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动脉血气和呼吸功能的影响

2023-11-02 23:20杨丽芹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27期
关键词:阻塞性依从性领域

杨丽芹

(明溪县总医院,福建 三明 365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病,患者长期伴随反复咳嗽、咳痰,呼吸气流不通畅、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安全[1]。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而老年人群多合并基础疾病,且抵抗力、耐受性均降低,临床治疗难度增大[2]。多种因素会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因此临床在积极有效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积极的作用。常规护理效果难以达到患者的要求。康复护理即根据患者具体状况,制订康复护理计划,围绕全面康复(躯体、精神、社会等)目标,利用护理工作,和康复专业人员有效配合,以此帮助患者达到康复或者减轻疾病、预防继发疾病的目的[3]。将康复护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能够促进患者各临床症状体征均能够较大程度好转,并获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此次研究则分析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动脉血气和呼吸功能产生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接收的31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方式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例数分别为157例和158例。对照组(n=157)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差异。对照组男79例,女78例,年龄52~88岁,平均年龄(62.13±2.13)岁。观察组(n=158)男81例,女77例,年龄50~84岁,平均年龄(62.09±2.10)岁。两组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诊断标准。②患者均知情同意。③随访资料完善。排除标准:①合并认知障碍、精神障碍者。②合并心、肝、肾、脑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中途退出。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

1.2.1 对照组 给予患者常规护理。①基础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协助患者治疗。②遵医嘱:遵医嘱给予用药指导、生活指导以及饮食指导。③常规宣教:叮嘱患者注意事项,讲解疾病相关知识。④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疏导。

1.2.2 观察组 给予患者康复护理。

第一,建立康复护理小组,对患者机体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参考以往优秀文献,利用头脑风暴形式,提出护理问题,集合制订护理计划。选择一名资历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护理组长,带头协助有关护理工作。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促使均能够掌握康复护理方法,保证护理质量。

第二,健康教育。①发放健康手册:向患者发放记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诱因、康复护理方法、康复护理重要性等有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手册。引导患者自行阅读,患者就不理解的知识点及时询问护理人员。②开展讲座:主要内容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诱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害、康复护理具体方法等。促使患者能够自身认识到疾病的危害性,康复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护理工作。③面对面讲解:根据患者理解能力、学历、当前认知度等进行面对面讲解。对于理解能力较低、学历较低、认知度不高的患者,采取多次反复讲解,示范,讲解过程中语言缓慢,通俗易懂,同时保持足够耐心,保证患者均能够有效理解和掌握。④建立微信平台:将患者拉入微信群,定期发送康复护理方法、用药时间、注意事项等内容科普文章和视频。鼓励患者出院后能自行进行康复练习,及时在群中提出自身问题,护理人员解决患者当前疑问。分析患者出院后心理情况,告知患者良好心理状况有利于病情康复,引导患者保持良好心态。

第三,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引导患者将自身真实的想法表述出来,充分了解患者的内心,进而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在和患者交流和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从语言、肢体上安抚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进行心理安慰和疏导。护理人员认真倾听患者内心想法,建立和患者互动信任的治疗氛围,使其能够在充满信心治疗环境中配合护理工作。引导患者倾听舒缓音乐,根据音乐进行呼吸训练,通过呼气和吸气,能够起到快速放松身心效果。根据音乐闭眼进行冥想,以此达到舒缓身心效果,对心理具有良好调节作用。引导家属和朋友参与进来,给予患者亲情和友情支撑,增强患者护理信心。向患者例举康复护理后恢复较佳案例,提高患者康复护理信心。

第四,呼吸康复护理。①创建舒适环境:保持室内环境空气流通,定时进行消毒、清洁,同时保持衣物和床铺整洁、干燥,避免环境不良因素刺激。②腹式呼吸:患者取平卧位,全身肌肉放松,将手置于腹部与胸腔位置,呼气时用手对腹壁进行轻轻按压,吸气时则手随着腹部向上升高,每日4次,每次15 min。③缩唇呼吸:患者将双唇缩成吹口哨状,用嘴缓慢呼气。每日2次,每次15 min。同时结合吹蜡烛训练,患者呼吸气流到蜡烛火焰倾斜但不灭,距离蜡烛距离从20 cm开始,逐次延长距离至90 cm,每日2次,每次10 min。④呼吸操:患者站立,双手叉腰,缓慢进行深呼吸。

