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老人袁晓园顺其自然过百年

2023-10-30 16:36杨吉生
家庭医学 2023年19期
关键词:国民党

杨吉生

袁晓园(1901~2003)江苏常州人。为家中长女,幼名荔官,出生于当地翰苑之家。其曾祖父袁绩懋曾任清道光年间翰林院修编、刑部主事;曾祖母左锡璇亦是一位才女。祖父袁学昌为光绪五年举人,曾任安徽省全椒县知县、湖南提法使;祖母曾懿为清末著名女中医暨女诗人;二伯袁励准为清末代翰林,做过宣统皇帝的老师;其父袁励衡是民国初期有名的银行家,主持当年的交通银行。到了袁晓园先生这一代,更是人才辈出。她的四妹袁静是我国现代女作家,1930年参加革命,1935年入党,长期战斗在文学工作第一线,先后创作了《刘巧儿告状》《新儿女英雄传》(与孔厥合作)《中朝儿女》《红色交通线》等。她三妹的女儿是著名女作家琼瑶。

袁晓园工诗词,善书画,一生颇多传奇。1919年,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透过闺房,深深地影响了袁晓园。她正式向全家发表了自己的誓言:“你们已经养了我十八年,我要投身革命,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父母深知这位聪明女儿的叛逆性格,破例同意她到南方游学。她冲破封建家庭樊篱,先后在上海刘海粟艺术学校学习,后又到南京进入国民政府工作,担任农矿厅秘书。1930年,袁晓园只身赴法勤工俭学;1936年回国时恰逢爱国将领蒋光鼎发动福建事变,主张联共抗日,袁晓园受邀参加“人民革命政府”,任厦门税务局副局长,成为我国第一位税务官;此后再次赴法留学,攻读国际关系学,1945年任驻印度加尔各答领事馆副领事,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官。期间袁晓国不遗余力地为抗战奔走呼吁,说服华侨开展募捐。华侨捐资买的军火却多次被当地政府无理扣留,袁晓园为此数次与英国驻印政府交涉。

1948年袁晓园被选为“国大代表”。这时,袁晓园在与妹妹袁静的书信来往中,对中国共产党的施政纲领逐渐由了解到佩服,在国民党反共高潮日益嚣张时,袁晓园和丈夫叶南联名给国民党政府写了一封公开信。信中痛陈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腐败无能,大声疾呼国共合作,实现中国统一。并发表声明脱离国民党,取道香港去了美国。

袁晓园定居美国后,以厚实的中文基础,流利的英、法、阿拉伯语,并以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入联合国秘书处。20世纪七十年代,她作為著名美籍华人学者,第一个率团访华;1985年,时年85岁的袁晓园走进北京美国驻华使馆,咨询“如何放弃美国国籍”。满头华发的袁晓园一再表示“去意已定”,成为“持卡族”中回国定居第一人。在文字改革上她提出汉字现代方案,创立“袁式拼音方案”。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方案未能在全国推广。

古城金陵是袁晓园先生晚年定居地,老人每日题诗作画、接待访客、参加社会活动,其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一直到近百岁时仍不肯歇息。当有人问她精力缘何如此充沛,百岁晓园莞尔一笑:“我是越老越觉得时间的宝贵。在金钱方面我已没什么,而在精神和友情上我是富有的。将内心的感情付之笔墨,让别人都来分享,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袁晓园侨居国外多年,东西方文化的熏陶使这位“奇女子”风采照人。无论在什么时候,老人都十分讲究仪表。每当有客人来访或外出参加社会活动,她都要刻意修饰一番,“淡扫蛾眉巧梳妆”,让人不由得从心底叹服。有人曾问她信佛吗,袁老的回答倒也干脆:“不信耶稣不信佛,相信自己比信什么都强!”正是在这样的信念下,“偏不老”成为袁晓园的口头禅。读书作画,老人眼不花,手不颤。按老人自己的说法,就是“心情怡然,争取争取再争取”。

103岁时,袁晓园女士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成功举办了“百岁诗词书画展”。不少人询问她的养生之道,她笑答曰:“不信鬼神不参禅,不迷气功不恋拳;人间没有不老药,顺其自然过百年。”

猜你喜欢
国民党
快过关了
忆和平改编国民党第16军第94师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军队迅速被歼灭的内在原因探讨
抗战时期国民党的军队报刊
解放战争消灭国民党军的总人数是多少?
国民党将领观摩八路军打伏击战
国民党政府海军组织机构述略(1927—1949年)
国民党军曾大量使用过化学武器
外国军事顾问与国民党军事力量
国民党军“五大主力”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