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宝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科技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60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越来越受到相关研究学者的重视。除了常见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空间之外,一些城市中的街道景观也成为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丰富了公共文化空间的形态和内涵,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城市增添了新的亮点。因此,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1]。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功能与需求方面具有有益身心的作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应注重空间营造、空间设计、地方特色和审美风格,既有文化内涵又有美学品位,既有颜值又有益身心,能够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放松、轻盈和愉悦;具有互益共赢的作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城市的文化客厅,是人们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作为经常性举办丰富的阅读、创造、分享的活动空间,能够使城市居民在这种空间当中会聚和交流,使空间与人、人与人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实现参与者与组织者的互益共赢;能够进益智慧,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文化交汇空间、情感的表达空间、智慧的创造空间、成果的分享空间、乐趣的体验空间,在这个环境空间内,可以获得品德与精神上的进步,不断的进益智慧;增益文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新平台和载体,是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空间,能够不断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彰显城市文化涵养,提升城市新形象与精神文明建到达的新高度。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代入能够帮助街道景观重新设定空间功能。从公共交往功能来讲,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出现是针对大互联网虚拟交往平台的必要补充,能够改变社会公共领域空间的部分组成,重新定位作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价值和功能,有利于推动人们相互沟通和交往的认同感。能够帮助街道景观引入新的人文内涵。从公共文化的人文内涵来讲,新型公共文化的产生承载了不同城市的文化特色,在公共文化生活和创意服务上引入了不一样的文化内涵,改变了单一、直面式的文化表现方式,丰富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内涵,提升了人文关怀的温情和温度。能够帮助街道景观得到新的参与群体。公共文化设施只针对特定的人群提供单一的服务是人们对该空间的一贯认知,新型的公共文化空间改变了该空间原始的设计定位,并且能够吸引城市中不同的群体参与进来,很多城市街景空间成为广为人知的网红打卡地,完成了把城市空间建设为人们所需求的、向往的新型的公共文化空间的目的。
街道是辨别城市和认知城市的重点要素。因此,街道景观就是城市中最有生机活力的空间形态,其本身就展现了城市的人文背景和文化特征。从空间结构上来讲,街道景观是指一切实体建筑围合起来的室内景观空间以外的一切室外景观的形态[2],如街道、广场、口袋公园、外部庭院等生活空间。从景观环境构成上来讲,街道景观是人们与社会互处的活动空间。其构成要素与人有着直接的联系,一个好的街道景观空间能够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感受,提升城市氛围感。
2.1.1 城市建筑
城市建筑是街道景观的核心要素之一,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城市建筑的风格、历史背景、文化带入都能够给整个街道空间营造新的文化氛围,其城市建筑的造型、尺度、比例、风格、高度及色彩能够延伸到城市街道景观中,形成与街道景观风格一致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沿街建筑是街道界面的主题,与周边环境的协调设计直接反映了街道景观的艺术美学水平。因此,沿街建筑的外立面在设计上应从整体出发,根据街道特点、建筑性质、街道设施、区域气候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注重城市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关系,让其相互之间具有连续性。细节上从建筑的肌理、装饰方面应能够体现其设计风格,活跃街道景观的气氛,给人以舒适感。
