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华民族重树屈原精神,以抵御天崩地裂、长城失陷的厄运。应该说在这方面,中国新诗的创始人之一郭沫若功不可没。尤其是1942年1月2日至11日,郭沫若仅用十天时间,一气呵成五幕历史剧《屈原》。他实际上是借古人之酒杯,浇今人之块垒:借饱受强秦凌辱的楚国,来暗喻正遭遇日寇侵略的中国之现状。国民党《中央日报》,随即从1月24日至2月7日,每日连载《屈原》剧本。文艺界全力以赴,选派金山、白楊、张瑞芳等明星日夜赶排,以使《屈原》尽早出现在舞台。
4月2日,《新华日报》头版刊登以“四大空前”为广告语的消息:“《屈原》明日在国泰公演:中华剧社空前贡献,郭沫若先生空前杰作,重庆话剧界空前演出,音乐与戏剧空前试验。”4月3日,横空出世的《屈原》在重庆国泰大戏院隆重亮相,引起轰动,剧场内外挤满热血沸腾、热泪盈眶的观众。
不管怎么说,无论屈原还是郭沫若,诗人对抗日战争,还是起到了不亚于城墙、不亚于炮弹的作用。以身殉国的大诗人屈原,为了再一次靖国难,又在舞台上复活了,唱响《雷电颂》。国破山河在,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呼唤屈原,就像呼唤护国之神。
历史剧《屈原》应该算郭沫若创作生涯的第二个高潮。在对社会产生现实作用而言,并不亚于他早期的白话诗集《女神》。《女神》借“五四”新文化运动之东风,开辟了中国诗歌史的新天地。历史剧《屈原》则代表整个中国文化界,在精神上为抗日战争助了一臂之力。
(一)剧本知识资料卡
1.剧本知识
(1)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与剧本类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剧作等。它以代言体方式为主,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2)剧本主要由台词和舞台说明组成。
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在戏曲、歌剧中则常用唱词来表现。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2.剧本分类
(1)按照应用范围,可分为话剧剧本、课本剧本、电影剧本、电视剧剧本、小说剧本、相声剧本、小品剧本等。
(2)按剧本题材,又可分为喜剧、悲剧、历史剧、家庭伦理剧、惊悚剧等。
3.阅读剧本的常用策略:把握戏剧冲突、理解人物形象、品味人物语言。
(二)京味语言资料卡
1.在轻声与重声的配合运用上,如“大爷”的“爷”字,普通话应为二声,但京腔却一定要将“爷”字说成轻声。
2.儿化韵:如对人的称呼“小丫头儿”“小子儿”“老爷们儿”。
3.京味俚语另一特点是融汇和改造了许多少数民族语言。
4.京味俚语还表现在俏皮话与歇后语上。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儿”。
5.京味俚语有强烈的时代性,有的来自旧时话。如清末时称火柴为“洋取灯儿”,后又叫“洋火儿”。
6.京味俚语有其阶层性和行业性。如旧时厨行到办红白喜事的人家去准备席面菜撰,谓之“落作儿”;国药行将配方中的主要贵重药材加量,谓之“加料儿”“双加料儿”。
7.京味的方言口语具有语音丰富、活泼,也有随便、戏谑、粗俗等特征。
示例:
罗大头 别忘了你们当初是怎么把我请回来的,我一撂杆不干,福聚德就得关门。
王子西 (调解地)这是干吗?谁不知道,福聚德指着大罗一根杆撑着哪,啊?!
罗大头 (故意拿糖)今天我不烤了,你们另请高明吧!(甩手就走)
王子西 哎,楼上还有座儿呢。
卢孟实 走了,就再别回来。
罗大头 (爆发地)卢孟实!别跟我这儿摆掌柜的,你那点儿底别以为我不知道!
对话中的京语京味:
“有座儿”“我这儿”“你那点儿底”——儿化韵,带有浓郁的北京特色。
“一撂杆”“摆掌柜”——北京方言,带有北京特有的韵味,生动、地道,充满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