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张明
摘 要:区域化党建是基层党建的创新形式和有效手段,也是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合作共赢理念的区域重要治理举措。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区域化党建探索的热潮,涌现出了多样化的实践形式。高校主动融入区域化党建,实现区域内校地多方优势互补与融合共生,是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创新与大学生党员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本研究旨在结合区域化党建发展背景,实现高校—地方区域间的党建优势资源互补,创新与丰富高校学生党建载体形式与内容,将校地区域内的优质党建工作内容融合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具体载体中,使大学生党员培养工作“看得见、摸得着”,增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影响力与实效性,实现“地方—高校—学生党员”之间的互动互联与共促增效。
关键词:区域化党建;高校党建;党建载体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0.057
0 引言
区域化党建是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实现合作共赢的基层治理重要举措,也是基层党建的创新形式与工作要求。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区域“大党建”工作的探索热潮,涌现了多种多样的实践形式。高校是参与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重要主体,也是所在驻区内区域化党建的重要组织类型。区域性党建工作正是有着高校的主动融入,才能实现区域内校地各级各类优势资源的互补与融合共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有效链接,已成为高校党建工作创新以及提高大学生党员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课题,以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在区域化党建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既能精准实施又能有效覆盖。载体建设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与考察、育人环节落实与实践活动开展,都离不开卓有成效的载体,而不同类型学生的时代画像也促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载体的特点各异,载体中涵盖的教育素材大小以及载体的覆盖面不尽相同,对大学生党员的培养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走向。
1 高校参与区域化党建的独特优势
1.1 高校参与区域化党建的地缘优势
高校因其发展历史与所在城市、区域有着稳定的空间存在属性,因此高校与所在城市、区域更易形成共生共荣的校城共同体,并且高校行政隶属关系和高校自身传统办学定位、办学理念等因素,也促使高校发展有着浓厚的城市记忆与烙印,高校所在区域也能更便捷地享有高校的资源与职能外溢成果。从高校党组织自身的组织主体角度看,其党建系统有效运转需要内外资源的融合共生,需要系统外资源有效注入,促进原系统的发展,以实现高校党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学校与社区的融合、党建与实践的融合”。高校参与区域化党建,并与所在区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能够为高校与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打好根基,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有赖于所在区域给予支持与保障。高校通过融入所在区域党建,能够提升自身党建工作水平与实效,区域化党建的联动模式能够给高校“立德树人”育人理念搭载现实桥梁,也为高校服务社会搭建有效平台,通过与所在区域的深度结合,实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促使师生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1.2 高校参加区域化党建的活力优势
高校是人才培养与建设高地,也是科技与人文知识传承的高地,高校能够深度地参与、融入所在区域的社会治理实践中,以自身专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高校活力优势的发挥,充分挖掘、盘活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资源、实践服务资源等,有利于全方位激活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效能,将区域内独立、分散的资源系统转化为高校第一与第二课堂的育人素材,充实高校党建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资源,拓展高校党建工作的思路与实践载体,打通高校党建工作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藩篱,以高校自身的活力优势提升所在区域党建工作的亲和力与感染力,促使区域党建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1.3 高校参加区域化党建的联动优势
