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 张玲玲 陈晨 钱骏
脑卒中是我国高发性脑血管疾病,主要与脑血管狭窄闭塞或破裂导致血液循环障碍有关,患者发病突然,预后差,大部分患者卒中后会出现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其中偏瘫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卒中后对患者加强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升患者自理能力[2]。由于受医疗资源限制,对于病情稳定后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通常实行居家功能康复锻炼[3]。然而患者居家期间由于缺乏专人护理指导,导致其功能锻炼积极性较差,影响患者功能锻炼效果。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式属于行为转变理论,通过分析信心、动机与行为间的关系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指导可促使患者行为转变,从而提升患者遵医行为,因此该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疾病患者健康管理中[4]。近年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慢性疾病患者康复指导不受地域限制,确保慢性疾病患者居家期间仍能获得科学的护理指导[5]。以IMB 模式为指导对慢性病患者实施互联网疾病管理,能有效提升慢性病患者居家期间自我管理效能及遵医行为,有利于患者康复[6]。本研究为了能更好地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对患者实施基于IMB 模式的互联网疾病管理,获得理想的效果。
选取2021 年8 月—2022 年8 月脑卒中偏瘫患者92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相关诊断标准[7];患者经头部MRI 或CT 明确诊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认知功能障碍。排除条件:合并语言交流障碍或阅读障碍;合并老年痴呆症;合并中枢行精神并或抑郁性精神病。按组间基本资料匹配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 例。观察组中男24 例,女22 例;年龄52~75 岁,平均60.02±2.56 岁;病程28~60 d,平均45.23±3.78 d;脑卒中性质:脑梗死22 例,脑出血24 例;偏瘫为主:左侧22 例,右侧24 例;学历:初中及以下18 例,高中及中专14 例,大专及以上14 例。对照组中男23 例,女23 例;年龄52~74 岁,平均60.36±2.78 岁;病程28~64 d,平均45.36±3.82 d;脑卒中性质:脑梗死23 例,脑出血23 例;偏瘫为主:左侧24 例,右侧22 例;学历:初中及以下20 例,高中及中专16 例,大专及以上10 例。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入选患者对研究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EL2022023)。
1.2.1 对照组 患者出院时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常规康复护理指导,具体措施为向患者发放“脑卒中偏瘫康复指南”,让其居家期间自行阅读。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告知其遵医用药重要性,并指导患者通过设置闹钟提醒功能,根据闹钟提醒功能按时服药。指导患者家属居家期间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如协助患者坐在床旁,垂直双腿进行下肢伸展或屈曲运动;或让患者通过日常生活,如上下楼梯、拿杯子、刷牙等进行康复训练,患者进行日后生活时需要家属陪伴在旁。指导患者进食富含纤维素、蛋白质且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应少食多餐。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基于“互联网+IMB 模型”护理策略,具体如下:
1.2.2.1 成立互联网干预小组 小组成员由神经内科主治医生1 名,神经内科专科护士长1 名,责任护士3 名组成。小组负责查阅相关文献,并根据相关文献内容同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订基于IMB模式的互联网疾病管理内容。
1.2.2.2 设置IMB 模式互联网宣教平台 与软件公司合作,根据院内需求设计宣教平台,平台由两部分构成,即用户端和医护端。用户端由患者使用,入院后,护士要指导患者注册为平台用户,根据账号密码登录平台,填写个人信息,包括基础资料、患病情况等。用户端功能主要有知识宣教和医患沟通,患者进入宣教中心可以学习和疾病相关的知识、检查流程以及护理知识,宣教板块会根据宣教主题推送知识内容,患者不但可以学习,还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得到反馈,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宣教当中,医护人员可以上传漫画、视频、图片以及文字资料,丰富宣教内容与形式。安排医护人员在平台值班,了解患者需求,依据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帮助,实现医患之间的有效互动。
1.2.2.3 干预内容
(1)动机干预:通过访谈模式开展干预,入院第1 天进行初次访谈,主要用于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病症状态以及心理状态,并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指导与帮助,增加共情,增进医患关系。入院第2 天进行第2 次访谈,采取问题引导的方式,启发患者思维,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纠正其认知当中的偏差,让患者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比如可以询问患者脑卒中前的行为,使其思考哪些行为会导致脑卒中发生。出院前1 d 开展最后1 次访谈,让患者提出出院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患者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让家属能够掌握正确照顾患者的方法。所有访谈的时间都控制在15~30 min。
