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预制菜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2023-11-03 17:22蒋晨晨
村委主任 2023年4期
关键词:绵阳市农业

蒋晨晨

摘要:预制菜是我国推动农业、农副产品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实现路径,上游连着农业发展建设和乡村振兴,下游连着餐饮业转型和消费模式优化变革。可以说,预制菜不仅仅是一盘菜,更是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动能,对农村地区发展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打造农业和预制菜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能够促使农民群体参与其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农民群体的经济收入,进而推动三产融合,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基于此,文章以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等方法,对绵阳市的农业与预制菜产业融合发展建设路径和效果分析进行探索研究,以期为其它地区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预制菜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绵阳市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4-0070-03      中國图书分类号:F719.3;F426.82     文章标识码:A

新时期背景下,将预制菜产业与农业农村发展有机融合已经成为热门研究话题。预制菜产业为促进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从原材料种植到生产加工,再到成品运输和销售,有效带动了三产融合发展,预制菜相关企业和参与农户可以共同分享农产品产业链延伸附加值,进而提高产业收益。但是,我国预制菜产业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还不够成熟,可能会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融合发展效果比较差的问题,进而对产业的创新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1   农业与预制菜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1.1   市场发展潜力较大

预制菜与传统做菜模式相比,省去了买洗切煮等做菜流程,只需要经过简单的加热即可获取一份唯美的菜品,在新时代背景中广受消费者的喜爱与欢迎。据相关报告资料显示,我国在2022年的预制菜市场规模达到4 196亿元,同比增长21.3%。预计在2023年实现突破5 100亿元的目标[1]。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餐饮行业、冷链物流行业与农业发展模式出现明显的改革变化,为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预制菜产业,并提出与农业发展融合的全新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作规划》中对我国预制菜的渗透率进行调查分析,目前国内预制菜渗透率仅在10%~15%之间,预测在2030年提升到15%~20%,推动市场规模达到12 000亿元左右[2]。与此同时,我国现阶段的预制菜人均消费量比较低,尚未超过10kg/人,日本市场同期人均消费量约为25kg/人。由此可见,我国预制菜产业的市场发展潜力比较大。

1.2   注册企业数量较多

从2018年至2022年,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逐年增长,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见图1)。通过调查数据能够发现,截至到2022年,预制菜企业数量达到7.59万家,由此可见预制菜行业的良好发展前景[2]。

农业作为预制菜的上游企业,农业企业对预制菜产业的融合发展具有高度重视,各企业纷纷参与到预制菜产业的发展中,如国联水产、大湖股份、福成股份等农业领域的知名企业,具体情况如下(见表1)[2]。

1.3   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农业农村部结合预制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农业发展需求,于2022年指导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公益性质的预制菜行业自律组织——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与此同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表观点,在未来发展中会进一步明确预制菜行业标准、制定国家规范政策,对预制菜产业链的各环节加强监督管理,保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在此基础上,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为预制菜产业与农业融合发展提供保障。比如,四川省出台的《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加强标准建设、培育企业主体、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等十个角度对预制菜与农业融合发展提出标准规范与保障措施。

2   绵阳市农业与预制菜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分析

2.1   积极探索多重赋能发展模式

绵阳市在预制菜产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新型发展模式,推出了“政府引领+产业联盟+龙头带头+品牌运营+农村合作社”的多种赋能模式,在实践应用中符合需求侧的改革变化,有效满足市场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并推动了地区三产融合发展,为农业转型升级、农民群体增收致富提供了新的渠道[3]。同时,利用该模式还进一步加强了产业的集群效应,为预制菜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绵阳市的预制菜企业已经有数十家,其中以四川老早放视频有限公司作为代表,将地方特色菜肴融入预制菜中,形成了大型餐饮连锁企业,陆续推出了蒸龙眼、盐菜扣肉、江油肥肠等20多种特色菜品,为产业的融合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2.2   加强品牌建设,壮大产业集群

绵阳市在发展中提出了做强公共品牌的口号,充分利用绵阳美食的优势,制定区域公共品牌战略,注重绵阳香腊、绵阳米粉等预制菜的品牌建设,并支持企业深入挖掘内在的品牌文化,以此打造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预制菜企业品牌。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园区,支持地区通过“园中园”的发展形势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并利用米粉、火锅、肥肠等地方美食打造特色产业园,形成产业集聚区,并做好产业链上下游的设施建设与功能完善,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2.3   支持低碳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鼓励预制菜企业利用新型技术和绿色材料发展,并制定了鼓励标准,评选为国家级或省级的绿色制造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和30万元,以此引导预制菜产业的绿色健康发展。同时,做好基础保障工作,包括水、电、气等,对重大项目优先提供土地支持。加强人才支持,在地方高校和职业院校中设立预制菜相关专业,为产业发展培养优秀的技术人才。

3   农业与预制菜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与预制菜产业融合发展标准有待提升

现阶段,预制菜产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呈现出良好趋势,产品种类多样,但是在加工工艺、冷链运输、添加剂指标、微生物指标、农药残留以及仓库储存等环节还缺少标准规范的相关政策规定,大多数企业在产业发展期间执行的规定多为自有标准,缺少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难以为农业和预制菜产业融合提供有效支撑[4]。我国预制菜产业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农业与预制菜产业的融合发展时间更短,在产业融合发展布局、产品质量管理、产品安全监管、产品口感与风味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其标准建设水平仍需要进一步提升优化,产业协同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应从地区整体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3.2   產业组织化、集群化水平较低

