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静
[摘要]歌舞片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是好莱坞电影制作方式和百老汇表演的结合,其多次创造银幕上的辉煌。但历经多年的发展,歌舞片发展也一度陷入萧条时期,而由达米恩·查泽雷导演的电影《爱乐之城》却在萧条时期中脱颖而出,成为新式歌舞片的代表。文章旨在深入分析新式歌舞片《爱乐之城》的视听符号功能和美学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歌舞片的发展前景和问题进行反思。
[关键词]歌舞片;视听叙事功能;视听美学
好萊坞歌舞片在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风靡一时,是多元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戏剧等的融合,是为观众创造了一个融合音乐、舞蹈、情感以及场景设计等多种元素的电影梦幻色彩的代表。尽管此类电影常常难以把握故事情节、音乐和歌舞场景之间的平衡,但创作者们也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使得每一幕歌舞表演都丰富多彩。在歌舞片中,角色的行为通常会不同于常规方式,而用舞蹈和歌唱来表达情感和思想,这也是此类电影的独特特征。此外,融合各种艺术形式的好莱坞歌舞片充满了美感,尤其是华丽隆重的舞蹈场景更是为人津津乐道。
在电影制作中,音乐和歌舞一直是重要的艺术元素,其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电影《爱乐之城》是将音乐和歌舞成功地融入电影故事的杰作,以音乐和歌舞来取代人物对白,并使用多种类型的舞蹈形式和现代音乐配乐,凸显影片的视听效果。该影片将复古元素与现代爱情故事相结合,向好莱坞歌舞剧经典致敬,彰显新式歌舞片的发展潜力和美学价值。在视听符号和音乐叙事方面,该影片的成功突破值得肯定[1]。该影片通过现代音乐配合用于表达情感和推进情节的舞蹈,营造了独特而富有张力的电影氛围,还用瑰丽和华美的舞蹈场面来表达人物情感和电影情节,增强了观众的观影体验。该影片对好莱坞歌舞片的历史传统进行了致敬和重新演绎,充分展现了其在当代电影制作中的融合潜力和创新空间,向观众展示了将歌舞片重新定义的无限可能。因此,电影《爱乐之城》不仅为当代电影制作提供了创新思路,也为未来歌舞片制作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爱乐之城》的影像叙事模式
作为一种融合了歌剧模式和戏剧模式的艺术形式,歌舞片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变得成熟并愈加精益求精。早期的歌舞片对歌舞的表现较为注重,在表达歌舞魅力方面采用长镜头呈现歌舞演出画面。现今,在对电影镜头语言不断进行探索和革新的过程中,歌舞片在剧情叙事和画面技巧运用方面日益精湛,展现了深入人心的魅力。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歌舞片技术的研发和挑战模式的创新,其视觉能指也被进一步激活,为创作者创造了多维度拓展的机会。由此,创作者在创新电影叙事模式的同时,也大胆尝试了画面技巧的革新,通过将歌舞段落与写实叙事相结合,实现影像单元的交相辉映,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对歌舞片的发展历程而言,这样的革新和创新不仅为其注入了活力,也为其探求另一种模式铺平了道路[2]。尤其在视觉与叙事方面的开拓,歌舞片的魅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展现,不断拓宽观众对歌舞片的认知,使观众开阔视野。在这个过程中,歌舞片带给观众的是全新的电影体验,同时为电影制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艺术价值。
文章从《爱乐之城》的影像特征入手,发现该影片平行蒙太奇手法的使用、画面空间维度的延伸等都是极富特色的电影制作手法。该影片多次采用平行蒙太奇手法,将幻想与现实两种元素自然而然地结合在一起并实现转换,使得电影艺术更具寓意。在视觉空间的把握上,该影片运用多元化的虚拟舞台空间叙事,结合电影的构图和场景的布光等元素,不断延伸整个电影空间。该影片还通过将城市作为叙事背景,并延伸成一个真正的舞台,创造了一个充满梦幻感的空间。
随着歌舞片的发展,这一电影类型也逐渐拥有更为专业化的表现技能和精湛的细节操作。对歌舞片而言,音乐、舞蹈、剧情、造型等多种元素的融合构成其独具特色的表现方式[3]。与过去的歌舞片的制作相比,当前的歌舞片已不再局限于相关表演艺术形式的传承,而通过创作者的多元手法将这些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影片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对创作者而言,如何运用不同的手法来串联影片的叙事线索也是至关重要的。创作者需要运用复调关系来建立歌舞片中不同元素之间的交互支持和融合,如歌舞段落、音效等的精心编排,通过这种方式让整个影像单元的构建合理流畅,使影片既具有视觉震撼力,又具有情感共鸣力。