区域化党建工作有着迫切的联动需求,其党建本质上是社会资源整合,是党组织对所在驻区内各类资源的统筹与盘活,促使黨建工作从“垂直”向“扁平”转变,从“条线分割”到“条块相连”转变,实现区域内资源1+1>2的党建资源有效整合,必须要有一定的人力、物力、智力支持,所在区域对高校资源的不同需求,以及高校的智力、科技、文化等联动优势均受所在区域统筹发展的重点关注,同时伴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向下延伸,也促使高校党组织通过多元化的党建方式提升高校党建的组织力,高校参与区域化党建已成为部分地区的考核内容,大量的人员、资金、政策保障其联建共建、帮扶结对。
2 区域化党建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共同困境
2.1 校地区域化党建合作机制与党员培养实践脱节
区域化党建的实现建立在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以及各领域党建互联互生的基础上,因此区域化党建不仅仅肩负着党基层组织建设的任务,同时也肩负着城市、社会、社区治理的重要使命,经过多年的探索,区域化党建为地区发展提供了较强大的动力,并且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基层治理战略,但是多元共治的区域化党建目标在实际过程中往往很难达到,区域化党建合作单位之间往往是“合作”而非“制度”关系,实际上对于区域化党建的合作机制并没有直接的约束力,这种“人情式”的“联谊关系”相比制度化的安排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也导致在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实践环节中存在脱节的情况。面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区域化党建仍很难摆脱组织形式呆板、流于形式的通病。
2.2 “重”载体形式多样化,“轻”载体实质作用发挥
区域化党建引领事业发展已成为基层党建的重点工作策略,全国各地也涌现出形式各样的党建引领事业发展的创新案例。区域化党建创新工作表面上看似热热闹闹,实际上创新却寥寥无几,或拾人牙慧,或故弄玄虚,很多属于复制抄袭的“伪创新”,在全国各地基层党建网站或者自媒体平台中,所谓的“创新”案例不胜枚举,而且有不少基层党组织给自己的党建工作取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名字,但细细品来,却是乏善可陈。重载体形式的多样化,盲目创新,就不乏标题党、文字游戏、数字谜语等形式化的存在。不管任何形式的载体建设,区域化党建的载体作用发挥实质是:克服区域内组织体系内部的条块壁垒,将区域内资源协调成优势互补的整体推进。众多区域化党建的“创新”案例,实际上仅仅在文字和逻辑上做文章,看似热闹的背后,恰恰暴露出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的创新不足与形式化问题。同时,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中,同样面临这类的问题,各基层党委在党建内容和载体上未能真正跟上时代的脚步,层出不穷的书记项目与支部工作法,实际上未能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载体创新,党建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依然不足,因此,高校迫切需要关注载体建设的实质与功能发挥。
2.3 “亲”制度载体建设,“疏”文化载体的隐性功能
在现实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制度载体建设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无论是区域性党建还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制度载体建设都有着强有力的约束力与现实针对性。但是过度“亲”制度载体建设,很容易出现机械化、单调化的情况出现,导致党建工作内容单调、学习形式单一、理论联系实际不足、党建效果不明显,党建工作缺乏针对性与灵活性,活动内容缺乏吸引力,难以在基层形成共鸣,这些过于“亲”制度载体建设的方式,很容易促使基层党支部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大打折扣,党建工作也容易停留在表层,很难入脑入心落在实处。因此,需要重视基层党建工作的文化载体建设与文化认同作用挥发,也需要加大对区域内党建文化资源的挖掘。
3 区域化党建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载体创新路径
3.1 健全“制度载体”建设,加强校地区域化党建的顶层设计
区域化党建并非完全替代传统党建模式,而是在传统党建模式基础上的拓展,通过进一步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为党建改变和利用区域化空间提供前提,实现党组织在层级的纵向上与地域或部门的横向上的联合联动。制度载体建设是区域化党建工作全局性、长效性、稳定性的重要保障,在校地区域化合作中应当加强顶层设计,凸显制度建设的约束力与针对性。一方面,区域党建工作常态化地进高校调研、关心高校办学情况,能够帮助高校解决发展瓶颈,也能够在常态化的交流合作中共同谋划与推进区域化党建发展的长效机制,在区域化互利互信中激发党建动能。另一方面,融入地方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形式与内容,能够在区域化的合作中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式,通过将区域化党建工作融入高校基层党建制度设计的工作清单,依托高校人才资源与优势,发挥高校社会服务能力。
