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茶产业是安徽省池州市石台縣的支柱产业。为促进石台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介绍了该县在茶产业方面具备的自然资源优势、产业规模优势、经营主体优势、品牌优势和茶旅融合发展优势,分析了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劳动力不足、品牌宣传力度不足、茶旅融合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并相应提出了建设高质高效基地、加快主体培育、管控质量安全、打造县域公用品牌、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和科技兴茶等发展路径建议。
关键词 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5.053
池州市石台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山区,区域面积1 413 km2,辖8个乡镇,总人口10万人。石台县产茶历史悠久,关于产茶的文献记载可追溯到宋代,是中国十大名茶“祁门红茶”主产地。石台县被评为全国茶叶重点区县、中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安徽省茶产业最具发展潜力县、全国无公害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及绿色食品(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之一。
1 发展优势
1.1 自然资源优势
石台县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昼夜温差大,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九山半水半分田”是对石台县地形的精确概括。石台县森林覆盖率达85.3%,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极高;全县域内及周边无工业区及大型工厂,因此污染较少,一年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00 d。
石台县茶园土壤深厚,有机养分极为丰富,肥力水平较高。石台县内有罕见的天然富硒地,是全国三大富硒地之一。2018年公布的石台县富硒土壤调查结果显示,全县土壤硒含量在0.048~21.021 mg·kg-1,平均含量0.556 mg·kg-1。石台县茶叶含硒量与土壤中的硒含量呈正相关,茶叶平均硒含量在0.1~4.0 mg·kg-1。
茶园多坐落在海拔300~1 000 m的山腰,茶树生长环境中水、肥、土、气条件俱佳,所产茶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品质独特。
1.2 产业规模优势
多年来,石台县茶产业持续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利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茶产业)发展、农业综合开发、硒茶小镇建设等项目,建设了大量优质高产茶园和配套基础设施。
石台县以建设“整园提质、整形提香、整牌提效”工程为抓手,推广高产优质茶园栽培技术、有机肥施用技术、机械代替人工茶园中耕除草技术等相关技术。新建良种茶园0.23万hm2,改造低产茶园0.16万hm2,完善和配套茶园基础设施近0.20万hm2,建立茶叶标准园0.27万hm2,全县茶叶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石台县共扶持组建茶叶专业社会化服务队27支,开展“五统一防”服务,实现茶园机剪全覆盖,完成机采0.31万hm2,茶树病虫草害绿色防控0.35万hm2,机耕茶园0.10万hm2,深施有机肥0.25万hm2。通过实施机械强农措施,茶园节本和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目前,全县茶叶种植总面积达到0.80万hm2(可采茶园0.55万hm2),2022年全年产茶总量5 650 t,一产产值2.5亿元、综合产值7.8亿元。可采茶园每667 m2收入超过3 000元,最高667 m2收入可达1.5万元,茶农人均收入超过3 450元。
1.3 经营主体优势
石台县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培育茶叶经营主体26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35家。龙头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市级茶叶龙头企业8家,县级茶叶龙头企业22家,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6家,并建成了超过10万m2的“石台茶城”茶叶综合交易市场。
1.4 品牌优势
石台县紧抓地域特色,培育茶叶主导品牌,培育了天方、雾里青、天方茶苑等中国驰名品牌,取得西黄山等安徽省名牌农产品5件。2022年,石台硒茶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目前,石台硒茶正在开展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已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预审。全县茶叶“三品”认证全覆盖。2004年以来,石台县连续举办20届“安徽·石台茶叶节”,每年组织县内龙头企业参加上海市、合肥市的农展,举办展示展销活动,占领开拓省内外市场,提高石台县茶叶知名度。
1.5 茶旅融合发展优势
