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广播电视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

2023-11-03 16:59:12狄贺深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音频电视节目计算机网络

狄贺深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领域得以创新升级。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广泛普及并应用于广播电视工程之中。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对于广播电视台来说具有很大价值与效用。具体包括了提高节目运行质量、后台工作效率、提升节目互动性等方面。同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合理运用,还能够推动广播电视行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广播电视工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广播电视行业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帮助。

现阶段互联网的大范围普及,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媒体行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也正是由于这些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众多新兴媒体涌现,争占市场份额。新媒体由于其独特优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给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带来了冲击与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基于新媒体发展环境下谋求长远发展,成为了当前广播电视媒体所面临的重点工作内容。而广播电视工程中积极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对于促进广播电视媒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播电视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现状

在广播电视工程建设与发展中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为广播电视节目提供更多丰富的资源,从而极大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观赏性。例如,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网络直播、在线互动等。通过获取机顶盒生产商授权合作,将广播电视播放形式与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结合,从而为观众提供多样化的节目类型和节目内容。这样就能够有效夯实观众基础,进而增强广播电视节目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效益。此外,云技术也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一种,现如今最新研制的电视机已经可以支持云端视频播放,通过连接手机、使用百度云、360网盘等,终端用户就可以在电脑上对云端内容进行播放。由此可见,在广播电视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十分可观的应用前景,需要相关部门引起关注和重视。

广播电视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优势

节目运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计算机网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自由性,并且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将其应用于广播电视工程之中,能够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运行效率。在实际广播电视工程中,可以利用无线电技术来操控整个网络节目资源,进而提高广播电视台内容与节目频道的对应效率,消除节目录制过程中受到的时间、空间等限制,有效降低广播电视节目录制成本,并保障节目播放质量。

实现在线互动

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积极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还能够建立起一个实时在线网络互动平台。该平台能够使广播电视台有效接收观众的节目反馈,并且在节目中與受众进行在线互动。这样不仅能够激发观众收看节目的趣味性,吸引更多观众,同时还能够依据观众实时的节目反馈及时调整改进节目内容。这样就能够在保证节目质量的同时,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优化,进而促进广播电视行业可持续发展。

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在传统的广播电视工程中,节目录制、编辑、审核、播出流程较为复杂。一般情况下,一档节目的录制不仅需要多种设备,如录像设备、录音设备、灯光舞美等,同时还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在节目录制期间出现调节不当,很容易造成节目录制混乱,进而影响节目质量与后续播出效果。而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于广播电视工程中,能够通过先进的技术软件、设备等保障录制顺利。此外,工作人员还能够通过计算机软件、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对节目内容进行优化。这样不仅能够减少节目录制流程的复杂性,同时还能够保障节目录制效果,提升节目播出质量。

调节节目播出时间与顺序

在广播电视工程中有效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技术手段调节节目播放顺序与播出时间。以往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很难吸引观众的观看兴趣。这主要是由于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在播出时间和播出顺序上局限性较大,观众不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或者需求进行自主选择。并且由于播出时间较为固定,一旦观众错过播出时间将无法回放。对此,传统广播电视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就必须要重视对计算机网络的运用。合理科学地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一方面能够有效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收集观众的观看需求、兴趣爱好等,进而提高节目编排的精彩度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基于各种先进的播放软件,还可以根据观众的兴趣爱好、观看需求等对节目的播出时间与顺序进行调整。例如播放控制系统,工作人员可以随时对节目播出顺序及时间进行调整,同时还能够提前预设节目自动播出程序。这样就能够保障节目播出流畅度,一旦出现节目播放卡顿问题,工作人员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用其他节目进行替换,进而降低节目播出的错误率。

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网融合趋势不断推进。基于这种环境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大,有效推动了传统广播电视台朝着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此外,基于新媒体与三网融合发展背景下,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程度不断提高,其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样。现代观众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观看需求自主选择节目内容,同时还能够进行回放。这相比较于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放形式更具针对性,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能够进行自由选择与更换。此外,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还能够促使电视台通过节目独播的方式提高收视率。例如,湖南卫视制作的《爸爸去哪儿》、浙江卫视制作的《中国好声音》、东方卫视制作的《金星秀》,其节目仅在本电视台进行播放,这样就能有效增强广播电视台社会影响力,进而保障良好的节目收视率。

优化音频传输

在广播电视节目音频录制过程中,可以通过一条管线将IP控制数据对音频数据进行有效传输。不仅能够提高音频传输效率,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上保障音频质量和信号良好。这主要是由于音频同步数据传输单一,同时又应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超低延时技术。该系统接口功能强大,将其与工作站进行直接连接,能够避免音频传输过程中出现网络卡顿影响传输信号的问题。

广播电视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具体应用

广电工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模拟信号是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播出节目的主要方式。但是这一模式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从而出现信号传输不稳定、传输质量差、视频音频效果受损等问题,影响用户的正常观看与收听,阻碍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例如当音频或视频信号传输质量差时,被接收转化出来的音频或视频就会出现画面雪花、播放卡頓、声音变形或者滞后等问题。但是通过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和内容更新速度,同时还能够有效优化其信号处理效果,进而提高视频音频的播放质量,切实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推动广播电视行业可持续发展。

