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现状及完善路径探索

2023-10-30 01:58琼,熊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17期
关键词:执法人员环境保护环境

陈 琼,熊 鹰

(天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湖北 天门 431700)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些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如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污染河流、湖泊等水体现象,这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的重视和研究,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1 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

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能够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为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可以有效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很多人因为长期缺乏运动而出现了身体健康问题,如身体素质差、免疫力低等,这就要求人们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的重视和研究,确保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拥有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受到一些意外伤害,如火灾、交通事故等,这些意外伤害对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避免这些意外伤害事件发生,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的重视和研究,确保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能够为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1]。

1.2 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当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一方面,由于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很多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而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导致一些企业存在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投入资金较少,导致我国一些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为了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必须要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的重视和研究。同时,为了使社会公众能够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中来,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相关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此外,还需要充分利用好媒体、网络等资源,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宣传工作。

在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中,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机制。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机制能够使社会公众,能够及时了解到相关部门对相关违法行为的查处情况等相关信息。这样不仅能够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还能够使社会公众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中来,生态环保执法工作现场示意,见图1。

图1 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现场

1.3 有利于保障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它不仅能够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处,还能够为社会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从目前来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另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的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违法行为,及时纠正不符合标准的排污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顺利进行。

2 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现状

2.1 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们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制度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漏洞和缺陷。首先,执法目标不明确,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导致执法行为的主观性较强,执法力度和效果不一致。其次,执法程序不完善,对于违法行为的定性、定罪和处罚标准不明确,存在执法不公和执法不严的问题。再次,执法监督机制薄弱,监督部门的权益和能力不足,难以对执法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和纠正。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我们应当加强相关制度建设,明确执法目标和原则,完善执法程序,加强执法监督,提高执法的公正性、有效性和规范性。此外,当前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还存在着执法标准不明确的问题。在执法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执法标准,导致执法人员对于不同违法行为的处理存在着主观性和随意性。这不仅容易导致执法的不公正,还会给企业和个人造成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2.2 执法力量不足

实际上,地方环保部门的执法力量常常不足以应对庞大的环境保护任务。一方面,由于资源有限,部门往往无法招聘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执法人员。另一方面,环保执法往往面临着地方政府的干预,其行为受到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影响。这导致了执法力量的不足和执法效果的不理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完善执法力量。首先,加大对地方环保部门的财政支持,提供足够的经费用于招聘和培训执法人员。其次,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执法人员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然后,加强执法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提高执法效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最后,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是法律法规不完善[2]。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特别是在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和手段上存在不足。

2.3 执法手段滞后

执法手段滞后是当前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复杂化,传统的执法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环境执法的需要。

由于技术手段滞后,在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中,往往只能依靠人工的方式进行监测和检测,这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出现疏漏。执法手段的更新迭代速度慢。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需要一定的时间,新的环境问题往往出现在法规更新之后,导致执法部门无法及时应对。此外,执法手段的现代化程度也比较低,缺乏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支持。

2.4 对违法行为的打击不到位

一方面,由于生态环境执法部门人力资源不足,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装备,导致执法力度不够强劲,违法行为难以得到有效打击。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对于违法行为打击不力持漠视态度,对于违法行为处置不力,存在不作为、懈怠的情况。这些问题严重削弱了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的效力,也增加了违法行为的风险和危害。

此外,还存在执法工作的规范性不足的问题。在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过程中,由于部分执法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可能导致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手段不当等问题的出现。这种情况下,执法结果可能不公正,执法工作的有效性也会受到影响。另一个问题是执法部门之间协作不足。在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中,不同执法部门之间往往存在信息沟通不畅、执法协作不够紧密的情况。这导致了执法工作的效率低下,无法形成合力,从而不能够充分发挥执法工作的效果。

3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的路径

3.1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目前,需要通过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执法标准,明确相关部门和个人的法律责任,为执法工作提供明确的依据和指导。此外,还应建立健全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提高执法水平和效能;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合力。

通过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基础,推动执法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有效化。此外,在建立健全法律体系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强执法监督和问责机制,以解决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执法监督不够严格、问责机制不够完善是制约执法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此,应建立一个独立、科学、有效的执法监督机构,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中的不当行为和做法。同时,要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对执法不力、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行为进行追责,形成有效的震慑和警示。只有通过加强执法监督和问责,才能确保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推动问题的及时解决和整改。

3.2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当前,我国执法队伍的数量相对不足,且在专业素质和能力方面存在差异较大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执法队伍的组织建设,培养更多专业的环境执法人员。首先,可以通过招聘更多具备环境保护相关专业背景的人才,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应该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水平和业务能力。最后,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给予执法人员更多的福利和待遇,以增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通过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工作力度,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在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强执法规范和规章制度的建立。当前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存在着执法标准不统一、执法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制定统一的执法标准和操作规程,明确执法程序和执法权限,确保环境执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当前,信息技术为执法工作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性和高效性。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起环境执法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执法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共享。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执法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加强对违法行为的监测和处置,提升执法工作的整体效能[3]。

3.3 创新执法手段

首先,应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测和监控力度,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包括遥感、卫星监测、无人机等,实时获取环境污染源的数据,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违法案件。其次,应推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公众积极举报环境违法行为,提供有效的线索和证据,奖励举报人员。再次,应加强与其它相关执法部门的合作,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在执法过程中共享信息、资源和执法经验,形成合力,提高执法效果。要应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专业化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和素质。最后,应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确保违法行为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罚,起到震慑和警示作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最后,还可以在完善路径中引入信息化技术,建立科学的执法信息平台。

通过建立统一的执法案件数据库,将各个环境执法部门的案件信息进行整合和共享,提高执法效能和协同作战的能力。同时,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预测和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加强日常监管。此外,通过建立电子化的执法系统,实现执法过程的信息化、数字化,提高执法工作的精准度和效率。

3.4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加大对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是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的关键路径之一。目前,某些地区对于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导致一些企业和个人侥幸心理较重,对环境保护法规不予重视。因此,需要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和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同时,应加强执法部门的人员和物力保障,确保执法力量的充足。另外,建立起健全的举报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执法中,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大格局。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效地震慑违法行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

此外,还需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测和信息公开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获取环境违法行为的相关数据和信息,从而为执法部门提供依据和参考。同时,要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信息公开工作,使公众能够了解到违法行为的时间、地点、内容等信息,进一步增强违法行为的舆论压力和社会公众参与度。此外,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环境违法行为的在线举报平台,方便公众举报并加强对违法行为的监督。

4 结语

总而言之,近年来,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通过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机制,来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完成。要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机构的重视,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机构的管理水平。为了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水平,需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使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有章可循。

猜你喜欢
执法人员环境保护环境
环境保护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灵川县安监局全面开展行政执法人员专项清理工作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福州市色山区一黑电镀厂“死灰复燃”被执法人员查处
不要恢复,要重建——未来自然环境保护之路何去何从?