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翠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朝着实验化的方向前行,其属于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课改的根本需要。对此,教师应知晓实验教学开展的意义,在数学实验中教给学生探索知识、开发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理解上更加深入。通过高质量的数学实验教学,开阔小学生的解题思路,让数学教学的根本质量显著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育;实验教学;教育效果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开展的重要性
(一)以点到面的深入整合
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而言,其本质便是把握数学知识的实质性,可以完成数学知识的发散与延伸,把知识逐步从点连成线,然后从线连成面,最终从面连成网,以此达到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强这一特点,学生单靠头脑的想象,很难做到对数学知识立体化的理解,所以要利用数学实验呈现出数学知识。数学实验可谓是生动与抽象的连接纽带,学生能够在数学实验之中理解数学规律以及数学概念,最终自主完成知识的汇集,搭建出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系统。
(二)整合感性与理性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形式还处于“以貌取人”的阶段,在复杂数学知识理解上仍然要借助数学形象的支持。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数学认知特点,最为明显的便是感性的直接认知。而数学实验的开展,会让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全面调动起学生的触觉以及感官,让学生拥有想象力、创造力发挥的空间,以此完美地整合学生的感性思维以及理性思维,保持良好的数学思维。
(三)体现出教育的人文关怀
在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拥有大量的观察、实践、猜测、验证的时间,所以学生也会利用这一过程自主总结数学规律,这也会显著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应用能力。另外,学生在描绘、思考数学实验过程时,能够将实验的结论以及目的阐述出来,最终让更好地完成数学知识的推理与验证,具备思维整合的能力。
(四)增强数学教育的趣味性
实验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体现,不仅会让教学质量、教学效率有所提升,也会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数学实验本身具备实践性以及趣味性,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参加数学实验的兴趣。通过兴趣的支持,他们会主动加入数学实验教学中,开发自己的思维,释放自己的潜能,更好地吸收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方法
(一)完成数学实验的前期准备
为了打造出高质量的小学数学实验课堂,教师应认真完成实验前期的准备工作,在实验之前便让学生了解数学实验开展的意义,做好实验小组的划分,使学生提前知晓实验的步骤以及内容。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相关知识学习时,扇形统计图的统计内容为班级学生出生月份,在统计与制作的过程中,不但会加强同学间的互动交流,也会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扇形统计图的作用,更为直观地感受本班学生的出生月份分布情况,最终通过统计图完成相关数据的分析。
(二)创造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模式
数学实验的形式比较丰富,且不同的实验模式产生的教育效果也不相同。教师创造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模式,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这也是推进数学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对此,教师在实际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时,可开展:
多媒体实验。通过微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将小学数学课堂探究过程融合学习实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在突出课堂重难点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引导学生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时,利用微视频就很方便。通过微视频,展示用圆锥形容器装满水,然后向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里倒,正好倒了三次后倒满。这样边做实验边让学生观看视频并讲解,就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将圆锥的体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关系的探究过程用一个动态的实验呈现出来,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
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是依据实验内容,根据教学过程和结果目标,设计实验流程,指導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实施操作探索活动,并记录实验过程与结果,得出结论,反思实验过程与方法。例如:圆周长、面积、圆柱表面积、体积的计算等都适合在数学实验室内进行探究式实验教学。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设计方案、操作实践、得出结论。不仅锻炼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和深度思考的好习惯,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
制作性实验。学生在课堂中经历了实验过程,体验了数学实施,积累了动手经验。更多地指向对知识的探索与对学具的运用。学具的制作体现了对知识的运用与对学具的创造。在制作中回顾知识与技能,设计制作方案,动手制作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如:低年级学生在认识图形后,知道了一些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用彩泥揉、拍、挤、压、捏等方式去做这些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各个图形的特征。
实践体验式实验。这一形式,是在实际情景中去还原数学,在体验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如:在学校的真实环境情景中玩捉迷藏的游戏来认识八个标准方向和彼此相对位置。在放学的路上或在家中找轴对称图形,用米尺去测量自己的身高或室内物体的长度,计算它们的周长、面积等。
(三)利用合作实验完成数学规律探索
在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多多开展合作实验,带领学生在实验中感受数学知识的规律,说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不同见解。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平移》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出示几道重点习题,把其当作小组合作实验的内容,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验证自己的答案。然后,教师在白板上绘制两个相等的三角形,让其感受三角形平移的过程,之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剪出几个相等的三角形,然后展开平移运动,查看图形所发生的改变。经过小组动手实验,学生会更为深入地检验图形的平移情况。
(四)利用教具开展数学实验活动
教师应全面呈现出学生的主体位置,为学生提供自主操作和探究的机会,让学生的脑力与双手解放,并整合到一起,从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而数学实验便可以满足这一需求,会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位置,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重点。还可以让学生自制教具,在制作的过程中能让学生对教具的特点观察得更加仔细,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
(五)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小学生的能力发展离不开思维的支持,而数学思维的发展也与想象力有关。对此,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激发学生的潜力。同时,教师应多展开一些开放性较强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让其拥有创造力、想象力提升的机会。在数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全体学生,让其大胆地完成数学知识的猜想和验证,从而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内在潜能。
总结
数学实验的开展,将改变老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让课堂回归学生本位,提升学生能力与素养。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育,实验属于关键内容,同时也是增强综合素质的一种路径。对此,教师在实际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时,应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利用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创新、优化实验内容。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合作实验、教具操作实验等方法,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数学知识,以此达到发散学生思维的效果,提升数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