第五,排痰护理。指导患者先深吸气,略为闭气,再以腹肌用力受缩,将痰咳出。也可以哈气方式,活动痰液,再用力咳出。较无力时,可将身体前倾20°~45°(似放松呼吸技术姿势),较易将痰咳出。

第六,康复运动。①指导患者进行全身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打太极等,每次锻炼20~30 min。②指导患者进行上肢运动,如举哑铃或者水瓶等。指导患者手臂屈曲运动,两手各握一个重物,掌心朝前,吸气,弯曲肘部,将重物举向胸前,再慢慢地呼气,然后吸气,同时慢慢放下双臂。每次运动时做2组,每组重复练习这个动作10~15次。指导患者手臂平举运动,两手朝内各握住一重物,平放身体两侧。吸气后慢慢呼气,同时平举双臂到与肩膀同高。然后吸气,慢慢放下双臂。每次做2组,每组做10~15次。从重量较轻的物体开始练习,每2~3周逐渐增加物体重量来加强肌肉的负荷。③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运动。指导患者站在一张牢固的椅子后面15~30 cm,踮起脚尖,让脚后跟离地。保持平衡,吸口气,再踮起脚尖,慢慢地呼气,保持踮起状态片刻后让脚后跟落地。每次做2组,每组做10~15次。根据实际情况,尝试单腿练习。指导患者伸大腿,坐椅子上,背部向后紧靠并且吸气。一条腿尽量伸直的同时缓慢呼气,膝盖固定姿势,缓慢放下腿,吸气。左右两腿各一遍。根据实际情况,尝试在脚踝上增加重量。每次做2组,每组做10~15 次。④指导患者进行肌力训练。依据患者单次重复最大负荷(1RM)测试,依据测试结果分级,依据级别制定运动强度,指导患者依次完成扩胸、前推、上举、屈膝、伸膝5组抗阻肌力训练,每个动作重复5次,每次维持3 s以上,每日4组,每组之间间隔休息2 min。

第七,饮食康复护理。根据患者机体营养实际状况,制订均衡、标准的饮食计划。指导患者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质。指导患者每日多饮水,以1 500 mL及以上为佳。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增加气道内二氧化碳,降低对呼吸道的刺激。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两组护理前、护理后肺功能指标水平。肺功能指标主要包括:FVC、FEV1、FEV1/FVC。②分析两组护理前,护理后动脉血气指标水平。动脉血气指标主要包括:SpO2、PaO2、PaCO2。③根据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护理前、护理后心理变化进行分析。SAS标准分界值为50分。50分以下为正常状态;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评分分界值为53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④根据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分析两组护理前、护理后生活水平。量表主要从社会领域、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方面对患者的生活水平进行分析。每项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所代表领域越好。⑤根据护理依从性调查表分析两组护理依从性。总分100分,90分以上非常依从,30~90分基本依从,30分以下不依从。护理依从性=(非常依从例数+基本依从例数)/总例数×100%。⑥根据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总分100分,90分以上非常满意,30~90分基本满意,30分以下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0.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护理前、护理后肺功能指标水平 护理前,两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分析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

