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混龄活动:基于儿童发展的整体改革路径

2023-10-31 23:02王禹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18期
关键词:儿童发展

王禹

摘要:幼儿园户外混龄活动打破以安全为理由、以教师为主导、组织模式单一、评估意识薄弱的诸多制约,坚持儿童利益优先,立足幼儿年龄特点、学习方式与兴趣需求,架构健康、全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目标,借助跟进式观察评估整体优化活动环境场域、教师专业角色以及质量评估导向,支持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混龄活动;儿童发展;整体改革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18-0048-05

依据《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为完善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导向的户外混龄活动场域,我们需要打破传统户外活动以教师为主导、组织模式单一、评估意识薄弱的诸多制约,依托日常过程性的观察与评估,回归户外混龄活动的场域生态,优化环境空间、材料器械、活动内容、组织方式、教师角色以及评估机制,有效落实幼儿户外活动从相对单一的身体运动向融入情感态度、意志品质、生活习惯、科学探究等完整视域的全面活动发展。

一、幼儿园户外活动存在的现实问题

伴随着幼儿游戏、学习空间的拓展,幼儿园愈发重视对户外活动实施质量的研究。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我们要强化幼儿高水平游戏和真实发展的观察评估,有效落实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然而,基于现场调研、专题教研与专家诊断,我们发现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开展还存在着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模式单一,忽视幼儿兴趣需求

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大部分园所习惯以班级为单位,要求教师在相对固定的场地进行以周或月为时间单位的同类型活动。而受限于固定地形条件、器械材料与游戏玩伴,加之缺乏有效的观察指导,整体上幼儿自由自主的游戏体验感不足,多为简单重复的低水平活动以及同龄幼儿的共同游戏;而且个体幼儿的户外活动兴趣与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高水平游戏的发展与富有差异的创造表现也无从谈起。

(二)成人主导,过度强调安全要求

以往户外活动多以教师为主导,在哪里玩、和谁玩、玩什么材料、玩多久,甚至怎么玩大多由教师决定。为避免因为安全事故引发舆情和家长追责,园所容易过度强调安全,不敢、不愿支持和引导幼儿体验具有适度挑战性的游戏与运动,甚至只组织较短时长的户外活动,导致户外丰富的课程契机被浪费,幼儿全面发展的实效被削弱。

(三)缺乏评估,弱化场域动态更新

当前,结合教师访谈、园所调研与专家诊断,我们发现户外活动存在教育目标体系不完善、幼儿发展指标模糊、具体发展水平解读不精准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户外活动实施质量的评估跟进,从而出现忽视幼儿全面发展、户外活动环境器械的优化调整不够等实际问题。

二、幼儿园户外混龄活动的价值意蕴

伴随儿童立场的重塑与游戏精神的呼唤,为破解以往户外活动中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在进行户外混龄活动的研究探索。研究主要围绕户外活动混龄模式的建设、时空环境的打造、玩法情境的丰富、游戏水平的助推以及教师支持的评估等方面进行,强调户外活动中对幼儿游戏水平的观察、对教师保教能力的观测、对课程实施质量的评估。这是体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的长久任务,是幼儿有效学习与长远发展的支架,是教师专业持续提升的要求,是幼儿园课程高质量建设提出的重要命题。

(一)凸显育人为本理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并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1]。《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要求,制定并实施与幼儿身体发展相适应的体格锻炼计划,保证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健康作为首要领域,要求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保证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提高适应能力与动作发展水平[3]。

综上所述,保障幼儿身心健康是基础,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是目标。高质量的户外混龄活动正是助力幼儿养成运动兴趣、增强身体素质、发展核心能力、锻炼意志品质的实践要求,能够很好地落实有关政策文件精神,凸显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二)提升园本课程建设质量

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要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导向。户外混龄活动课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不断丰富幼儿的户外游戏体验,通过强化教师常态化、持续性的观察进行跟进式评估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园本课程建设质量,最终实现育人目标。

1.回归对幼儿游戏权利的保障

游戏是幼儿的直接需要,是幼儿的存在方式,指向幼儿身体运动、多元探究的户外活动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我们需要革除过度考虑安全、组织模式单一、缺乏评估跟进的顽疾,将户外活动的权力归还给幼儿,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时空条件和游戏资源,支持他们在自由自主、多元互动、具有适度挑战性、充满愉悦创造性的户外游戏生态中实现健康全面的发展。

2.驱动对户外活动模式的创新

区别于传统户外活动,户外混龄活动以“混龄”为组织方式,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与异龄伙伴游戏、交往的机会,满足幼儿更多元、更开放的经验建构需要。这需要在户外混龄活动场域内,创新打造自然开放的空间,设计能满足异龄幼儿需要的游戏,并通过持续的观察测评,跟进空间的合理规划、环境的优化调整、游戏的多样设计以及教师角色的重塑,切实保障课程实施质量与幼儿真实发展。

