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是新时代背景下借助信息科技力量发展起来的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以互联网、移动数字信号、卫星等渠道为主要载体,以便携度高、操作简便的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为终端的媒介工具。新媒体传播在不少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将之运用于审计领域,能够切实提升审计实效、审计精准度及审计质量。但毋庸置疑,错位的新媒体传播会对审计质量提升产生阻碍作用,基于此,文章将重点探讨如何发挥新媒体传播对提高审计质量的作用。
新媒体传播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现存困难
影响因素
新媒体传播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包括新媒体传播通过何种形式以及如何影响审计质量两大方面。一方面,新媒体传播通过公众舆论发挥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简而言之,新媒体传播中通过对审计信息的披露以及对审计质量带有主观态度或倾向性评价的引导,使公众对审计质量产生预估。若公众对审计质量持肯定态度,则会形成正面的舆论氛围,进而推动下一步审计事务的顺利发展。相反,若新媒体传播引导下的公众对审计质量持否定怀疑态度,则可能进一步通过舆论对审计以及财务管理施压,制约审计事务推进。
另一方面,新媒体传播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更多通过隐性方式进行。即新媒体传播对审计质量的影响难以通过明确的、可量化的指标衡量其影响程度、影响持续性以及影响范围。换言之,新媒体传播更多通过口耳相传、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审计质量进行影响,这也和审计质量内涵中所体现的企业品牌与口碑的关联度有关。重视品牌形象与口碑的企业相对而言更重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也因此会对影响公众舆论的新媒体传播有更高的重视度。相反,采取粗放式发展战略的企业本身更在意经济利益的短期套现,审计报告更多为了粉饰太平,对审计质量及其带来的舆论影响不是很重视,新媒体传播自然也难以对其产生影响。
现存困难
发挥新媒体传播对审计质量的正面影响作用,一直是审计发展的愿景所在。但目前这一作用的发挥仍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
第一,新媒体传播中可能存在取证不实的情况。一方面,取证不实可能是主观原因导致的。审计质量的评估需要大量科学客观的依据,但相关材料的取证与推敲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可能形成的是相对晦涩艰深的内容,并不能在短期内切中热点、博取关注。因此,为了博取眼球,新媒体传播中的部分主体可能单方面追求传播的便捷化,采用道听途说断章取义的方式获取审计资料,获取的材料往往是经过二次甚至多次加工转述的材料,这样形成的信息自然无可靠性可言。另一方面,取证不实可能是客观原因导致的。审计行业的发展尚未完全公开化透明化,审计质量的取证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难度,甚至有企业或组织出于利益关系考量对自身进行过度美化宣传,或诋毁竞争对手。
第二,新媒体传播中行业规范不统一的困境也制约了其对审计质量的正面影响。新媒体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均能通过新媒体平台自主发声,这为科学客观全面的信息传播带来了噪声。审计质量与审计的专业性有较高的关联,专业的审计或财务、金融、经济等相关学科的从业人士更可能运用新媒体传播准确度较高的言论,而部分善于煽动和把控舆论的媒体反而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由此可能对公众造成误导。同时,新媒体传播的行业规范不统一,除了发声的门槛与约束性低以外,对信息传播中的干预也缺乏相应标准与机制。一旦信息在新媒体平台中发散,基本呈现自由传播状态,尚无明确的标准与机制进行干预拦截。