3.2 强化“组织载体”优势,构建校地区域化党建合作的协同发展
党的组织建设是党建工作的基础,只有强化组织载体建设优势,通过组织载体将区域内党建资源凝聚起来,才能有效促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呈现出新的局面。因此,校地区域化党建工作要以构建组织载体为重点,强化校地党建合作的联动机制。一方面,要重视校地双方齐抓共管与协同发展,积极联动区域阵地,充分发挥区域空间的溢出效应,统筹协调区域内校地各级党组织与党员的力量,制定相应的协同发展目标、原则、方法、内容、途径,实现互利共赢。同时,高校要结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在区域化党建中加强沟通协作,搭建区域化资源共享平台,将高校党建塑造为区域化党建中最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另一方面,校地区域化党建要建立协同共商、规范有序的协同运转体系,这既是加强区域化党建的内在要求,又是区域化黨建成功的关键之处。
3.3 开拓“网络载体”领域,打造校地区域化党建发展的专业平台
当今时代是网络时代,网络信息已经全面渗透到人类社会各个方面,推动着各个领域的变革和发展。具体反映到区域化党建领域,党员在网络空间的活动时长不断增加,党务工作涉及网络的程度不断加深,党务活动线上线下互动更加频繁。面对这种形势,区域化党建必须增强适应性,不断提高网络化水平,促进网上网下双空间党建协调发展。一方面,校地需要充分挖掘网络载体的技术优势,加快区域内党建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意义深刻的党建资源平台,让校地区域内通过网络载体开展党建工作,并唱响网络主旋律,营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要根据校地区域化党建的实际与数字化要求,构建专业的党建管理平台,促使区域内党建工作平台成为即时化、信息化、可视化、服务化一体的网络体系。
3.4 营造“文化载体”氛围,推进校地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目标互嵌
高校文化是高校的内在魅力与创新发展的动力,是校风、学风养成的沃土,良好的文化载体能够在高校中发挥凝聚、激励、行为塑造的积极作用。在区域化党建中,文化载体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地区域内的互访与合作,促使高校自身的文化优势积极转化,融合时代精神的文化载体进社区、进楼宇,让区域内感受到了文化新风与文化活力。通过营造文化载体氛围,校地区域化党建在价值观导向上形成目标互嵌,以文化项目清单助力区域提升凝聚群众与服务群众的能力。同时,不同区域有着各自特有的党建文化资源,能够成为区域内鲜活的、优秀的党建文化素材,为区域内文化共鸣提供了深厚的感情基础,也为高校开展文化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根基。营造并利用好区域内党建文化资源,将区域内党建文化素材积极转化,有利于高校讲好党的故事、区域故事、人物故事,创新党建学习教育的话语内容,潜移默化地提升区域内党建文化氛围,增加党建学习的亲和力与号召力,为区域内党史学习教育提供沉浸式、直观式的体验,从而更好地强化区域内党建工作的价值引领力。
3.5 发挥“实践载体”效用,提升校地区域化党建参与的深度联系
实践载体的效用发挥能够大大提升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朝气与活力,同时实践也是区域化党建工作与活动开展的落脚点,通过实践实现校地资源共享,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社会职能之一。因此,区域化党建需要置身于实践当中,以实践载体深化区域内对党的工作认识。同时,由于区域内多方参与主体的工作条线不同、单位性质不同、组织设置不同等情况,更需要增加区域内多方的互动与实践频次,通过走访结对、调研学习等形式让校地多方主体互相了解、互相参与,这样可以避免单向度问题出现,实现双向受益的效果,以实践载体精准赋能区域党建。从提升校地区域化党建参与程度角度来看,高校也需要深度融入校地实践来提升区域内党建工作质量,区域也能为高校提供社会实践的平台,高校的社会实践、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也能够在区域化的平台中落地,使得高校师生切实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在“谈百家心、访百民情”中实现校地深度协同,增强区域化党建工作实效与改善自身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子蕲.高校参与城市区域化党建意愿发生逻辑与提升[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3(01):4045.
[2]刘笑言.党治社会:区域化党建过程中的内卷化倾向研究[J].社会科学,2020,(06):4657.
[3]李浩,原珂.新时代社区党建创新:社区党建与社区治理复合体系[J].科学社会主义,2019,(03):7683.
[4]毛文璐,黄元霞.区域化党建的生成逻辑、基本功能及优化路径[J].桂海论丛,2022,38(04):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