预制菜产业在我国市场环境下虽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从发展水平的角度来分析,其产业准入门槛相对比较低。比如,政府政策和市场需求等方面推动了农业和预制菜产业的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业生产企业等多个领域的企业纷纷参与到预制菜产业中,但短时间内大量企业的涌入也导致了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出现明显的重复性建设、同质化竞争和品类雷同的问题,同一领域的预制菜企业竞争严重,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化与集群化发展[5]。与此同时,现阶段的预制菜产业发展模式主要为作坊式生产加工模式,与规模化企业之间存在着比较显著的发展差异,未能建立完善规范的产业化发展体系,原材料追溯难度比较大,冷链物流配送不够规范,对于预制菜产品质量表征效果比较差,制约了预制菜产品的综合质量。

3.3   农业与预制菜产业链建设不够完善

农业与预制菜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下的产业链环节较多、链条相对较长,需要从产业链的整体角度制定发展规划。而现阶段的产业链建设却不够完善,各环节的价值与利益分配并不均衡,存在产业链薄弱的问题。从整个融合发展的产业链角度分析,在农产品生产环节具有较大的资金成本投入,且需要面临难以预测的风险,不稳定性比较明显,但是价值回报比例相对较低,对于后续环节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对比之下,产品销售环节承受的风险比较小,产生的价值回报最高。这种分割性不仅导致预制菜产业的品质难以有效控制,产业链的价值分配也明显失衡,进一步加剧整个产业链的风险性。加之,单一企业难以实现全链条的技术研发与集成发展,且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水平与成果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使得其整体技术水平难以为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   农业与预制菜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4.1   构建农业与预制菜产业融合发展标准

在农业与预制菜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构建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产业规范标准建设,以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和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等平台为基础,进一步加快地区农业和预制菜的融合发展标准化建设,建立完善健全的监督管理体系,引导预制菜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鼓励地方企业积极参与到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中,对包装标识、加工工艺、生产技术等进行统一化设定。此外,注重现代化技术的应用,鼓励预制菜企业建立数字化工厂、智能化生产车间,打造现代化先进生产技术体系,以此推动预制菜产业的高效发展。例如,绵阳市在发展过程中提出了超声波“非热杀菌”技术,在肥肠等卤制产品预制菜的制作中起到了显著的积极作用。

4.2   推动产业集群化、组织化发展

在农业与预制菜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从农业发展的角度对预制菜产业的组织化与集群化发展进行优化建设。不断加强对新的发展业态的研发培育力度,对原材料生产与加工基地科学规划、注重特色园区和专业平台的建设,将产品、供应、销售作为发展核心内容,积极打造“转精特新”的产业企业群,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研发、产品储存、运输流通、标准化生产、品牌打造等多环节能力,以此满足市场消费者需求,推动预制菜企业的综合发展实力。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以现代化农业作为基础目标,重点打造标准化、规模化的原材料基地,推动原材料种植养殖产业的资源整合与聚集发展,以此形成产业集群。此外,鼓励企业进行多样式合作,包括自主建设、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打造出多领域的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为农业与预制菜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3   完善农业与预制菜产业链

以当下的农业发展趋势为基础,立足建立完善健全的产业链体系,提升价值链,引导地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依据自身特色资源、产业现状对全产业链进行设计与规划,有效改善资源供给情况,避免出现重复性建设和同质化竞争的现象。将“产、供、销”作为关键环节,不断壮大产业链的企业群。在产业链优化完善期间从整体角度出发,加强龙头企业的规模化带动能力,为产业链内其它企业起到大幅度的推动作用,以此解决融合发展期间的产业链分散、产业价值分裂以及产业供应分离等问题,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性与完善性。

5   结束语

通过本次研究能够发现,预制菜在现阶段的市场发展中具有良好趋势,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研究过程中以绵阳市为例,深入分析农业与预制菜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内容,并从中提取出有效内容,提出了农业与预制菜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构建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力度,才能够保证预制菜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财联社.农业农村部李金祥: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 预计2026年将突破万亿[EB/OL].(2023-03-24)[2023-03-2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1253496583109987&wfr=spider&for=pc.

[2]搜狐.餐饮行业发展前景如何?餐饮连锁化率不断提高 [EB/OL].(2022-08-25)[2022-08-25].http://news.sohu.com/a/579652679_120113054.

[3]董慧媛,刘少和,张伟强.广东省预制菜产业化发展路径研究[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9(01):18-21.

[4]李冬霞.农业作为预制菜产业链上游如何在这个大热的“新赛道”上实现共赢?[J].蔬菜,2023(02):1-9.

[5]张嘉唯,彭智锋.预制菜产业发展的标准化思考[J].质量与市场,2022(S1):16-19.

猜你喜欢
绵阳市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绵阳市:攻坚克难顽强拼搏 人社事业取得新发展
绵阳市多措并举推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绵阳市青少年宫作品
绵阳市网络作家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