第三,信息传输有偏差。一方面,新媒体传播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还体现在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与覆盖面上。新媒体传播虽然有较高的便捷性,但由于信息量较大,很可能由于舆论惯性,在较长时间内仍保留固有信息,进而影响信息的时效性。同时,新媒体传播中接收端对大数据的自动甄别以及推送依赖性较强,一旦出现负面的舆论导向可能新媒体传播中会反复借鉴相近表述,且审计评估中也会增加对相关信息的捕捉,进而导致以偏概全,影响审计质量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审计质量对新媒体传播有反向影响作用,新媒体传播的信息与承载的公众态度往往会成为下一阶段审计报告的参考依据以及资料来源,而片面的新媒体传播则可能对审计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进而陷入恶性循环。
发挥新媒体传播对审计质量正面影响作用的策略
新媒体传播对审计质量若能持续发挥正面影响,对提升新媒体传播效率以及提升审计质量均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因此,可从新媒体传播对审计质量的正向影响路径以及现存困难的应对思路入手,激活新媒体传播动能,促进审计质量提升。
提升新媒体传播质量
首先,新媒体传播对审计质量发挥正面影响作用的前提是,保证新媒体这一载体本身是积极正面的,可通过把控新媒体传播内容提升传播质量。新媒体传播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应秉持促进审计发展、提升审计信息的公平性与公开度的原则,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因此,财经审计类的新媒体应有一定的准入门槛和资质,个人媒体也应具备一定的审计从业经验或财务审计资格,并通过实名认证等形式对自身通过新媒体传播的内容负责。通过相应的资质审核和认证,可提升新媒体传播门槛,明确行业规范,屏蔽劣质内容。同时,对于优秀的创作内容,以及确实对审计质量的改进有启发意义的内容,可适当给予创作者奖励与流量倾斜,引导公众关注高质量的新媒体内容。
其次,积极消除新媒体传播对审计质量的负面影响。基于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及高效性等特点,不实的审计质量信息很可能是通过夸大甚至捏造的形式哗众取宠,利用公众对自身权益的敏感度或关联某些容易煽动舆论的热点事件引起关注。此类不实信息對审计质量监管百害而无一利,既容易损毁公众对审计质量的认可,也容易导致审计从业者的过度敏感以及保守思维,由此,新媒体传播中的不实信息需要及时消除其负面影响。一方面,可通过提升内容翔实度保障新媒体传播对审计质量的正面影响。新媒体传播对于审计质量的评价应通过相应调研数据、公开信息整合、有效分析、专家论证等形式展现,而非凭一己之力以煽动性的言论主观评定审计质量。在大数据的传播中,对于权威机构发布的内容翔实的审计质量评价信息,可适当将其在重要的版面上推送,并为其提供热点头条机会与流量关注。相反,对于零散的主观的新媒体传播内容,则需要更严格的审核核对。另一方面,可通过相应的惩戒措施匡正新媒体传播行为。对于传播不实信息的新媒体主体,一经查实可通过禁言、封号等形式进行相应的惩戒,并要求相应的主体进行公开道歉。
最后,可建立高质量新媒体传播筛选机制。审计内容涉及很多的财务经济类专业知识,客观完善的审计报告需要翔实的调查与深入的研究予以支撑,同理,对于审计内容与审计质量的解读分析也需要较大的篇幅与较长的阅读观看时间。而新媒体传播往往追求信息的扁平化与简约性,在对审计质量进行评估时,部分急功近利的新媒体可能通过断章取义的形式进行信息传播。因此,对新媒体传播中的审计内容也要进一步筛选,可通过关键词拦截等方式筛选高质量内容,也可尝试通过信息传播渠道中公众的正向反馈如阅读时长、转发率、视频完整播放率等数据完成内容筛选。
完善新媒体传播监管
新媒体传播对审计质量的影响需要经过公众舆论这一中间环节,这也是新媒体传播监管的重点和难点。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新媒体传播的有效监管需要发挥公众的有效协同作用。
首先,可通过监督举报机制的建立完善新媒体传播监管。一方面,新媒体传播中对审计质量的不实信息可能是竞争对手释放的谣言,对于此类信息,可通过实名发布等形式约束。另一方面,将监督举报的权利归还给新媒体传播主要受众。通过新媒体平台的界面设置,公众可及时通过点击相应按钮等简便操作及时对不实内容进行举报,或要求公开相应证据信息。
