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全周期健康管理平台应用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3-11-02 15:06:52郑珺张磊周莉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专案建档孕产妇

郑珺 张磊 周莉

摘要:目的探讨孕产妇全周期健康管理信息平台的使用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实施孕产妇全周期健康管理平台理前(2018 年 1-12 月)的孕产妇管理情况与应用管理平台后2021年1-12月)在我院的孕产妇管理情况做对比。统计并对比两组孕产妇管理情况、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及孕产妇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孕产妇围产保健依从性、高危孕产妇管理及专案结案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早产儿、低体重新生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产妇全周期健康管理平台的应用对提高孕产妇围产保健依从性、高危孕产妇管理力度及孕产妇满意度,降低早产儿、低体重新生儿发生率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孕产妇全周期健康管理平台,高危孕产妇管理,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45(2023)03-0110-(04)

DOI:10.19717/j.cnki.jjun.2023.03.021

现代社会人口流动加剧,“二孩”政策放开后高龄产妇与高危孕产妇显著增加,“三孩”政策的出台将给高龄与高危孕产妇管理带来更大的压力,传统围产期保健工作方式难以保证孕产妇健康管理依从性和完整性。2021年开始笔者所在医院利用信息化落实《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 年版)》中重点人群专案管理核心条款要求,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等各类标准打造孕产妇全周期健康管理信息平台,提供自助建档、健康宣教、高危筛查、追踪随访、重点人群专案管理、转诊与救治孕产妇全周期健康闭环管理并将其与信息平台使用前的孕产妇管理模式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①对照组:选择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并最终分娩的10 647名孕产妇(其中高危孕产妇8 118人),其管理模式为传统纸质版登记管理,作为对照组;②研究组: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院产检并最终分娩的7 849名孕产妇(其中高危孕产妇6 890人),其管理模式为利用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全周期健康管理,作为研究组。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早孕在该院建档、定期产检并分娩;②精神正常,具备沟通学习能力。

1.2.2排除标准 ①档案资料不完整者;②仅在该院完成单项检查者;③未在该院分娩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方法如下:①首次建档孕产妇由首诊医师进行初评,首诊医师手工填写孕产妇保健手册及高危孕产妇登记本,预约并指导孕妇下次复诊时间,筛查出高危孕产妇建议其下次至高危孕产妇专科门诊就诊。②孕产妇是否按期复诊取决于孕产妇个人依从性,医护人员无从知晓。③对高危孕产妇管理仅限于门诊,住院及产后孕产妇,辖区孕产妇难以延续管理到位。④孕产妇健康教育主要采用线下授课方式,覆盖率及参与率较低。

1.3.2研究组 研究组采用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模式,方法如下:①孕产妇全周期健康管理平台的建立。引入信息平台链接孕期保健门诊、高危孕产妇门诊、急诊科、产房、产科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产后门诊等整个孕产期各个服务部门。②完善健康管理平台。一是依据《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表》和《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表》在健康管理平台中嵌入高危因素及危急值指标,对每例就诊孕产妇的相关信息进行筛选及分级,按“绿、黄、橙、红、紫”自动生成五色管理标记和队列,高危孕产妇形成专案管理;二是与院内HIS系统对接,平台自动抓取医院电子病历中住院及分娩信息,避免重复填写。③孕妇首次建档后,由导诊护士负责引导孕妇手机扫码进行基本信息填写,提高产门医师工作效率。④就诊:每次产检后由接诊医生在信息系统平台录入围产期相关数据,平台根据关键指标自动将孕产妇进行分色分类标识,复诊及住院医师均可从平台调阅孕产妇孕检历史病历及相关检查检验结果,分级管理贯穿孕产妇孕期、分娩期、产褥期全过程,囊括急诊、孕期保健与高危门诊、产科病区、产房、手术室直至42d产后复诊,孕产妇42d复诊后产后康复科医生在平台中对其个案結案。⑤随访:平台根据录入的预约复诊/住院时间,于预约前一天自动推送短信提醒,未按时复诊/住院者,平台自动显示,专职护士负责人工电话沟通及提醒。如孕妇仍未来院就诊或住院,专职护士将孕妇信息推送至辖区孕管中心做好交接,接诊医师在平台中对其个案冻结。⑥数据统计:系统可以自动生成高危建档、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产后已结案、产后未结案等表单,并具有统计及查看打印等功能,为科研项目及提高科室质量管理提供科学和准确的依据。⑦信息平台的完善。课题组不定期召开小组会议,对使用科室进行信息管理平台应用的培训,对信息平台的使用情况及效果进行阶段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完善信息平台

1.4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一般情况。比较两个观察年建档人数、分娩量、分娩量与建档人数比。

(2)评价指标。比较两组高危孕产妇管理率、高危孕产妇专案结案率、孕产妇健康宣教覆盖率、妊娠结局。

1.5统计学处理

该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比较

研究组在院建档人数、在院分娩人数较对照组有所降低,符合当下国家人口出生总体趋势,但研究组显示在该院建档并最终在院分娩比例高于对照组,见表1。

2.2高危孕产妇管理情况比较

研究组高危孕产妇管理率及专案结案率、健康宣教覆盖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3妊娠结局情况比较