2.1.2 城市绿化
城市绿化是组织街道景观的空间的重要手段,体现着城市街道景观的格局。一般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植物造景和规划设计[3]。城市绿化的作用不仅仅在于美观,还有着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保护路面、维护交通安全等作用。街道绿化主要包括街道两旁及分隔带内种植绿化、停车场绿地、街道广场、口袋公园以及商业外绿化等,一般以乔木、灌木、草坪和花卉搭配,通过不同的造型、组织方式和颜色搭配进行规划设计。在植物配置方面,在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应更注重地域性原则,根据不同区位的气候、土壤、水分等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配置,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进行合理配置,空间景观更加丰富,最大限度地延长植物的绿期,根据不同的种植方式,来丰富街道景观空间层次,满足人们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绿化的需求。
2.1.3 城市景观节点
城市景观节点是连接街道景观的重要枢纽,体现着城市街道景观的连续性。城市街道景观中的景观节点主要包括城市广场、标志性建筑物、街道绿地、街心花园等。这些节点一般为城市中不同空间的结合点或控制点,反映着该区域内自然环境、区位条件、文化、民俗等方面的特点。城市的景观节点也同时满足着人们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需求,在具体设计中应充分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注重老年人和儿童以及残疾人的心理特点和对环境的要求,打造一个能够体现城市文化底蕴的城市空间景观带。
2.2.1 城市停车场地
城市停车场地是城市公共空间内向不特定的社会公共开放的机动车停放场地。主要包括城市道路范围内统一规划的临时停车泊位和在道路外公共土地上建设的停车场[4]。由于私家车数量增多,占用行车辅道和人行道等公共空间,造成了对城市街道景观的破坏。因此,应合理布局停车场加强对停车位的管理。应把单纯意义上的停车场过渡为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满足多重要求的新型公共停车空间。在规划设计上应与街道周围环境、建筑、绿化相适应,协调好城市停车场地的功能性和生态美化性。在细节设计上应注意进出口、路标、附属设施的形态以及绿化围挡等景观要素,创造一个符合城市文化需求的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2.2.2 城市道路铺装,基础设施
城市道路铺装是城市街道空间和环境设施系统中的重要内容。主要作用为交通与指导控制游览方向、分割与组织空间、承载基础、保护景观环境、改善小气候、美化环境等作用,以导向型和装饰性服务整体公共文化空间。因此,在规划设计上应以创造一个便利、安全、快速行进的通道为目标,满足人们在功能和艺术上的需求。城市街道基础设施是为满足人们完成日常活动、感到舒适和方便的设施。包括休息设施、绿化设施、卫生设施、观赏设施、附属设施及其他设施。构成街道空间和景观组织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能够体现城市特色与文化内涵。这些设施往往通过富于艺术性的设计手法,在街道中起到休憩和美化等功能。
2.2.3 城市夜景照明
城市夜景照明是指除功能性照明以外的针对美化夜间人文和自然景观的照明。夜景照明的主要方式有投光照明、轮廓照明、负轮廓照明、霓虹灯照明、内透光式照明、探照灯照明等[5],其是指以不同的照明方式把灯光投射在不同的载体形态上塑造夜间的街道景观环境。一般在设计中建立在已完成的街道景观基础上,是对相同空间、不同时间的街道空间进行的二次设计。完善的城市夜景照明能够为居民的夜间生活提供一个舒适且具有安全性的人工照明环境。
为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推动国家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街道景观作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一种,应集艺术美学、舒适整洁、开放包容、智能等多功能为一体,努力提升城市公共文化品质。街道景观是一个能让人们参与各种活动的公共场所,也是城市内涵的展示窗口,能够直接反映城市的文化内涵,在功能上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在精神层面为人们提供信息沟通的渠道和文化传承的传播方式。街道景观转型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过程中,前期需要对其现状进行调研,对周边人群进行需求分析,对文化进行梳理,了解周边生态环境,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设计方法。在街道景观设计中景观要素要遵循提出的设计原则,秉承以人为本、开放共享、生态和谐、文化传承的设计理念来建立一个保障安全、健康活力、绿色生态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3.1.1 美学与功能相结合
