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双双
摘要:企业财务分析是指通过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系统分析,利用相关数据、资料,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为决策者提供财务信息,以便于其做出正确的决策。有效开展财务分析工作,能够避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重大失误,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对当前我国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现状进行分析,讨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企业;财务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在此背景下,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财务分析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财务信息支持,因此优化企业财务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部分企业在财务分析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制约了其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因而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财务分析概述
(一)财务分析概念
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分析企业财务信息,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绩效和风险,并提供决策支持的过程。财务分析是会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衡量一个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标准[1]。
(二)财务分析方法
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的主要信息来源,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财务分析通过对这些报表的比较,揭示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现金流情况。财务分析工作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分析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比率分析
比率分析是财务分析的重要手段,通过计算不同财务指标之间的比率,如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和偿债能力比率,可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营效率和风险承受能力,并与同行业企业进行比较。
2.垂直分析和水平分析
垂直分析将财务数据按照项目在财务报表中的比例进行分析,揭示各项指标对整体财务状况的贡献程度。水平分析则将财务数据在不同时间段进行比较,分析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和原因。
3.经济附加值(EVA)分析
EVA分析是一种综合财务分析方法,其通过计算企业经济附加值,即净利润减去资本成本,评估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
4.财务比较分析
财务比较分析将企业的财务指标与行业平均水平、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帮助判断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和相對优势。
财务分析的方法还包括趋势分析、财务模型建立和灵敏度分析等。同时,为了确保财务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需要考虑财务信息的质量、财务会计准则的适用性和一致性等因素。
二、加强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的意义
通过有效开展财务分析工作,有助于帮助企业决策者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一)有利于企业经营者做出决策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经营者的参与,企业经营者要想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就需要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企业内部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管理。通过对企业会计报表等资料的分析,可以揭示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财务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及时发现企业内部的潜在问题和风险,对企业内部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控。这种评估和监控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降低企业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二)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
财务分析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找出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因素,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以确保企业能够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企业通过做好财务分析工作,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提高经营效率。财务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深入了解企业各项财务指标的变化趋势和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调整经营策略和方向。
(三)有利于企业更好地适应内外部环境
通过开展财务分析工作,可以使企业管理层及时了解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使企业管理层掌握市场动态,了解同行业竞争对手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同时,通过开展财务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自身的运营情况以及盈利能力,从而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经营策略和业务拓展方案。
综上所述,企业开展财务分析工作有利于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形势下,企业应该充分重视财务分析工作,不断完善财务分析体系,提高财务分析的专业性和深度,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时开展财务分析工作,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分析制度和体系,切实提升财务分析工作质量和水平。
三、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分析指标与方法运用不合理
目前,在开展财务分析工作时,许多企业过于注重财务指标的计算,忽视了指标体系中其他重要的组成部分,如非财务指标。虽然大多数企业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财务分析体系,但对于非财务指标的分析仍存在着不足,其在对非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时往往只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此外,目前企业主要是用比率法进行分析,对多因素综合分析方法不够了解。例如:在对销售增长、利润增长及资金流动情况进行分析时,仅仅利用利润增长率或销售增长率等单一指标,导致难以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
(二)管理层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不够
财务分析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企业管理层对财务分析的关注度普遍不够。目前,财务分析工作存在以下问题,导致管理层对财务分析结果的应用不足:
缺乏综合性分析。财务分析结果往往只注重对财务指标的量化分析,而忽视了与其他关键因素相结合的综合性分析。例如,忽略了市场环境、竞争对手的动态变化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
缺乏前瞻性。财务分析主要基于历史财务数据,对未来的预测和预期有限。财务分析应更加注重前瞻性的指标和方法,如市场调研、行业分析和管理层的战略规划。
忽视非财务因素。财务分析通常偏重于财务数据,而忽视了非财务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如品牌声誉、创新能力、人才管理等。这些非财務因素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竞争力同样重要。
缺乏针对性的决策支持。财务分析结果应该为决策提供具体而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对分析结果的解读不清晰或无法将分析结果与具体决策相结合的问题。
(三)非财务部门参与度较低
目前,企业财务分析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完成,由于非财务部门不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对于企业发展战略及决策缺乏深入理解,对财务分析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不足,致使非财务部门参与度较低。
