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源
我是 20世纪 80年代后期入职成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与今天的许多年轻教师一样,我们那时也追 “星”,尤其崇拜 “南钱北魏 ”,也就是上海的钱梦龙老师和辽宁的魏书生老师。如今想来 ,与其说是崇拜其人 ,不如说是崇拜其教育教学的智慧和艺术。
当年 ,我们也倡导苦干 ,但更信奉 “苦干加巧干 ”,而“巧干 ”似乎更讓人垂青。仍记得钱老师那些精彩的课堂场景 :或明知故问 ,顺由学生抛出问题 ,指引学生步步探讨 ;或欲擒故纵,挑起 “矛盾 ”,引发学生讨论甚至争论 ,让学生越辩越明 ;或后发制人 ,“鼓动 ”学生提问 ,又把问题 “还”给学生 ,启发学生逐个击破 ……一个实验、一幅简笔画 ,都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句反问、一个玩笑 ,都能把学生的思考引向纵深 ,且几乎每招都 “敲”在语文上 ,不偏不倚。魏老师用一棵知识树 ,帮助学生梳理语文知识 ,给学生鲜明而直观的印象。他做班主任的理念和方法更令人敬佩 ———“事事有人做 ,人人有事做 ”,既增强了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 ,又大大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率。我们是学着他们的样儿教书育人的 ,彼此交流的也常是上课与带班的巧法妙招。
几十年过去了 ,“巧干 ”鲜有人提及 ,“苦干 ”似乎成了主打的行动准则。虽然在一些研讨、竞赛活动中 ,大家还是会为那些精巧的设计、精妙的点拨喝彩 ,但在教学实际中 ,教师更多的是在拼时间、拼体力 ,学生则在不断地做题、对答案 ,双方俱苦 ,成效却不大。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语病屡见不鲜 ;读一段陌生的文字 ,会读错若干字音 ……基础没打牢 ,只知道刷题,素养如何提高 ?可见 ,一味地 “苦干 ”是不科学的 ,也是不可取的。
还是要向 “巧干 ”要效益。首先 ,得研究学习 ,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能力 ,因材施教 ;其次 ,得引导学习 ,以有益的实践活动创任务 ,以良好的学习方法做示范 ,让学生学得轻松、得法 ;再次 ,得推进学习 ,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学、自查、自省的习惯 ,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些都需要教师动脑筋、想办法。
怀特海曾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说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富有创见的智慧。”当教师都崇尚 “巧干 ”时,教学效益将会提升 ,学生富有创见的智慧也会悄然萌发、生长。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