街道景观作为新型的公共文化载体,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美学追求,设计中必须强化美学运用,建设更注重美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同时,也要考虑其功能性,因地制宜地划分功能分区,提升空间的利用率,满足人们对新型公共空间的功能需求,既美观又实用。
3.1.2 凝聚和引导并重
街道景观作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新的空间形式,为人们提供了学习、交流、分享、互动的新场所,不仅能够重凝聚群众,也能够引导群众。
3.1.3 悟识和践行同步
街道景观作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应倡导学习、阅读、思考、创造,倡导志愿服务,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坚持以志愿服务项目为载体,使悟识和践行同步,真正实现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提升境界,提升品格,提升文明。
3.2.1 建立城市慢行网络交通
城市慢行交通主要是把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有效解决快慢交通的冲突[6]。在街道景观设计中利用绿色廊道将城市中慢行道路、慢跑道,把细小的、零星的公共文化空间与城市大场域连接起来,形成环状的生态空间。在老城区践行慢行道的连接,以针灸式、见缝插针的方式建立微型绿道系统,因地制宜、灵活地连通慢行绿道系统,满足出行者便捷和安全的需求。如,秦皇岛市西环体育公园,其项目主要包括西环路现状林带及原铁路废弃用地,通过对原铁路废弃用地地形整理及植物景观绿化、新建非机动车与健身步道、林带的林下空间并种植植物、设置服务设施及景观照明灯、对现状铁路桥和现状沟渠进行通行改造,为城市增添集休闲、游乐、运动、健身为一体的全新景观带。贯穿公园绿地,提高公园的使用效率,将被围墙、城市道路分割,相互独立、分散的城市公园对外开放,转换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并用慢行网络交通连接。如,在城市中建立线性街道景观,通过连接小型城市公园形成公园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舒适和便利。改造闲置公共区域,改善生态环境。引进城市文化要素,塑造社交活动空间,重新规划安全舒适的慢行街道景观,使城市中心通过绿道与其他空间相连接。对闲置公共区域进行再利用已经是公共文化空间开发的重要手段,如秦皇岛市的西港花园是由老码头及其附属设施改造而来的,其观海步栈道可以纵览整个西港区全景,是将区域内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激发了城市的生活与交往的活力。
3.2.2 突破红线,统筹规划
通过突破设计红线的方式来规划红线内外空间,能够将街道景观内部与外部空间有机结合,互相作用,形成有层次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创造城市灵活生动的新界面。其方法是将原本统筹规划的人行道空间、围墙等硬性分割打破,形成交互的、有层次的空间系统,将城市内部的公共空间互相连接。将政府提倡的建立开放式街区进行推广,打破街道与围墙的限制,将区域内的建筑、居民、街道、生活公共空间联系起来,进行整体的规划和整合。针对人们将街道景观作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心理需求以及生活习惯,在城市空间中,边界区域是比较受到青睐的,既能够让人们得到优秀的视角,又能够得到心理上的安全感。根据这种需求,街道的红线区域就给人们提供了最佳的休憩场所,在设计上设置休憩空间能够大大加强其利用率,在这里也要保证安全性,丰富空间界面,让人们在这里有所停驻。针对人们的行为习惯,对于固有的城市界面分割,可以利用丰富多效的设计手法,如可以利用矮墙、地形、公共设施以及多层次的植物种植方式,建立半通透的开阔式空间,并且贯穿街道,突破红线,形成带状的街道微口袋空间,这样打破了固有的线性空间,给人们提供了通透式的交往空间,使街道变得更有趣味性和亲和力。如,秦皇岛市河滨路城市公共艺术街区街景规划设计,就是将城市街道和沿海景观进行统筹设计的典型案例。不仅创造了高品质的文化空间,而且也展示了秦皇岛地区地域文化,打造集公共性、艺术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因此,在设计中既要考虑城市街道的公共性,还要考虑其文化性。规划后的空间应能够满足人们散步、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的需求。通过借鉴优秀案例可以将街道整体进行统筹规划,重新分配车行与慢行权属,改变车道规划,在街道中间增设公共空间,为行人提供更多的街道服务设施,并且能够增强行人的安全性,加强道路两侧的联系。若不想改变红线,还可以将直路改为异形路,打破传统的线性设计,使空间具有收放变化,扩大公共活动和服务设施的空间范围。
3.2.3 注入多元文化,传承地域内涵