(四)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目前很多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不高,在进行财务分析工作时,只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罗列,没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导致财务分析报告中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是保证财务分析工作质量的前提条件。由于财务人员在职业素养、业务能力、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不足,致使财务分析报告中信息失真,影响了财务分析报告的质量,不利于企业未来发展。
同时,很多财务人员在进行数据处理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目前很多企业都推行了数据信息化建设工作,但大多数企业中并没有专业的财务信息化部门。同时,许多企业只有数据分析人员,并没有相应的信息化部门人员,这就导致企业中有很多数据处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地落实和开展。
(五)财务信息化建设不健全
财务信息化建设不健全导致存在以下问题:
1.数据质量较差
财务信息化系统可能面临数据质量不高的问题,如数据录入错误、重复数据、数据不完整等,导致财务分析的结果不准确,影响决策的可靠性。
2.系统集成不畅
部分企业使用多个不同的财务信息系统,但这些系统之间的集成不畅,导致数据无法共享,使得财务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受到限制。
3.缺乏专业技术支持
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和维护,包括系统开发、数据管理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如果企业缺乏相关技术团队或专业合作伙伴的支持,可能无法建立和维护有效的财务信息化系统。
4.缺乏培训和应用推广
即使企业已经引入了财务信息化系统,但如果缺乏相关培训和应用推广,也可能导致员工无法充分利用系统功能,致使财务分析的应用不足。
5.安全和隐私不能得到保证
财务信息涉及敏感的财务数据,如果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不足,可能会导致财务数据存在泄露、篡改或滥用的风险。
四、企业财务分析的优化策略
(一)增强财务分析人员能力,有效运用财务分析指标和方法
企业应从根本上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企业管理层要加强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视,要让财务分析人员认识到自身在企业中的地位,使其明白企业对其的期待与要求,从而能够真正重视财务分析工作。
其次,要加强对财务分析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使其在工作中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来开展财务分析工作,加强对财务分析指标和方法的研究,并将其灵活运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企业的财务分析能力和水平,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效信息支持。
(二)提升财务分析全员参与度
目前,部分企业没有调动财务人员参与到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未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企业应当将财务分析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的主动性,使其积极参与到财务分析工作中,使财务分析工作更具专业性、客观性。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根据财务分析工作内容,为财务分析工作小组配备专业的财务分析人员,由财务负责人负责日常组织协调、沟通、汇报等工作;二是定期召开企业内部财务分析会议,以会议形式总结前期工作,查找存在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形成会议纪要;三是可以将财务分析结果作为企业年度考核、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四是邀请外部审计、税务等相关部门到企业进行专项审计或专项检查;五是定期组织开展财务分析经验交流会,将各部门在财务分析中的心得、经验进行交流分享,为财务分析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5]。
(三)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
1.建立数据采集和处理体系
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是提高财务分析应用的重要措施,企业应建立系统化的数据采集和处理体系,以确保企业财务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处理和存储的完善,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应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及时性,为财务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
2.实现数据集成和共享
将企业各个部门的数据进行集成,实现财务数据与其他关键业务数据的无缝对接,提高财务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同时,推动数据的共享和协同工作,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和沟通。
3.引入数据挖掘和分析工具
借助数据挖掘和分析工具,对大量的财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发现潜在的规律和关联性,提供更准确的预测和决策支持,如利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财务模型建立和预测分析。
4.提供可视化和实时报表
通过数据可视化工具,将财务分析结果以图表、仪表盘等形式展示,使得财务信息更易于理解和应用。同时,实现实时报表的生成和分享,使管理层和决策者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5.建立安全和合规保障
加强财务信息的安全管理,确保财务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同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保障财务信息的合规性和可靠性。
(四)加强业务与财务的融合,充分发挥财务分析潜力
企业财务人员应当及时转变工作理念,将财务分析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对企业发展战略、经营风险等方面的关注,并结合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推动企业业财融合。首先,企业可以将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与财务部门的绩效考核相结合,在业务部门业绩考核指标中加入财务指标,按照业财融合的理念对业务部门的经营成果进行分析,使其意识到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之间的联系,并将这些数据运用于财务分析工作中。其次,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打破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使业务部门能够及时获取财务部门提供的财务数据,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决策失误,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务基础。再次,企业可以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对各部门经营业绩进行分析评价,将各部门业绩指标与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进行关联分析。最后,建立激励机制,对各个部门参与财务分析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以鼓励各个部门积极参与到企业业财融合过程中。
(五)强化对财务分析工作的认识
在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下,为了适应新形势、新环境,企业经营者必须要重视财务分析工作,同时,财务分析工作也是企业风险管控、内控体系建设等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在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要通过组织开展财务分析专题培训、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教育培训等多种方式来提升其对财务分析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推进财务分析工作在企业中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进而通过做好财务分析工作来强化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五、结束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财务分析工作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为了有效开展当前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首先,需要提高企业管理者对财务分析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其次,企业应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和激励作用,以确保财务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喻英.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分析工作提升研究[J].财会学习,2022 (33):16-18.
[2]王苑雯.国有集团企业财务分析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 (16):148-150.
[3]和珍.大数据技术在企业财务分析工作中的应用策略[J].全国流通经济,2022 (09):172-174.
[4]郭婧.企业财务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 (04):111-113.
[5]吕秀.浅析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的出发点及实际运用[J].全国流通经济,2019 (03):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