其次,可通过第三方机构提升新媒体传播监管力度。新媒体传播的内容创作者和审计机构的立场存在一定的对立性,可通过第三方机构评估,最大限度确保新媒体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通常新媒体平台可以承担这一功能,这是因为新媒体平台对在其中注册的主体具有一定的背书意义,若新媒体注册主体在平台上发布了不实信息,对新媒体平台的信誉也有一定的影响。同理,如果新媒体平台上有过多的不实信息,长此以往会导致高质量用户的粘性降低,用户素质下降,也不利于新媒体平台的发展。因此,以新媒体平台为主的第三方机构应对传播内容质量进行把关监管。
最后,可通过落实责任提升对新媒体传播的监管力度。新媒体传播对审计质量影响的监管之所以难度高,很大程度上在于舆论的发散性以及难以追溯性。个体成为了新媒体传播中推波助澜的一环,又基于“法不责众”等现实原因,难以落实相应责任。据此,一方面可通过互联网数据监管手段,追溯转发、传播不实信息的个人或组织,对转发次数较多、传播覆盖面较广、负面影响较大的给予相应的惩戒。另一方面,需要从源头上对新媒体传播主体进行监管,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或管理条例,落实新媒体传播监管责任,使新媒体传播不再是可隐身的法外之地。
打通审计质量反馈渠道
利用新媒体传播审计信息的初心在于发挥监管作用,提升审计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而这一机制形成有效闭环的前提必然包含打通审计质量反馈渠道,发挥新媒体传播的真实效力。
一方面,通过新媒体传播,公众应有机会与相关审计机构直接对话。新媒体更多提供的是载体和平台,通过互联网为现实生活中交集较少的个体以及审计机构提供信息互通的机会。审计信息传递到公众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差和时间差,公众对审计质量的怀疑有时候是基于信息不对等造成的。通过新媒体传播,最大限度消弭信息在传播中时间和内容的差异,为公众提供及时了解审计质量及相关事项进度的机会,也为审计内容发布方提供公众关注点的解释机会。同时,新媒体传播还发挥着解读沟通的效用。审计机构发布的内容更多建立在一定的审计专业知识基础上,更侧重于业内人士在一定共识之上对关键问题的直接解读,而对相关背景的阐述以及基础知识的科普少之又少。而公众由于不一定具备充足的审计知识以及行业经验,对审计报告的直接阅读可能只是提取简单粗暴的结论类信息,从而断章取义地对审计质量产生疑虑。而新媒体传播则能够通过更生动形象的形式,以视频、漫画等形式,对原本相对晦涩的专业审计内容进行阐释解读,进而有效拉近公众与审计机构的距离,确保公众对审计信息获取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新媒体传播对审计质量的提升还在于通过反馈的有效落实加以推进。新媒体为审计内容的反馈提供了平台,公众对审计内容的疑问不应该仅仅是感慨和评论而最后石沉大海,通过新媒体传播的跟踪推进,审计内容的修改完善可通过相应渠道为公众提供反馈。一是及时的舆论反馈。通过新媒体传播,审计机构能够对审计质量做出保证,并就干预调整的流程等事宜做出承诺与预估。二是结果的反馈。在新媒体传播渠道促成的合力下,公众对审计质量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审计质量中的现实问题乃至潜在问题越来越难以通过转移焦点等形式不了了之。审计相关部门必须通过新媒体等渠道为公众提供有说服力的结果反馈,由此,审计质量通过新媒体传播中及时性和有效性反馈渠道的打通获得持续性的提升动力。
綜上所述,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新媒体传播是主流舆论监督路径,也是审计质量影响的重要途经。新媒体传播为审计质量公开提供载体平台,通过公众力量促进审计质量提升,但目前此路径上仍存在取证不实、行业规范不统一、信息传输有偏差等阻碍。据此,可通过提升新媒体传播质量、完善新媒体传播监管、打通审计质量反馈渠道等形式,发挥新媒体传播对审计质量的正向影响,从而提升审计质量水平。
作者简介:
李珊(1987—),女,汉,四川内江,硕士,四川轻化工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影视动画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作者单位:四川轻化工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