(2)信息干预:患者出院后接受线上护理干预,护士根据日常工作经验以及和患者、患者家属的沟通结果确定宣讲主题,将患者最迫切了解的知识内容作为宣教重点,宣教主题为①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②疾病发生时的主要症状;③药物的使用与注意事项;④饮食方案;⑤病情监测;⑥并发症预防;⑦二次发生的预防;⑧心理支持方案;⑨社会资源的应用。医护人员利用专业知识以及工作经验设计宣教内容,宣教形式要多样,包括文字、图片、漫画以及音频、视频等,经过其他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审核后将内容上传,并通过资料推送或者微信群通知等方式,提醒患者及时观看学习。宣教资料后面要设置知识问答题,让患者回答题目,以便于医护人员掌握观看者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程度,从而调整宣讲方式以及知识的难易程度。
(3)行为技能干预:要开展理论教育,护士要和患者家属一同制订的个性化照顾方案,护士要以“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为依据,提高家属对康复治疗的认知程度,让家属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素养。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护士根据出院后的医护需要,拍摄关于体位干预、康复锻炼以及并发症预防等项目的教育视频,将视频上传到宣教平台中,让家属能够学习到专业的实践操作技术。
1.2.2.4 实践操作指导 护士对患者家属进行理论培训后,需要对家属的实际操作情况做出考核。医院要安排护士以及康复治疗师到病房巡查,观察家属的操作情况,对于操作比较标准且态度积极的家属给予鼓励,如果家属的操作技术不够规范,则要耐心对其进行指导与帮助,使其掌握正确方法。患者出院后,护士可以让家属每日录制操作视频,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对家属的照顾行为做出指导与反馈。
(1)康复自我效能:应用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SEQ)[8]进行评价,量表包括13 个项目,每个条目赋值1~10 分,所有项目相加获得总评分,即13~13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自我效能感越明显。
(2)功能锻炼依从性:应用自拟的“脑卒中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进行评价,问卷从功能锻炼内容、锻炼时长、锻炼强度3 方面进行评价,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根据患者依从性程度依次记为1~4 分,所有条目相加获得总评分,即10~40 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锻炼依从性越理想。
(3)运动功能:应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9]进行评价,量表包括上肢功能(0~64 分)和下肢功能(0~36 分),总评分0~100 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运动功能水平越理想。
(4)生活质量: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10]进行评价,量表包括12 个维度,分别为精力(3 条目,评分3~15 分)、视力(3 条目,3~15 分)、个性(3 条目,3~15 分)、思维(3条目,3~15 分)、家庭角色(3 条目,3~15 分)、工作/疲劳(3 条目,3~15 分)、情绪(5 条目,5~25 分)、语言(5 条目,5~25 分)、社会角色(5条目,5~25 分)、上肢功能(5 条目,5~25 分)、自理能力(5 条目,5~25 分)、活动能力(6 条目,6~30 分),每个条目评分为1~5 分,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56,内容效度为0.863,提示量表信效度理想。
由2 名经统一培训的主管护士在患者入组时及干预3 个月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两组临床数据,调查前向患者讲解相关量表及问卷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在患者完全知悉后现场向患者发放相关问卷或量表,共发出问卷或量表92 份,有效回收92 份,有效回收率100%。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干预前SSEQ 评分、肢体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SEQ 评分、肢体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SEQ 评分及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比较(分)
两组患者干预前Fugl-Meyer 总评分及相关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ugl-Meyer 总评分及相关维度评分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SS-QOL 评分及相关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S-QOL 评分及相关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S-QOL 评分比较(分)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应对疾病时的信心及积极的心态,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水平有助于其更好地应对疾病,改善患者预后[11]。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丧失自理能力,患者日常生活需要依赖他人协助完成,导致患者心理负担较重,影响患者参与疾病管理积极性[12]。本研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基于IMB模式的互联网疾病管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及锻炼依从性评分得到明显提升,说明基于IMB 模式的互联网疾病管理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自我效能及锻炼依从性。