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产业背景下健康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2023-10-30 12:29:50郑碧红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0期
关键词:构建课程体系

郑碧红

摘 要: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健康产业发展迅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但相应的健康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与国家大力推动的健康旅游和中医药健康内容关系不大。探索适应健康产业发展的健康旅游专业课程建设新模式,形成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为旅游业长远发展提供支撑。

关键词:大健康产业;健康旅游;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0.081

0 引言

近几年,我国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为健康旅游业的发展奠定基础。2015年11月,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局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原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5个部委共同印发了《关于促进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了健康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健康服务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扩大内需、稳定增长、增加就业等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惠民生,保健康,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国务院关于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所发布的各种文件中,均有详细说明,要大力发展健康旅游,建立健康旅游示范区等。而在《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家也提出要加大对健康服务专业的规模培育力度,并在普通高校、中职院校设立健康服务专业。《意见》为我国中医学院在中医医学教育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指导,为制定《意见》提供了依据。我国健康和旅游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健康旅游业的人才将会是一个新的就业热潮。

1 健康旅游业专业建设的必然性

在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课程体系是最重要的一环,它是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重要基础环节,它與专业知识结构的结合以及培养怎样的人有关。确保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和转型发展的主引擎,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健康旅游业人才支撑。“健康+旅游”延伸了产业链,促进了旅游业新产品、新业态的出现,旅游产品更加重视游客的体验和文化人的教育作用。在高职健康旅游课程体系中,要把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理念作为指引,把健康旅游的最新技术要求和岗位需求融入课程中,确保课程的内容具有前沿性和特殊性,并重视在实践中与当地的文旅资源进行融合。建设专业,形成自己的差异性竞争优势。经调查,当前的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没有反映出“健康+旅游”的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这一点在显性能力方面,主要有:待人接物的礼节礼貌、人际关系处理、专业基础知识和隐性能力中的外向特征。因此,为适应健康旅游业对特殊人才的新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在健康与旅游相结合的基础上,强化健康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2 健康旅游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若干问题

随着智慧旅游、传媒旅游、康养旅游等健康旅游新业态的兴起,健康旅游对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健康旅游人才总量不足,质量与标准不符,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导致旅游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缺乏人才支撑,已经成为健康产业发展中的一个“痛点”。

2.1 专业人才培养发展滞后

高等职业院校健康旅游专业的“同质性”与当地健康旅游行业的差异性发展所需的“特殊性”不相适应。当前,一些高等职业学校的健康旅游专业仍将旅游、酒店、景区作为专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在专业的构建与创造方面,缺少了与健康旅游相结合的特色。大健康产业中与中医药健康旅游业发展极不相称的是专业人才培养极其薄弱,在全国几乎是零起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中,本科旅游专业只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经济学、会展管理三个专业。专科有旅游管理、导游、旅行社运营管理、景区开发管理、酒店管理、服务休闲管理六大专业。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蓬勃发展的健康旅游人才需求不相适应。

高职健康旅游业的“同质性”,与地方健康旅游业差异化发展对健康旅游业“特殊性”的要求是不一致的。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健康旅游专业仍以“旅游”“宾馆”和“景区”为主干。因而,在建设和创作的过程中,缺乏与健康旅游业融合的特点。目前,我国大健康行业的专业人才建设十分缺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大健康行业的专业建设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仅列出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管理3个专业。专科有旅游管理、导游、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景区开发管理、酒店管理、服务休闲管理等六个主要学科。目前,我国健康旅游业对高职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对健康旅游业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2.2 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

高职健康旅游专业的教学目标要符合健康旅游的需求,注重强化学校与各类健康旅游企业的有效沟通,根据健康旅游发展的实际,科学合理地设定健康旅游人才的培养目标。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健康旅游专业在培养学生方面仍然停留在以酒店、高档餐饮、旅行社等为主的层次上。当前,健康旅游专业与饭店管理专业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数字健康旅游又处于摸索和普及的状态,所以健康旅游专业的课程应该进行相应的设置,并确定相应的课程培养方向。

2.3 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

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专门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当前,健康旅游教学还没有在各个大学中得到普及,它是一个新的专业或者是一个选择课程。各校所开设的课程不尽相同,各校所开设的专业课内容以本校所具有的学科特色为基础,所开设的专业课在广度与深度上各有差异,其实用性与适应性还需通过企业与社会的实践来验证;使得实习生和就业者不能充分运用到企业中,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为此,亟待强化专业能力的培训、合理设置专业的教学结构、优化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内容。

2.4 缺乏能胜任“双师型”教学的师资

在高职院校实施“双师”教学,是高职院校实施“双师”教学的重要环节。“双师型”师资是在高职院校开设的一系列课程中,既有专门的理论课,又有专门的实践性指导作用。既有“双证”,又有职称,又有技术,还谈不上真正的“双师”。高级职业健康旅游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性的职业,在健康与旅游业相结合的大环境下,新型健康旅游形态将会层出不穷,这将会带来大量的知识与行业的交叉与创新;这就给从事健康旅游教学的老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3 构建健康旅游专业课程结构的途径

健康旅游是一种将健康服务与旅游相结合的新业态,它不仅是一种民生项目,还是一种新经济,是一种面向群、亚健康人群、患病人群等全人群,为人们提供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康复疗养等服务。将休闲保健等一体化、全方位服务,以达到让游客在愉快的旅行中提高身体素质的一种新的服务方式。所以,可以提供一种新的工作方式的员工,必然会形成一种新的职业化。