《爱乐之城》是一部充满文学审美的歌舞电影,其导演通过巧妙地安排季节的特点来体现角色情感的发展过程,展现其高超的掌控能力和独特的创意,也成功地将影片的叙事时空交替串联起来。这种表现手法为影片增加了更多的文学意义和审美价值,更好地刻画了角色的情感并构建起更为细致入微的情感逻辑,展示了一种别致的趣味和多样化的视听效果。导演巧妙地运用镜头和场面调度等手法,将季节的特点融入影片的叙事,并以此来暗喻人物的情感发展过程,从而提升影片的审美层次和文学价值[4]。每个季节都以其特有的气息和文学意义为影片人物的情感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背景。
二、《爱乐之城》的音乐叙事建构
从电影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声音一直以来都是电影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它不如视觉效果那么直观,但可以让观众听到影像背后的内在真谛。早在1896年,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在英国上映时就已使用钢琴、吉他乐器原声来配乐,甚至在电影发行附上配乐说明[5]。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影视创作的深入发展,声音在电影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且被赋予了更多的想象力和表现空间。
声音艺术使得创作者在表现电影主题和意境、融入各种文化和社会内涵、表现人性和大自然等方面进行更深入和精细化的挖掘。其也为电影的视听效果带来了更加丰富和细腻的表现,从柔和到悲壮、从安静到喧闹等都能通过声音进行表现和传达。电影中声音艺术的发展和运用促进了影视语言的传达,构建起了电影独特的视听效果。电影通过将声音与画面相结合,突破了两者单一的表达范畴,充分发挥影像和声音各自的优势进行情感表达和故事叙述,进而构建丰富多样、细致深刻的视听空间,为“形美以感目、声美以感耳”的美学理念提供了完美实现的场所。
早期电影理论家巴拉兹·贝拉指出,声音对有声片来说是剧中的主体,甚至可以说是行动的源泉和结果[6]。
电影的氛围与意境也是电影制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虽然两者都是无形的存在,但是必须通过镜头操作和音乐配乐等具体手段进行渲染和营造。在诸多艺术性手段中,音乐拥有独特的表达方式,这些特征能够有效地表现电影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为影片塑造独特的氛围和意境,将观众带入影片设定的情境。
《爱乐之城》在音乐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突破,以展示音乐与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方式,其背景音乐主要包括爵士乐、轻音乐等流派,而主题曲则采用经典的爵士蓝调风格,通过音乐描述故事情节,将音乐与剧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带领观众走进一个动听的世界。《爱乐之城》在第8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获得最佳配乐和最佳原创歌曲等多项大奖。此外,该影片中多首原创歌曲的创作也备受赞誉,这些歌曲呈现了爵士乐等传统音乐风格,并用现代流行元素注入其中,形成了新颖而符合时代的音乐叙事模式[7]。电影配乐和舞台感是该影片的关键特点,出色的音乐表现为影片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使其具备创新的歌舞剧电影特色。电影的音乐和情节相互融合,呈现一种协调性和独特性,打造了一种新的时代风格,使观众难以忘怀。
三、新式歌舞片对传统歌舞片的启示
近年来,传统歌舞片在追求票房和高收益的经济驱动下呈现下坡趋势,然而新式歌舞片也应运而生,如《歌舞青春》系列、《舞出我人生》系列等,这些作品在传统歌舞片的基础上加入青年人华丽转身和实现人生蜕變等励志主题,满足新时代观众的情感需求。《爱乐之城》同样实现了这一点,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该影片将纯粹的歌舞片融入现代生活和新时代青年人的情感衷肠中,使传统和现代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从而呈现与众不同的音乐电影特色。《爱乐之城》既保留了传统歌舞片中的浪漫和温情,又加入了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升级的情感表现手法,使得观众可以在该影片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和人生成长的励志故事,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爱乐之城》不仅是一部经典的歌舞片,更是一部运用多重内涵和复调手法展现音乐和舞蹈的力量的杰作。