2.2 分析两组护理前、护理后动脉血气指标水平 护理前:观察组SpO2(83.23±5.12)%、PaO2(52.33±7.12)mm Hg、PaCO2(60.25±7.11)mm Hg。对照组SpO2(83.27±5.16)%、PaO2(52.28±7.09)mm Hg、PaCO2(60.27±7.12)mm Hg。两组SpO2(t=3.452,P=1.008)、PaO2(t=1.352,P=0.185)、PaCO2(t=3.095,P=0.177)。护理后:对照组SpO2(89.02±1.20)%、PaO2(61.32±1.02)mm Hg、PaCO2(59.78±1.70)mm Hg。观察组SpO2(97.68±1.29)%、PaO2(80.09±1.59)mm Hg、PaCO2(42.36±1.02)mm Hg。两组SpO2比较,t=5.203,P=0.003、PaO2为t=6.024,P=0.002;PaCO2为t=7.121,P=0.012。得出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pO2、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3 分析两组护理前、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 护理前:观察组SAS评分(60.23±2.31)分,SDS评分(63.13±2.27)分;对照组SAS评分(60.27±2.33)分,SDS评分(63.18±2.29)分。两组SAS评分比较结果为t=3.020,P=1.011;SDS评分比较结果为t=2.824,P=1.013)。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30.19±1.03)分,SDS评分(30.28±1.07)分;对照组SAS评分(50.24±1.17)分,SDS评分(52.15±1.13)分。两组SAS评分比较结果为t=8.024,P=0.011;SDS评分比较结果为t=7.452,P=0.008。观察组护理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4 分析两组护理前、护理后SF-36评分 护理前:观察组社会领域(52.40±4.24)分、生理领域(56.32±4.27)分、心理领域(55.85±4.27)分、环境领域(58.42±4.39)分;对照组社会领域(52.38±4.23)分、生理领域(56.29±4.24)分、心理领域(55.87±4.29)分、环境领域(58.39±4.36)分。两组社会领域比较结果为t=5.337,P=1.021;生理领域比较结果为t=5.271,P=0.781;心理领域比较结果为t=6.101,P=1.101;环境领域比较结果为t=5.791,P=0.951。护理后:观察组社会领域(86.32±7.12)分、生理领域(82.37±7.35)分、心理领域(83.29±6.37)分、环境领域(82.71±6.28)分;对照组社会领域(72.38±5.34)分、生理领域(74.12±5.30)分、心理领域(77.42±5.29)分、环境领域(75.69±5.31)分。两组社会领域比较结果为t=7.391,P=0.001、生理领域比较结果为t=7.831,P=0.001;心理领域比较结果为t=7.820,P=0.001;环境领域比较结果为t=8.001,P=0.001。观察组护理后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5 分析两组护理依从性 观察组非常依从72例,基本依从81例,不依从5例,护理依从性96.84%(153例)。对照组非常依从68例,基本依从72例,不依从17例,护理依从性89.17%(140例)。两组护理依从性比较结果为χ2=11.098,P=0.001。观察组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6 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非常满意71例,基本满意81例,不满意6例,护理满意度96.20%(152例)。对照组非常满意66例,基本满意70例,不满意21例,护理满意度86.62%(136例)。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为χ2=13.814,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P<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引起发病的病因比较复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咳痰,呼吸困难等情况,长时间患病,还会导致心理方面出现异常,使其情绪有较大的波动,直接影响疾病治疗,并且会引起其他的疾病出现。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社会人群机体健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呈现进行性加重的特点,会加剧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患者的治疗耐受性,从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4]。本文选择的康复护理即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对患者进行肺呼吸练习、运动练习、心理指导、健康教育等。从多方面对患者开展康复护理,能够促进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增加血液运氧能力、外周肌肉力量,促进运动耐力增强,加快患者康复[5-6]。

康复护理不同于常规护理,是以基础护理为主要目标,对尽快恢复生理功能的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和指导。主要包括:心理开导和暗示、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训练、呼吸训练等[7-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对疾病,康复护理等知识认知度较低,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极容易出现不配合等情况,直接影响治疗和护理效果。除此之外,受疾病影响,患者还会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不良情绪是阻碍身体恢复的重要因素。给予患者健康教育,采取多元化健康教育方法,能够有效保障患者正确认识疾病[9]。给予患者心理疏导,采取音乐疗法,亲情和友情支撑法等,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对康复护理的信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长期性受气流限制,气道中炎性反应较明显,会引起患者支气管纤毛运动障碍,患者肺部免疫能力、抵抗能力均降低,肺部各吞噬细胞对病菌杀灭能力减弱,极容易引起支气管痉挛、导致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受到限制,运动和呼吸功能严重受到影响[10]。给予呼吸训练和运动训练,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促进肺功能恢复,进而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治疗耐受性[11-12]。通过多元化呼吸训练方法和运动训练方法,还能够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水平[13]。另外,对患者实施饮食护理,能够保障患者摄取更为充足的营养,增强其抵抗力和免疫力。此次研究分析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动脉血气和呼吸功能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采取康复护理后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水平均增高,SpO2、PaO2水平明显增高,PaCO2水平明显降低,SAS评分、SDS评分明显将低;SF-36评分明显提高,依从性明显较高,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气指标和呼吸功能指标,同时还能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改善心理状况和生活水平。康复护理符合患者护理要求,值得临床重视并积极采纳。

猜你喜欢
阻塞性依从性领域
领域·对峙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观察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