广电工程媒体网络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模拟频分单项分配理论是广播电视工程构成的基础,但是由于受到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络的影响,当代网络的局限性已经被交换组理论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弥补。当前已经实现了互联网与有线电视之间的连接融合,并积极于广播电视工程中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媒体网络产生较大有利影响。

首先,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应用新型宽带数字平台,能够有效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这样就能够促使多媒体数据与海量化网络数据之间的自由交换成为可能。此外,在这一环节中还有效优化了操作流程,省去了不必要的操作手续,激发提高了多媒体应用转化与数据交换效率,从而吸引更多观众;其次,中间理论也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应用的产物。不仅能够扩大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同时还能够助力广播电视工程朝着纵深发展。另外,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具备关联性特点,将互联网与广播电视工程进行结合,能够打造全媒体数字化网络体系,进而提高广播电视媒体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助力广播电视行业更好发展。

广电工程后期节目制作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当前阶段的广播电视节目无论是录制、编辑还是播出,都要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指导才能够完成。这样不仅能够制作出高质量、高品质的电视节目,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节目播出效果,这已经成为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电视节目中积极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将一些动画、图片、音乐等素材添加到制作过程中,从而促使节目制作的每一个环节更加完善。例如电视节目的动画制作、音频制作、音效制作等都能够通过网络技术来完成。此外,制作节目的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大数据技术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极大提高节目录制效率与节目内容的针对性。基于此,广播电视工作人员应该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有效预测,积极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其中,进而推动广播电视行业可持续发展。

针对在广播电视工程后期节目制作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影响,对于工作人员还提出了较高要求。首先,工作人员应该学会使用多种模板基础操作程序,学会多个模板的追踪流程,这样才能够有效运用Premiere模板。例如,传统电影片都会有时间较短、画面丰富的特效。因此在制作过程中应该做好模板定位,使用Premiere模板技术,将相应的片段放入模板之中;其次,广播电视节目具有声音与画面同步性特征。其本质是提高人文精神与情感的交互性。因此,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节目表现力,注重节目内容的情感表达。在实际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时,应该注重把握好分寸,进而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后期制作质量与效果。

提高广播电视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效果的对策

加强互动提升节目收益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创新和发展还需要借助特定的交互程序作为基础,在操作流程上较为复杂繁琐。所以将广播电视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进行充分融合与优化升级,对于广播电视工程的交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交互建设,可以将传统的编辑模式从被动状态转变为主动选择状态。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开始使用二维码信息技术。二维码的有效应用使得节目与观众之间的实时互动成为可能。例如,某节目正在进行直播,而二维码在电视节目左下方弹出,观众可以利用移动设备扫描屏幕下方二维码参与节目互动。其中一些抽奖类、晚会类节目中应用二维码的频率较高,加强了广播电视节目的互动效果。

创新节目 紧跟时代发展

媒体融合时代下,广播电视媒体要想在日渐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中谋求长远发展,就不能只是循规蹈矩,按照传统模式进行发展。只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创新,并在节目制作中融入时代元素,才能够更好地吸引受众观看,扩大观众群体基数。例如在《最强大脑》《蒙面歌王》等节目中,观众可以通过微博话题参与讨论、扫描节目二维码讲行节目互动。这样不仅提高了节目形式的新颖性,还能最大限度上契合时代发展趋势,进而提升广播电视台的节目制作能力与播出效果,最终获取更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转变观众收视习惯强化节目多样性

广播电视媒体还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转变观众固有收视习惯。以往广播电视节目一般采用预制播出模式。具体而言,就是工作人员已经提前安排好了节目播出流程、节目内容等。这种模式下,观众会受到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而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为观众提供在线点播和自主选择平台,提供多样化节目内容,进而帮助观众养成多样的收视习惯。只有广播电视媒体为观众提供多元化的选择,满足了观众的观看需求,才能够夯实原有观众基数,吸引更多新观众收看,进而增强广播电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运营中。基于媒体融合发展环境下,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要想谋求长远发展,就应结合我国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优势,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进行创新升级。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推动广播电视媒体更好发展的关键。对此,广播电视媒体应该充分提高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认识与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在广播电视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进而助力广播电视媒体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聊城市东昌府区融媒体中心)

猜你喜欢
音频电视节目计算机网络
必须了解的音频基础知识 家庭影院入门攻略:音频认证与推荐标准篇
基于Daubechies(dbN)的飞行器音频特征提取
电子制作(2018年19期)2018-11-14 02:37:08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电子制作(2018年16期)2018-09-26 03:27:08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电子制作(2018年12期)2018-08-01 00:47:58
音频分析仪中低失真音频信号的发生方法
电子制作(2017年9期)2017-04-17 03:00:46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13期)2016-07-19 10:12:05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Pro Tools音频剪辑及修正
人间(2015年8期)2016-01-09 13: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