3.1 制定健康旅游人才培养目标

在健康旅游业中,要明确健康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坚持“产教结合”,开辟新的就业途径。更加重视学生的个体特长发展,利用选修课、第二课堂等方式,使他们在毕业之后能够充分发挥出健康旅游企业、政府职能部门(比如健康行政管理单位、文化和旅游局)等的工作水平,让他们能够在较早的时间内进行见习、早实践、早参与,加强健康旅游的技能训练,从而提升他们的职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通过多种途径对其进行培养,不仅要在教室里展开对其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到相关政府部门、企业等单位去实习,增加学生实践机会,边培养、边实践,让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加强,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的能力。要激励学生主动地参加到创新创业孵化项目中去,让他们能够将自己的学以致用,并在这些项目中对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进行检验,从而让他们能够通过项目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双生(学员+实习生)”实行定向式培训,开办各类短期培训班、实训班,例如面向政府或社会企业,进行定向人才培训。在健康旅游政策法规、健康旅游发展机制和健康旅游管理等各领域,提高健康旅游管理水平,提高健康旅游管理水平。在健康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健康旅游产品设计和健康旅游市场运作等方面,对健康旅游的需求较高;为了使健康旅游的专业人员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充分运用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2 健康管理与旅游业的“双师型”人才培养

在此基础上,对旅游、心理学、营养学等方面有较深的了解;掌握运动学、社会与环境学、中医学及健康保健等专业的基础知识,并在经过特殊技能训练后,在毕业时具备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执证的能力。除了对学科专业的主干课程进行教学之外,学院还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专业发展。通过开设选修课,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在健康旅游企业,健康行政管理,健康保险等领域工作。海南健康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采取“三早教育”(早见面会、早实习、早参与研究)和加强健康管理技术培训等措施,以提升学生的职业实践和社会适应性。这种注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稳步提高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健康专业人才,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3.3 城市间的协调发展和多样化的教育

实行同城合作培育模式,按照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按照“合作共赢”的原则,以当地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与“政府—企业—高校—医院”等多方面的力量进行协作,共同培养出健康旅游人才,培养出复合型的健康旅游人才,开创出产、学、研办学模式,构建起健康旅游人才培养的市场化、社会化发展机制。加强与医学院校、健康管理学院和健康康复学院的建设;通过与其他院校的合作,积极探索“校校合作”培养人才的方式,在原来的旅游类专业中,开设康复类、保健类和中医学类;运动、营养、健康管理等课程,或是在健康管理学院、康复健康学院中引进旅游专业课程,展开跨学科交叉教学,探讨健康与旅游的融合培训机制模式,对现行的旅游+健康培训模式进行升级和完善。

3.4 改进课程设置

高职教育应立足于自身特色,着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高职教育和健康旅游业专门人才。目前,在我国高校开展“健康旅游”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创建自己的专业优势、打造自己的品牌、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在实践中,要想实现一个有自己的特点,就必须对其进行研究。高职健康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专业,要想提升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适应能力,就必须以校企结合、产教结合的方式进行。在一些专业的基础上,要对一些主要的学科进行广泛地吸收,以更好地利用和利用企业的教学资源,建立有能力和行业特点的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型。所以,重塑高职高专健康旅游业的课程体系,对于提高高职高专健康教育質量,更好地服务社会,以及探讨高职高专健康教育的特点和特点,都有着很大的实际意义。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是围绕“夯基础实”“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三大目标进行的。具体表现在(图2)中,可以看到,专业课程纵向一致、横向融合,三大模块逐渐衔接起来,将专业核心课程作为基石,以能力提升课为主要内容。

3.5 大力推行“双师制”培养模式

根据《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的规定,加强“双师”的培养,能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师专业素质。健康旅游业要想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健康旅游业专业技术人员,而“双师”教育队伍是健康旅游业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高专教育中,要健全“双师”教师的培训与激励体系,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工作经历,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教育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教育实践能力;具有丰富的实际教学经历,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老师把健康旅游的最新知识和技巧引入到教室中,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使他们能够积极地、有目的地去获取他们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所以,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和互聘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双师”教师培养的重点,也是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和高团队的“双师”教师的必由之路。

4 结语

健康旅游的跨学科发展,产生了很多新的业态,促进了健康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健康旅游的发展,同时也需要提高健康旅游的专业人员的质量。为此,高职高专要在“健康+旅游”的新时期,强化高职高专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要解决好课程结构与健康旅游人才技能之间存在的一些矛盾,持续提升健康旅游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这样才可以快速、高效地提升健康旅游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达到健康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在专业设置上,应以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创新为基础,突出中医与旅游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提出了以“三位一体”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思路。

高职高专教育要从构建新的教育模式出发,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要解决健康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问题,要解决健康管理与旅游课程结构脱节问题,要持续改善健康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能力,从而能够切实提升健康旅游专业的质量,以适应健康旅游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N].中国中医药报,20151126(003).

[2]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N].中国中医药报,20131016.

[3]杜文静,黄德桥.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22,(15):3741.

[4]汪淑敏,孙坤.大健康产业背景下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9,33(08):8689.

[5]向桢,赵宇,向月应,等.健康管理学科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初探[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8,32(10):714717.

猜你喜欢
构建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的流程分析
财务管理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38:54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2:01:17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0:56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