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瑄 葛家玉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以其丰富的资源供给、快速的共享传播、强大的交互功能等优势,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传播信息的主要载体。与此同时,各类社会思潮通过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给高职院校网络育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网络思政育人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但仍然存在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建设不完善、教育认知存在差异等现实问题,对此,应通过优化网络思政平台、丰富网络产品供给、开展网络思政研究引导、做好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构建网络思政工作体系,形成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和引导权,实现智慧思政网络育人。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院校;网络育人;实践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9.040
1 研究背景
统计数据显示,QQ、微信、抖音、微博、B站等新媒体平台都是高校学生手机上使用率较高的APP,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环境下成长的青年大学生,从学习到娱乐都对网络有着很深的依赖。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较前一年增长了354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5.6%。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以其丰富的资源供给、快速的共享传播、强大的交互功能等优势,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传播信息的主要载体。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而言,新媒体平台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必要的延伸和补充,也给高职院校网络育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来夯实网络育人“共同体”、绘就网络育人“同心圆”,凝聚社会舆论力量,铸就坚实的社会发展精神基础,成为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育人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2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思政育人的理论基础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涉及三个重要层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二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2.1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概述
首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终身追求的价值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包含了人的智力以及体力的全面、和谐和统一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满足自己快速获取信息的需要,这对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各高职院校利用新媒体平台面向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其次,马克思关于交往的阐释与解读对研究运用新媒体平台提升网络育人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意义。将特定的教育内容以新媒体平台为载体进行发布,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以微信公众号为例,教育主客体在浏览、点赞、转发、评论等互动中,进一步加深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如今,大学生逐渐把各种新媒体平台作为自己网络生活的主体,沉溺于虚拟空间的同时导致实际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越来越淡薄。高职院校要运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引导大学生从虚拟网络回到现实交往中去。
2.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至关重要。充分发挥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功能以此达到育人目标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需要通过建设和宣传优秀网络文化,引导大学生提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明辨是非能力,提高网络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委《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加强网络育人。提升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的服务力、吸引力和黏合度……发挥新媒体平台对高校思政工作的促进作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发展人,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要根据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不断丰富校园网络文化内容,产出与大学生校园生活息息相关的网络文化作品,用大学生喜欢且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网络文化传播,以此不断促进其自身的全方位发展。
2.3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相关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涵盖的是所有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的外界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含校园、家庭以及社会,这三个环境因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抖音、微信、微博和微视频等网络平台正以资源丰富、传播迅速、互动便捷等特点抓住了大学生的使用偏好。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所运用到的传播工具,新媒体平台的兴起变革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形式。高校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还能帮助其坚定政治立场,升华心灵、提高精神境界气。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进行沟通交流、获取信息的不可或缺的载体形式,无人不网、无处不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真实写照。青年学生是网络用户的主体,决定了网络思政教育必然成为高校的重点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本文将结合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实践发展现状,围绕如何运用新媒体平台创新引领学生成长,探索从平台、队伍、运营等方面加强建设,从而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育人实效的提升。
3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网络育人工作的现实困境
当下,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与新媒体息息相关。大学生人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做到哪里,高职院校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网络思政育人工作是大势所趋。当前,高职院校網络思政育人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很多高校都建设了形色多样的校园网络载体,有特色展示的主题网站平台,有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有主流思想舆论传播平台,有交流研讨平台等,学校官方微信、微博、微视频、抖音、校园论坛等网络载体的丰富多样,为主流思想的引领和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具体实践来看,高校网络思政建设上还存在针对性不强、吸引力不够、实效性不高等问题,网络育人工作仍存在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1)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建设不完善。当代大学生都习惯于在网络上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与周围人的沟通交流也倾向于使用网络手段,对网络的依赖性极强。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仍然是将学校各单位的官方主题网站等传统的网络文化育人平台作为主要教育手段,缺乏通过实际调研对大学生常用网络客户端进行掌握了解,对大学生的偏好内容进行考察分析。在当前已经具有“双微”平台的高校中,部分学校的数字化平台产品开发和设计仍停留在以发布通知和新闻为主的初级阶段,未能真正地将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互动性以及个性化的特点和优势在平台内容建设中凸显。相关决策管理人员无法从根本上认识到教育资源、内容、传播模式等方面的有机结合。