多年来,石台县以茶为媒,大力发展集茶园观光、采茶做茶体验、特色餐饮于一体的茶乡民俗旅游。1)在产茶核心区打造硒茶小镇特色板块,如在牯牛降、仙寓山等旅游景区及周边的茶园建立集采摘加工、观光于一体的乐园,形成“游山、玩水、采茶、制茶、品茶”旅游线路。2)发掘皖南农耕文化,开展对茶歌、茶舞、茶摄影等艺术的研究与创作,每年举办石台硒茶游园、硒茶茶王大赛等系列活动,宣传当地茶文化。3)建设茶博馆、富硒文化展览馆、慢生活庄园等一批茶文化休闲体验区,让游客能够了解饮茶起源、茶分类、茶叶种植等茶文化,不仅展现了地方特色,也传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现已建设了茶旅融合景点茶园2个,茶旅精品旅游线路1条。
全县从事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的经营户现已发展到500余户,带动从业人员5 000人以上,人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
2 存在的问题
2.1 劳动力不足
石台县茶园面积已趋近稳定,但从事茶叶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大幅下降,且大多茶园位于大山深处,交通不便,山区茶园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力成本大幅度提高,造成平均单产低、收益低的问题。劳动力缺少导致茶园多年未翻耕,草害、虫害问题日趋严重,产品质量安全出现问题。
2.2 生产主体水平不足
石台县茶叶加工主体多是小微企业,主要采用半机械化加工模式,茶厂厂房简单、设备不够齐全先进、从业人员技能不足且质量意识有待提升,难以实现规范标准化生产,导致茶产业基础不牢,发展后劲不足[1]。
2.3 品牌宣传力度不足
由于品牌意识不强、发展资金不足等,石台县很多茶叶品牌的市场认知度、认同度和影响力较低。近年来,虽然石台县先后开发研制出了一些名优新产品,但是营销手段创新不足,销售渠道和消费模式简单落后,造成售价严重偏低的问题,未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2.4 茶旅融合发展水平不高
石台县连续多年大力促进茶旅融合发展,建立了游客采茶体验活动园、茶文化博物馆、富硒茶文化展览馆及慢生活茶庄园等一批茶主题休闲体验功能区。但由于资金不足、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茶旅融合示范点存在规模小、周边基础设施及旅游设施无法满足游客需求、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等问题,带动作用难以持续提升跟进,发展后劲不足。
3 发展路径
3.1 总体思路
在稳定茶园面积、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加强科技创新、完善茶叶生产加工经营体系、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坚持以质量安全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充分发挥石台县的自然生态优势和天然富硒资源优势,全面运用茶园绿色增长模式,着力推动优质茶产业率先突破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茶业强县富农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2]。
3.2 发展目标
围绕石台县“十四五”茶产业规划,充分利用当地富硒的独特优势条件,以建设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提升工程为切入点,将石台硒茶打造成全国茶叶优秀区域公用品牌。争取到“十四五”末,实现茶叶产量7 500 t,一产产值6.5亿元,综合产值20亿元,全县茶农人均收入6 500元以上。
3.3 具体路径
3.3.1 建设高质高效基地
适当改造茶园,开展相应的“改园、改树、改土”措施。针对质量较差的品种进行改种换植;针对面积较大的地块,推广“三化”茶园建设;针对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种植园,争取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3]。
争取到“十四五”末,改造低产茶园0.33万hm2,高效茶园面积占比达70%,无性系良种茶园比重在60%以上,全县茶园开采面积稳定在0.67万hm2。
3.3.2 加快主体培育
1)对现有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加大培育力度,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项目倾斜等,帮助企业做大做强。2)鼓励有实力、有意愿的返乡创业者涉足茶产业,吸引有实力的外商投资石台硒茶。3)培育农业新型经营组织,并加大扶持力度。发展壮大社会化专业服务组织,广泛开展茶园耕作、修剪、施肥、采摘等社会化服务。
争取到“十四五”末,每个产茶强镇培育重点龙头企业1家以上,每家企业年销售额在2 000万元以上;每个产茶村培育骨干企业2~3家,每个主体年销售额超过300万元;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专业服务队伍300个以上。
3.3.3 管控质量安全
注重茶园管理、加工、包装、市场流通全程质量安全管控,保障茶产品质量安全。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提倡每年通过“机械替人”深耕茶园;提高茶树配方肥、有机肥的使用率,避免完全偏施单一化肥导致土壤肥力降低;采取绿色防控手段,坚决杜绝使用茶园禁限用化学农药,特别是茶园禁用除草剂。
创新“放心茶园”星级认证模式,对申报茶园的农药残留和硒含量实行分批检测报备,对农药残留和硒含量双重达标的茶园按等级颁发“石台硒茶·放心茶园”证书;鼓励茶企对“放心茶园”的鲜叶实行溢价收购,支持“放心茶园”建设。
