL].(2023-04-23)[2023-04-23].http://www.xzxw.com/.

[8]代玲,贺建明.大美高原迎客来[N]. 经济日报,2023-06-17(8).

[9]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今年将完成耕地深松作业面积20万亩以上[EB/OL].(2023-03-29)[2023-03-29].http://nynct.xizang.gov.cn/xwzx/xzsn/202303/t20230329_348463.html.

[10]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9-02-19)[2019-02-19].https://www.gov.cn/zhengce/2019-02/19/content_5366917.htm?trs=1.

[11]西藏自治区统计局.西藏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猜你喜欢
西藏自治区数字建设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送文艺下基层演出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我与西藏歌舞团——写在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成立60周年之际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答数字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2016年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双联户”西藏自治区基层组织形式的创新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