(2)网络思政教育认知存在差异。部分教育工作者习惯于三尺讲台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传统的授课模式根深蒂固,老师与学生面对面的讲授、指导与交流成为一种教学常态,或多或少质疑网络教育教学效果。不同教师使用网络平台授课的熟练程度存在差异,部分教师对如何运用硬件设施,调整授课思路,设计教学方案,化身“网络主播”,开展“现场播报”、答疑解惑感到力不从心,不同学科的网络教学操作和教学效果也不尽相同。对网络思政教育主体的认知存在误区,认为网络思政工作仅仅是宣传部等职能部门或辅导员等部分教育群体的事,师生全员参与、协同育人的局面还没有形成。
(3)网络思政教育队伍的新媒体素养不高。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网络思政教育的深入推进,高职院校的网络思政工作队伍的媒体素养的不足已经明显制约了网络思政教育效果的提升。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工作的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对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操作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当前,高职院校从事网络思政教育的工作人员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比例太低,愿意主动学习提升专业素养的就更少了。
(4)网络思政教育方法创新不够。部分教育工作者对网络教育教学比较陌生,没能掌握网络运行和教育规律,没有把解决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的关切点作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和出发点,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需要提升网络思政教育中的“温度”和“深度”。同时对于网络功能和网络话语体系的运用缺乏必要的研究探讨,没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功能性,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的方法不够灵活,吸引力不强,未能积极探索从大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喜欢且易于接受的语言表达方式引导和感染他们,构建适合学生需求的网络思政话语体系有待加强。
(5)网络思政教育配套建设不足。网络文明制度、网络安全的保障和维护、网络教育教学的特色与个性化等需要不断建立健全,健康优质的网络文化作品创作不多。高校辅导员作为网络思想引导的主力军,有时简单地通过QQ群、微信群等网络平台,把工作布置、上传下达当成是沟通交流,有效的网络思想引导和网络人文关怀实效性不高,有效扩大网络育人阵地的覆盖面和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有待提高。与此同时,高职院校未能建立独立完善的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体系,缺乏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奖励机制,工作开展缺乏整体性和长远性。
4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构建网络育人体系的策略
新媒体对高校的网络思政育人工作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高职院校作为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施主体之一,必须积极构建网络育人体系,推进网络思政教育开展,全面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实效,实现智慧思政網络育人。
(1)聚焦青年学生,优化网络思政育人平台。依托学校官方微信微博抖音,推进主题策划、制作更新和信息管理,打造以学校官方微信为龙头,以官方抖音、官方微博为双翼的校园融媒体矩阵。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学校党政重大决策部署,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宣传解读,加强个性化、可视化、互动化传播。深化学校及地方特色的品牌栏目建设,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提升校园新媒体账号的影响力,开拓新时代语境下思政教育新阵地。强化网络平台互动引导,注重与服务相连、与师生互动,增加学生校园学习生活所需服务内容,打造官方微信互动菜单模块;设置特色展示菜单模块,多维立体展示学校形象和师生风貌。
(2)注重产品研发,丰富网络思政教育供给。紧扣时代脉搏,主动回应时代之需,关注学生群体的网络生活状态,掌握网络文化元素和新兴网络话语,加强校园网络媒体平台原创作品研发与推广,在内容创新上,做好网络作品主题创作,结合重大时代主题、地方文化特色、学校专业品牌和学生思维特点集中打造网络思政原创作品。在形式创新上,积极采用图、文、影、音相结合的模式,系统设计知识连贯、激发兴趣、呈体系化的网络教学内容,加强新闻采访、文字创作、图像处理、音频制作、视频制作、海报制作、H5制作等艺术创作,开发内容凝练、图文结合的优秀网络思政产品,如“一图读懂”、微视频、微音频、动漫动画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方式精准发力,讲清讲活讲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微阵地”,采用“微视角”,以小平台传递好声音,以小故事再现校园大精彩、讲述人生大道理,创作图文并茂、声画融合、贴近师生、能量巨大的网络文化产品,切实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
(3)深化理论阐释,开展网络思政研究引导。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对于网络思政研究的引领作用,结合线下思政课堂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密切关注学生所关心的心理健康、考证、就业等热点问题,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丰富的知识储备,准确把握各类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并结合人生阅历进行理性思考;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坚持正面舆论导向,有意识地通过跟帖、评论、转载等方式进行主动发声,纠正去偏,提高网络舆论引导水平,用坚定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全方位提升学生对各类现象背后的是非判断能力;针对校园网络文化形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舆情引导和网络文化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理论研究,加强相关学术交流与合作,形成一批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网络思政育人理论研究成果。
(4)完善运营机制,提升网络育人平台影响。支持和培育二级院部、职能部门建设网络思政工作室,协同推进校、院两级网络思政管理架构体系,发挥校园资源聚合、力量整合、协同配合优势,搭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优质资源互联互通平台、数字资源服务平台,项目化推进“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运作模式,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营造浓厚的创造氛围;推进校园微信公众号、辅导员工作室、思政课教师公众号等新媒体建设;加强校园“十佳网站”建设,着力增强校园网站的思想性、教育性、服务性、互动性,扩大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覆盖面和社会服务面;推进“一院一品一平台”网络文化精品项目培育,开展优秀网络思政创意作品遴选展示展播活动;加强网络思政师生队伍建设,选拔培养网络作品创作和网络评论队伍,打造网络思政育人名师工作室、教师(辅导员)个人新媒体账号,培育一批网络名编名师、开办一批网络名站名栏、推出一批网络名作名篇,增强网络思政工作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5)加强网络管理,切实保障校园网络安全。通过技术手段在校园网设立“防火墙”,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设定特别关注的网络行为特征关键词,通过关键词的不定期筛查对学生互联网行为进行过滤、预测、防范和处理,对常见问题进行提前摸排,及时关注异常行为,对达到行为预警的学生精准干预。健全完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网络舆情管理办法、校园网络新闻发布管理规定、新媒体建设与管理办法、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等各类制度,对涉及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社会稳定、学校声誉、学生切身利益或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进行舆情监控和引导,定期开展校园网络安全专项整治,全面加强制度建设、舆情监控、网络社区管理、网络攻击预警与防范等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圍。
5 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搭建网络育人新媒体平台,深入开展网络内容建设,提升网络传播能力,依法加强网络校园管理,建设一个师生黏合度高、覆盖面广、社会影响较大的新媒体网络平台,培育一支集教育、管理、技术、研究于一体的网络思政师生队伍,构建一套网络思政育人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打造一批师生喜爱的网络文化原创精品,推出一批网络思政育人理论研究成果,形成有时代热度、人文温度、思想深度、情感厚度、高校态度的网络思政工作体系,不断增强校园新媒体平台的亲和力,持续提升校园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形成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和引导权,运用新媒体平台提升网络思政育人实效。
参考文献
[1]方靖.融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21.
[2]苏鑫龙,董正宇.高校网络思政育人的“流量化”实现路径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22,(12):101103.
[3]谢辉强.试论高校网络思政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与发展[J].海南开放大学学报,2022,(4):149156.
[4]王大伟.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