3.强调对质量评估跟进的突破

当下户外混龄活动还存在不少痛点,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对幼儿的理解狹隘化、对混龄活动的研究不足,导致出现目标把握不清、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固化、支持策略单调等问题。高质量的户外混龄活动要求站在幼儿有效学习、获得完整经验的评估视角,系统梳理户外混龄活动中幼儿发展的全面性、活动组织的有效性、教师支持的合理性以及质量评估的全面性,切实呼应课程评价为幼儿发展服务的作用。

三、幼儿园户外混龄活动的实践策略

着眼于幼儿园户外混龄活动中的关键问题,聚焦对幼儿园户外混龄活动的价值追求,我们以跟进式评估改革的思路,立足科学常态的实证研究,持续深化以幼儿为本的课程建设路径,整体设计户外混龄活动的实践模式与优化路径。

(一)系统架构户外混龄活动的目标体系

我们组织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实践反思等方式,深刻理解各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与学习特点,准确把握户外活动中幼儿发展的整体要求和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通过“幼儿行为舉例”的方法,找准本园幼儿当下发展的显著优势和共性不足,全面梳理幼儿的发展水平、具体问题与兴趣需求。最后,形成以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总目标——培养兴趣、增强体质、发展能力、重视品质。在总目标的导向下,我们尝试建立不同年龄段幼儿户外混龄活动发展的合理期望,形成了以下具体目标:喜欢参加户外混龄活动,情绪愉悦、乐于探索、敢于挑战、善于合作;具有健康的体态、强健的体质、协调灵敏的动作与一定的力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能在混龄活动中建构多元的有益经验;具备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方法,活动中积极主动、友好相处,并能专注于探究、创造。

(二)立体打造户外混龄活动的环境场域

我们坚持儿童利益优先的环境理念,积极探索户外混龄六大基本活动区,并在开发利用园本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动态优化户外混龄活动的环境场域,满足幼儿对户外活动环境的期待。

1.革新基本的环境观念

我们打破户外混龄活动环境创设中没有系统规划、缺乏儿童视角、资源意识薄弱、观察评估缺位等局限,通过幼儿行为观察、现场调研、专题教研、观摩学习以及专家指导等,从回归儿童、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的三重视角拓展对户外混龄活动环境要素的认知,挖掘幼儿不同活动兴趣需求。在评估跟进的循环实践中,深度把握户外环境的支持功能与教育价值,树立起幼儿作为受益主体的环境观念。

2.开发多样的活动区域

我们通过专题谈话、绘画表征解读、幼儿户外活动观察等,对幼儿的具体兴趣与个体需求进行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全面勘察园所户外地理方位、软硬质地形及墙面平台等多维空间的实际情况,解析园所户外场地的空间结构与特点,有针对性地结合不同运动游戏对地质空间的条件要求,反复研磨幼儿园户外混龄活动的场地布局。《江苏省优质幼儿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2020版)》要求幼儿生均户外活动场地面积达到8㎡以上,我们充分考虑草坪、塑胶、泥土、墙面、空中、坡道乃至灌木丛等多形态的区块改造,有序推进基本运动区、自然探索区、创造性游戏区、适度挑战区、留白活动区六大基本区域的空间设置,切实保障生均活动面积的达标。

3.挖掘园本的环境资源

我们基于观察,精准分析幼儿在具体场景中的活动状态、游戏水平与关键问题,切实找准幼儿发展的需求,发现场地布置的局限,梳理器械材料的层次,关注教师指导的缺位,进而重点开发诸如可攀爬的大树、可组合的器械以及可改造的景观等资源,添置创新性的跑酷、翻越攀爬架、软式棍球等器械材料,并通过专题教研进行持续的环境资源调查、开发、利用、整理,最大程度地对户外混龄活动环境进行适宜性改造。

(三)科学设计户外混龄活动的组织模式

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户外混龄活动中,我们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每周2~3天间断性混龄为主,混班、小混龄与大混龄兼顾的组织模式。一方面保障幼儿户外混龄活动的机会与时间,另一方面兼顾不同年段幼儿阶段性发展的不同需求,切实满足各年段幼儿的差异发展、有效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根据冬夏两季的气温差异和晴、雨、霾三类天气,首先明确幼儿园一日活动作息时间安排,切实保证2小时户外活动时长。同时基于幼儿需求开发课程资源,设计如阴雨、寒冷天气下适宜的户外混龄活动内容,并逐步提升班级课程实施的自主权,允许教师基于实际情况灵活组织混班、小混龄、大混龄活动,优化户外活动课程内容,用充裕的时空条件、灵活的组织方式、适宜的活动载体保障幼儿更常态、更愉悦、更有效地体验户外活动。

(四)重新定位教师在户外混龄活动中的角色

户外混龄活动具有它的特殊性,更强调教师的现场观察和支持。我们形成了“科学观察—精准解读—有效支持”的保教行动环,强调教师专业角色由传统的时间设计者、空间打造者、材料投放者、内容制定者向安全保障者、自然观察者、游戏共玩者、智慧支持者四类角色转型。具体而言,聚焦安全维护、科学观察、共玩陪伴、能力支持的保教实践路径,强化对环境安全隐患的检查评估、儿童兴趣的调查与交流、观察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以及共玩支持的合作与引导,逐步形成“会呵护、懂孩子、有玩性、有智慧”的教师特质,切实支持幼儿高水平的户外混龄活动。