基于IMB 模式的互联网疾病管理是依托互联网为载体,从而为患者提供全面而系统的脑卒中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能更有信心应对疾病[13]。同时,基于IMB 模式的互联网疾病管理通过一对一动机访谈的方式鼓励患者宣泄压力,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增强患者应对疾病的信心[14]。而在行为技能方面,本研究结合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特点,采用线下实践操作和线上视频教学等方式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脑卒中偏瘫发病机制及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从而提升了患者参与功能锻炼的积极性。此外,IMB 模式可促进患者形成积极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改变,如指导患者按时吃药、定期进行康复训练、遵循饮食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同时利用移动应用程序或远程监测设备,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行为指导和提醒,帮助患者跟踪和管理自己的行为,从而提升患者参与功能锻炼依从性。
神经系统具有一定可塑性及重组性,因此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强化运动功能锻炼能有效促进受损的神经功能恢复,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15]。本研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基于IMB 模式的互联网疾病管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Fugl-Meyer 总评分及相关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升,说明基于IMB模式的互联网疾病管理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这是因为应用互联网平台上传关于脑卒中偏瘫发病原因及功能锻炼重要性等相关知识可引导患者更好地反思影响功能锻炼的相关因素,使其能更注重自身健康行为,提升患者参与功能锻炼积极性,通过系统化的功能锻炼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16-20]。IMB 模式强调提供准确、明确的信息,帮助患者了解脑梗塞的病因、病程和康复需求。通过教育、宣传和个性化的康复指导,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状况,增加对康复方案的信心和遵循度。IMB 模式通过激发患者的内在动机和意愿,增强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为脑卒中患者提供正面激励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康复过程中的挑战。例如,通过支持群体、社交媒体平台等方式,患者可以分享康复心得、互相鼓励、建立社交关系,从而提高康复的动力和效果,进而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21-22]。
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缺乏自理能力,患者日常生活需要依赖他人完成,导致患者心理负担较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23]。本研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基于IMB 模式的互联网疾病管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SS-QOL 评分及相关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升,研究结果与王怡斐[18]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基于IMB 模式获得的结果一致,说明基于IMB 模式的互联网疾病管理可提升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可能由于基于IMB 模式的互联网疾病管理不仅能提升患者参与功能锻炼的积极性,改善患者肢体功能,而且通过动机访谈以共情的方式向患者表达内在感受,增强患者应对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提升患者生活质量[24-26]。IMB 模式通过为患者提供全面、详细的信息,可让患者更好地了解脑卒中发病原因、症状和处理方法,这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疾病,提升患者疾病管理能力,因此有利于患者预后及康复[27]。再者,IMB 模式强调增强患者疾病管理动机,激发患者积极参与脑梗死管理的意愿,通过提高患者疾病管理积极性和个性化的动机,有助于患者病情改善,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基于IMB 模式的互联网疾病管理能有效提升脑卒中偏瘫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及功能锻炼依从性,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从而提升生活质量。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信息提供方面还不够全面及准确,在日后研究中需要对信息评估方面加以改进,以便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脑梗死相关信息,包括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同时,也需要提供给患者以及医护人员一些预防脑梗死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疾病[28-30]。另外,在 技术方面还有待加强,在日后研究中需要改进现有的技术平台,以提供更便捷的在线服务,比如在线预约挂号、在线问诊等。同时,还可以考虑引入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智能健康监测设备等,来增强患者的参与感和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