研究组足月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低体重儿出生率低于对照组,一胎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讨论

(1)孕产妇病死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1]。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痫前期等高危妊娠因素。定期产检并进行高危妊娠筛查,发现问题及早干预,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障围生儿健康[1]。而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人员流动性强,在2016 年国家“二孩”政策放开后,高龄产妇与高危孕产妇显著增加,全国经产妇占比和全国高龄产妇占比呈上升趋势。产妇作为医院的重点和社会特殊关注人群,其就诊具有连续性、时间长等特点,传统手工记录的工作方式导致产科医护人员任务重复、工作量大,并且信息跟踪服务能力不强,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难以保证,数据共享较为困难,已无法满足当前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需求,不利于孕产妇服务项目的连续开展[2]

(2)孕产妇健康管理平台的使用可提高孕产妇围产保健依从性。研究组孕产妇就诊黏性、高危孕产妇管理率及专案结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孕妇在怀孕过程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均发生极大的变化。高危妊娠现象会增加围产儿患病率与死亡率,且 50% 的围产儿患病现象均是由高危妊娠所导致的[3]。“二孩”政策放开后高龄产妇与高危孕产妇显著增加,“三孩”政策的出台也给高龄与高危孕产妇管理带来更大的压力,因此定期产前检查及高危孕产妇全闭环管理,可减少产科危重症的发生,保障母婴安全。

(3)孕产妇全周期健康管理平台的使用可有效改善产妇分娩结局。研究组足月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低体重儿出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提示应用该健康管理平台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新生儿发育情况。该平台与医院HIS系统的对接,避免了信息孤岛的问题,使医务人员不仅在门诊还在住院期间均能及时获取有效信息,保证了对孕产妇的全周期健康管理及安全风险管理的连续性[4。该研究中,研究组一胎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研究显示女性初育年龄从1990年的23.4岁推迟到2020年的30.04岁[5,高龄生育的妇女不断增多,剖宫产率上升与近年高龄孕产妇比例上升有密切关系6

(4)孕产妇健康管理平台的使用可提高孕妇满意度。研究组孕产妇健康宣教覆盖率、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健康管理平台提升了对孕产妇专案管理和追踪随访力度,扩大了健康宣教覆盖面,促使孕产妇特别是高危孕产妇能及时了解并正确认识自己的孕期情况,积极配合产检或治疗,获得安全感,有效地改善了孕产妇的身心健康,通过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和干预,也积极改变高危孕产妇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促进孕产妇健康行为的改变[7]

(5)孕产妇全周期健康管理平台的建设,孕产妇信息,保障了高危孕产妇在医院能获得连贯性的医疗保健服务,提升了高危孕产妇医疗保健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使用,省去了医护人员烦琐的手工登记工作,不但节省了纸张,还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同时对孕产妇的系统管理水平也得到提高,为卫生部门进行干预措施制定提供了及时的数据信息[8]

综上所述,利用信息化平台对孕产妇的孕期、分娩期、产褥期开展全过程管理,可显著提高孕产妇,提高高危孕产妇管理率及专案结案率、提升孕产妇满意度、降低早产儿和低体重新生儿发生率,有较高的推广价值。但是受到网络、各医院信息系统接口对接等因素制约,辖区各医疗机构通过平台实现孕产妇信息共享共同管理还需要卫生行政部门的进一步推动。

参考文献:

[1]刘伟,薛会平,贾倩,李素玮.移动互联网管理模式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26):70.

[2]刘宁,陈献,李超凡,等. 互联网+孕产妇保健管理流程优化与系统设计[J]. 中国数字医学,2019,14(12):45.

[3]傅丹青.孕妇产前检查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5):155.

[4]张雪葳.孕产期信息化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9.

[5]黄匡时.中国低生育进程的结构性特征[J].西北人口,2022,41(3):1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7644号建议的答复[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jyta_gaojiaosi/202207/t20220708_644412.html.2021-9-14.

[7]阮永蘭,解红文,丁腊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高危妊娠管理平台设计与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8):1107.

[8]陈婉真,高危孕产妇管理中妇幼保健信息化的应用及对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1):161.

(责任编辑 胡安娜)

猜你喜欢
专案建档孕产妇
记录历史,传承文明
——数字化测绘建档技术助力历史建筑保护
北京测绘(2022年7期)2022-08-18 08:18:04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红心向党·创新报国”建档10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友谊医院通州院区能建档生娃了
继续强化DTS Play-Fi功能,给予客户更好的听觉体验 专访XPERL专案经理罗建豪先生
台军13项“自研武器”预算遭冻结
环球时报(2018-04-03)2018-04-03 04:26:58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路径研究
兰台内外(2017年6期)2017-05-30 06:46:38
某市某工业园多家企业违法信访举报案专案稽查
某市某企业信访案件专案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