加强生产过程管理,建立生产全过程档案,完善质量追溯体系。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清洁化、连续化、数字化生产,做到茶叶从“茶园到茶杯”全程不接地、无污染[4]。
3.3.4 打造县域公用品牌
全力培育石台硒茶区域公用品牌,以石台硒茶引领石台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振兴乡村经济,将石台硒茶打造成中国农业优秀区域公用品牌示范。
强化相关标准,启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制订《石台硒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石台硒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办法》,进一步做到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工艺、统一包装的“四统一”。
要加大宣传力度,拓宽销售途径。1)坚持每年举办“安徽·石台”茶文化节,并充分利用自媒体宣传,特别要与央视等顶级媒体合作,大力宣传石台硒茶产品、硒茶文化。2)多渠道拓展茶叶销售市场,构建立体销售平台。3)优化“石台茶城”市场布局,建设集茶叶文化、茶艺表演、茶具展示、茶楼品茗、茶叶销售及旅游集散于一体的茶旅互融创意产业集聚区。4)鼓励茶企进驻大型商超,在县外开设石台硒茶加盟门店,扩大品牌影响范围。5)出台石台硒茶线上销售扶持政策,鼓励茶企、茶农利用淘宝、天猫等平台开展线上交易,利用抖音、快手等平台直播卖茶,拓宽线上销售渠道。
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引导有规模、有品牌、有实力、效益好的企业走出去,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杭州)、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上海农交会等国内有影响力茶叶会展活动,在推广品牌的同时交流经验、学习先进技术。在南京市、上海市、合肥市、杭州市等重点城市开展石台硒茶品牌推介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
3.3.5 推動三产融合发展
把三产融合发展作为实现石台县农民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从宏观上提高重视程度,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发展规模。1)完善茶园周边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对现有茶旅融合示范点在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
2)超前谋划,做好规划,创新发展模式,引导现有企业及创业人员积极加入,将茶旅文化、茶旅品牌、茶旅商品有机结合起来,促使茶旅融合进一步纵深发展。
深入挖掘石台县茶文化历史底蕴,推进茶文化赋能茶产业。1)成立县级茶文化研究会,梳理石台县的茶历史、茶故事、茶民俗,编排具有石台特色的茶歌、茶舞、茶艺、茶诗,形成体系完整、特色鲜明的石台茶文化体系。2)打造“秋浦河风景廊道”“硒茶小镇”“最美富硒茶园”等茶乡体验游线路,培育一批以“采茶、制茶、品茶”为内容的茶旅融合体验项目,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3)做好茶文创、茶衍生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不断丰富茶业态;在重点景区、街景、路景建设中融入茶元素,突出地方特色[5]。
争取到“十四五”末,培育茶旅融合景点茶园10个,茶旅精品旅游线路5条,打造硒茶小镇AAAA级景区1个。
3.3.6 科技兴茶
加强产学研合作,引入人才,以科技支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1)加强石台县茶产业基础研究,改进采茶、制茶工艺,提高茶叶品质。2)组建专家团队,支持鼓励企事业单位与高校、农业科学院共建研发中心、专家工作站、重点攻关工作室,合作开展技术攻关。重点攻克石台硒茶品种选育、茶叶种植加工质量安全管控、标准化加工、山区基地实用机械等方面的难题。3)推进数字化农业建设,利用“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建成基地管理、车间加工、品质监测、网络交易及品牌宣传等集成服务平台,实现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以科技促进茶产业高效发展和茶产品品质提升。
参考文献:
[1] 朱小妹,张晶.石台硒茶品牌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2(9):118-119.
[2] 桂南阳,张青,朱小妹,等.石台县硒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析[J].茶业通报,2019,41(2):58-61.
[3] 洪来生,张青,程孝明,等.对石台县现代生态茶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6(10):304-305.
[4] 唐志刚,陈孝钧,马良才,等.镇巴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讨[J].中国茶叶,2022,44(9):48-53.
[5] 沈丹,潘和平,许从付.乡村振兴战略下石台县富硒茶产业发展SWOT探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21,35(6):1-6.
(责任编辑:张春雨 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