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烟酸对介入治疗老年中度缺血性脑血管狭窄患者血液黏度、脑血流和血管痉挛的影响

2023-11-02 13:01何鑫何明峰王婷婷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3年5期
关键词:烟酸全血注射用

何鑫,何明峰,王婷婷

1. 开封一五五医院神经内科,河南开封 475000; 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上海 200083

中度缺血性脑血管狭窄是指脑血管出现部分狭窄,但未达到完全堵塞的程度[1],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老年人群更为常见,通常由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斑块在血管内引发一个或多个血管狭窄,血管狭窄可导致患者脑供血不足,出现头痛、晕眩和缺血性脑卒中症状,如突发性面瘫、语言困难等[2]。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和重塑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旨在通过重塑狭窄的血管来恢复局部血液供应,从而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但这种手术也有术后血流灌注仍不足和支架再狭窄的风险[3]。有研究[4]表明,注射用烟酸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促使血管扩张,改善血流灌注,此外,还可通过降脂作用预防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但目前注射用烟酸对介入治疗中度缺血性脑血管狭窄的改善效果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探究注射用烟酸对介入治疗中度缺血性脑血管狭窄老年患者血液黏度、脑血流和血管痉挛的影响,旨在评估注射用烟酸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0月—2022年10月于开封一五五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狭窄患者78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烟酸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纳入标准: (1)符合指南[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 (2)年龄≥60岁; (3)出现责任病灶或相关体征24 h以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4)本次责任血管经全脑血管造影诊断为中度血管狭窄(狭窄程度为50%~69%); (5)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以上所有标准的病例纳入本研究。排除标准: (1)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2)合并其他器官功能不全者; (3)3个月内颅内出血者; (4)血管钙化严重或存在血栓者。具备以上任意1项标准的病例不纳入本研究。本研究经开封一五五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20180312)后施行。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基线资料比较

1.2方法对照组于支架植入术后进行口服抗血小板、调节血脂药物,注射神经保护剂等常规治疗。烟酸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烟酸(吉林津升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246,规格: 25 mg×10支)50 mg静脉滴注, 12 h 1次。2组疗程为7 d。

1.3观察指标与方法(1)神经功能评估:采用改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6]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估意识、面瘫情况、感觉、躯体运动、构音、异常咳嗽、吞咽困难、步态/躯干共济失调等,总分0~54分,评分越低表示神经功能越好。(2)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7]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总分0~100,评分与生活能力呈正比。(3)血液黏度:采集每一例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5 mL,使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北京赛科希德, SA-6000)检测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4)脑血流灌注:采用颅脑CT灌注成像技术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和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5)脑血管痉挛:根据临床症状及脑血管造影评估脑血管痉挛情况。(6)不良反应:记录2组患者皮肤潮红、皮疹和血管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2组改良NIHSS评分和BI比较治疗前, 2组改良NIHSS评分、 B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组改良NIHS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而BI均高于同组治疗前;烟酸组改良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BI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NIHSS评分和BI比较分)

2.22组血液黏度检测值比较治疗前, 2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均低于同组治疗前,而烟酸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血液黏度比较

2.32组CBV、CBF、MTT值比较治疗前, 2组CBV、 CBF、 MT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组CBV、 CBF值均高于同组治疗前,而MTT值低于同组治疗前;烟酸组CBV、 CBF值均高于对照组,而MTT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脑血流灌注比较

2.42组脑血管痉挛和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后,烟酸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2组皮肤潮红、皮疹、血管损害等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脑血管痉挛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有较高的致残和致死率,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老龄人口增长,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慢性病和亚健康状态都会增加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8-9]。与传统药物相比,在病变部位植入支架和球囊可缓解血管狭窄,及时恢复脑内血液供应,但仍有术后再狭窄风险[10]。烟酸为维生素类药物,以往常用来治疗烟酸缺乏症,近年来,注射用烟酸被证明可扩张血管、改善血脂异常[11]。蒋健等[12]采用烟酸联合西洛他唑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疗效确切,改善血流动力学效果更加显著。Yang等[13]研究证实,烟酸可能通过分化簇38/烟酸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信号通路促进巨噬细胞溶酶体胆固醇的外排。

NIHSS是一种广泛用于评估急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系统,但NIHSS在很大程度上偏重于由前循环病变引起的缺陷而低估了后循环卒中的临床严重程度,改良NIHSS量表提高了NIHSS对出现轻中度症状的后循环卒中患者预后的准确性[14]。本研究采用注射用烟酸对介入治疗中度缺血性脑血管狭窄老年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并与介入术后常规治疗患者进行对比, 2组在性别、年龄、合并疾病、支架置入路径和梗死部位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排除了以上相关因素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烟酸组改良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活动BI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烟酸可更好地改善神经缺损、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Shen等[15]研究发现,膳食烟酸摄入量与老年人认知功能呈正相关,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烟酸已被鉴定为调节细胞自噬的高亲和力激活异源三聚体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偶联受体羟基羧酸受体2(HCAR2)的配体,烟酸可激活HCAR2,减少神经元营养不良和斑块负荷。此外,烟酸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可改善线粒体功能,从而补充脑能量不足,进一步改善认知功能障碍[16]。因此推测,注射用烟酸对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与以上结论相关,但确切的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脑血管狭窄会导致脑部供血动脉受限,造成脑血流量减少、红细胞在狭窄的血管内聚集,从而增加血液黏稠度,导致脑部缺氧和营养不足,血流受阻和缺氧等刺激将导致脑血管痉挛,即血管收缩,脑血管痉挛会进一步限制脑血流量,加重脑部缺血症状[17]。本研究显示,介入术后采用注射用烟酸辅助治疗,患者血液黏度、脑血流灌注和血管痉挛情况均优于常规辅助治疗,说明烟酸在改善患者脑血流方面具有更突出的效果。血管内皮细胞可释放一氧化氮(NO)等活性物质调节血管收缩与舒张,而在病理状态下,活性物质分泌异常,影响组织灌注及血流量[18]。王丽等[19]通过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模型的研究表明,烟酸可通过激活NO/环磷酸鸟苷/环磷酸鸟苷依赖性蛋白激酶通路发挥对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从而发挥治疗效果,缓解由高胆固醇血症引起的血管类疾病症状。另外,烟酸还可通过缩小脂质斑块改善血管狭窄程度,使血流灌注得以改善[20]。从安全角度分析, 2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表明使用烟酸并未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注射用烟酸所涉及的不良反应以血管损害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较多,当血管扩张后常易引起皮肤潮红或皮疹,另外,烟酸的不良反应与用药操作密切相关,若烟酸注射较快或药液混合不均匀,会导致血管短时间内过度扩张从而引发血管损害,因此建议将该药滴速维持在30~40滴/min,且使用烟酸前可服用适当烟酸拮抗类药物预防血管过度扩张。

综上所述,注射用烟酸对介入治疗中度缺血性脑血管狭窄老年患者的血液黏度、脑血流和血管痉挛情况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本研究的病例数较少,不能反映总体情况,且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患者,该指标的规律是否也存在于非老年患者有待研究。因此,研究还需加大样本量,并将研究群体扩大,对本研究的结论进行验证和完善。

猜你喜欢
烟酸全血注射用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应用快速全血凝集试验法诊断鸡白痢和鸡伤寒
相转移催化合成2-氨基异烟酸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铽-2-甲硫基烟酸掺杂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研究
注射用兰索拉唑配伍禁忌分析
新鲜抗凝全血对Sysmex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比对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