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超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阻挡着腾格里、巴丹吉林、库姆塔格三大沙漠南侵,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重要水源产流地。
多种因素的叠加,使得祁连山国家公园发育和保持了大面积梯度差异显著、生态结构完整、类型多样的高山高原复合生态系统,是大尺度垂直带谱的典型代表,是同纬度高海拔区域生物多样性最多、最独特、最集中的区域,是雪豹、白唇鹿、马麝、黑颈鹤、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等1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集中分布区。
在国家公园腹地救助野生动物
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处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阿柔乡大板村附近,祁连山腹地海拔近3000米的山脚下。在这里,受困的野生动物得到照料,直到恢复健康再次回归野外。
走進救护繁育站,最吸引人的是散养在院子里的一只小岩羊,时而在院子里来回地走动,时而低头啃食地上的青草。
小岩羊是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救助的第一只野生动物。2022年7月,生态管护员发现小岩羊在野外与“妈妈”走失后,随即实施救助,将它送到了救护繁育站。
国家Ⅰ级保护动物荒漠猫也是受工作人员关注的物种。“救护初期,我们将鲜肉切成薄片,串在铁丝上,挂在笼舍里,让它自主进食。”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工作人员说,由于荒漠猫是长期在野外生活的小型猫科动物,工作人员用耐心消除了它的戒备心理,使荒漠猫开始正常进食、进水,保证了荒漠猫幼崽生存必需的营养。
康复区最边上,有一只羽毛可以呈现出五颜六色光泽的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鹳。由于右翅骨折,原本是夏候鸟的它,今年暂时留在了青藏高原越冬。目前,它正在接受康复训练。
据介绍,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主要承担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监测、科学研究、开发利用等工作,承担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及栖息地恢复工作,承办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教工作和对外交流合作工作。
野生动物救护是林业部门一项重要职能,是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部门一项主要工作内容。在此之前,祁连山国家公园无专职救护队伍,装备简陋,野生动物救护相配套的救护繁育场地严重缺乏,由于缺少救护设施设备和专业治疗人员,救助的野生动物只能在进行简单处理后,送交至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进行救助。
因此,为提高对濒危珍稀动物的救护力度,保护祁连山国家公园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建设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迫在眉睫。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的建设,不仅填补了空白,也是《祁连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中重要建设内容,站点建设对保护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资源,优化野生动物临时救护站点建设布局,实施珍稀濒危物种野外救护,提升野生动物救护能力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在做好野生动物救护工作的同时,站点将积极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加强救护繁育站的疫源疫病监测意识,提高救护繁育站疫源疫病监测能力,初步建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体系,配套完善疫源疫病检测设备,与省内疾控单位加强沟通做好疫源疫病监测。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还将深度参与祁连山国家公园正在实施和计划实施的各类野生动物调查监测项目,并适当安排开展各类野生动物自主调查监测。”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该站点的职责和发展规划。“未来我们要将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作为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保护成效的展示窗口。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抓好日常事务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打造好救护繁育站的形象,增加影响力,抓好宣传不放松,提高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在初步具备救护繁育能力后,逐步转向打造符合具有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保护特色的站点。有力发挥科普宣教功能,组织师资力量定期举办培训活动,深入国家公园各个生态学校、管护站、社区等开展野生动物宣讲活动,从而形成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良好工作局面。”
科技助力旗舰物种保护
“雪豹‘凌蛰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门源县放归后,6个月内走了近800公里,活动面积约3000公里。”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着监测到的雪豹的活动轨迹。“我们救助并放归五只雪豹,分别是‘凌蛰‘祁迹‘祁妙‘踏雪‘追云,并通过卫星项圈,时刻跟踪他们的活动轨迹。”
据了解,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通过建立旗舰物种雪豹监测网络,划定雪豹监测样线。依据网络条件部署红外相机1197台次,布设面积达4000平方公里,监测到105只雪豹的分布范围及活动变化。数据显示,雪豹2021年到2022年监测次数及监测范围均呈现扩大趋势。
通过相似的方式,旗舰物种荒漠猫与黑颈鹤的活动轨迹也被绘制了出来。
数据显示,灌丛、农田是荒漠猫的主要生境,活动区域最大可达28.6平方千米,单次连续移动距离可以达到54千米。
黑颈鹤在10月份的迁飞季节,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的湿地出发,活动轨迹经过青海湖畔、飞越唐古拉山,辗转1500多公里,最终抵达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雅鲁藏布江流域。
这些珍贵的数据为雪豹、荒漠猫、黑颈鹤等旗舰物种的保护规划制定与保护行动开展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数据的背后,正是祁连山国家公园建立健全的“天空地”一体化感知监测体系:卫星遥感、40台无人机、108台高位云台、1197台次红外相机、生态定位站、气象综合站、水文水质监测站和1141名一线管护员。
据介绍,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大数据应用实践与探索过程中,相关部门针对该地区相关特点,因地制宜调整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效:
针对祁连山地广人稀,采用太阳能发电、自建光缆、微波覆盖等方式解决大面积无人区无网区供电及网络传输需求,提高生态监测的时效性和精准性;
针对祁连山复合生态系统背景,合作构建多维度的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监测保护模式,包括不同生态类型的前端感知、科研调查、样地样线、智能识别等模式,实现静态到动态,单一监测向综合监测的转变;
针对各系统业务独立运行且有交叉,标准各异口径不一的自然资源管理特点和数据壁垒现象,通过制定大数据编码体系、接口协议等标准,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向上共享、同级互联、向下兼容的数据互利生态;
针对园区复杂的地质地貌和艰苦的巡护环境,成功创建网格化巡护、离线巡护、多元巡护的智能巡护模式,并依托感知监测、协作共享数据,基于评估算法,对气候变化、生态服务价值、珍稀濒危物种种群状况等进行分析评估,为保护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基于国家公园试点和三大高地建设要求,结合祁连山保护管理、科研宣教、综合监测等具体业务,构建生态资源、科研监测、保护管理、生物多样性、科普宣教等十大应用,有效支撑国家公园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通过建立前端多维生态感知系统,实现祁连山国家公园感知监测全覆盖,精准监测园区生态资源,提升林草生态网络感知能力;通过建立标准化数据体系,深化各类数据融合互通,构建算法模型,提升生态资源识别分析技术和应用水平;通过对祁连山国家公园大数据平台提档升级,完善生态系统保护成效评估体系,打造成为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实现智慧建园;通过全面开展业务系统及数据挖掘分析,充分发挥大数据应用管理能力,最终实现国家公园智慧化管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