不同的街道景观功能不同,展现的面貌和配套设施也不同。通过不同的文化注入,街道景观也就呈现了不同的特色。街道景观反映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和内涵,更应该融入邻里文化,让其有生命、有温度。在设计中应引入以人为本的多元化价值观,景观设计多元化,并且鼓励多元化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发展。街道景观本就属于公共文化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大多数居民设立的,在构成要素和形式上都应满足不同的需求,既要有整齐划一的主干道,也应该有热闹趣味的邻里小巷,百变的空间形态引入多元的文化气息,将设计语言和景观要素结合,将街边生活引入景观设计,将街道景观变成人们一部分的生活载体。秦皇岛市的北戴河石塘IN巷主题街区就很好地体现了多元包容的设计原则,街道串联了特色建筑和公共休闲空间,非遗物质文化、城市书吧、互动式灯光喷泉等设计景观节点给人们带来了一站式娱乐体验。
街道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也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内涵,但不断更迭的城市建筑,让人们慢慢忘记了城市的变革和经历。一些老街区就像城市的勋章一样,守护下来了一部分城市的记忆,因此,在设计时应发掘街道记忆,将其保护和传承并且融入到街道景观的设计当中。秦皇岛市探秦皇潮活文旅街区就是在巧妙地保留了老街区传统历史韵味的基础上,采用“开放式步行街”模式,保留了原有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除了对文化记忆的发掘与表达,也应该将市民的文化生活融入设计中,提倡街边高质量的文化生活,提供合适的场地,研究使用者的生活习惯,使之更好地服务所在街区,街道特色与街道空间和景观元素结合来丰富街区形态[7]。
3.2.4 场地重置,满足城市微更新
不同的街道属性其使用者和空间利用方式不同,设计者需要调查和响应使用者的需求,来满足使用者在不同层面上的需求。因此,设计师应根据不同年龄、性别的使用者,考虑其走路的速度、方式、感觉以及对公共设施的需求来不同程度地对街道景观的场地进行重置。而解决街道空间的根本方法就是重新梳理街道功能,使之井然有序。如,留出充足的共享单车存放场地,在区域入口专门设置快递外卖接收空间等。因此,利用新的手段来重新组织街道功能空间,统筹空间场地,对街道景观合理安排与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使用功能,慢行道一般划分为4个区:临界区、行人通行区、种植缓冲区、路缘区。现对慢行道分区功能上的设计提出建议。
临界区,是指靠近建筑一侧的区域,通常作为建筑的延续。合适的临界区可以增加行人对步行和骑行的吸引力,临界区可以提供公共座位、公共艺术品、照明、遮阳蓬等设施。
行人通行区,行人是城市交通系统中最脆弱的道路使用者,在行人通行区要注意营造安全、舒适的步行环境。在设计上必须与其他设施连接畅通,满足最小净宽度和残疾人设计要求。其路面宽度至少能够满足2个人并排行走。其区域主要针对行人或少部分“微动出行者”使用(如滑板车等工具)。
种植缓冲区,路缘和行人通行区之间的区域。是步行和机动车通行之间的重要缓冲区域,能够满足人行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也用于植物种植、摆放街道家具等设施、生态种植池和休息空间。为避免高温和强光产生的过多接触热量,在设计上还应该考虑降温手段,注意植物在人行路上的阴影覆盖率应大于或等于30%。
路缘区,临近人行道的区域,由多种类型的不同元素组成,也具有多种用途(如过境装卸、乘客换乘、停车场等)。能够满足停车、共享单车停放、人行道延伸、雨洪管理及临时路边活动等空间需求。
“街景”作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需要在城市的整体建设中重新合理的规划布局,使其作为标准配置融入到未来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将其嵌入到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街景”设计中,艺术的引入可以提升公共空间的视觉体验,增强空间的艺术性和可识别性。通过功能上的整合和重置,智能化的改造,能够打造出一个安全、高效、便捷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合理利用闲置空间,借力城市更新,推动街道景观跳出固有形态,巧妙植入传统文化,打造、老旧小区街道改造等民生工程,使街道景观和公共文化有机融合。不断探索复合型街道景观形态的发展,打造公共文化空间新形态,以多元、多样的空间来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质量。“街景”作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理念的提出是在国家政策的保障下,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方式,提出的合理的发展策略。其利用需要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方法落在实处,建立有效机制,才能不断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