相比传统歌舞片单一的表现手法,该影片将写实片段和歌舞编排融合在一起,从而展现歌舞片的多重内涵。这种运用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手法,使得观众可以在体验音乐和舞蹈的同时,感受到影片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值得一提的是,《爱乐之城》除了展现音乐和舞蹈的独特魅力,还赋予内容深刻的隐喻性,通过人物的遭遇等多方面的描绘,探讨人类内心的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的渴望等主题。在这种深度的探讨中,观众不仅可以感受到音乐和舞蹈所传递的力量,更可以在情感上与影片人物产生共鸣。
歌舞片作为一种独特的电影类型,通过扣人心弦的节奏和狂放不羁的舞蹈,使观众获得情感宣泄的体验。然而,歌舞片的艺术魅力并非仅在于感性的情感传达,更在于其背后的多重内涵和复调式结构的奥义[8]。
具体而言,歌舞片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复调式结构的设计能够实现歌舞和写实主题的对话,阐述影片主题的多重内涵和深刻意义。同时,歌舞片的音乐和舞蹈元素与叙事形成对位的关系,并有其独立于叙事的特点。只有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歌舞片才能真正地展现自身的美学价值和意义。《爱乐之城》通过复调式结构的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了视听符号与叙事,而这种和谐观对各种类型的影片也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和应用潜力。
在传统歌舞片的表现方式和审美定位中,注重的是轻松愉悦的基调和传统的叙事模式。但是,在新式歌舞片中,这种局限已改变。新式歌舞片更加注重以现实生活为创作出发点,探索情感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并通过不同的审美演绎方式,为观众展现更为多元化的情感和审美选择。相较于传统歌舞片,新式歌舞片在审美和情感上具有多样性和深度。此外,新式歌舞片对各种类型的音乐和舞蹈形式展现为更广泛的接纳和拥抱姿态。这种开放性和包容性不仅表现在音乐和舞蹈的形式上,更体现在思想观念和文化价值的多样性上。新式歌舞片的多元化和深度,既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情感寄托,又助力了音乐和舞蹈文化的创新发展。
四、结语
《爱乐之城》不仅在美学上呈现引人入胜的特质,而且在情感表达方面也巧妙地运用嬉笑怒骂等情绪化手段,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这样的创作方式可谓十分成功,可对中国歌舞电影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中国歌舞电影不宜将歌舞元素仅作为满足创作者或观众情感宣泄的渠道,而应致力于实现叙事与抒情的高度融合,以提升电影的整体品质与艺术价值。同时,中国歌舞电影要想获得国际化的声誉与影响,就要在借鉴国际歌舞电影的创作手法上获得灵感。此外,中国歌舞电影深度融合中国本土特有的传统文化,以创新性的方式呈现自身独特魅力也是十分必要的[9]。对中国歌舞电影而言,最为重要的是在吸收借鉴外来资源的同时,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进行再创作,从而形成独特的凝聚民族文化基因的文化符号和艺术品牌。只有这样,中国歌舞电影才能真正地走向国际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刘玉馨.歌舞电影《爱乐之城》的视听元素分析与应用[J].戏剧之家,2020(24):139-140.
[2]云慧.电影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电影《爱乐之城》为例[J].海外英语,2020(18):124-125.
[3]关冠.《爱乐之城》对传统经典歌舞片的重构[J].电影文学,2017(16):157-159.
[4]孙朝阳.《爱乐之城》的影像风格探析[J].青年记者,2018(23):89-90.
[5]吴沙沙.盗墓题材网络剧视听符号的叙事功能及其文化内涵分析:以《盗墓笔记》《鬼吹灯》系列为例[J].传媒论坛,2023(04):64-67.
[6]朱方舟.《爱乐之城》视听语言分析[J].艺术评鉴,2019(18):162-163.
[7]李磊.1900年代的孤儿和文化逻辑:电影《海上钢琴师》的文化逻辑及其空间解读[J].名作欣赏,2022(08):168-172.
[8]王欣.论《爱乐之城》电影音乐的戏剧性叙事功能[J].音乐创作,2018(04):109-110.
[9]颜胤盛,晚月.好莱坞歌舞片影像叙事的复调化现象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03):9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