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对策研究

2023-10-31 08:58曹婉蓉
中国军转民 2023年18期
关键词:弘扬革命中国共产党

曹婉蓉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是一项重要工作。新媒体是一种快速发展的传媒,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给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播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要始终把握思想的主动性,引导新的社会风尚,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为社会的良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一、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面临的挑战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对高校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创造了更多便利条件,也给高校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带来了挑战。

(一)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不利于高校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

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对外来思想意识缺乏辨识度。当前,互联网上的政治文化主要是通过自媒体这个平台来实现,而新媒体则是以“技术”和“工具”的形式来实现的。大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阵地,随着新媒体传播手段的日益丰富和发展,大量的不良信息涌入了部分大学生的头脑,让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产生了模糊的认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手机、网络等电子设备,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西方社会价值观念、思想观念的传播,使得马克思主义受到了新的冲击。

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认识存在偏差。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积极思维的人群,同样也需要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念来识别信息的真实性和真实性。部分大学生受到各类媒体资讯的影响,对其产生了错误的理解,没有意识到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赖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指引,从而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内涵产生了模糊的理解,给其接受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1]。

(二)高校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主客体的积极性不高

1.高校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缺乏新媒体意识。大学里不乏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承者,但却缺少既精通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基础理论,又精通新媒体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大学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播者主要是那些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有着深刻研究的资深教授,但因为诸多原因,他们相对没有机会接触到新媒体,这也是大学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播的一个不利因素[2]。

2.高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播受众积极性不高。一种文化是否能够说明事实,是否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是否能够为传播主体提供益处,这些都是评价它是否被认可的一个重要指标。没有这些,这个文化就很难获得个人、集体和社会的认可。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和平的年代,经过改革开放,我们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们的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却是从那个战火纷飞、物质资源极度匮乏的年代里衍生出来的。因此,现在我们不能站在当时的位置上,真切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从而导致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播受众的积极性相对不高。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能力有待加强

1.高校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内容缺乏吸引力。目前,高校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播主要是以理论化的方式进行,而各类学生团体所进行的新媒体活动也主要是以政治化的方式进行,其影响力仅限于某一特定时段,还不足以引起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共鸣。在大部分高校自媒体平台上,都会推出一些跟政治有关的活动,但是他们所传播的观点也是有限的,缺少了创造性,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强,而且内容的更新速度较慢,与大学生之间也缺乏互动[3]。

2.高校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播方式比较落后。目前,大部分高校新媒体平台使用的是微信公众号,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相关内容推送出去,而忽视了新媒体的复合性和交互性,仍在单向地给大学生进行灌输,忽视了新媒体已经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变革,导致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高校传播者对新媒体的工作不熟悉,不了解新媒体的工作方式,不能将新媒体的各类运作逻辑、应用形态等特性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措施

(一)注重提升高校新媒体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新媒体工作者是引领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要保证高校新媒体舆论的正确导向,就必须保证新媒体新闻的发布者和传播者都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作为一名新媒体工作者,必须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和马克思主义修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思想和意志。大学新媒体人肩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职责,必须具备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素养,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能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成为传播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的楷模。在新媒体环境下,弘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要建设一支专业的科研团队,并加强科研人员在大数据方面的知识更新,推动大数据技术应用。也要建立一支由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者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人员组成的教学与研究队伍,以大数据为载体,为弘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提供技术支持与队伍支撑。

(二)完善高校网络法律法规体系和网络道德体系

在高校传播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过程中,新媒体网络的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信息量巨大,构建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对高校新媒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的网络管理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正确认识。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不容忽视,德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高校应强化新媒体从业人员的德育素养,从健全高校网络法治与网络德育的入手,为高校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三)优化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传播形式

以往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弘扬存在很大的阻碍,其内容单调、形式单调。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要关注并积极地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播方式进行优化,做到内容的丰富与形式的多元,进而推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高校的传承发展。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网站和软件应用在互联网上占据着一席之地。而且,由于这类媒介的数量越来越多,他们在互联网上的使用者也越来越多。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突破以往的固有限制,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微信、微博、QQ、知乎,来培养高校新媒体传播团队,让他们每日都有规律地发布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有关内容。同时,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宣传,把有关的理论做成动画视频和短片,让学生更有兴趣了解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网络语言具有通俗性、简洁性、新颖性和趣味性,应充分发挥其优势,在高校校园内进行有关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理论宣传,做到理论的专门性和理论的生动性相结合,切实促进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高校的传播。

(四)提高新媒体背景下传播受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大众传媒的热情不高,其原因在于其传播内容不够吸引人,传播方式太过单调。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在传播方面,我们可以把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拍成影视作品;动画公司可以通过塑造相应的动画角色,使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更加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游戏软件开发公司可以将革命纪念地的背景地址设定为游戏场景,并添加解说,让年轻的游戏玩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革命精神。在网络时代,不能将受众当成一个被动接受的对象,也不能一味地进行单向的传播,而是要让受众参与其中,并引导他们积极地进行互动,让他们畅所欲言,合理地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认同,使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有更深刻的认识,并积极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

三、结语

在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因特网作为一种新型媒体,给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播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与充沛的推动力,是推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高效传播的一股重要力量。在网络环境下,推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大学的传播,必须重视其内涵的拓展。为此,应坚持内容专门化的原则,将当前国际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新内容、新现象纳入各类新媒体平台,使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内容既能在理论层面上跟上时代步伐,又能在具体内容上进行创新,使内容“保鲜”并持续更新,以提升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推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播。

猜你喜欢
弘扬革命中国共产党
弘扬爱国精神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弘扬“最美” 打造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