1.守好底线,做实安全维护

安全是户外混龄活动的底线,安全保障者应是教师角色的首要定位。我们组建专门的安全检查维护组,形成活动场地、器材的安全维护机制,定期在学期前、中、后全面检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做好维修护理、防撞处理与追踪跟进等保障措施。同时,要求教师充分了解极端天气情况、场地的坡度和高度以及尖锐玩具可能带来的意外风险,并借助常态谈话、过渡环节、家园共育等引导幼儿穿着适宜的户外鞋服,做实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我们还借力保健卫生条线,共同制定、完善幼儿园户外相关安全紧急处理方案,指导全体教工熟练掌握伤害事故处理流程与方法。

2.关注状态,做精全面观察

在户外混龄活动场域中,我们架构“4+1”观察模式:“4”即叙事法、取样法、检核表法、等级尺度法4类观察法;共玩、对话、理论分析、常模参照4种解读路径;建立情感呵护、优化时空创设、材料支持与经验拓展4项教育跟进策略。“1”是在上述实践整合中所创生的一种观察模式,即做好观察计划、精练观察技术、融合观察支持,能够“看见—读懂—支持”每一位幼儿,进而在评估导向下优化教师保教水平与课程实施质量。

3.聚焦需求,做好陪伴共玩

我们强调教师作为幼儿游戏“平等中的首席”,要清楚地把握具体活动区域所对应的核心经验发展功能与动作要求,全面考虑不同年段、不同能力基础幼儿的差异需要,注意场地和游戏内容设计的层次性与可变性。在幼儿出现相关互动信号时,能通过静心陪伴、互动对话、动作示范、教学指导,适宜、及时地参与游戏,有效地为每一位幼儿提供帮助和支持。

4.助推发展,做优引导支持

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是高质量实施户外混龄活动的根本追求。我们引导教师持续加强有关户外混龄活动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尝试,从而能够做优引导支持,助推幼儿发展。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不断更新观念、自我革新,适时适宜适度地通过预设闯关情境、调整器械材料、优化区域设置、变更游戏内容或启发“对抗”教师等方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效性,让幼儿充分体验、自主探究,体会户外混龄活动带来的身心愉悦感,在师幼互动、动作练习、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断跨越挑战,强化有益经验的有效建构。

(五)全面构建户外混龄活动的评估机制

评价是教学改革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课程建设质量的风向标。我们在园本实践研究中需要关注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通过跟进式改革优化的思路,切实提升户外混龄活动场域中幼儿学习的有效性、教师保教的专业度以及课程建设的科学性。通过充分学习、理解、内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目标要求与《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考察要点,我们聚焦户外混龄活动的现场观察,突出环境材料、幼儿活动、教师支持三维评估重点,强调户外混龄活动安全性、科学性与有效性的提升,并逐步完善户外混龄活动整体的机制与实操评估量表。

具体实践中,一方面我们关注过程评估,强化自我评估,注重将户外混龄活动现场评估、儿童身体素质监测、教师业务练兵考核以及课程整体评价审议相结合,切实扭转重结果轻过程、重硬件轻内涵、重他评轻自评的倾向。另一方面,我们牢固树立“以评促建”的理念,强调依托常态观察、教研剖析、案例分享、需求调查、体质测评与专家建议等渠道,持续改造、动态丰富户外混龄活动的环境空间、组织模式、游戏内容,支持幼儿成为户外混龄活动的主体,从而充分发挥户外混龄活动评估的诊断、引导和改进功能。

幼儿健康全面发展,是幼儿园户外混龄活动课程建设的要义。我们基于跟进式评估视角,在户外混龄活动课程研究中助力教师“科学观察—精准解读—有效支持”能力的提升,为每一位幼儿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架。后续,我们将聚焦户外混龄活动对儿童发展的多重价值、器械材料功能的多样性开发,以及信息技术手段在户外混龄活动中的监测等内容,深度推进高质量户外混龄活动课程范式的构建,切实保障幼儿享有幸福的童年生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導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2001-07-02)[2023-03-2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7/200107/t20010702_81984.html.

[2]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通知[EB/OL].(2022-02-11)[2023-03-2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7/202202/t20220214_599198.html.

[3]教育部关于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通知[EB/OL].(2012-10-09)[2023-03-2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7/201210/t20121009_143254.html.

责任编辑:丁伟红

猜你喜欢
儿童发展
浅析父母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国内外关于同胞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
幼儿园环境与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之我见
我国儿童户外游戏发展现状及国外经验的启示
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幼儿的影响与对策
从积极视角探讨视频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基于Android平台的执行功能评测系统设计
区域游戏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论教辅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新定位及使用策略
民间游戏在幼儿体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